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审稿制下的编辑与作者关系——以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为中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人文论文,期刊论文,编辑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早已存在,但对这一关系的系统理论描述则始于1980年代开始建构的一个新学科——编辑学。尽管当时不同的建构者对编辑学的学科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都还存在争议,但都将编辑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甚至有人直接将编辑学定义为“是研究编辑活动的性质和社会功能以及编者、作者、读者相互关系的学科”①。对于学术期刊来说,由于作者和读者具有相当高的重合度,所以编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与作者的关系中。对这一作用的论述遂成为编辑学分支——期刊编辑学建构的主要内容。概而言之,编辑在发现、培养作者以及传播其作品方面具有无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②可见,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不仅是建构编辑学的基石,而且也是编辑实现其存在价值的基石。自那以后三十年来,这样的观点一直在被一次次地阐述。对于作者,特别是青年作者,学术期刊应善于发现和培养,从而实现最终拥有的观点在业界已得到公认。 只要细究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关于编辑与作者关系的立论都是建立在学术期刊编辑拥有对作者作品的审稿权(亦即评价权)的基础上的。如果抽取了这一基础,那么,编辑学理论所建构的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就会遭遇危机。关于这一点,迄今为止的研究似乎关注得不多。然而,随着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的全面推行,这一基础今天正在发生动摇:匿名审稿制逐渐成为学术期刊审稿的刚性制度,这将不可避免地使编辑的审稿权(亦即对作者作品的评价权)有所旁落,从而使关于编辑与作者关系的理论建构面临被颠覆的危机。因此,学术期刊人有必要对这一新的发展态势作出必要的回应。本文将围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编辑与作者关系的重建展开讨论。 一、审稿与发现 在传统编辑学理论中,“发现”作者及其作品的学术价值是学术期刊的重要功能:“一份学术报刊,不仅仅交流了学术,同时也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编辑不仅是园丁,更是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③“发现”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体现出编辑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在人类文化建构过程的不同环节,创造的本质意义反映在作者劳动中,是作者对人类新知识领域的发现;反映在编辑劳动中,则是编辑通过鉴审对精神产品的社会文化价值的发现……编辑的主体性创造,不仅使作者的精神产品转化为社会文化积累,同时也是对作者创造才能的一种创造。”④所以,“发现”就是选择、判断和创造。 显然,“发现”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主要通过编辑“鉴审”(审稿)而实现。所以,完成这一过程,与其说是对作者能力的发现,毋宁说是对编辑素质和能力的考验。具有“发现”能力的编辑,必须“慧眼”独具。“编辑工作,最重要的是个‘识’字,即有见解,有识别能力……我们说,某同志编辑工作能力强,大都是指他的见解高、识别能力强。”⑤传统编辑学无疑是预设了编辑具有“慧眼”这一前提的,这一预设的潜台词就是编辑由于其独特的地位和丰富的经验,会在诸多方面比作者更“高明”。对于学术期刊来说,编辑要能“发现”作者或其作品的独特价值,至少要在两方面比作者高明或不亚于作者:一是学术鉴别能力;二是写作鉴别能力。但“应然”与“已然”永远是一对矛盾,以下分述之。 先说相对简单的对作者写作能力及作品文字水平的判断。在这方面,编辑较之一般作者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对文字进行编辑加工,本就是编辑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而丰富的工作经验更使他们驾轻就熟,故在鉴别作者的写作能力及作品的文字水平方面,编辑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再说相对复杂的对作者科研能力及作品学术质量的判断。