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1]2003年在《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人际信任、社会期望及自尊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儿童社会化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各国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成为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众多心理学家围绕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机制、发展趋势、影响因素等问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虽然已有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共同的认识,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或是研究结果尚不一致。本研究力图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考察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中的几种具体行为类型(助人、分享、合作、谦让)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描述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趋势,探究同伴关系、人际信任、社会期望及自尊等因素与中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与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 本研究采用亲社会行为评定问卷、同伴关系评定问卷、自尊量表、儿童马氏量表及儿童社会期望量表对519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小学生228名,中学生291名,男生共计257名,女生共计262名。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一个乐于助人的学生,同时也会表现出乐于与人分享、合作、谦让等行为特性。本研究推断这是由于中小学生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此外还可能与中小学生个性中的利他特质有关。研究同时发现,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分布不均。其中,助人、谦让处于较高的水平,分享次之,合作水平最低。这可能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及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的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二)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表现出这样的趋势:小学叁年级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最高,接着呈下降趋势,初中二年级后又开始回升。这与中小学生的同伴关系、人际信任、社会期望、自尊的发展以及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系统、亲社会推理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叁)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这种差异首先表现在女生的亲社会行为要多于男生,本研究认为其原因虽然可能与生物作用有关,但儿童后天的性别角色社会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性别差异同时还表现在男生和女生有着不同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趋势。这可能与进入青春期后,女生较男生要早一、二年的生理发展上的差异有关。 (四)回归分析表明,同伴关系、人际信任、社会期望、自尊等因素对中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有显着的回归效应,这四个预测变量能联合预测亲社会行为78.0%的变异量。就个别预测变量的解释量来看,同伴关系的预测力最佳,解释量为66.4兄 其次是社会期望,解释量为10.3凡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本研究构建了同伴关系、人际信任、社会期望及自尊等因素与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路径模型,认为自尊作为一种核心变量,通过对同伴关系、社会期望、人际信任等的影响而间接影响到亲社会行为;同伴关系、社会期望作为中介变量,对亲社会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人际信任对亲社会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根据本研究结论,对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与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有机结合,共同培养中小学生的利他个性特质,促进亲社会行为类型的一致性。 (二)重视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趋势,对中小学生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教育并促进中小学生亲社会推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以提升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水平。同时注意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发展中的年龄差异,把握不同年龄阶段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开展适合不同年级的亲社会行为教育。 (叁)尊重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发展中的性别差异,并针对性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意识地分别施与男童和女童合理教育。 (四)同伴关系是影响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应注重引导中小学生创设良好的同伴关系,营造融洽的班级氛围,为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五)重视个体的内部因素对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特别是抓好中小学生的自尊教育,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积极的自我评价。
余娟[2]2006年在《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文中指出一般情况下,亲社会行为是指分享、合作、利他、谦让、帮助等一系列符合社会期望的社会性行为。亲社会性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他对人类的进步、适应甚至生存具有积极的作用,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自我概念是关于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自我概念良好的人,其行为表现也趋于良好,如认为自己乐善好施则表现的更加乐于助人。由此可见,自我概念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基于以往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编制了《中学生亲社会行为量表》。运用此量表和修订的《自我描述问卷》对兰州市二十二中和兰炼叁中的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由多维度构成,主要包括:控制行为、帮助行为、分享行为、友好行为、合作行为、调节行为和公德行为。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这一七维模型较为合理,根据此模型编制出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第二,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特征考察得知: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在性别和独生子女与否上不存在差异;在年级因素上存在显着的差异;父亲文化程度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显着的影响,但是母亲的文化程度确显着地影响着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第叁,中学生亲社会行为与自我概念的相关分析发现:中学生亲社会行为与自我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中学生亲社会行为与人际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而与外貌自我不存在显着的相关。第四,访谈结果进一步补充了部分研究的结论,但是同时提出了值得人深思的新问题。作为积极心理学关注的一个研究问题,亲社会行为还有待从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加强研究。
