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AIDS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_刘升,兰江,林艳荣,陈跃华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艾滋病临床治疗中心 广西 南宁 530023)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艾滋病患者接收抗病毒治疗的免疫学效果,并分析其中影响免疫学效果的因素。方法:对150例患者进行动态观察,观察各病例抗病毒治疗的免疫学效果,对年龄、性别、感染途径、WHO分期、是否摄入酒精、是否按医嘱服药、治疗方案、药物毒副作用等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因素。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饮酒与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无关(P>0.05),患者的感染途径、WHO分期、是否按医嘱服药、治疗方案和药物的毒副作用等因素均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有关(P<0.05)。结论:HIV/AIDS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较好,但同时也应根据免疫学失败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成功率。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HIV;AIDS;影响因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亦称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HIV病毒引起。HIV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潜伏期常,病死率高[1]。目前,抗病毒治疗为艾滋病治疗的关键,但此法尚不能根除患者体内的HIV病毒,其免疫学目标为使患者获得免疫功能的重建和/或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国际上使用CD4+T淋巴细胞计数作为免疫学疗效的观察指标[2]。免疫学失败可能与患者身体状况、感染途径、是否坚持用药、药物毒性或其他不明因素有关。本院为研究HIV/AIDS抗病毒治疗免疫学的效果和影响免疫学效果的因素,对艾滋病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各因素与患者免疫学失败的关系,为HIV/AIDS危重症救治提供依据,填补空白。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中筛选收集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HIV/AIDS患者、AIDS危重患者和吸毒/美沙酮维持治疗中HIV/AIDS药物中毒患者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体检结果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常规生理、生化病原学及影像学等检测,诊断确诊后进行分类管理,均在治疗满6个月的随访中检测过CD4+T淋巴细胞数量。研究对象中性别比为91/59(男/女),年龄在17~69岁平均年龄为(43.2±12.7)岁,>60岁有49例,≤60岁有101例。通过性接触感染有72例,通过静脉注射感染有63例,其他途径或不明途径传染有15例。

1.2 方法

患者治疗方案按卫生部颁布的治疗方案酌情处理,主要分为含ddI的方案:AZT/d4T+ddI+NVP/EFV;以及含3TC的方案:AZT/d4T+3TC+NVP/EFV[3]。动态观察治疗中的常规生理、生化、病原学、免疫学和影像学等检测,防止机会性感染和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注重心肺、脑等重要器官保护。以患者开始使用抗病毒治疗为观察起点,随访时间维持6个月,以最后一次随访时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检测结果判定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若CD4+T淋巴细胞数量<200cells/μl则可判断为未成功重建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免疫功能,患者免疫功能重度抑制,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4]。

分析年龄、性别、感染途径、WHO分期、是否摄入酒精、是否按医嘱服药、治疗方案、药物毒副作用等因素对HIV/AIDS抗病毒治疗的免疫学效果的影响。探讨患者发生免疫功能抑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年龄、性别、感染途径、WHO分期、是否摄入酒精、是否按医嘱服药、治疗方案、药物毒副作用等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抗病毒治疗免疫学结果是否失败(CD4+T淋巴细胞数量是否<200cells/μl)作为应变量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当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病毒治疗的免疫学效果

治疗满6个月时,检测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200cells/μl患者共有44例,即免疫学失败患者占29.33%;≥200cells/μl的患者有106例,即免疫学成功患者占70.66%,见表1。

3 讨论

HIV病毒传染途径主要有三条: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至今未发现有预防或根治此病的特效药物。抗病毒治疗为迄今为止已被证实最具疗效的控制HIV病毒复制的方法之一,患者平均生存时间能延长数十年[5]。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国际上通用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来评价,病毒载数反映了HIV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病毒学失败表现为病毒载量的升高;CD4+T细胞体现了患者的免疫学功能,若患者免疫学失败,可能在数月、数年后就出现新的感染或新肿瘤的出现,疾病紧张,临床治疗失败[6]。

导致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我院以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免疫学效果,并通过单因素分析,研究患者的年龄、性别、感染途径、WHO分期、是否摄入酒精、是否按医嘱服药、治疗方案、药物毒副作用等因素对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的影响。结果显示,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成功率达到70.66%,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饮酒与患者的免疫学失败无关,患者的感染途径、WHO分期、是否按医嘱服药、治疗方案和药物的毒副作用等因素均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有关。

综上所述,HIV/AIDS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地重建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控制各种机会性感染,能改善患者的病症并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感染途径、WHO分期、是否按医嘱服药、治疗方案和药物的毒副作用均不同程度地影响HIV/AIDS抗病毒治疗的免疫学效果,临床上要与相应的实验室指标如血常规、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等紧密结合,并结合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为患者选择恰当的抗病毒治疗时间,实现AIDS抗病毒治疗疗效的最大化,降低病死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1] 曹咏红,张勇,谭毅,等.影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有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8):822-825.

[2] 陈坚.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37(1):140-142,145.

[3] 刘宏伟,袁源,王晓瑜,等.河南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9):843-846.

[4] 路新利,白广义,赵翠英,等.艾滋病患者抗艾滋病毒治疗免疫学和病毒学失败情况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3,13(10):1214-1216.

[5]张臻,曾艺,李向东,等. 艾滋病患者304例抗病毒治疗病毒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0):1472-1473.

[6]王婉薇,栾荣生.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5,13(10):831-836.

论文作者:刘升,兰江,林艳荣,陈跃华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HIV/AIDS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_刘升,兰江,林艳荣,陈跃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