如果说凭借自身过硬的文字功夫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编辑可以准确地鉴别作者的写作能力,那么,仅凭这些是不足以胜任作者科研能力和作品学术质量判断的。目前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大多是多学科综合性的,每个编辑所要处理的至少是一个甚至多个一级学科,要他们对每篇来稿的学术质量进而对其作者的科研能力作出精确判断,实在勉为其难,“这固然与编辑的素质有关,更主要的是社会科学研究分工越来越细的发展态势决定了的。”⑥“编辑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有限度的……假如一个编辑人员只熟悉一个二级学科(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是十分困难的,他可能至多只能熟悉一个二级学科中的某个研究方向)的话,那么,他又如何去判断来自人文社会科学其他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的论文的质量呢?……任何一个编辑人员,哪怕他再有天赋,也无法通晓整个一级学科,更不要说其他一级学科了。”⑦显然,学者们对编辑特别是综合性期刊编辑的审稿能力并不认同。 由此可见,作为编辑“发现”作者与作品的理论依据中的重要一环——编辑对作品学术价值的判断能力遭到了学者们的质疑。应该承认,这样的质疑不无道理。在这方面,编辑很难强于同行专家。说到底,一个作品学术质量的高下,取决于能否得到学术共同体的承认,这是最根本的判断。这也是今天之所以强调一个真正的学术期刊,或者说一个能得到学术共同体认可的学术期刊,必须实行同行专家匿名审稿的原因,这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判断一个期刊是否为学术期刊的首要标准。如果一个期刊不实行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其学术期刊的身份是不可能得到承认的。连自己的身份都有问题,又如何来“发现”有才华的学术新人?当然,历史上不乏像叶圣陶、巴金等名人编辑,他们发现青年才俊的能力自然毋庸置疑,不过他们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职业编辑,在“编研一体”的当年,他们首先是学者,是同行公认的专家权威,这才是他们能够“发现”的资本。然而,在编研分离的今天,学者与职业编辑的疏离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术界众口一词地要求实行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在一定意义上正体现了学者对编辑“发现”和判断能力的怀疑。 那么,在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已成为刚性制度的情况下,应该如何看待编辑的“发现”意义? 许多编辑人曾无限眷恋地试图保留和挽回正在逐渐失去的审稿权,那就是“编辑学者化”的提出,早在1980年代中期,编辑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弱项,即在对作者作品学术质量鉴别方面的缺陷,并想通过“学者化”使自己的学术鉴别能力得到质的飞跃。这个努力直到今天也没有放弃,这从三十年来每年都有大量的讨论“编辑学者化”的论文就可以看出来。但是,这个努力既没有得到学者,也没有得到管理者的承认,而事实上,这样的努力多少有些徒劳,的确,编辑特别是综合性期刊的编辑“哪怕他再有天赋,也无法通晓整个一级学科,更不要说其他一级学科了”。 如果仅仅将“发现”建立在编辑拥有审稿权这一基础上,那么,这样的“发现”必将随着编辑独立审稿权的失去而一去不复返。但如果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发现”,就会看到,编辑的“发现”并非孤立地对某个作品价值的发现,将“发现”作如此限定,未免太狭隘了。专家审稿鉴别的只是某具体作品学术价值的高低,但对作品价值的发现对学术期刊而言只是“发现”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和偏好,并不是所有优秀作者和质量上乘的作品都适合自己的刊物,只有那些最能彰显自己刊物风格和特色的优秀作者及其作品才是最合适的。这就需要主编和编辑得有自己的主见,并据此设计、策划和组织稿源,这种主见的生成和落实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且这个“发现”是伴随编辑过程始终的。可见,编辑的“发现”与审稿专家的“发现”是不同维度和时域的,后者并不能完全替代前者。在将审稿权交给同行专家后,专业的审稿意见只会使编辑在作者和作品选取上更有把握,并使自己的主见更趋完善。如果将编辑刊物看作是生产产品,审稿只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程序,让专业的人来完成这个程序,不会影响编辑对产品的预设和拥有,相反,会让产品质量更优。某种意义上,将编辑从自己力所难及的审稿中解脱出来,只会让编辑在面对作者时更加自信和自如;编辑可以跳出具体作品的局限,根据刊物的宗旨,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来考察作者及其作品,作出正确选择。