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农民工城市发展现状分析及启示&以武汉市7个主要城区为例_社会支持论文

青年农民工城市发展现状分析及启示&以武汉市7个主要城区为例_社会支持论文

青年农民工城市发展现状分析及启示——以武汉市7个主城区的问卷调查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武汉市论文,为例论文,农民工论文,问卷调查论文,主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青年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量流入城市,为我国城市发展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青年工作,突出“培育新市民、服务新农村”的主题,共青团中央等12部委联合发文提出了实施“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因此青年农民进城后生活状态如何,他们的职业如何发展,他们原本的乡村社会支持网络还有效吗?这些都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这些情况,我们于2007年4月在武汉市组织了对7个主城区1000多名青年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和一次大型的青年农民工座谈会*,重点在于了解青年农民工的生活与发展现状。

一、资料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武汉市7个主城区的22个街道**共发放了“青年农民工发展状况调查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65份,有效回收率为96.82%。

接受调查的1065位青年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5.93岁,在武汉市的平均务工时间为4.90年,其中男性706人,占66.3%,女性359人,占33.7%。从婚姻状况看,已婚492人,占46.2%,未婚573人,占53.8%。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144人,占13.5%,初中535人,占50.2%,中专155人,占14.5%,高中180人,占17.0%,大专51人,占4.8%。

二、青年农民工的城市发展现状

根据我们的设计,将青年农民工的城市发展现状分为8个方面,分别为工作与发展机会、经济收入、生活状况、心理状况、权利保障状况、社会交往状况、城市认同感及职业发展规划。

(一)工作与发展机会

调查显示:在青年农民工所从事的工种中,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5.3%,可见青年农民工所从事的主要是体力型、低技能高替代性的工作,工作层次较低。工作的低技能、高替代性使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并且稳定性较差,发展机会很少。调查显示:青年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10.2小时,甚至有些人的日工作时间经常延长至24小时。而在稳定性方面,有53%的人工作不稳定,其中有26.4%的人工作很不稳定。每天不断地重复机械式的体力劳动,使得青年农民工的发展机会很少,调查中只有38.7%的青年农民工认为自己有比较大的发展机会。

(二)经济收入

尽管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既脏又累,工作时间又长,但是其工资水平却非常低,经济收入的稳定性也很差。从收入(包括各种奖金、津贴)水平看,青年农民工的工资普遍不高,有83.6%的人没有达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1600元),61.9%的人每月收入不足1000元,甚至还有9%的人低于武汉市最低月工资标准(580元),而真正能获得高收入的人相当少。统计表明只有21.5%的人明确表明对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较满意。

(三)生活状况

在住房方面,调查显示:由于很多用人单位不能为进城务工的青年农民工提供比较正式的宿舍,从而使得很多青年农民工不得不自己解决住房问题,或租房子或搭工棚,住房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只有30.2%的人明确表示对自己的居住条件比较满意。

在生活消费方面,调查显示:有89.4%的青年农民工认为自己在城市的饮食条件太差;而在可能有的休息日里,青年农民工的通常活动安排是看电视、会朋友、聊天、睡觉等形式简单、内容平常和参与便利的远离城市居民、远离城市生活的活动,而对听音乐会、养花鸟鱼/宠物、钓鱼、旅游、看话剧/听戏等具有现代城市公共生活特征的活动则只能是望洋兴叹。

(四)心理状态

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并作答的青年农民工中,有91.9%的人时常会感到自己不如人,其中有38.1%的人经常感到自己不如人;有85.2%的人时常受到城里人歧视、经常遭白眼,其中发生比较频繁的有25.9%;可见青年农民工进城后心理发展状况比较差,普遍感到自卑和孤独,心情比较压抑,情绪比较低落,这种情况因时常感到来自城里人的歧视而越发加深。

(五)文化技能结构

在文化程度上,调查显示:63.7%的青年农民工的学历水平在初中以下,而具有高中学历的仅31.5%,大专学历的仅4.8%,可见进城打工的青年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这也是其多从事低技能、高替代性的体力劳动的一大原因。

在技能结构上,调查显示:除了本职工作以外,青年农民工中掌握计算机、木工、水电工、家电修理、车辆修理、缝纫、财会、外语、文字编辑等稍具技巧性技能的人数都很少,比例均不超过20%,而对外语、财会等技巧性略高一筹、可替代性略低一些的技能的掌握比例更少,均不超过10%。

