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文章教学有感论文_洪富玉

孔孟文章教学有感论文_洪富玉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第四中学,536100)

摘要:孔孟思想是中国人的灵魂之根,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教好孔孟文章,意义可谓大矣!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选修的孔孟文章重视不够,教学时没有很好的深入研究,导致孔孟文章学习简单化,孔孟思想被“肤浅化”。所以,重视孔孟文章教学,从专题研究和人文思想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可以创造出一种“古文不古、古文馨今”生动活泼的教学新气象。

关键词:孔孟;专题研究;人文精神

高中语文选修本《先秦诸子选读》中的孔孟文章,大气端庄,高雅中透露出睿智,优美处洋溢着仁爱。教习它能够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的眼光开阔思维活跃,能够历练学生的品行提高他们的修养,并且有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文精神。但由于孔孟距今久远,学生对其文陌生,加上学时少内容多,学生学习它难度很大。怎样教好孔孟散文,创造出一种“古文不古、古文馨今”生动活泼的教学新气象呢?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专题研究学习和人文思想传承两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专题研究

孔孟文章广博精深,精彩纷呈,是炎黄子孙的营养大餐,精神源泉。文本探究到何种深度,延伸到何种广度,如何解决选修与高考,教学与育人的关系,从孔孟散文中学习些什么内容,获取些什么精神养料,这是摆在所有教者面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学阶段学生接触到孔孟文章还是蛮多的,但那都是零星点滴、分散不成体系的学习。而以选修形式、以专题特点出现的孔孟文章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理所当然是更多更高的。从某种程度上讲,选修课程就是专题课程,孔孟文章就是专题课程,它需要专题探究。只有进行专题探究,才能够全面系统的了解孔孟文章,从而真正了解孔孟思想乃至中国文化之精髓----儒家文化。《先秦诸子选读》之孔孟文章是诸子文章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老师就可以依据孔孟选文内容进行专题研究。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及以上。教师授业前必须谙熟孔孟思想,必须高屋建瓴的认知孔孟体系,那样的话上起课来就能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孔孟选文不一定全教全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把握教材结构的前提下,科学的挑篇选章加工整合后再进行授课,以便做到纲举目张举一反三。教学时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和文学风格,可以选择《论语》《孟子》中的一些篇目来做重点讲解。具体做法是进行专题研究学习,其它篇目则是概括式的点拨,引导学生全景式认识孔孟,了解儒家思想和儒学风格,也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张力,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论语》教学中,基于孔子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热心救世的人生追求,“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我选择了《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来教学;鉴于孔子对弟子人格的尊重,对仁义的重视,我选择了《当仁,不让于师》来传授;感于孔子设身处地体贴人,关爱人,且付诸行动,我选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讲解。其它篇目则是进行提纲挈领的点拨,目的无非是引导学生把握孔子“仁”和“礼”的学说以及孔子的所有思想。对于个人,“仁”代表着人性发展到理想的圆满;对于社会,“礼”代表着人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孔子是一位伟大的践行者,他最关心的是人和社会。走进孔子,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高尚人格的人。在《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中孔子致力于改变天下无道现实的努力,是“礼”的重要反映;在《当仁,不让于师》中孔子与学生的真挚感情,则是“仁”的重要体现。孔子不怕病菌传染,从窗外伸进手去握着伯牛的手连续失声痛说:“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学生研习这一部分后会更深刻的了解孔子。再比如《孟子》教学中,为了凸显《孟子》“善于用形象帮助说理”的文学性特点,我选教了《王好战,请以战喻》一课。这一课共四则文章。选文第1则,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为了更有力地凸显事件的本质,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来显示魏国政治与邻国政治没有差别。选文第2则,用齐人乞墦的故事,形象地描述一个齐人靠乞讨残羹冷炙以求一饱,却又在妻妾面前竭力炫耀欺骗,讽刺了那些追逐富贵利达者之蝇营狗苟。选文第3则,用邻人攘鸡的故事,证明了知错不改的荒谬,阐明了“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的道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选文第4则,孟子以久旱禾苗逢雨蓬勃生长为喻,对梁襄王讲述了不嗜杀人的国君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寓言使孟子的文章放射出更加耀眼 的光彩。至于孟子散文文学性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即“行文坦率,嬉笑怒骂,绝不作吞吞吐吐之态;文字通俗流畅,无生硬语,又喜欢使用层层叠叠的排比句式”则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其它篇章来理解把握。

二、人文传播

强调效法与勉励教育。

孔孟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人影响深远。如孔子的“仁”的人生哲学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以及“廉勇信”之完美无缺之人的标准;孟子的“仁政民本”主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的义利观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思想。这些思想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在当今仍然光芒四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效法孔孟学习孔孟争做孔孟。效法孔孟刚健有为的精神,来勉励自己奋发进取;效法孔孟的公忠为国的精神,来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效法孔孟气节精神;来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此外,我们还可以效法孔子的“廉勇信”的精神,来勉励自己做一个“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贫而不忘诺言”人;效法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来勉励自己做一个做事实事求是做人低调谦逊的人;效法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来勉励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培养遇挫不惊迎难而上的执着与坚韧品质。而对于孟子,我们还可以效法他的“四端”学说,进而扩充放大我们自身固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使之成为仁义礼智;效法孟子“以德治国”的思想,来启发自己要学会两条腿走路“物质”“精神”并抓;效法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来激励自己勇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奉献,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然孔孟思想也有些不好的方面,如孔子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鄙视劳作的观念,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分辨真相,消除不好的影响。

2、强调道德与伦理教育。

孔子主张的“仁”,从人文角度来讲是人的内心和外部的世界和谐;孟子的“仁政”观点,即“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教学中应该最大程度的使用资料,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形成正确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孔孟文中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美德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第一,光明磊落,勇于担当的精神。《论语》中的“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夫子为木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知其不可而为之”,通过孔子的言行以及别人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极力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为己任,具有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与坚韧品质。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正气”。人立足世界,必须有所作为,做自己该做的事做自己做得到的事,并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二,宽宏大量,知恩图报。《论语》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务必要善待他人,有感恩之心,感父母之恩,感师长之恩,感别人之恩,感社会之恩。第三,讲中庸之道,和谐之道。那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最重要的是一种自己心境的和谐。孔孟思想是中国人灵魂之根,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是一种鲜活的,积极有为的,勇于担当的行为;是一种宽容谦逊的,诚信友爱的,当仁不让的品德;更是一种视利如浮云的,仁义高于天的,为仁义舍身的伟大精神。

教学中要恰当处理文本,科学整合,勇敢取舍。在科学全面理解孔孟思想的同时,要结合时代特征来分析孔孟文章的人文精神,鉴赏分析,讨论明辨,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素养和品位。

参考文献

[1]《先秦诸子选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

[2]王后雄.教材完全解读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8.7.

论文作者:洪富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孔孟文章教学有感论文_洪富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