这种选择,就是主见的落实,是意义更为重要的“发现”。可见,编辑不得不因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的建立而交出审稿权,看似关上了编辑“发现”之门,但实际上同时也打开了新的“发现”之窗。 当然,这样的“发现”仍然是对编辑素质和能力的考验。一方面,要善于选择最合适的审稿专家;另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职业敏感和丰富自己的职业经验,才能真正完成“发现之旅”。 二、培养与服务 在传统编辑学理论中,与“发现”直接相关联的是“培养”。绝大多数作者,特别是青年作者及其作品都不是尽善尽美的,都会存在某种作者自己并没有发现或即使有所觉察却无力弥补的欠缺,他们中的一些人作品的价值在被编辑“发现”的同时,缺陷当然也会被编辑“发现”,因此,所谓“培养”,是指编辑在发现并肯定作品价值的同时,鼓励并帮助作者成功弥补缺陷的过程,结果不仅作品的质量得到提升,作者的科研能力与写作能力也同时得到提升。可见,“发现”是“培养”的必要前提,而“培养”是“发现”的逻辑后续,编辑正是在审稿——修改——再审稿——再修改——直至完善的过程中与作者反复交流而实现了对作者的“培养”。 与“发现”一样,在传统编辑学的视阈中,“培养”也是建基于编辑所拥有的审稿权。在这里,能力与慧眼同样不可或缺,所以也是在理论中就有所预设的。早在1980年代初编辑学开始建构时,培养作者就是编辑与作者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作者,是编辑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编辑部团结作者的工作,是通过每个编辑人员来实现的。历史上的许多名作家,有不少是由编辑培养起来的。”培养作者的方法“多种多样”:“第一,了解作者,尊重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和风格”;“第二,在写作中,编辑应主动地给作者以帮助”;“第三,通过处理稿件培养作者”;“第四,研究作者和作品,关心作者的成长”。⑧以上论述,虽然不是专门针对学术期刊而言说,但在此后几十年中关于学术期刊“培养”作者或与作者关系的诸多论文所持观点与此说并无本质不同,只是将此说更细化和完善罢了。那么,这样的应然和已然之间是否也存在矛盾呢? 先来分析对作者科研能力的培养。科研能力是综合而不是单一的能力,至少包括作者的学术根底、学术视野、问题意识、分析能力、方法选择、资料搜集等等,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才谈得上学术研究或科研能力。可见,作者学术能力的养成首先要依靠其授业导师、学界前辈和同行以及作者自己。作者来稿如一无是处,自然入不了编辑的法眼,编辑也不会去培养他;如具备一定的价值,且审稿“发现”了之后,编辑能否通过对其原有价值的提升来培养作者的科研能力?如果编辑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又善于学习钻研,其对作者提高科研能力是会有一定帮助的。因为,这样的编辑对分管栏目所涉及的学术领域的科研状况会有总体上的了解,在选题、方法、视角等方面有着可能胜过作者的宏观眼光,而且编辑更懂得如何遵守出版方针政策、按照出版规范更好地表达创新内容。所以,一个优秀的编辑,即使不是作者的“小同行”,也是可以在提升科研能力方面给予作者一定帮助的。 再来分析对作者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编辑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写作能力也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如作品的观点是否明确、资料是否确凿、论证是否充分、逻辑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合理、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流畅、参考文献著录是否合理规范等等,都与写作能力有关。这些不仅关系到作者的研究成果能否清晰表达,而且还反映了作者是否具有严谨扎实的学风。如果编辑经验足够丰富、功底足够扎实、工作足够负责、态度足够诚恳,是能给作者提供很好的帮助的。 如果将以上的帮助视为对作者的“培养”,当然也无不可,但不能将其作用无限夸大,而且,编辑对作者研究和写作的介入应把握好一定的度,如果越界了,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对此,编辑同行已有反省:“不少责任编辑在‘专’的程度上往往不如作者,在‘博’的方面也远非无所不知”,却“视自己是文稿命运的主宰,因而滥用编辑职权,动辄朱笔乱挥……结果把一篇独具作者风格的文稿改得面目全非。这类责任编辑的逻辑是:你要出版吗?就得按我的意志办”。⑨因此,编辑同行对于尊重作者、慎用审稿权也有许多有益的警示性论述。 由以上分析可见,在传统编辑学理论中,编辑对作者的“培养”(无论其作用是正面的,还是越界后的负面的),确实都是与手中的审稿权即对作品的评价权分不开的。评审权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作者主动接受或被动接受编辑“培养”的原因。