(六)权利保障情况

在工作场所中,青年农民工的基本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第一,青年农民工基本的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工资经常被拖欠、克扣、甚至拒发。调查显示:有75.9%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工资拖欠、克扣和拒发现象;有82.7%的人遇到过加班不给报酬的情况;有86.7%的人不能得到基本的劳动保护条件;有70.6%的人发生过因公受伤而用工单位不给钱医治的情况。第二,与城市里的人相比,青年农民工在经济上、用工上都存在着歧视现象。调查显示:有83.1%的人遇到过与城市人同工不同酬现象;有69.3%的人在不同程度上遇到过不准外来工参加培训学习的情况。对于这些不公正待遇,只有43.6%的人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其中仅有8.4%的人问题得到了完全解决。

(七)社会交往结构

调查显示,在可能的休息日活动安排中,青年农民工经常选择的都是看电视、会朋友,聊天、睡觉等,很少参加城市里的各种社会活动。另一项反映青年农民工的社会交往情况的是青年农民工获得现有工作的方式。调查显示:54.7%的青年农民工是通过自己直接找、单位招工应聘和学校毕业直接分配找到当前的工作的,只有43.7%的青年农民工是通过亲戚、老乡、同学朋友、父母和家人找到当前的工作。可见,形成于乡土的社会网络对青年农民工的效用正在慢慢失效。

(八)城市认同感

调查显示:青年农民工对城市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普遍不认可,尤其是对社会的腐败现象(比例占到52.8%)和社会的分配方式(比例占到43.6%)意见非常大,同时,城市的社会治安和生态环境也让青年农民工很担忧。可见,由于青年农民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边缘化,使得他们对城市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普遍不认可,尤其是对社会腐败现象和社会分配方式的意见非常大,滋生起其强烈的不公平感,进而对城市的认同感普遍较低。

(九)未来规划

调查显示:有32.2%的青年农民工没有明确的未来规划;只有8.1%的人希望能够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学识与技能;有5.4%的人有一些其他想法;但有很多青年农民工(比例为53.3%)都希望将来自己能够自主创业,可见由于受到不公正待遇等,青年农民工非常希望能够结束当雇工的日子,但由于资金、技术、经验、政策等原因,他们认为自己独立创业的机会很小,只有26.5%的人认为自己有一些机会。

三、青年农民工城市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根据我们的调查,青年农民工城市发展状况存在着社会地位日益边缘化、职业发展轨道与城市高速发展始终脱节和城市社会支持网络低效等特点和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且是叠加交织在一起,共同促使青年农民工向城市弱势群体转化。

(一)边缘:青年农民工日益边缘化为城市弱势群体

青年农民工在城市的身份既非纯粹的农民,又非正式的城市居民,这种“二元”身份的尴尬以及粘附于身份之上的资源落差,导致他们在城市里处于高贡献和低回报的巨大落差的生活状态,不断被边缘化。而且由于“绝对剥夺感”和“相对剥夺感”的叠加作用,他们的心理适应状态比较差,再加上由自身文化所带来的主动退缩和城里强加的被动排挤而日益沦为城市里的弱势群体。

1.高贡献与低回报的巨大落差

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以养家糊口或供其他兄弟姐妹读书,是很多青年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目的。他们进城后,由于文化程度低、无技能或低技能以及人脉关系弱等原因,不得不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干的脏活、苦活、累活。正是这个特殊的农民工群体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卫生环境和经济基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他们的回报却非常少,不仅生活吃住条件差,而且广泛存在着拖欠、克扣甚至拒发工资的现象,存在着基本的人身安全、人身权利不受保障的困境,存在着“乡巴佬”身份的偏见歧视。

2.“绝对剥夺感”与“相对剥夺感”的叠加

社会学理论解释剥夺(deprivation)时,不是指剥夺的行为,而是指被剥夺的一种状态。其中,一方面是指客观经济的被剥夺状态;另一方面是指被剥夺者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即人们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的一种状态。这两种状态来源于两类剥夺形式:一是绝对剥夺;二是相对剥夺。此处讨论的主要是青年农民工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

青年农民工的“绝对剥夺感”是由其在城市中的高贡献与低回报之间的巨大落差引起的。他们干着城市最累、最脏的活,为繁荣城市和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他们所得的回报却是不断地被边缘化。这种“绝对剥夺感”迫使他们急切地希望在将来能够结束当雇工的日子,自己在城市自主创业或是回乡自主创业,但现实的资金、技术、经验和政策困难又使得这点希望近乎渺茫。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ivation)是指在与其他地位较高、生活条件较好的群体或个体相比较时,个人或群体所产生的一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心理状态。这种“相对满足”或“相对剥夺”现象揭示了参照群体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取向的影响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当前的生存状态在不同程度上可以滋生青年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与“绝对剥夺感”叠加在一起,使青年农民工的城市心理适应状态非常差,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比较低。