蒋柳[3]2011年在《培育听障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干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亲社会行为是符合社会期望而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行为,它是个体社会化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虽然对特殊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研究,但还没有人专门研究听障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的培育问题。本研究通过实验法,对此进行探索。本研究自编了《听障初中生亲社会行为测查问卷》,在此基础上,通过团体干预的方式,运用认知改变法、角色扮演法、榜样示范法、强化干预法等多种教育干预方法,培育听障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本研究,对于丰富我国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促进听障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能力的发展,以及提高他们的社会化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自编的《听障初中生亲社会行为测查问卷》由分享行为、谦让行为、合作行为叁个维度组成,经过统计分析,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教育测量学要求,能够做为本研究的测查工具。2、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后测比较结果显示,在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在总平均分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没有显着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班学生在合作行为、分享行为及总平均分上的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班,而在谦让行为上两个组没有显着性差异。3、实验班前后测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总平均分的前后测得分呈现显着的差异,表明干预实验使实验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总体水平得到了提高。4、实验班在亲社会行为叁个维度的前后测比较中,分享行为和合作行为的得分呈现出显着的差异,谦让行为的得分没有呈现出显着的差异。5、在实验班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家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前后测比较中,女生得分呈现出显着性差异,男生得分差异不显着;初二学生得分呈现出显着性差异,初一和初叁的学生得分差异不显着;单亲家庭学生的得分差异显着,完整家庭学生得分差异不显着。6、实验班学生在接受教育干预后,其亲社会行为的总体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说明教育干预实验效果显着。
郑清[4]2017年在《多重生态系统视角下大学生利他行为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利他行为是指个体做出的对他人有益但不要求回报的行为,以往诸多研究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但较少研究者从多重生态系统(环境、社会认知、个体特质)角度来研究大学生利他行为这一问题,更少研究者考察多重环境系统(亲子依恋、邻里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网络社会支持)是如何通过个体的多重社会认知系统(社会动机、道德认同、人际信任、共情能力)对大学生利他行为产生影响,也少有研究考察多重环境系统(亲子依恋、邻里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网络社会支持)与个体多重特质系统(自尊、乐观)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而对如上问题的考察有助于更全面深刻认识大学生利他行为。本研究采用亲子依恋问卷、邻里关系问卷、师生关系问卷、同学关系问卷、网络社会支持问卷、亲社会动机问卷、道德认同问卷、人际信任问卷、共情问卷考、自尊问卷、乐观问卷对随机抽取的97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构建模型(如图1)我们考察了不同系统(环境、社会认知、特质)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SPSS16.0以及Mplus7.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亲子依恋、师生关系、道德认同、乐观以及利他行为这些变量得分上,男生与女生存在显着差异;在亲子依恋、师生关系、乐观这些变量得分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显着差异;在师生关系、邻里关系、亲社会动机和自尊这些变量得分上,来自城镇的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学生存在差异显着。(2)亲子依恋、同学关系、邻里关系和网络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利他行为有独特效应,师生关系对大学生利他行为无独特效应。(3)道德认同在亲子依恋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道德认同在师生关系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道德认同在同学关系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道德认同在邻里关系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道德认同在网络社会支持与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4)亲社会动机在亲子依恋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亲社会动机在师生关系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亲社会动机在同学关系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亲社会动机在邻里关系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亲社会动机在网络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5)共情在亲子依恋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共情在师生关系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共情在同学关系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共情在邻里关系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共情在网络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6)人际信任在亲子依恋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人际信任在师生关系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人际信任在同学关系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人际信任在邻里关系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人际信任在网络社会支持与利他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7)乐观、自尊会调节网络社会支持对利他行为的影响,乐观会促进网络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自尊会促进网络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整体而言,个体的积极特质会促进环境系统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