那么,在实行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以后,编辑对作者的“培养”还能成立吗? 其实,学者特别是一些知名学者从不讳言自己曾受到的来自期刊编辑的培养,在一些期刊的刊庆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学者们对期刊培养的由衷感谢。他们都会提及,在自己籍籍无名时,在将自己的处女作或早期作品投给期刊时,是期刊编辑发现了他们,文章发表出来后,得到了学术同行的认可,从而为他们后来成功的学术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只要细究一下学者们所说的“培养”,就会发现,他们更多地指向期刊对他们作品的发表。当然,发表的过程中,编辑给他们研究方面的建议和文字表达方面的指点功不可没,但是,发表毕竟是更关键的。这就提示我们:从发表是编辑工作的结果这一角度来看,编辑对作者的“培养”,毋宁说是编辑为作者提供了一种服务,而且是作者最为需要的服务。这种服务恰恰是由期刊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期刊本质上就是一种学术交流平台;平台所能提供的,当然主要是服务。 如果将编辑对作者发表学术作品提供的帮助视为“培养”,那么,编辑与作者间的关系是单向的,是培养者付出,被培养者接受,作为培养者的编辑站在了道德和学问的制高点,培养者和被培养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正因为如此,这个制高点需要审稿来做垫脚石;抽离了审稿,“培养”也就失去了依据,所以,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的推行,必将打破编辑培养作者的“神话”。但如果将编辑的帮助定位为服务,那么,编辑和作者的地位就是平等的,两者的关系也是双向的,编辑在付出的同时,也得到了作者的回报,那就是让期刊及其编辑在学术传播中实现自身的价值。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术期刊在传播中的地位和编辑在传播中的价值都正在遭遇挑战:“互联网的交互性在理论上使传播成了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行为,而公益性的学术论文开放存(获)取网站、单篇论文优先在线出版等新事物的出现,则在实践层面使个人的学术传播行为得以真正实现”,传统期刊在学术传播中的中心地位正在日趋旁落,必须实现“由纸本时代以编发最好的文章为己任到数字时代做最好的传播为己任的转变”⑩;而从“培养”到“服务”的转变恰恰与这样的转变取向是一致的。 从服务的视角来看待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的推行,对服务功能不仅没有影响,而且只会更好。在服务者与服务对象的平等关系中,审稿权这块“垫脚石”对于作为服务者的编辑来说,已不再是不可缺少的。困难的是已惯于以培养者自居的编辑在观念、知识积累和行动上向服务者角色的转变。 三、拥有与归依 在“发现”和“培养”了作者之后,“拥有”就成为传统编辑学理论逻辑结构的第三个环节。在学术期刊编辑慧眼“发现”、精心“培养”后,当然希望经历了这样程序的作者永远留在自己的基本作者队伍里,以实现“拥有”作者。“任何一个编辑部都有自己的作者队伍,作者似乎也有‘自己的编辑部’。”(11) 与“发现”和“培养”有所不同,“拥有”并不直接与审稿权相关联,或者说,仅靠审稿权,是不可能“拥有”稳定的作者队伍的,但因为“拥有”是“发现”和“培养”的后续程序,还是间接地与审稿权联系在一起,编辑也是试图将三者完整地联结在一起的。但是,许多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的编辑常常慨叹,那些将处女作或早期作品投给自己的作者,在成名后,却有意或无意地忘记了那个曾经“发现”和“培养”他们的刊物,再也不见他们投稿了,即使向他们约稿,也拿不到他们最得意的作品,那些得意之作都投给了最初并不曾“发现”和“培养”他们的更权威的刊物去了。失望之情,溢于言表。难道这些作者都是忘恩负义之辈? 个中原因,说来也很简单,“拥有”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其前提是作者必须对刊物产生“归依感”。“归依感”或曰“归属感”产生有多种原因,比如,作者与刊物或主编或编辑的私人感情,但这是最靠不住的,期刊换了主编或某个学科换了编辑,原先的作者就会大量流失,这在期刊界已是经常发生的事。感情投资当然重要,但让作者始终具有归依(归属)感的根本办法还在于让期刊成为作者所属的学术共同体公认的交流平台,使得该作者的作品通过这个平台能得到最好的传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学报这样的多学科综合性期刊是最难令作者产生归依(归属)感的。“从作者和读者对期刊的归属感来看,尽管科学研究可有综合性和专业性之区分,但成功的学者首先必须是专业学者,他们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或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甚至终其一生只从事某一学科方向的研究;与此相适应,能让其产生专业归属感的只能是专业期刊。