3.“文化震惊”的主动退缩与“污名化”的被动排挤

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尽管乡村家族文化近代以来处于消解的通道之中,但目前的农村文化仍然深受传统家族文化的影响。学者王沪宁认为家族文化有以下八个特点:血族性、聚居性、等级性、礼俗性、农耕性、自给性、封闭性、稳定性。与此相对应,他概括了现代社会文化的八个特点,即:社团性、流动性、平等性、法制性、工业性、交易型、开放性和创新性。深受家族文化影响的农村文化与更具现代社会特征的城市文化差异很大,甚至可以说是两个时代或两个文明。因此,对于一个在农村只完成了初中或小学教育即便是高中教育的青年农民工来说,进入城市完全是进入另一种社会、另一种文化,甚至是进入另一个时代。这另一个社会、文化甚至文明所需要的技能、知识甚至修养,是他们根本不具备的。两种异质文化的撞击和冲突给青年农民工带来极大的思想混乱和心理压力,他们自己没有办法化解,而同一群体和城市社会给予的帮助又非常有限,因而他们产生对城市文化的一味主动排斥,将自己与城市隔离开来,将自己蜷缩在边缘地带。

他们的这种主动退缩因城市群体的污名化而程度越发加深。污名化(stigmatization)过程是著名社会学家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在研究胡格诺教徒的时候发现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指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在我国城市中,对农民工的这种污名化的过程相当普遍地存在着。肮脏、随地吐痰、偷盗、不礼貌、不文明等,似乎天然正当地加在农民工身上。而历史形成的“城里人”与“乡下人”之分,使青年农民工在城市里时常遭到城里人的歧视和白眼。一旦一个地方发生了刑事犯罪,人们也总是首先将怀疑的目光指向进入城市的农村人。这种污名化的过程,会反过来影响到农民工的边缘化自我认同甚至行为方式。

(二)断裂:青年农民工的职业发展轨道与城市高速发展要求相脱节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很多青年农民工已经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边缘化,并且也希望通过一些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弱势地位,但自身文化水平和职业现状却极大地限制着自己的发展前景。低初始水平竞争与低水平重复的恶性循环、信息化“数字鸿沟”的横亘使得青年农民工的职业发展轨道与城市高速发展的要求始终处于脱节状态。

1.低初始水平竞争与低水平重复的恶性循环

庇奥尔的劳动市场分割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分成第一市场和第二市场(即二元劳动力市场体系)。第一市场是技能劳动者市场,工资较高、工作条件较好、岗位有保障、职业前景较好,求职者往往是受过良好教育、出身富裕家庭;第二市场往往是非技能劳动者市场,工资较低、工作条件差、岗位有保障、职位具有不稳定性和暂时性,求职者往往是穷人、年轻人、移民、妇女等。

我国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割性,而城市农民工大多数出现在第二市场。青年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这使得他们从一进入市场就只能存在于第二市场。一方面,低文化程度使他们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和其他竞争者抗衡进入第一市场,甚至会丧失在第二市场中“拾遗补阙”的机会。另一方面,低文化程度使青年农民工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恶性循环。青年农民工为了在城市中生存,往往只能选择在建筑、制造、服务等部门从事体力劳动,这些低水平重复的体力劳动,既占去了他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利用空余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素质能力的提高;又无法让他们在劳动中学习到能在现代化社会中获得职业发展的技能,始终保持“吃老本”的状态,使他们长期停留在第二市场中,很难实现职业发展。

2.职业发展需求与信息化“数字鸿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深入推进,信息时代的产业格局以及全球化产业分工逐渐有了分晓,而不均衡发展造成的数字鸿沟问题也逐步凸现。“信息差距”与“数字鸿沟”不仅体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反映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因此,当今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既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也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中的青年农民工已经对信息产生了明显的需求倾向,他们渴望通过信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信息数字化的发展模式要求竞争者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基础,农民工群体文化水平偏低致使他们对信息化渠道以及信息化知识缺乏了解,难以有效地掌握现代信息获取的方式。这不仅影响了青年农民工的职业发展机会;而且深刻影响着他们寻求自身素质提高的渠道。同时,迅速发展的科技文化不断地更新,停滞不前的个体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只能被社会淘汰。信息数字化始终成为横亘在青年农民工面前的阻碍其职业发展的一条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

(三)缺失:农村支持网络的失灵与城市支持网络的低效

社会支持网是指行动者从社会中所得到的来自他人的各种能为其提供帮助的体系,它是由具有相当密切关系和一定信任程度的人所组成。社会支持网能够为行动者提供工具性实际帮助,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本。本次调查显示,青年农民工的乡土社会支持网在城市里的效用正在失灵,而城市里的各种网络又没有建立起来,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实际上处于缺失状态。

