新经济:对人才“四个素质”的呼唤_新经济论文

新经济:对人才“四个素质”的呼唤_新经济论文

新经济:呼唤人才“四素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经济论文,素质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和创新的价值不断升值的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不断地利用各种人才所推动的技术创新,来促进产业升级。在这方面,肩负着人才培育的高等学校无疑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究竟该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输送什么样的人才,不仅事关高等学校自身的存亡兴衰,而且还维系着一个经济体的前途命运。我们知道,毕业生的质量是衡量一个高等学校办学效率的关键指标,假定培养出来的人是不合格的,或者很快他们的知识就报废了,这样的人才培养绝对是资源的浪费。那么,在新经济时代,我们究竟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在我看来,一个合格的毕业生他至少应具备以下四种素质:第一,有新观念;第二,能够不断地从事技术创新;第三,要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第四,要有团队精神。现在我就这四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人才必须具备新观念

高等学校首先应该培养出有新观念的人。我们现在经常看到报刊上提到新经济这个概念,那么什么是新经济呢?新经济就是建立在网络经济和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一种经济。在一段时期内,新经济和旧经济将是并存的,当然新旧都是相对而言的,过若干年后,现在的新经济可能也会成为旧经济,但无论如何,每个时代总有新经济的出现。对新经济或者对网络经济,我们应该采取一种理性的态度,而不要轻易地说它是泡沫,更不要称之为泡沫经济。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有点泡沫是不足为奇的,有实质内容的就不是泡沫。我们知道,当大江大河流过险滩的时候,它绝对不可能没有泡沫,但往往流一段,泡沫就少了,再遇到险滩时,泡沫又来了。它始终在有泡沫、无泡沫、多泡沫、少泡沫中前进。对新经济,我们懂得不多,只能学习和观察,学会利用它。假定我们在心理上首先就排斥它、拒绝它,躲它远远的,认为这是泡沫,这实际就是拉大了我们自己跟世界发展水平的差距。所以,在诸如此类等问题上,我们应该时时树立一种接受新事物的新观念。比如说,我们应努力把握和了解新经济给我们带来的许多变化,诸如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中间环节、增加信息量,还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分散风险等等。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早已超过我们原先最大胆的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又有谁敢小视今天的网络会给未来经济带来多大的变化?假如我们没有树立这样的新观念,那就是说我们的高校教育不符合21世纪对学生培养的规格要求。

在新观念中,还包含了一个如何不断进行自身改革的问题。改革有两种导向,一种叫利益导向,一种叫危机导向。什么叫利益导向呢?比如,尽管我这个单位、我这个企业现在日子还很好过,处于上升势头,但是为了看得更远,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我依然要推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把潜在的利润拿到手——这就是利益导向的改革;还有另外一种导向的改革,那就是危机导向的改革。在坚持这种观念的人的眼里,只要我的日子还能活下去,干吗要改革呢?瞎折腾,白费劲,费力不讨好。只有在混不下去、非改不可的时候,我才要改革。所以我们经常听人说,改革受命于危难之际,就是这个道理。可是,改革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常常是相互矛盾的,当你感到有可能改革的时候,站在危机立场上,觉得没有必要改革,我们现在的日子不是过得蛮好吗?当你感到迫不得已了,要改革了,出现改革的必要性的时候,却又出现困难重重,改革的可能性变小了。所以,我们必须把思想扭过来,时时关注利益导向,只要前面有更大利益在等着我,我就要改革。这样的话,我们自身就可能不断地产生自我改革的新观念,进而影响到对学生的要求。

除此之外,在新观念中,还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观念。今后的教育将是终生教育,所有的人都需要不断回到学校或者参加各种短训班的教育,因为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了。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它的废旧率和淘汰率也是非常快的,今天学的东西过几年已经不适合需要了,这怎么办呢?要不断地与高等学校联系,有各种班要学习。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不学习就会被淘汰,只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和这个时代同步。只有认真执行这几点,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才可能是具有新观念的人。