苏弈涵[5]2015年在《回族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亲社会行为是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并符合社会期待的道德行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生活、生产方式,回族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发展的状况怎么样,存在哪些特点及影响因素,均值得我们研究。本研究从回族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入手,通过对被试地区424名回族中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被试地区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总体上来说:1.回族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总体较好;2.从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六个维度来看,紧急的亲社会行为倾向表现最好;回族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特点有:1.回族男女中学生在亲社会行为倾向总分上存在边缘性显着差异,女中学生略高于男中学生;2.高年龄组回族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显着高于低年龄组;3.高中组回族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显着高于初中组;4.农村回族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显着高于城镇回族中学生;5.学习成绩处于上游的回族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显着高于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回族中学生;6.家庭氛围良好的回族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显着高于家庭氛围争吵冲突的回族中学生;7.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回族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无显着差异,学生干部未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本研究以调查结果为依据,明确回族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培养是回族中学生完善人格、成长成才的需要,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认识回族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培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的前提下,在了解把握回族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现状特点的基础上,我们从积极关注回族中学生群体、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学校德育叁方面入手来提高回族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倾向。
张玉红[6]2018年在《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文中提出智力障碍儿童是一个在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方面都存在显着限制的弱势群体,其社会融合是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无法回避、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它全方位地触及了学术、实践和政策领域。藉由各种途径大力提升智力障碍儿童适应社会的“内生力”,既是增进智力障碍儿童社会融合的现实需求使然,更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促进培智教育质量提升的时代要求使然。在智力障碍定义和教育的“支持模式”和“生活质量”观导向下,通过发展积极的适应性行为来替代问题行为已成为解决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未来走向。亲社会行为作为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既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个体良好适应的核心标志之一,可有效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因此,系统探讨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无论是对于丰富、充实社会适应的理论体系,还是对于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融合、提升其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试图通过叁个实证研究(五个子研究)系统考察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内部结构、测评工具、发展特征、影响路径及干预策略和途径。第一个研究包括两个子研究,旨在从现象学层面对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现状进行描述,子研究一从实证分析的研究取向和原型理论视角出发,同时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探析我国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内部结构,并编制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测评问卷,子研究二运用子研究一研制的正式问卷进行调查,考察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特征;第二个研究也包括两个子研究,旨在从机制层面对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路径进行解释,两个子研究均基于人类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和所构建的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结构模型,运用问卷调查和实验法,采用路径模型技术,探讨学校生态系统中的师生互动子系统和同伴互动子系统对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制;第叁个研究旨在从促进层面对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策略与途径进行探索,具体而言,是根据第一、二部分研究的结果,尝试构建一套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综合干预方案,并通过实验研究检验干预方案的有效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构念,包括利他性、遵守规则、遵从习俗、增进关系、维护关系、宜人性和愉悦性七个一阶因子以及利他性、遵规公益性、关系性和特质性四个二阶因子。自编的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构想效度和内容效度,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工具。(2)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内部不同维度得分差异显着,一阶因子中,遵守规则最高,宜人性最低,二阶因子中,遵规公益性最高,特质性最低。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随着年级的増长而逐渐升高,小学低段到初中段是加速期,初中段到高中段是缓冲期;不同性别、障碍类别和程度及学校类型间差异显着:女生高于男生;低功能自闭症显着低于其他各类智力障碍,唐氏综合征、一般性智障和智障兼脑瘫之间整体上无显着性差异,但在亲社会行为个别因子上有显着差异,叁类儿童整体高于智障兼其他障碍儿童;轻度优于中度,中度又优于重度;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显着高于培智学校。