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1年粮食生产周期的建议与预测_生产周期论文

11年中国粮食生产周期的提出及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粮食生产论文,周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ABSTRACT

Using Box-Jenkins model,the author analyses and forecasts the cycleof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一、中国粮食生产周期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测结果

(一)周期的确立

经济数据的离散性和由于经济增长趋势的影响,可能使后期的低谷值大于前期的高峰值,这样就使对底谷的预见性大幅度降低,造成了对经济周期研究困难性进一步加大。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差分方法剔除趋势项,并把根据自相关分析图得到的周期视为经济周期。当然一个周期是否有效或有意义,就看采用这个周期所做的预测模型,是否能够拟合和反映现实。

利用Box-Jenkins模型,经过差分、计算、分析、筛选和拟合预测结果及对比(见表1),最后确定中国粮食生产周期T=11年。

表1 1985—1988年粮食产量拟合预测及误差

资料来源:《1949—1984年中国农业光辉成就》,《全国农业统计资料》(续编)1984—1987,1988年是公布的实测数。

(二)粮食产量预测

根据1950—1988年粮食产量数据,对1989—2000年产量进行多步预测,分别选用ARIMA(2,2,3)、ARIMA(2,2,2)模型,预测方程如下:

(1-Φ[,1]B-…-Φ[,P]Β[P]·(1-B)[d]X[,t]=(1-θ[,1]B-…-θ[,q]B[q])ε[,t]

其中:p=2,d=2,q=3,2

1.1989年粮食产量将创历史最高实测水平

预测表明,1989年实测粮食产量最低限度将达到40561.88—41136.33万吨,比1988年增加1160.88—1735.33万吨,增长2.95—4.40%;比1984年增加222.78—797.20万吨,增长0.55—1.97%,将创历史最高实测水平,也有很大希望突破历史最高年报数40730.5万吨。

2.1990—2000年的趋势预测

从预测结果看(见表2),1990年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重写历史最高水平,并且在1989—1995年可能形成类似于1978—1984年的高速发展时期;同样,高速增长之后出现徘徊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从现实和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为使1995—2000年不重蹈1985—1988年之覆辙,我们必须在争取高速发展态势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免较大的波动和徘徊。

表2 中国粮食产量的多步预测值 单位:万吨

*1989年的预测值为修正值,1990—2000年为多步预测值。实际数栏为此次所加,实际数为公布的实测数。

(三)太阳黑子理论

各国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太阳活动(其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相对数)同地球大气、气候、磁场等一系列物理现象变化关系的研究,证实了太阳对这些变化的影响。同时直接对太阳黑子相对数同粮食产量进行相关研究发现,太阳活动变化(通过气候、降雨量和自然条件变化的作用)最终经常导致粮食单产以5—20%的幅度增减。但是由于太阳异常活动在不同地域范围常常导致了互异的结果,太阳黑子相对数同粮食产量又不存在整体上一致的正相关或负相关,也没有发现它们周期之间有某种确定的关系。所以,尽管早在1884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nvons)就提出太阳黑子同经济特别是农业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并没有引起经济学界应有的关注和认可。然而,现在令人感到惊奇、兴奋和有趣的是,中国粮食生产同太阳黑子相对数变化存在着相同的11年周期,而应用这个周期对我国最近4年粮食产量的预测又十分有效。虽然我们不能由此得出太阳活动规律性变化决定了我国粮食生产周期,但至少可以说太阳活动的变化同其它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中国粮食生产选择并呈现出11年的周期。

同时,非常有意思的是,最近两次太阳黑子大爆炸分别始于1978年和1988年,间隔时间恰好是11年的周期,根据预测,1988—1992年将是太阳活动的22号峰年期,使1988—1995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呈现出相似于1978—1984年的规律,从而可能导致形成类似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发展农业的外部机遇。

二、预测结果与实际数的对比及相关指标的预测

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考察11年中国粮食生产周期和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及预测值的准确性:

1.从表2多步预测值可以看出:1989、1990年将连续创造历史最高水平,并且1991年、1992年将处于一种调整期,而1993年将再创历史最高纪录;1989—1993年粮食产量的实际增减趋势和运动轨迹完全证明了这一趋势预测的正确性。

2.1989—1993年一步预测值与实际粮食产量的比较。从表3可见,此模型不仅准确地预测了未来中国粮食生产的趋势,而且预测误差在-0.37—0.95%之间,都非常小,具有很好的可信度。同时,以后逐年所做的多步预测值和1989年所做的预测值的趋势相同。

3.1975—1993年,相隔11年两年间的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和粮食产量增减趋势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和一致性,特别是单产、总产量之间的增减趋势完全一致,进一步证实了11年中国粮食生产周期的存在,见表3、表4。

同时,从表3还可以看出:1978年以后,尽管中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0年代末80年代初,粮食生产呈现出高速非常规增长态势。但1989—1993年中国粮食产量的实际增减趋势变化,可以说是1978—1982年粮食产量增长变化的翻版和重现。

表3 中国粮食总产量、一步预测值及误差 单位:万吨

(1)1978、1989年产量都比上年增长;(2)1979、1990年都比上年有大幅度增长(9.0%、9.5%),分别跨上3.3亿吨、4.4亿吨两个新台阶;(3)1980、1981年处于一种调整期;1991、1992年同样处于一种调整期;(4)1982、1993年都分别创造了(当时的和现在的)历史最高水平,运动规律完全相同。

表4 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量增长率增减表

注:+代表正增长、*增长率>4%,-负增长、=负增长率<-4%;第一、二、三三个符号分别代表面积、单产、总产量的增长率。94—96年为预测趋势。

4.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分季作物产量的预测。1992年,在得到完整的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分季作物粮食产量历史资料之后,我又进一步对它们分别进行了计算、拟合、分析和预测。得到如下结论:尽管它们都同样表现出11年周期性变化,但应用11年周期,它们的预测误差依次呈递增趋势。因为,面积具有平稳性;单产波动幅度大,平稳性差;而分季作物产量之间具有互补性;同时,面积因增减幅度小,导致预测趋势有时与实际相反。

三、进一步的粮食产量预测与分析

现在,根据1950—1993年中国粮食产量历史数据,继续运用11年周期和Box-Jenkins模型,对1994年产量进行预测;同时,把1994年的预测值看作实际数,对1995—2000年进行多步预测。

1.1994年粮食产量的预测

预测结果表明:1994年粮食总产量将达到45305.8—46433.0万吨,较大可能达到45616.1万吨左右,将与1993年(45643.5万吨的水平)持平。从现有的情况分析,由于今年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再加上干旱、洪涝等灾情又交替出现,导致夏粮减产(-4.2%),对秋粮生产也不利,从而使全年呈现出减产趋势。但从种种预测结果看,即使全年减产,最低限度也将达到44435.6万吨以上,更大幅度减产的可能性非常小。同时,(一旦减产)这将成为自1975年以来,第一次打破相隔11年粮食单产、总产量增减趋势一致性“规律”的特殊年份,值得对今年的气候变化的原因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2.1995—2000年的趋势预测

从预测结果看,由于周期因素的影响,1995年将保持增长趋势,粮食产量将达到45999.7—46897.7万吨,重写历史最高水平。从而在1993—1995年将形成类似于1982—1984年的持续发展阶段;但因缺少相似的制度创新因素的强有力刺激,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同时,持续增长之后,2000年粮食产量要达到5亿吨目标困难重重。

注:本文获1996年全国第三届统计科学技术进步论文三等奖,本刊刊出时作了删节与改动。——编者注

标签:;  

我国11年粮食生产周期的建议与预测_生产周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