人才必须具备创新素质

为了适应新经济时代对创新的较高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应是能够不断从事技术创新的人。为了从事技术创新,他的知识面应该宽广,他的基础应该非常扎实。就一个普通的人才而言,在大学毕业之后,短期内取得一些成就并不难,难就难在要他今后长期取得成就。为此,这就要求他们在校时基础一定要打好。在我看来,高等学校的专业划分不能太细,因为专业太细很不利于人才今后的成长。我所在的北京大学曾对我们的毕业生做了一个跟踪调查,调查发现,假使我们的学生毕业以后马上到财经部门工作的话,他们的能力不如某些财经院校的毕业生;但是10年之后,我们学生的潜力就慢慢发挥出来了,在很多方面,他们的能力超过了某些财经院校的毕业生,因为北大是综合性大学,学校的系科设置非常全面,十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现在中国的高等学校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合并,我看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因为我们必须意识到,任何一个专业的学生成材,并不单是这个系的老师所培养出来的,而是全校的力量共同培养出来的。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一个在校学生既可以从所在的系里学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他还可以通过听各种讲座、辅修等形式,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要从事技术创新的话,知识结构一定是需要不断调整的。举例说,在产业升级方面,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的确能够起到火车头的作用,但并不是任何地方、任何部门都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因为高新技术产业有它自身的特点。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管到哪个行业去,都应逐步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尽管高科技行业的发展是必要的,但每行每业都应有自身的高科技,关键就看你能不能发展。比如,纺织行业是个传统行业,但是你如果能够发明创造,发明一种衣料,很薄很轻很挺,穿起来有羽绒服的感觉或作用,你看你这个产品有没有销路?肯定会有销路!又比如,造纸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假如我发明一种新型纸,是用某种植物做的,用它做成杯子或碗,用完扔掉,却可以被人捡去喂猪。如果你发明了这种纸,你看它有没有销路?所以说,从来就不应有夕阳产业的说法,有的仅只是夕阳技术。我们的毕业生离校以后,并不是仅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工作,为了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我们的学生应该懂得这一点,并且要在实践中努力带头,勇做各行各业科学技术创新的骨干。

新型人才必须懂管理

我再谈谈第三个要求。21世纪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善于经营的人、善于开拓市场的人、善于融资的人。为什么要把这个问题提得这么重要呢?是因为我们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市场经济下的残酷竞争迫使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何提高利用率?必须依靠管理。

管理,就是对既定的资源投入,如何提高它的使用效率;而经营就比管理的范围更广泛。比如说,资源的投入不是既定的,你如何去开发更多的资源?在这个情况下,你又如何提高它的效率?提高效率又有多种途径,你将如何比较运用?所以,经营比管理更重要。现在的市场不仅是国内的企业在展开竞争,而且面临着国外的竞争,每个企业都需要不断地开拓前进。我们在国内的报纸上经常看到一种宣传,讲某某字号是不断开拓的百年老店。百年老店有什么了不起?一百年还是这个样子,只能证明你无能。现在一代跟一代不一样,发展得好,下一代完全应该超过上一代。所以说百年老店并不值得骄傲,敢于骄傲的应该是那些不断开拓市场的人。不仅如此,我还要强调人才的融资能力,因为无论是谁,自身的力量都是有限的,靠自身的积累,难以使企业快速成长。为了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开拓市场,就必须考虑怎样利用资本市场为自己服务的问题;有了资本或者资金,就要同时考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所有这些都向我们的高校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培养的学生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吗?

