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县人民医院 425900)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上肢手术患者120例,根据罗哌卡因浓度分为低浓度组和中度浓度组(各60例)。其中低浓度组患者给予浓度为30m L 0.3%的罗哌卡因麻醉,中浓度组患者给予浓度为30m L 0.5%的罗哌卡因麻醉,然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神经阻滞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罗哌卡因麻醉后,中浓度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神经阻滞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将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均有显著的麻醉效果且无不良反应,浓度越高麻醉效果和神经阻滞满意度越高。
关键词: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上肢手术中进行麻醉,能够减轻手术疼痛感,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上肢手术麻醉方法,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在术后给患者的上肢功能带来不利影响,所以要选好麻醉药,并控制好麻醉药的浓度。很多资料显示,罗哌卡因是应用较多且麻醉效果较好的麻醉药,浓度越高其麻醉效果越高,且不会发生不良反应,所以常被应用于上肢手术中[1]。对此,本文作者以自己所在医院的120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9月 ~2017年9月上肢手术患者120例,根据罗哌卡因浓度分为低浓度组和中度浓度组(各60例),手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其中低浓度组60例患者中包括32例男性和28例女性;年龄为25~65岁,平均年龄为(45.13±5.02)岁。中浓度组60例患者中包括33例男性和27例女性;年龄为27~70岁,平均年龄为(48.29±5.98)岁。2组患者在麻醉形式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分析,均具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麻醉的方法
①在手术之前,2组的患者需要进行常规禁食禁饮,禁止时间长达6h。②进行静脉通道开放将患者送入手术室,进行面罩吸氧、生命体征监护和超声引导下置管等临床操作。③采用标准为20G的穿刺针,根据结合超声图像从患者的臂丛分支进行麻醉阻滞。③对于低浓度组患者,给予浓度为30m L 0.3%的罗哌卡因麻醉;对于中等浓度组患者,给予浓度为30m L 0.5%的罗哌卡因麻醉,如果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则需要给予镇痛药物治疗,以减轻疼痛感[2]。
1. 3观察指标
①麻醉效果:包括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②神经阻滞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度,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③不良反应:神经损伤、麻醉药物中毒等。
1. 4评定标准
①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后每隔3min医护人员就需要用针刺去测定患者的腋、臂内皮、桡、正中等神经,如果疼痛感消失,则消失时间就可以被当做麻醉起效时间。②镇痛维持时间:麻醉后患者完全阻滞,直到患者手术后感疼痛的时间。③术后苏醒时间:麻醉手术后患者的肩关节等均能够自由活动的时间,包括上抬和外展动作[3]。
1.5统计学的方法
本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x2检验,表示为“%”;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为“ ”;组间数据比较同时具有可比性和统计学意义的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
表1 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 ,h)
3讨论
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展飞速,医疗水平中的超声技术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有效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使用超声成像功技术,不但可以观察到患者的臂丛神经结构,还能够直接观察到患者的臂丛周围组织,以实现对臂丛神经穿刺的实时监测,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神经阻滞精确度,提高了麻醉效果即成功率,同时还降低了临床麻醉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
罗哌卡因与其他麻醉药相比具有低心脏毒性和安全性高等优势,能够有效收缩外周血管,降低患者疼痛,延长镇痛维持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罗哌卡因属于长效性局部麻醉药,是在布比卡因哌啶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抑制神经元钠离子的作用,使神经兴奋和传导被阻断,从而减轻疼痛感。很多文献资料显示,罗哌卡因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浓度越高其麻醉效果越好,因为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患者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不同,例如同样剂量的罗哌卡因,浓度为0.2 %的罗哌卡因麻醉效果明显低于浓度为0.75%的罗哌卡因,证实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受其浓度影响[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浓度组患者给予浓度为30m L 0.5%的罗哌卡因麻醉后,其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均明显优于低浓度组(罗哌卡因浓度为30m L 0.3%),且相应神经阻滞满意度也明显高于低浓度组(P<0.05),2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上肢手术患者进行罗哌卡因麻醉具有显著的临床麻醉效果,但罗哌卡因浓度越高满足效果越好,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麻醉均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清文.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J]. 医疗装备,2017,30(13):125-126.
[2]郭能起,吴论,伍嘉艳,赵立梅.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8):105-106.
[3]陈娜.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4):107+110.
[4]李少芳,叶凤卿,叶小霞,张忠勤.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J]. 北方药学,2016,13(03):41-42.
[5]侯锐.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8):84-85.
论文作者:伍纯灵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浓度论文; 患者论文; 卡因论文; 效果论文; 神经论文; 超声论文; 时间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