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育红幼儿园 236000
刚毕业那会儿,踏入幼儿园这片沃土,凭借着自己对美术的热爱,经常带孩子进行美术方面的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只要孩子画的好看就行了,我的操作方法就成了我画一笔,停一下,让孩子模仿画出以后,再画第二笔,说实话效果真的很不错,孩子们模仿的有模有样,家长们来了看到作品也是一顿夸。孩子们画画很好看,自然而然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位在美术方面很厉害的老师,内心也是有点沾沾自喜。后来一次培训的时候听到了“幼儿本位”这个词,才知道我的教学方法是不对的,实则扼杀了孩子们发挥创造的天性。幼儿本位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儿童的本性需要来确定,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原则。要顺应儿童的天性,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进行教育,以激发儿童的天赋能力,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从那以后我开始改变自己的绘画教学方法,这么多年我也总结出了一些回归幼儿绘画本位的小经验。
1、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差,多组织开展一些技法性的美术活动。例如撕、剪、折纸与绘画相结合,给孩子呈现更加立体的视觉效果。巧妙的利用手,脚,等身体部位蘸取颜料在纸材上印压、涂抹,直接拓展了幼儿的触觉体验,让孩子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各种玩具,蔬菜类、揉成的纸团进行组合拓印,出来的作品也很生动形象。借助吸管、牙刷进行吹画、喷画,优美的绘画效果是画笔所不能达到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巧妙的选择适合操作的绘画材料。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手腕力量不够,可以用棉签代替画笔,这样会更加方便幼儿作画,大大减小了绘画的难度。绘画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不同材质的纸,砂纸、宣纸,牛皮纸,布,呈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除此以外,也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饮料瓶,纸盒,蛋糕盘,毛线,麻绳,吸管等都是绘画的好材料。另外,不要的旧衣服、鞋子、袜子、手套也是绘画材料的不错选择。
3、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从绘画兴趣入手。绘画是对现实的再创造,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我们应多多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动物园、植物园、公园、博物馆,让幼儿结合实地观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所感知到的对象,教师再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想象,思考,为绘画做好铺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一旦有了兴趣就会迸发出无穷的想象,在丰富生活经验和兴趣的基础上幼儿才能知道自己要表现什么,也知道了如何去表现。
4、绘画活动前适度引导。幼儿的想象力也是有限度的,经验较成人薄弱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绘画前给幼儿充分表达的机会,教师再根据情况进行引导,对于绘画中的难点教师要给予示范,放手让幼儿绘画,也要建立在一定的引导基础之上,模仿示范也是幼儿绘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但是让幼儿照抄的示范,会造成幼儿消极的绘画情绪,抑制幼儿的创造力。幼儿绘画活动既不能全部放手,也不能过度让幼儿照抄,这个度要在经过很多次美术活动才能慢慢把握。
绘画在幼儿园活动中十分重要,绘画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提升腕部力量,为以后的书写奠定基础;绘画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充分发挥“幼儿本位”的能动性了。
论文作者:刘飞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幼儿论文; 本位论文; 自己的论文; 美术论文; 儿童论文; 经验论文; 孩子们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