(3)在师生互动子系统中,环境层面的教师心理资本和教师期望与个体层面的共情均和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呈显着正相关。智力障碍儿童的共情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内部不同维度差异显着,认知共情低于情感共情。培智教育教师的心理资本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内部发展不平衡,自信得分最高,乐观得分最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教师心理资本对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教师心理资本的影响作用必须通过教师期望得以实现的,教师期望和智力障碍儿童共情在教师心理资本与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4)在同伴互动子系统中,环境层面的同伴关系对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影响作用显着,被接纳情境下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显着高于被排斥和控制情境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个体层面的情绪在同伴关系对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个体层面的特质共情在特定情境中对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具有单独的正向预测作用;年级段和障碍程度区组变量差异显着,有必要按照年级段和障碍程度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分组。(5)通过开展基于共情训练的亲社会行为综合干预,智力障碍儿童的共情和亲社会行为总体水平均得到了显着提高。综合干预对智力障碍儿童共情和亲社会行为不同维度的发展都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认知共情水平的提高所需时间较长;综合干预对不同障碍程度儿童的共情和亲社会行为促进作用差异显着,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共情和亲社会行为水平提高最快,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共情和亲社会行为水平也可明显提高,但所需时间较长。总体而言,对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进行基于共情训练的综合干预是可行且有效的。本研究基于实证分析的研究取向和原型理论的新视角,构建起了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二阶四因子一阶七因子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编制了一套性能良好的适用于我国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定量测评工具;深入、细致地描画了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现状,并对其典型特征进行了凝练;初步建构了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学校生态系统影响模型,揭示了各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路径;最后,建构起了基于共情训练的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综合干预模式,并检验了其实施效果。本研究不仅为今后开展中国背景下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分析思路,而且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研究工具基础;系列研究的成果既为全面认识、深刻理解智力障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提供了丰富资料,也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基础性数据,还为针对性地开展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教育实践、深化培智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实证参考。
魏辉彦[7]2014年在《青少年合作倾向及与其自尊、人际信任和观点采择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节奏日益加快,随着人们来自生活和工作的紧迫感、压力感的日益加强,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和增加,良好社会氛围的构造,无疑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减少社会冲突,弱化社会矛盾。作为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合作不仅是一种针对具体情境所选择的策略,而且会转化成一种稳定的社会特质,成为个体人格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有关个体合作倾向的研究将是合作领域研究的一个主要趋势。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力图考察不同年龄青少年合作倾向的发展特点,及自尊、人际信任和观点采择对青少年合作倾向的影响作用,以期为青少年合作性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心理学依据。本研究运用合作倾向评定量表、自尊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及观点采择量表对上海市85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到有效问卷781份,其中男生435名,女生346名。通过相关、回归等分析方法,初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一)青少年合作倾向的发展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且女生的合作倾向显着高于男生。(二)随年级的增长青少年的合作倾向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在年级维度上并未发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性差异不存。(叁)青少年的包容性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包容性更高;青少年的合群意愿存在着显着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但青少年的互惠性不存在显着的年级和性别差异。(四)自尊、人际信任和观点采择水平影响着青少年的合作倾向。其中观点采择作为中介变量对合作倾向产生直接的影响;自尊和人际信任通过观点采择间接影响着合作倾向。根据本研究的结论,在开展青少年合作性的培养与教育活动上,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建议:(一)尊重青少年合作倾向发展的性别差异,在教育中根据其性别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二)从合作倾向的叁个维度上着手,培养青少年的包容性、互惠性和合群意愿。由于青少年的互惠性水平较低,培养空间大,可着重培养其互惠性,且特别要注意女生在互惠性培养过程中的情绪疏导。(叁)观点采择是影响青少年合作倾向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家庭教育上,父母应该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充分了解孩子的要求和兴趣,尊重他的意见与其平等交流等;在学校教育中,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孩子之间、孩子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四)青少年的自尊与人际信任水平对青少年的合作倾向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着重加强青少年自尊和人际信任的教育,提高其自尊和人际信任度。