所谓综合性研究,更多时候是不同学科学者的协同研究,那种能够自由地跨越不同学科领域进行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研究的集大成的大师级学者,不说是一种神话,也不过凤毛麟角。所以,跨越了多学科的综合性期刊很难培养起一般学者对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难有自己的忠实作者和读者。”(12)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期刊不用争取而作者却蜂拥而至,而有些期刊则始终处于需要争抢作者的窘境的原因。归依感产生的前提是作者对刊物的认同,一个连学科和问题边界都模糊不清的刊物,又怎能让作者产生认同感?又何来归依感?而归依感的问题不解决,编辑在“发现”和“培养”方面下的工夫再大,“拥有”作者的期望最终都可能化为泡影。 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的推行,无疑让综合性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更难“拥有”自己稳定的作者群。作为一种制度,同行专家匿名审稿的实施是要有条件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刊物能否请到权威和合适的专家来审稿。一般说来,一个刊物是否拥有权威的同行审稿专家库直接关系到匿名审稿的质量和刊物的声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都拥有自己专属的审稿专家库,建立这样的专家库,专业期刊显然比综合性期刊容易得多。因为优秀的专业期刊必定是同行公认的该专业学术共同体交流平台,为这样的平台审稿,是专家的荣耀;而综合性期刊,除了顶级的,一般很难做到所有学科的学者都承认其是本学科的平台;平台得不到承认,专属审稿专家库就难以建立,即使勉强建立,也很难权威。这又必然反过来影响刊物的声誉,导致作者的归依感的丧失,真正的“拥有”也就无从谈起了。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对于“拥有”稳定作者群来说,虽然加大了综合性期刊的难度,却增加了专业或专题期刊的可能,这就启示了我们应该早日开启综合性期刊专业或专题化转型的进程。这也是学术期刊改革的方向。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4月3日发布的《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中,已明确写入了“学术期刊要立足自身学科和研究领域,注重专业化发展”(13)。对于绝大多数综合性期刊特别是高校综合性学报来说,专业化或专题化转型不失为把自身建设成为学科或问题边界清晰的公共学术平台,并获得作者的认同和归依,进而得以“拥有”稳定而忠实的作者群的理性选择。 注释: ①阙道隆:《编辑活动的性质和社会功能》,《出版发行研究》1991年第1期。 ②编辑“发现、培养作者”的说法最初多是由出版社图书编辑提出的,高校学报主编在建构编辑学时将此说法提升到了理论层面(参见宋应离:《编辑学研究的新成果——编辑学研究十年来的回顾与展望》,《周口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③刘吉:《编辑部与发现人才》,《出版工作》1980年第2期。 ④沈志宏:《论编辑的主体性创造》,《编辑学刊》1989年第1期。 ⑤刘元彦:《做好编辑工作的四点体会》,《出版工作》1983年第8期。 ⑥朱剑:《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⑦俞吾金:《文科学术期刊建设之我见》,《文汇报》2004年12月12日。 ⑧王大学:《关于组稿和作者工作》,《编创之友》1981年第3期。 ⑨谭笑珉:《切莫“多情反惹无情恼”——浅谈学术期刊编辑的责任缺失与完善》,《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第5期。 ⑩朱剑:《量化指标:学术期刊不能承受之轻——评〈全国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清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11)王大学:《关于组稿和作者工作》,《编创之友》1981年第3期。 (12)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1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新广出发[2014]46号文件。匿名评审制度下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以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为中心_学术价值论文
匿名评审制度下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以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为中心_学术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