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道德判断推理水平、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系论文,同伴论文,中学生论文,道德论文,水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序言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发出的、有助于别人的、集体和社会的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九十年代国内外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现在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已从单一取向转向了多元取向的研究。在研究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方面:Newcomb,Bukowski,& Pattee (93)在跨文化研究中发现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受性具有一致性的联系[1]。Boivin,Dodge & Coie (95)研究得出亲社会行为和同伴的地位在相互作用多的群体中的关系是显著的,在相互作用少的群体中则没有达到显著性[2]。Damel Hart (97)也发现亲社会行为与儿童的同伴关系(受欢迎性)相关[3]。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在小学阶段。李伯黍、陈欣银(94)用社会测量法对中国和加拿大儿童进行对比研究时发现中国和加拿大受欢迎儿童都具有较强的社会能力和积极的行为品质,也更乐于助人[4]。
在亲社会行为与道德判断推理方面:发展心理学家都认为亲社会行为与道德有共同的认知基础,摩尔(83)综述提到儿童成熟的道德判断推理能力与亲社会倾向间有一定的联系[5]。Eisenberg (95)在纵向研究中发现具有相对成熟道德判断推理的儿童和青少年比那些处于低水平的同伴更倾向于助人和慷慨[6],后来他又发现享乐主义与亲社会行为呈负相关,而内化的道德判断推理与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甚少。至于同伴关系和道德推理方面国内主要接受来源于皮亚杰、柯尔伯格的理论,认同同伴讨论和争论促使儿童从道德实在论和自我中心解脱出来的必要条件,同伴关系也是道德经验建构的重要条件。芦咏莉(98)研究得出了同伴关系质量对青少年亲社会价值观有促进作用[7]。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具体涉及道德判断推理与同伴关系的关系。
本文拟从三方面的关系着手,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怎样;道德判断推理水平是否与亲社会行为有正相关;同伴关系质量是否有利于道德判断推理的发展;同伴关系、道德判断推理对亲社会行为是否有预测力。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从上海市一所普通初中和一所普通高中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初一、初三、高二三个年级291名学生为被试,其中男生146名、女生145名。每个年级抽取两个班,其中初一年级113名,男生60名、女生53名;初三年级91名,男生44名、女生47名;高二年级87名,男生42名、女生45名。剔除未完成问卷的5名学生,实际有效被试为286名。
2.2 测量工具:道德判断推理能力测验,由李伯黍、顾海根等人编制。该测验的重测信度为0.6538,同质信度为0.6244,效标效率为0.5。本测验是针对中学生设计的,共有4个道德情境故事,这些故事以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的道德矛盾为依据编制而成,分别代表自由与自律、公与私、义与利、平等与公平等道德矛盾。该测量同时测量道德思维中的态度内容与认知结构两方面,被试先回答赞成还是反对,然后在相应的类型下对6个论据进行判断,这些论据采用九级(+4—-4)加以测量。最后道德分数以T分(表示被试总体的道德判断推理水平)和P分(表示被试原则水平阶段的得分)输出,T=T1+T2+T3+T4,Ti表示每个被试在每个故事的道德判断推理得分,P=P1+P2+P3+P4,Pi表示每个被试在每个故事上的原则得分情况。
亲社会行为测量采用同伴评定的“班级戏剧量表”。它是加拿大的Masten编制的,该量表在测量儿童社会行为方面被认为是信度、效率较高的一项工具。后来陈欣银等人针对中国情况进行测试和修订,该量表包括三个因素维度:亲社会性、攻击-孤立性、敏感-退缩性。该量表三个维度在内在一致性系数在中国样本中分别为0.97、0.92和0.80。该量表三个维度在中国样本的初测-再测性度(间隔两周)分别为0.85、0.97和0.84。根据量表要求,在测试时先在黑板上按学号列出全班学生名单以便供学生在做测试时查看,回答时要求学生一律填写学号,并按相符程度依次进行,没有就不必填写。本量表采用三级评分制(5、3、2分),然后统计个人在每个项目上的得分,最后计算三个维度上的每人总分。
同伴关系采用社会测量法,被试按照喜欢不喜欢程度分别依次写出三个以内同学的学号,没有可以不填写,最后按照每个被试从同伴同学得到的提名次数计算提名分,统计每个人所得提名的总分。
2.3 程序:由熟悉问卷的研究生担任主试,在同一年级两个班同时进行,分三次完成。在填写问卷前,主试简单明了地向被试说明测验目的,并讲解各问卷填写方法,确信所有被试都明白指示后,才准予正式开始,三个量表一次测完,历时约六十分钟。
数据整理时道德判断推理测验先采用Visual FoxPro计算T和P分,最后所有数据统计分析时运用SPSS8.0。
3 结果与分析:
3.1 亲社会行为、道德判断推理能力、同伴关系的相关分析
为了详细的考察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和他们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程度,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水平,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其相关矩阵见下表一所示。
表1 亲社会行为、道德判断推理、同伴关系的相关矩阵
同伴亲社会 攻击
退缩
T分P分 关系 行为
行为
行为
T分1.000
P分0.871[***] 1.000
同伴关系
0.011 0.033 1.000
亲社会行为 0.002 0.014 0.637[***] 1.000
攻击行为 -0.069 -0.088 -0.157[**] 0.036 1.000
退缩行为 0.038 0.023 0.119[*] 0.081 0.273[***]1.000
注:**表示P<.05,***表示P<.001
