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馆员及其对高校图书馆职能转型的影响论文_仇玲玲

数据馆员及其对高校图书馆职能转型的影响论文_仇玲玲

山东省乳山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山东乳山 264500

摘要: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加快普通高校向应用型技术高校转变已经成为众多地方高校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而作为高校主要知识阵地的高校图书馆,也必须在积极响应高校转型工作的基础上,加快自身的资源建设工作,以更好地辅助高校转型工作的有序开展。本文以高校转型发展为背景,就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进行了研究。在对高校转型发展战略进行简单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转型发展战略中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以上分析详细介绍了高校转型发展战略背景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数据馆员;图书馆职能转型

前言

以馆藏为基础、解决“信息稀缺”为目标的图书馆,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驱动下,其传统的业务必须适应潮流的需要进行转型,把握业务转型发展原则,确立业务转型发展的定位,找准业务转型发展的方向。

1研究背景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之公器。图书馆不仅保存人类的经验与智慧,而且传承知识与文明。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全球图书馆正经历着历史上最深刻的转型。有人将其描述为图书馆的生存问题,有人称之为图书馆对未来的选择,有人喻之为图书馆发展的十字路口,有人甚至开始争论图书馆的去留问题。在图书馆界,转型问题已经成为图书馆界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这一浪潮也迅速波及LIS教育界,国际上一些大学的图书情报专业更改教学内容,iSchool运动实际上也是对这场变革的反应。ALISE2016年年会主题便是“RadicalChange”。在中国,图书馆界流行的观点是“未来十年,转型将成为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关键词”。

2高校图书馆数据馆员的岗位职能定位

2.1数据馆员的角色定位

数据馆员作为图书馆数据管理和服务的核心部分,其在图书馆职能人员的定位应有专指性.有的高校设置专门的数据馆员岗位,引进专业性强的数据管理人才,在独立部门当中从事数据类相关服务工作;而有一部分图书馆则是将数据馆员与图书馆原有岗位整合,旨在拓宽现有馆员的服务能力,这类数据馆员通常产生于参考资源、资源服务等部门,其承担的职能各有偏倚。然而不管是哪种岗位模式,都应以严谨、系统的服务为首要责任。因此在基本的工作技能和要求之外,数据馆员岗位对专业技能、分析能力、整体判断力等要求也更加严格和专业。数据馆员岗位从设置初始到后续发展,都应摒弃以往的“小打小闹”,往职业化的道路发展和改进。

2.2一般性服务与个性化服务

一般性服务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普通用户,服务多属于推荐、推送类服务。这类服务通常需要数据馆员具有较强的数据收集、获取能力。此外,因这类服务基于用户的借阅、学科等数据,需要数据馆员与图书馆其它岗位工作人员开展合作,因此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是数据馆员开展该类服务的基本要求。个性化服务是数据馆员区别于其它馆员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图书馆在大数据浪潮中职能转型的关键活动之一。个性化服务包括但不仅限于:数据分析与预测、科研嵌入、决策支持等。这类服务的开展依赖于数据馆员不仅掌握数学、计算机、统计学基础,能够对结构化数据进行迅速、准确的分析,同时要求数据馆员掌握一些高端的数据分析工具来解决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和决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高职院校图书馆业务转型

3.1从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向学习资源中心转型

文献信息中心强调的是收、藏,图书馆的一切业务活动都围绕着资源建设展开。然而,当前信息资源趋向数字化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源正在以开放获取(OA)形式存在;数字资源(数据库)的采集和保障,在未来将构成图书馆资源结构的主体。学习资源中心强调的是“用”,是文献信息资源能为全校师生的学习与成长服务,读者学习需要的文献即需即得,在图书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图书馆在亚马逊上开设账户,让每一位老师24小时挑选自己需要的图书,然后放入到购物书,该书将在48小时内就进入图书馆书库,供读者借阅。二是图书馆与当地书商建立服务条约。凡是学校的教师在书店看到想读的图书,就直接在书店办理借阅手续,同时,书店也为图书馆进行了图书配置。三是向全体读者公布图书馆微信平台、QQ、Email,随时接收读者的图书需求信息,网上有卖的,48小时新书到馆,网上没有出售的图书,可以提供电子图书或委托公司进行图书影印。四是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建立文献服务关系,影印外文图书、传递外文文献。与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建立联系,为读者进口外文原版图书。将传统的图书馆、电教中心、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功能进行有机集合,推进优质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中心还应配备较完善的硬件条件,让教师们喜欢在这里和学生展开课程的讨论,以方便随时调用中心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们也认为,这样的学习过程非常有趣,可以更好地安排学习进度,增强自己的研究能力。

3.2努力为图书馆营造安全稳定的大数据新环境

图书馆应加强对隐私立法的重视,积极推进国家及政府层面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这是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面临的一大挑战。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以及科研图书馆,甚至承担着涉及国家安全的科研项目,在开展大数据的研究过程中,活跃着众多科研精英,并拥有大量具有知识产权的科研发明、专利,涉及众多层面的重要数据,如果没有严密的保密条例和措施,极有可能发生泄密事件,给国家、个人造成巨大损失。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界定用户隐私。因此,呼吁相关部门及早出台隐私立法,在大数据环境下保证数据安全,努力为图书馆营造安全的大数据新环境。

4加强高校图书馆智能转型的措施

4.1资源建设多元化

首先,馆藏结构多元化。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于高校的教学活动,因此,在高校转型发展战略中,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丰富馆藏资源,并重点建设新增专业和特色专业的馆藏资源。其次,数字资源多元化。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应积极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多元化的数字资源,将本校特色的科研资源与应用技术资源相结合,积极引进应用技术资源,满足高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资源需求。最后,渠道建设多元化。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应积极拓宽资源建设的渠道,采取多种渠道引进应用型技术书籍,建设数字图书馆,扩大外文文献的检索范围。

4.2服务模式创新

经过一轮教学水平合格评估, 应用型高校图书馆资源体系已经初步成形, 为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基础。媒介形态已经发生巨大变革,网络、新媒体、传统媒介进一步融合,新的媒介形式不断涌现。 因此,图书馆服务形式及内容必须进一步融入到各种媒介形态,为读者提供便捷的个性化服务。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新媒体在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要借助网络技术对图书馆传统服务进行升级, 创新阅读转型的信息服务模式,优化图书馆服务流程。部分高等教育向应用转型意味着教学、科研面向实践转型,图书馆应该探索主动介入学校相关的合作机构, 不仅为合作机构提供基本的服务, 还应该介入应用型教育实践过程,为学生提供学习型服务,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总结

在图书馆数据中心职能中,数据馆员扮演着核心角色,肩负着高校图书馆职能转型的重要职责。笔者挖掘数据馆员及其对图书馆职能转型的影响,希望能对国内高校图书馆设置数据馆员岗位、开展数据管理和服务提供思考空间袁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毕蓉.信息共享空间和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思考[J].华章,2013(31).

[2]李杰.大数据下图书馆服务的策略与挑战[J].现代情报,2014(10):143-145.

[3]蒋丽丽,陈幼华,陈琛.国外高校图书馆数据馆员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7):56-61.

[4]张倩. “十三五”期间馆配商如何突围?[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16-03-04.

论文作者:仇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  ;  ;  ;  ;  ;  ;  ;  

数据馆员及其对高校图书馆职能转型的影响论文_仇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