1.乡土性农村社会支持网络的失灵

在人们的生活范围主要包括三个领域:家庭、工作单位、邻里,即所谓亲缘、业缘和地缘,相应地,他们的社会关系网及其社会支持网主要是在这一范围内建构的。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市居民与农民所建构的社会关系网和社会支持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农民受地域条件和职业的限制,其交往对象的主体是亲属、邻居他们所建构的关系网络,主要是一种格拉诺维特所说的“强关系”,即他们只能在与其互动频率高且关系密切的亲属之间建构社会关系网,并通过这种社会关系网来摄取资源。当青年农民在农村时,这种乡土社会支持网络能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工具性的实际帮助,但一旦青年农民离开农村,来到城市这个处于“另一个时代”的场域中,时间、空间的距离和处事方式、原则的不同使得原有的乡土社会支持网络显得有点鞭长莫及,当他们需要找工作时,当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乡土里的强关系基本上处于失灵状态。

2.现代性城市社会支持网络的低效

青年农民工进城后,他们的血亲关系基本上都在农村,同时由于工作时间普遍很长,工作稳定性不高,经常处于漂泊的状态,他们与他邻近的城市居民既没有业缘关系也没有相同的身份地位,因此很难建立密切的地域关系,邻里关系对他们的意义不大。他们在城里工作时,也会因为地缘和业缘的关系而结识一些同事。但正如社会学家长期以来所认为的那样,个人从来都不能自由地选择他们希望交往的对象。社会生活对他们施加的限制影响了其交往对象的选择。这些在城市中社会地位低下的青年农民工所交往的对象基本上是与他们一样的农民或相似的社会阶层的成员。交往地位的同样低下使得青年农民工很难从这些社会支持网络中获得诸如找工作、升迁、遇到不公正待遇时给予帮助或合伙创业等工具性的实际帮助。可见,青年农民工进城后所结交的同事并不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同事,并不能为其城市生活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四、促进青年农民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青年农民工日益边缘化的社会地位不仅限制了自身的发展,而且最终也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青年农民工的生存现状。为此,我们建议:

1.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使青年农民工的职业发展与城市要求接轨。要加强对农民工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现代化知识的学习,政府可以在培训的形式上,依托民办高校、职校技校,针对青年农民工的实际需求采取分批轮训方式,推动政府购买或企业委托培训等,为青年农民工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培训服务。

2.深入推进维权工作,提高青年农民工的城市认同感。相关的部门要深入推进维权工作,一方面要依托社会有关组织和法律服务机构,为青年农民工开展法制宣传。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和组织需要切实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积极探索青年农民工维权队伍建设的有效形式。

3.提高城市社会活动参与度,重建青年农民工城市社会支持网络。各级相关组织和部门应当多开展一些针对青年人的社会活动,并在活动中促进他们与城里青年进行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也要尽快加强探索企业联合建团、社区公寓建团、警团联建或派设基层团组织联系点等在青年农民工中建团的新模式。

4.整合资源、多部门联动,为青年农民工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调查数据表明,在整个青年农民工群体中,有创业期望的比例很高。但是,创业所需的资金、技术和项目以及良好的法制环境却成了创业的重要障碍。因此,相关部门可争取银行机构和农村信用社机构的支持,对青年农民工施行专项贷款,进行小额信贷,以资助的性质、贷款的形式给予青年农民工资金支持。

注:

*本调查受共青团湖北省委青农部委托课题资助。

**这22个街道分别是江汉区的水塔街、汉兴街、常青街,江岸区的后湖街、劳动街、一元街,汉阳区的鹦鹉街、翠微街、铁桥街,青山区的武东街、厂前街、新沟桥街,硚口区的宗关街、长丰街、荣华街、杨园街,武昌区的积玉桥街、中南路街,洪山区的关山街、红旗街、珞南街、狮子山街。

注释:

① 吕卫华.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J].青年研究,2007,(1).

②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24.

③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4.

④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9.

⑤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31.

⑥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26.

⑦ 王能,邹娜.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就业的选择[J].求索,2006,(9).

⑧ 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中国农村的微观社会网和宏观社会结构[J].浙江学刊,1999,(5).

⑨ 肖鸿.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J].社会学研究,1999,(3).

⑩ 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J].社会学研究,1999,(3).

标签:;  ;  ;  ;  ;  

青年农民工城市发展现状分析及启示&以武汉市7个主要城区为例_社会支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