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是最重要的装置之一,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电力网的负荷能力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来说,只有不断提升装置的使用性能,稳定装置的运转效果,处理好工作中极易出现的故障,才能有效防控安全事故,避免人身财产的损失。
关键词:继电保护;隐藏故障
继电保护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已然成为当前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提高了供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还提升了变电运行工作效率以及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为生产与生活中用电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继电保护是保护变电运行的重要装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虽然在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运行期间出现的故障更应引起注意。
1 继电保护原理
继电保护主要应用在电力系统,保证设备稳定、安全的运转的一系列设施。分为数据测量、判别逻辑和执行模块等 3部分。3 部分缺一不可,需要互相配合,共同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详细来说,测量指的是采集设备对模拟量、开关量等信号进行一系列收集及转换。逻辑部分通过收集的各种数据,然后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各种计算及判定,每个保护原理都由简单或复杂的逻辑框图构成,其中涉及到电压、电流、断路器位置、瓦斯等诸多电气量和非电气量信号,当这些量满足任一个保护逻辑后,该保护便会触发。执行即为保护出口,当保护动作后会立即发出跳、合开关的指令,保证故障快速切除。
2 继电保护的隐藏故障
2.1 电流互感饱和故障
引发电流互感饱和故障的主要原因是当代社会对电压电能的要求较高,致使电力系统的承荷能力也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终端很容易出现短路现象,并且也会影响正常的运转。因为一旦发生终端短路,那么电路产生的电流会达到额定电流的一百倍,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会呈现饱和状态,导致二次电流减小为 0,继电保护装置也难以发挥作用。如果在电力系统的出口处出现流量拒绝保护现象,那么最终会造成电力系统的崩溃。
2.2 继电保护系统
继电保护系统必须在不利的运行环境和发生故障时按输入信号的要求动作正确可靠地将故障区域隔离,避免影响正常区域工作性能。继电保护系统的动作表现有两种,正确的和不正确的。继电保护系统的不正确的动作往往会导致电力系统整体性能下降。甚至导致大停电的发生。
2.3 潜在性故障
潜在性故障具有比较强的隐蔽性,不容易被发现,对整个电力系统产生比较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潜在性故障的排查和清除。潜在性故障主要表现在电力系统运行的初级阶段,工作人员检测过程中难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但潜在性故障一旦发生就会对电力系统产生严重影响,使电力系统遭受比较严重的损失。同时,潜在性故障还会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潜在性故障的排查,加强现代化电力技术的应用,展开全方位的继电保护装置运检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处理机制,最大程度的避免潜在性故障的发生。
3 继电保护故障的有效应对措施
3.1置换处理法
主要是指使用性能良好的设备来代替有故障的设备,设备种类应当保持,以稳定工作性能。对设备的好坏判定应当以故障种类和范围为主要依据。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有某个装置或元件出现问题,需要使用新的设备做更换,那么置换处理法是最为广泛的一种故障处理法。通过对存在怀疑的设备进行更换,如果电力系统能够恢复正常运转,那么可以证明已经更换下来的装置确实出现了故障;如果发现更换之后的电力系统仍然无法正常运转,那么可以使用置换法对其他装置进行更换检验。
3.2硬软件设施的故障处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过程,涉及诸多的硬件与软件设备,其中软硬件设备易出现故障,因此必须加强对硬软件设施的故障处理水平,有效解决继电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①重点关注二次回路的处理工作,当发现故障发生区域时,必须确保时效性的对二次回路进行拆除。②如果不能查找到故障发生区域,要暂且将二次回路拆除,然后再按照流程进行组装,以此辅助继电保护装置对故障进行定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还要选用合理的置换方式,利用对比处理保护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缩小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范围,对提升故障检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③为进一步的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需要安装防干扰装置,微机外壳接地,设置反干扰层,有效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
3.3 短接故障处理方法
短接故障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于继电保护装置电路开路、回路,还有电磁锁故障,对已其他故障的解决没有明显效果。该方法与替换元件处理方法相似,都是缩小故障范围,逐渐准确定位故障位置,最终有效解决故障问题。只不过其主要利用短接线对继电保护装置故障部位进行短接处理,以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高效运行。
3.4 对比处理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对比处理保护技术,主要是将尚未发现故障的电力设备与之前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对比,在保证一定变量和定量的基础上,就可以明确电力设备发生故障的区域。对比处理保护技术可以在诸多方面进行应用,如接线故障的排查、系统定期检查等。但是,这种保护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就是其数据的预期值与检测值之间可能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无法对设备故障点进行精准查找。对不同的设备对比处理之后,发现故障就需要及时的更换相应的零件,如果电力设备依然不能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就需要工作人员再次进行对比处理。一般来讲,在对电力设备进行二次对比处理过程中,如果接线方式不科学,可能会使开关不能正常开合,导致继电保护装置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将科学的接线方式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参考临近线路的接线方式,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故障点。
3.5 传统故障处理方法
在变电继电保护故障解决对策中,传统故障处理方式是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故障发生的最初处理方法,就是直接判断并确定变电继电保护故障,并加以修理,可以通过观察法以及对比法 精准定位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发生的部位。观察法就是利用人的五感对继电保护装置
进行检查,这也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丰富的经验,比如,当变电运行负荷超出继保设备保护的承载力,保险丝就会被烧断并发出刺鼻的味道,这样就可以断定出继电保护装置内部出现了故障。对比法就是应用两个相同型号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对照,通过对照的异同确定故障的具体部位,一定要注意两台设备必须一致,才能够找出差异。
3.6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选择性
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是指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装置具有自动切断线路的功能。切断线路之后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确保了电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对电荷能力的需求加大时,继电保护可以立即做出反应,实施保护。在断线情况下,继电保护会处于满负荷的状态中,当任意线路出现问题时,都要以定值进行确认。
3.7人为故障处理技巧
①加强对技术性难题的集中处理,这是提升继电保护质量的关键。伴随电力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电力企业必须严控人才的准入门槛。②防止技能不过关造成的电力事故,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经验提升,全方位提高工作人员的电力技术储备。③加强对设备的全时段检测,凸显继电保护的实时性、精准性、科学性,利用现代化的数据整合技术,做好多元化信息数据的监和记录,同时,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从中发现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效果,从源头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减少电力事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结语
继电保护犹如一个时刻保卫电力系统的战士,严格把控继电保护工作,运用有效的处理办法,使一次侧设备的正常运转得到保证,使电力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判断,并迅速切除隐患,给电力系统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于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7(29):225.
[2]万文军.浅析电力继电保护故障与处理[J].通讯世界,2017(21):157-158.
[3]王玟晓.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探讨[J].科学与信息化,2017(23):47,50.
[4] 邬梦杰 , 林康松 , 童城洲 , 董栋 . 基于调度集控一体化平台的继电保护故障分析系统的几点思考 [J]. 科技传播 ,2013(18).
论文作者:詹先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故障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继电论文; 设备论文; 发生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