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 443002)
摘要: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消化内科危重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电脑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常规护理、病房管理、健康教育及病例书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8%,P<0.05。结论 在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管理;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
消化系统疾病属于多发病,以慢性疾病比较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非常高,且病情比较复杂,危重症患者多,患者的压力压力大,护理难度高[1]。消化内科护理人员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纵观整体,开展整体与局部结合的护理方式。无缝隙护理管理指的是在护理过程中,对于当前护理管理的每个部分之间存在的质量缝隙开展全面的管理,无缝隙护理的目的是保证护理的连续性,找出存在的缝隙,针对缝隙提出解决措施[2]。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消化内科危重患者100例,对部分患者开展无缝隙管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消化内科危重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电脑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6.5±8.2)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7.3±8.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的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无缝隙护理管理,具体内容:①剖析问题发现缝隙:组建无缝隙护理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和各病区的护理人员组成。明确职责,定期开展小组会议,集中讨论疑难病例,寻找护理缝隙。消化内科患者住院时间比较长,病情比较危重,且容易合并多种疾病,病情变化比较快,使用的引流管道也非常多。工作中经常存在护理人员观察不足而遗留的缝隙;为重患者的分布和各病区管理也存在漏洞;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不丰富,对于危重症患者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动态连续服务;缺少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想要避免环节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应该加强事件的分析和监管力度,减少管理上的盲区,同时也能避免发生不良事件。②制定无缝隙管理方案:有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负责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护士长每周查房1~2次,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每天为患者评估病情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实现人力资源优化,由无缝隙管理小组轮流对护理薄弱环节进行质量监护,每天必须保证至少4人在岗,每个病区应单独设立1名机动护士,若有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到岗;定期开展危重症理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和水平,掌握不同疾病的护理要点。
1.2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共计100分,包括常规护理、病房管理、病历书写、健康教育和护理方式五项,每项20分,分数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好。同时使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护理质量使用正态分布数据( ±s)表示,采用Student’s test进行检验,护服务满意度使用X2 test进行分析,当P<0.05时说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对比情况
观察组的常规护理、病房管理、健康教育及病例书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中,满意人数40例,一般满意9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8%,对照组患者中,满意人数32例,一般满意11例,不满意7例,满意度86%,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X2=4.8913。
3 讨论
1989年美国弗罗里达州的医学机构首次应用了无缝隙护理,其目的是减少护理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质量缝隙,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目的[3]。通过开展无缝隙管理,建立无缝隙管理小组,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让护理变得更加有主动性,合理的排班也提高了护理工作的续航能力,让患者始终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这对薄弱时段、夜班和高峰时段的动态调整十分有利[4]。另外,无缝隙护理作为新型的护理模式,可以及时反应出护理中发生的紧急症状和情绪波动,可以为护理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积极改善护理服务质量[5]。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中开展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在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蕾.胸腔镜手术中无缝隙护理管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7,13(10):169-170.
[2]李华.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在危重症监护病房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7,11(34):238-239.
[3]汤潞.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母婴世界,2016,08(20):57.
[4]张丽,唐丽姗.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动态血糖监测中的实践与效果[J].浙江临床医学,2017,26(3):556-557.
[5]庞玉玲,苏春慧,张艳,等.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6,29(9):1074-1076.
论文作者:彭,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患者论文; 缝隙论文; 内科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危重症论文; 危重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