由表可以得知道德判断推理的总体水平与原则水平的正相关达到十分显著程度,r=0.871,P<0.01,说明在中学生的道德判断推理中原则水平所占的比重十分大。但学生道德判断推理的T分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的相关没有达到显著程度,且其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道德判断推理的P分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的相关没有表现出显著性,且它与攻击行为也呈负相关。
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退缩行为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退缩行为呈正相关,其中与亲社会行为的r=0.637,P<.001;与退缩行为的r=0.119,R<.05。但同伴关系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并且极其显著,r=-0.157,P<.001。
三种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不大密切,相关程度低,只有攻击行为与退缩行为有显著相关,r=0.273,P<.001。
3.2 道德判断推理能力、同伴关系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见表二)
为了确切地知道同伴关系、道德判断推理的T分和P分对亲社会行业的影响,确认哪个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有效果,下面进行回归分析。
表2 道德判断推理、同伴关系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数据表
非标准系数标准系数 t
p
B
标准误
Beta
-43.96073.147
-0.601 0.548
T分 1.20E-020.250
0.004 0.048 0.962
P分 -3.2E-020.268 -0.011 -0.120 0.905
同伴关系 4.925 0.355
0.638 13.878[***] 0.001
注:**表示P<.05,***表示P<.001
从上表可知道判断推理的总体水平和原则水平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力没有达到显著的程度,其标准回归系数分别显0.004和-0.011,在t检验中P值均大于0.05。而同伴关系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力却有着极其的显著性,t=13.878,p<.001,其回归方程可描述为:Y=4.925X-43.960。
4 讨论
道德判断推理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异于以前的大多数研究结论。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道德判断推理与亲社会行为间存在某种联系,或者两者之间有中等程度的相关。而本研究道德推理的总体得分和原则得分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系数非常低。在回归预测中道德推理回归效果也不显著。这意味着其道德推理得分高并不代表其亲社会行为的水平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中学生的道德判断推理能力虽然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不断发展,但是道德的整体水平并没有随之相应的发展,因为外界的社会习俗、标准规范、价值观念并没有内化为学生自身价值的一部分,更不会融入到其道德情感体系中去,仅仅还处于一种“反映”阶段。其二是虽然中学生的道德判断推理能力在提高,但这些仅仅停留在内部逻辑思维的水平上,加上社会、学校、家庭提供给学生实践体验的机会不是很多,有些家长平常无意识地言传身教了一些不良现实生活经验的干扰,使得他们缺乏表现亲社会行为的欲望,或者畏畏缩缩,不想表现。其三是中学生的道德原则的水平不仅具有了形式思维,而且发展了辩证思维。学生在以这样的原则水平指导行为时就会更加注意客观地分析其需要帮助的对象,不会只一味地按照其内在价值标准去表现亲社会行为,这也就造成了道德判断能力与亲社会行为的不一致性。
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则表现了与Newcomb,Hart和李伯黍等人的研究相一致的结论。同伴的接受程度与其亲社会行为有着紧密的关系,学生的受欢迎性在亲社会行为的回归预测中也有相当高的回归效应。但受欢迎性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这可能是儿童进入中学阶段后,儿童要求独立自主、成为成人的愿望不断加强,这时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中心已从家庭转移到了学校、特别是同伴群体。为了维持和同伴群体的良好关系,保持在群体中的成员地位,他们会学会和表现出帮助他人、谦逊、协作等亲社会行为;反过来良好的同伴关系能满足学生的爱和尊重的需要、归属的需要等心理要求,而这种社会强化又会更进一步培育、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另外良好的同伴关系可能也有助于他们的亲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而没有表现亲社会行为的学生的同伴关系会恶化,在这种人际关系中个体的自尊心、自信心会受到打击,这种关系恶化又会导致其亲社会行为的减少,攻击行为的增加。
虽然大多数的研究者认为同伴关系的质量会影响其道德判断、道德观念,但本人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并没有取得与他们一致的结论。尽管同伴间的交往是道德判断推理发展所必须的一个条件,但道德推理的总分和原则分与同伴关系没达到显著的程度,这说明在中学阶段两者之间联系不是很密切的,同伴关系状况不反映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这可能是学生道德判断推理的能力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的亲社会行为的动力从而影响同伴关系,而同伴关系中的亲社会行为也并非都是出自学生自己的真实想法,并非反映学生的实际道德判断推理水平。另外可能是同伴对这些学生来说只是许多人在一起乐一乐而已,他们之间并没有产生一些道德认识上的冲突,并没有为一些共同的利益目标而产生矛盾,因而也就没有促使道德发展的“布莱特效应”存在。
5 结论
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与道德判断推理能力不存在显著相关,道德推理能力不是亲社会行为的预测因素。
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显著,并且它可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个主要的预测因素。
同伴关系与道德判断推理之间的相关不显著。
标签:亲社会行为论文; 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论文; 推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