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秀 范秀华
(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 四川遂宁 629200)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列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舒适护理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整体护理;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026-02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fortable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 nursing work. Wangpingxiu Fanxiuhua. Shehong People's Hospital, Shehong, 629200, Sichuan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fortable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 nursing work. Methods A total of 160 cases of surgical patient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classifi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8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given routine car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care in given comfort care in our hospital treatment. Results The effect of comfortable nursin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routine nursing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fortable nursing care in the operation room nursing work is satisfactory,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Operation room nursing;Holistic nursing;Psychological nursing
随着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临床上通过手术对患者疾病实施治疗的比例越来越高,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手术操作中具有很多无法预知的因素,这会对患者产生程度不等的影响,因而需要对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出现的几率[1]。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佳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2],而手术是治疗某些重大疾病的直接,有效的手段。手术室护理是围绕手术这一特定时期,针对手术和麻醉对病人造成心理、生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有效护理措施。1998年台湾萧丰富先生提出了“萧氏双C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应加强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病人[3]。根据这一模式,我院麻醉科在开展“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中融入了舒适护理研究,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0月我院麻醉科收治的160例外科手术患者,其中74例为男性,76例为女性;年龄在3个月~84岁之间,平均为(43.6±5.3)岁;160例患者中全麻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56例,脊髓麻醉24例,局部浸润麻醉21例。普外科手术11例,妇科手术9例,心胸外科手术 5例,脑外科手术9例,骨科手术15例,泌尿外科手术10例。将所选的患者均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1.2.1术前访视(心理舒适护理)手术室护士用和蔼的微笑,亲切的语言安慰和引导病人正确认识疾病,针对不同病例讲解成功的实例,帮助病人树立信心,解除思想负担。向他们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进入手术室的准备工作,告知在手术期间有手术室护士陪伴他度过手术期并对其进行护理。倾听他们说话时专心,回答询问时认真,尽量鼓励病人讲出心里话,尊重其隐私。对于儿童,手术室护士向患儿及其父母提供必要的信息,讲解术前禁食的重要性,根据不同年龄组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要求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如对3个月至6岁的患儿,巡回护士通过讲童话及哄、抱等亲密接触使其产生信赖感;而对7~15岁的患儿,巡回护士则握着他们的手对其进行鼓励、表扬,从而与患儿建立友好的关系。
1.2.2术中舒适护理(心理、生理舒适护理)(1)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颠簸、碰撞,将病人送入安静的环境,室温控制在22~25度,湿度50%左右。在病人听得见的距离内不允许有喧闹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术前访视对手术病人的心理不适有所缓解,但手术室惯常的情景和声响会使病人迷惘,产生恐惧等不适感。因此,巡回护士借助术前访问时建立的关系,激发病人对手术的信心。如老年人对手术的心理耐受力较年龄人更加有限,孤独感、自卑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感兼而有之。此时,巡回护士以轻松的语调、适中的音量亲切地说:“大爷(大妈),昨天我去看过您,还记得吗?我是某护士,我和您的医生会随时关照您,随时向您的家人通报消息。有什么不舒服您尽管告诉我!为让病人感到舒适,可以给病人枕头,可解开或松开病员服的领口以利于呼吸,可为病人盖暖和的毛毯,婴幼儿可在手术床上垫变温毯。对于患有风湿病、关节炎、支气管炎的手术病人注意局部保暖,如用柔软的棉垫保护膝盖等。术前用药常包括腺体分泌拮抗药物,会使病人感到干渴不适。为使病人舒适,可用药棉湿润口唇。对于非全麻病人,应简略介绍准备进行的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病人做静脉注射、系固定带的目的,如告诉病人系固定带就像坐汽车扎安全带一样,能保证术中安全。进行注射等护理操作时稳、准、快,动作轻柔娴熟,减少疼痛刺激带给病人的不适。
