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输电线路遇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发生故障的现象频繁发生,尤其是雷击造成的线路故障,比例很高,也是困扰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单位一个重要难题。因此,有必要对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减少因雷害引起输电线路跳闸次数,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输电线路运行现状及防雷保护的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现状;防雷保护
电力工业作为我国基础性公用事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随着输电事业不断的发展,电力设施极易遭受外界自然现象的损害,雷电是损害线路最严重的一项灾害,所以应将防雷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实践的问题中进行不间断的勘察和总结,不断的通过交流与学习,研制开发保护一系列防雷措施。
一、输电线路概述
输电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按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架空输电线路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上。按输送电流的性质,输电分为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另外,输电线路一般电压等级较高,磁场强度大,击穿空气(电弧)距离长。它是由电厂发出的电经过升压站升压之后,输送到各个变电站,再将各个变电站统一串并联起来就形成一个输电线路网,连接这个“网”上各个节点之间的“线”就是输电线路。
二、我国输电线路运行现状分析
我国的输电线路发展速度较快,在对整个输电线路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时发现,其安全仍然是值得人们重视的重中之重。其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大多是线路持续性跳闸、供电体系出现不稳定的情况等。此外,在电力设备维修上也是一项较大的工程,花费的资金也较多,单从防雷工作来分析,我国的防雷系统还存在以下几点。
1 缺乏完善的防雷系统
我国目前的输电线路是裸露在外的,在其工作中又必须要与电力紧密联系,所以雷电袭击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伤害。在雷电较多时,会直接造成输电线路不稳定,从而影响到正常供电。尽管如此,但目前我国还未形成一种完善的防雷体系,对110kv以上的等级线路防雷体系还不足,明显不如110kv以内的防护体系成熟。对其他的反击或绕击的判断不够全面,大多数情况都是根据少部分的故障情况来进行判断从而提出防护措施,并未考虑大范围的故障,这样就很难保证整个输电线路保持畅通无阻的运行过程。
2不合理的防雷规划
从以往的相关数据来看,各区域的电网建设状况令人堪忧。而以山区为主的偏远地区其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更为糟糕。其成因大致归为两方面:①尽管目前各区域输电线路避雷器的安装布置都较为完备,但在防雷保护角的规划上.仍没有考虑输电线路通电后的一系列变化,而是死板的按照不带电情况的方案进行规划,因此实际指标往往与设计指标存在较大出入。②根据输电等级的不同,各地区避雷线的安装数量也随之存在差异,在不同的工作标准下,杆塔必须也要进行更换或改造,以确保保护角达标,然而,各地区电力公司并未对此做好全面的规划。因而不仅造成一定的设备浪费,还给防雷工作留下了极大地安全隐患。
3 防雷设施管理不当
在防雷设施的管理方面,目前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①避雷器的安全地点选择不够严谨,经常性由于各方面原因出现设备损耗,而且在安装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较多的操作问题,使相应的绝缘指标达不到要求。更重要的是,在雷雨季节来临时,相关电力公司对其管辖区域的设备检测仍不够全面,检测频率也达不到一定的要求;②杆塔地基的改造工作也不够及时,导致部分区域杆塔接地不良,而且在雷击较为频繁的时间段,部分地区电力公司对耦合地线的架设配合仍不够重视,以致于线路的接地效果及耐雷水平无法适应持续加重的防雷需求;③输电线路电闸装置的更新并未得到广泛的推进.部分地区由于在相应的设备上实现了感应化与智能化,因此其防雷工作压力也随之减少,而且线路持续供电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当然,另外一部分没有落实到的区域则只能靠人为的管理控制,其防雷工作的进行也就难免出现漏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输电线路产生故障的原因
1 由于我国城乡贫富差距较大,在乡村搭建线路时,经常发生被当地农民盗取的情况。
2在输电线路上经常存在着一些杂物,导致线路出现瞬时的跳闸,甚至瘫痪,比如,一些铝箔、铁丝等金属物体。
3在输电线路保护区中,经常存在着植树与违章建筑,进而为输电线路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并且当遇到雷雨、闪电情况时,很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输电线路运行瘫痪,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效率。
4建设在农村的输电线路,经常会通过一些田地,当农民进行垃圾焚烧、秸秆焚烧时,非常容易引起火灾,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
5在放风筝时,不小心断线之后,就很可能会缠绕在电线上,导致输电线路出现跳闸的情况。
6当输电线路导线和房屋垂直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遇到雷雨天气,就容易出现瞬时接地,导致出现跳闸事故。
四、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具体措施
1防雷工作规章要全面
只有制定了较为全面的防雷工作规章制度,才能够细化整个区域内的线路保护。在对雷击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的情况下发现,一定要遵照相应的防雷标准来给予雷击灾害影响不那么大的地区加设单根避雷线,而雷击灾害影响较大的地区则是通过加设双根避雷线。同时,在防雷等级不一样的情况下,对杆塔的改造情况也要不一样。其全面的防雷工作规章如下:
1)必要时要在杆塔地基铺设地网或外部接地下引线等工作;
2)对整个输电线路的防雷要点进行细化,避免出现原有的防雷规划不全的情况,尽量进行动态化的管理防雷工作;
3)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管理防雷区域,并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对防雷设施进行必要的数据统计,并将此数据反馈给上级主管部门,从而确保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能够很好的符合相关标准,并能够符合相应区域的防雷技术发展步伐。
2防雷技术要进行深化改革
防雷技术是支持防雷工作发展的硬性条件之一,所以相关的技术部门一定要进行防雷技术的研究,并加快改革更新的步伐,提早的研发出较为智能化的防雷检测系统,并且要保证该防雷检测系统能够很好的适应环境,确保能够给予输电线路提供较为稳定且良好的设备保障。针对这样的工作情况,必须要能够配备合理的接地方式和绝缘方法,我国目前较为先进的中性点非有效接地和不平衡绝缘方式是使用较多的方法,要能够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大范围的防雷建设区域中去。
3加强输电线路的防护管理,科学治理雷电灾害
在保证电力公司的整体调控与相应的技术革新后,加强输电线路的防护管理也就成了必要各地区的输电线路建设中,相关管理部门应随时安排工作人员密切关注感应仪器的实时数据,并随时做好应对雷电灾害的防范措施。更重要的是,在雷雨季节来临时,除了必要的线路及设备检测以外,还应结合当前先进的防雷技术做好进一步的部署,确保整个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重点全面落实。同时,对雷击跳闸后的损失补救工作也必须高度重视,针对相关问题发生率较高的双回线路,应增加其中一回线路中的绝缘子数量,而另一回维持不变,这样由于回路导线的耦合作用,输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便大大增加。
五、结语
我国现有的公共基础性事业之一就是电力行业,其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稳定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电力事业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因为遭受自然灾害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线路遭受雷电袭击是最为严重的一种损害,所以必须加快步伐开展防雷工作,不断从经验中总结,从而选出一系列较为合适的防雷措施。
参考文献:
[1]易辉.我国输电线路运行现状及防雷保护[J].高电压技术,2016.
[2]孙要红.浅谈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措施[J].科技资讯,2017.
[3]毛和君.输电线路雷害原因分析及防雷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6.
论文作者:樊力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防雷论文; 线路论文; 杆塔论文; 工作论文; 情况论文; 我国论文; 雷电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