冯莉[8]2009年在《内蒙古小学高年级亲社会行为问卷编制及与自尊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界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不断扩展。心理学家们不仅对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外部情景因素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而且还考察价值观、人格特征等内部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机制、发展趋势上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在年龄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等方面都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而且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可靠的测量亲社会行为的工具。因此研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生亲社会行为测量工具,不仅对拓宽发展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而且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对亲社会行为概念的界定以及其结构维度的划分。对近千名内蒙古小学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编制了“内蒙古小学高年级亲社会行为问卷”,并使用这一问卷探讨内蒙古自治区的712名小学生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现状及与自尊的关系。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亲社会行为就是在社会交往中,出于帮助他人和有益于社会的目的,人们采取的、被社会规范所许可的一切积极友好的行为。这种行为必须在社会交往中产生,因此它具有社会性。亲社会行为的目的是帮助他人或有益于社会,它又具有利他性。最后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在面对相同的情景时,产生的行为是不同的,因此它也具有宜人性。(2)内蒙古小学高年级亲社会行为问卷共30个项目,其中利他行为包含8个项目,遵规行为含有8个题目,社会性行为也含有8个项目,宜人性行为含6个项目。对亲社会行为问卷的测量学特性检验结果表明,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7,其分半信度系数为0.882,叁周后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62。维量分析显示,各个维度与总问卷之间的整体概念具有较大的一致性。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的构想效度良好。对效标样本的测试表明,效标效度均达到规定标准。(3)通过对均分的实测显示:内蒙古小学高年级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各个维度所表现出来的高低顺序依次为:遵规行为>社会性行为>利他行为>宜人性行为。亲社会行为在性别、年级、父母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民族上存在显着差异。(4)内蒙古小学高年级学生亲社会性行为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分与自尊存在着显着的中等相关。亲社会行为对自尊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葛高飞[9]2011年在《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家族影响因素的探究与分析》文中指出本文采用混和方法研究,对298名中学生实施了亲社会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并以亲社会行为得分组别划分为基础选取20名学生对其家长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旨在探究影响中学生亲社会行为表现的家庭因素,寻求家庭在改善和促进中学生亲社会行为中的有效空间和途径。研究结果显示,①情绪性是关注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键因素;②男生呈现出相对于女生较低的亲社会行为水平;③母亲的文化素养对子女亲社会行为中的公开性和依从性的养成起着一定的作用;④良好的家庭沟通及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⑤家庭的职责划分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有一定影响,明确的家庭分工和井然的家庭秩序有利于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⑥家庭拥有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⑦家庭文化,即家庭活动、价值观、道德规范教育等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发展有明显影响。
赵琳[10]2016年在《学生焦虑与教师焦虑、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教师给学生成长和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无需赘述。随着生活节奏和教育改革进程加快,教师面临的压力情境有增无减,难免会产生焦虑。然而,教师焦虑又会给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本研究在西宁市和中卫市各选择了一所中学,对1564名初中学生和66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使用的主要工具为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和亲社会倾向量表(PTM)。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并用AMOS21.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焦虑水平随年级和性别不同存在显着差异。女生的状态焦虑显着高于男生;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得分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且各年级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另外,初中生焦虑水平与其受欺负频率、父母关系存在显着相关。2.亲社会表现随性别和年级变化存在差异。除公开性外,女生得分在其他五个维度上都显着高于男生;在匿名性维度上,得分随年级升高而降低,且各年级得分差异显着;在利他性维度上,初二年级得分显着高于初一。且,初中生亲社会表现与受欺负频率、父母关系存在显着相关。3.教师焦虑水平在性别、收入、是否担任班主任上未见显着差异。4.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班主任焦虑水平正向影响其所带学生的焦虑,效应显着。学生焦虑水平负向影响其亲社会表现,效应显着。即班主任焦虑通过影响学生焦虑水平影响其亲社会行为表现,模型拟合良好,效应显着。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人际信任、社会期望及自尊的关系研究[D]. 王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03
[2]. 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 余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06
[3]. 培育听障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干预实验研究[D]. 蒋柳. 西南大学. 2011
[4]. 多重生态系统视角下大学生利他行为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探究[D]. 郑清. 江西师范大学. 2017
[5]. 回族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苏弈涵. 西南政法大学. 2015
[6]. 智力障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D]. 张玉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18
[7]. 青少年合作倾向及与其自尊、人际信任和观点采择的关系研究[D]. 魏辉彦.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8]. 内蒙古小学高年级亲社会行为问卷编制及与自尊关系的研究[D]. 冯莉. 浙江师范大学. 2009
[9]. 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家族影响因素的探究与分析[D]. 葛高飞.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10]. 学生焦虑与教师焦虑、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赵琳. 青海师范大学. 2016
标签:心理学论文;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亲社会行为论文; 青少年教育论文; 共情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