(2)减轻手术体位的不适,在放置体位前,将所有用来维持体位的臂撑、头架、布类或护腕均加上衬垫,以减轻病人的生理不适感,同时也防止压迫神经和血管。仰卧位时注意病人伸展的双臂与身体的夹角不要超过90度,以60~75度为宜,并为病人伸展的双臂垫盖包布或海绵垫,防止大量输入液体或臂丛神经损伤造成病人的不适。对婴幼儿采取“大”字固定法时,可选用骨科棉垫式小夹板做支持点,绷带环扣式固定;侧卧位时选用适合婴幼儿生理特点的自制软支架,以使患儿舒适。成人侧卧位时两腿间置1大枕以减轻上面腿的压力,手术床两边安装撑架,短撑架位于病人背部,长撑架位于面前,臀部盖(条中单,用安全带固定,以利于病人稳定及舒适。截石位时,请麻醉师或医师帮助将病人双腿同时抬起,并弯曲放入脚撑,移开时也是如此,防止病人腰部扭伤造成不适。椎体手术俯卧位时,在手术床上垫1条中单,待病人麻醉后,1人抬起中单将病人置于俯卧位,再将病人移至架上,足部垫枕头,以防止病人屈造成不适。
(3)手术中,病人常会合乎情理地感到自己丧失了尊严,因此在麻醉及术中注意遮盖病人,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必须暴露时,应先麻醉,后摆放手术体位及消毒,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在施用麻醉剂前,将谈话控制在最低限度,特别对于处于全麻诱导期的病人,因为病人最后丧失的知觉是听力。脊髓麻醉时,巡回护士帮助病人维持体位不动,轻声平静地告诉病人会有什么感觉。对骨科病人,当需要电钻时告知他们电钻的声音及动骨的感觉。对实施非全麻区段麻醉的其他手术病人,术中及时告知他们出血不多,手术很顺利,不要过分紧张等。术中适当抚摸病人的肌肤,如抚摸患儿额头、轻握病人双手,可使病人感到心理舒适。对于因牵拉反应感到不适的病人和剖宫产产妇在取出胎儿时感觉的一些细微疼痛,上述措施均产生了良好效果。全麻病人可用四环素眼膏涂抹眼部以防止结膜干燥。
(4)手术结束时,用温盐水擦拭净病人皮肤上的消毒液及血迹,为病人穿好衣裤或盖好被单,若有引流袋可用别针固定在病员服上,同时面带微笑地问道:“(某)先生,感觉还好吗?手术已做完,我们送您回病房。”病人过床时选择搬移布单法或卷轴法,代替单纯的搬移法,以减轻因震动带给病人的疼痛不适。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中,54例非常满意,24例较为满意,2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中,42例非常满意,28例较为满意,10例不满意,满意率为87.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实施医疗操作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将传统的护理观念转变,对手术操作前后实施舒适护理给予正确的认知,能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带来的不适症状。大量研究指出,手术前后以及手术操作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能够很好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4]。此外患者的病房环境、疼痛感以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患者的性格以及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都存在着重要的关系。
舒适护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护理操作,而且建立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更加重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及时发现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改变,加快患者恢复健康[5]。多数情况下将舒适护理具体分为四个部分: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灵魂舒适以及社会舒适,因而医护人员应尽最大努力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避免手术过程中出现应激反应,进而避免手术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产生异常,而且在手术操作期间始终伴随护理操作,更是将患者的护理延续到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要多于患者交流和沟通,最大限度的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操作的认知度,有效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感,及时疏导其不良情绪,进而降低患者的不适症状[6]。
综上所述,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使病人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了信心,感受到舒适与亲人般的温暖,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而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增加了术后获得最大程度功能恢复的可能性[7]。因此,运用舒适护理衡量是否为病人减轻手术带来的不适,是衡量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有效标准。把为病人提供舒适护理融入“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手术室整体护理中,不仅补充完善了其内涵,而且给手术室护士提高业务素质带来了新的动力,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8]。
【参考文献】
[1]谢凤娣,张彩霞.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11):208-209.
[2]黄振华,唐俐.舒适护理在改善手术室患者生理指标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2(17):807-808.
[3]张丹,伍琳林,刘琳伟等.术前访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探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3(4):283-284.
[4]王惠敏.舒适护理在普外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3,(9):352-353.
[5] 李玉梅.舒适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3):41-42.
[6]张金格.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791-1792.
[7]黄洪容.舒适护理在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2,24(16):452-453.
[8]吴菊花.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30(22):875-876.
论文作者:王平秀,范秀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病人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舒适论文; 手术室论文; 不适论文; 护士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