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妊娠期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邓露

健康教育在妊娠期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邓露

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545005

摘要: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国发病率为9.4%,是妊娠20周后发生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的症候群,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威胁母婴生命,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控制其病情发展,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十分重要。为了解目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现状,现综述如下。

1、妊娠期高血压定义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很常见的,又因常合并产科出血、感染、抽搐等,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按国际有关分类,妊娠期高血压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子痫、原发高血压并妊娠、及因肾病、肾上腺疾病等继发高血压并妊娠等。我国过去将先兆子痫、子痫统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

2、妊娠期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与病因及分类

2.1 高危因素:初产妇、孕妇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40岁、多胎妊娠、妊娠高血压病史或家族史、慢性高血压、糖尿病、严重营养不良等。

2.2 病因:确切病因不清,可能与免疫机制、胎盘浅着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遗传、营养缺乏、胰岛素抵抗等有关。

2.3 分类

2.3.1 轻度高血压:妊娠20周后血压≥140/90mmHg,可伴有轻微蛋白尿或水肿,此阶段可持续数日至数周,或逐渐发展,或迅速恶化。

2.3.2 中度高血压:血压≤160/110mmHg,蛋白尿+表明24小时内蛋白量超过0.5g,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头晕等。

2.3.3 重度高血压:先兆子痫,血压≥160/110mmHg或更高,24小时尿蛋白量达到或超过5g,可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有头痛、眼花、胸闷等自觉症状出现,发生子痫可出现抽搐或昏迷。

6 健康教育及护理

3.1 一般护理

3.1.1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可使右旋子宫向左方移位,并解除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有利于改善肾和胎盘的血液循环。对降低血压,促进排尿具有良好的作用。

3.1.2 饮食护理:孕期应维持高蛋白,可补充尿中流失的蛋白质,适量钠的饮食,减少水肿及血管内缺血的危险,多食新鲜蔬菜,补充铁和钙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3 对症护理:间断吸氧,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可增加血氧含量,改善组织和脏器的缺氧情况。

3.1.4 用药护理:在给予患者的解痉、降压、扩容、镇静、利尿等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及副作用,在执行责任性护理措施的过程中应做到准时给药,观察用药的效果,这要熟悉药物的毒性反应的表现及急救措施。硫酸镁是解痉的首选药物,应用硫酸镁时应注意给药途径的选择,间隔时间和用药的剂量,硫酸镁用过量是会引起呼吸和心率的抑制,甚至死亡。因此,用药时要注意用药的监护指标:(1)膝反射存在;(2)呼吸每分钟大于16次;(3)尿量每小时大于30ml,24小时大于600ml。硫酸镁过量将出现中毒症状,首先表现为膝反射的迟钝或消失,而后出现呼吸抑制,心跳骤停。因此,在应用硫酸镁前应准备好10%葡萄糖酸钙10ml作静脉推注。钙离子能与镁离子争夺神经细胞上的同一受体,阻止镁离子的继续结合从而防止中毒现象的进一步加深。

7 健康教育

4.1 门诊健康教育:在门诊向孕产妇宣教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让产妇及家属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母体和胎儿的危害。①对母体的影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易引起胎盘早期剥离、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肾衰竭及产后血液循环障碍等,而脑出血、心力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②对胎儿的影响: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早产、宫内胎儿死亡、死产、新生儿窒息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让产妇重视产前检查,重视自觉症状,预防子痫的发生。

4.2 孕期健康教育:孕期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愉快和足够的睡眠。定时测量血压、体重、蛋白尿,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血压≥130/90 mmHg,踝部、小腿有凹陷性水肿或每周体重增加≥0.5kg时,应减轻工作或在家休息,保证每天8 h~9 h足够的睡眠,行左侧卧位,以解除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回心血量和子宫及胎盘的血流灌注,保证胎儿氧气及营养物质的供应,并可减轻下肢水肿,必要时抬高双下肢以减轻肿胀。

4.3 入院后健康教育:保持病房安静,置单人房间,光线暗淡,各种操作集中进行,同时严格控制探视,减少不良刺激,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对重症病人,要求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一切声、冷的刺激等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子痫的发生。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4.4 产褥期健康教育:产后密切监测产妇的变化,在产后3 d内,因子宫收缩及胎盘循环的停止,大量血液从子宫流到体循环,同时产后大量的组织间液回吸收,使体循环血容量增加15-25%,特别是产后24h,使心脏的负担加重血压引起变化。产后48h内至少每4h观察一次血压、出血量、排尿情况,防止发生产后子痫。产后4-6 h及早排尿,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勤换护理垫,以防产褥期感染,如手术后的产妇,术后24h无异常情况,可协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预防肠粘连,产后出血多发生在术后12 h内,要密切观察阴道出血的量,每15-20 min观察一次子宫收缩情况,如宫底高于脐部,子宫大小轮廓不清等,应积极给予催产素的应用和宫底的按摩,加强子宫的收缩,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其间,应积极做好母乳喂养的指导,防止乳胀。

4.5出院指导:做好出院宣教,指导产妇产后休息,禁性生活2个月,注意避孕,产后42d行母婴健康检查。出院前告知产妇和家属医院的咨询电话,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或打电话咨询。我科有专人进行产后访视,了解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有问题及时给予解决。

5、实施效果:健康教育贯穿于孕产期全过程,特别是应重视产前健康教育和孕20周后的产前检查,告知孕产妇自我防护的知识,及早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满足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追求,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沟通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护士自身价值在服务中得到了体现和满足。

论文作者:邓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在妊娠期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邓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