我曾经在好几个会议上都提出,不管你是学什么的,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你都必须要学管理学。因为,不管你今后从事何种工作,你都离不开管理。即使是从事科技研究工作,你管理一个实验室能管好吗?你在学校当领导,从院系到校,你能把学校管理好吗?更不用说对一个企业的管理了。明白了这个道理的话,在21世纪的高校,我们就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我们无论是发展高科技产业,还是发展教育事业,甚至是实验室工作,我们的学生都能做出更大的成绩。

人才应该有团队精神

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他肯定是跟某一个团队或某一个群体维系在一起。这就涉及了我们经济学中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公平,一个是效率。公平和效率,是经济学研究历来所关注的两个问题。对待公平,我是这样理解的:比如说最早我们认为平均分配是公平,后来发现平均分配在一般条件下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但在特定条件下它又是公平的,比如说某个地方发生大旱灾了,缺水了,每人每天一勺水,有钱的一勺水,没钱也是一勺水,这是公平。再比如大地震了,或是发洪水了,没粮食了,外面给你空投面包。面包下来,你不能说你有钱,就多买点,那不行。所以平均分配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公平。一般说机会均等是公平的,经济学也是这么说的,就是大家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差别只是竞赛的结果。但是我们知道,每个人的出发点却不是公平的。比如两个孩子都是考进北京大学的,看起来好像是公平的,实则不然。你看,一个家在北京,父母又是高级知识分子,在北京的中学念书;另一个却在贵州西部地区,或在陕甘宁地区,农村出来的,尽管两人都考取了大学,第二个孩子所花费的努力却要超过第一个孩子若干倍,因为他们的起点是不一样的。

再说收入上的公平问题。不同的人在收入上产生合理的差距,被认为是公平的。但“合理”两个字如何界定?教授的工资比副教授的工资高出多少叫合理?副教授的工资比讲师高多少叫合理?没有办法来衡量。收入的合理差距只能是根据传统,根据模糊认识。

那我们能不能对公平有种更新的理解呢?我们说公平来自认同。什么叫“来自认同”呢?刚才讲过,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只要你认同了这个群体,感觉到自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分子,你就会觉得自己得到了公平的待遇。不妨举两个例子。一个家庭有三个孩子,父母生第一个孩子时,家庭经济较困难,这个孩子只能读到初中毕业;生第二个孩子时,家庭情况改善了,这个孩子能读到大学了;生第三个孩子时,家庭情况更好了,孩子送到国外去留学了。假定三个孩子对家庭都有认同感,理解父母当时的情况,有谁会说自己在家里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再举个例子,假定一家三个孩子,老大穿新衣,老二穿老大的旧衣服,老三穿老二穿烂了的补丁衣服。过了若干年后,三个人回家一谈,老二绝对不会说我干吗都穿旧的,你干吗都穿新的;老三也不会说我干吗穿你们穿破了以后再补的衣服。他们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具备对一个群体的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当一个群体中的个体都对这个群体产生认同的话,那么大家对公平就会有新的理解。

我再谈谈效率的问题。效率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投入产出,同样的投入如何实现更多的产出;另一个是,资源如何配置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率。我们知道,效率有两个基础,一个是物质技术基础,即有多少先进的技术设备,多少熟练的劳动力,但是它只能产生常规效率;另一个是效率的道德基础,也只有这个基础,才能产生超常规效率。举个例子吧。一个民族,当遇到外来侵略的时候,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凝聚力?公众的战斗热情何以这么高?是效率的道德基础在起作用。

当我们认识了效率的这两个基础的话,我们对学校的建设、学生的培养就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高等学校如何培养学生树立这方面的观念?校园文化建设是必要的,每个教师、每个学生的自律也是必要的。而且,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气氛,因为和谐与增加效率是不矛盾的,当你把认同感放进去的时候,公平促进了效率;当你把效率理解为两个基础时,效率又促进了公平。

如果大家都认同了我的上述观点,那么我相信,为了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在21世纪,我们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定会是具有新观念的人,能够不断从事技术创新的人,善于经营、善于开拓的人,能够跟大家合作共事、具有团队精神的人,能够有新的伦理观念的人。在当前,北京大学正努力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本文为厉以宁教授在“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著名大学校长国际论坛”上的演讲稿,钱晓鸣根据录音整理)

标签:;  ;  

新经济:对人才“四个素质”的呼唤_新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