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档案馆馆藏数据利用的统计分析_统计分析论文

新乡市档案馆馆藏资料利用统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乡市论文,档案馆论文,统计分析论文,资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统计范围

由于新乡市档案馆在1988年到1990年上等级期间,对馆藏档案资料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和整理,所以1990年前后的资料编号及其检索工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为了保证统计的准确性,我们运用档案资料利用统计分析系统,只统计分析1990年-2002年13年间一库馆藏资料利用情况。

2 需要说明的问题

2.1 从1990年—2002年新乡市档案馆所用的登记表设计不尽科学,查阅效果反映不明显,看不出卷(册)级效益,因此我们只对资料利用进行次级效益分析。

2.2 本统计和每年上报省局的利用统计数字有较大的出入。这是因为报省局的统计数字是把馆藏资料整理也列入查阅利用;另外接待人员还把一次利用数天看成是数次利用,我们在统计时只看成一次利用。

2.3 关于人次:我们把某个单位或个人来馆查阅一次确定为一人次,而不管其来人的多少。

2.4 馆藏资料是一个动态的量,但据我们了解,10多年来新乡市档案馆新购买资料较少,主要是接收一些报纸和史志资料,且许多没有编号,所以馆藏资料量的变化很小,我们在统计分析时对于这种变化忽略不计。

3 利用情况统计分析

3.1 各类资料利用情况分析(见表):

新乡市档案馆一库现存资料有内部资料、文献资料和其它资料三大部分19个大类,共计32663卷(册),被利用2684卷(册),占资料总卷(册)数的8.2%。

在现存19个大类中,有50个小类未被利用,在58种报纸中有46种报纸未被利用。利用率最高的是报刊、档案业务资料,其利用率均占25%;而报刊利用主要集中在《新乡日报》、《河南日报》和《人民日报》,其利用率分别是全被利用、75%、67%,史志资料、革命历史资料和工具书利用率也相对较高,分别是19%、8.8%和6.3%;党内资料、文学资料利用率分别是5.7%和42%。利用率较低的资料则是群团资料、政法资料、经典著作、政治资料;而未被利用的资料是军事武装、经济、哲学、社会科学等4类。这些资料数量少、不系统,内容老化,观点过时,许多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各类资料利用情况统计表

类属及名称馆藏数

 利用数‰比率

 A

党内资料   3023

17357

部 B

政府资料 6544

10316

资 C

群团组织 391 25.1

料 D

军事武装

65 0 0

E

政法 562 11.8

文 F

经典著作 1212 21.7

献 G

政治 807 56.2

资 H

经济 464 0 0

料 I

哲学 359 0 0

J

社会科学 182 0 0

K

历史 214832

14.9

L

文学 2643

110

41.6

其 M

革命历史资料 3523188

它 N

史志资料 958

179

187

资 O

报刊 6573 1626

247

料 P

工具书8255263

Q

档案业务 1288

318

247

R

特种资料 118116

13.5

S

古书 30863411

合计 19类 32663 2684

82.2

注:在馆藏所有资料中,有2684种卷(册)资料被利用过。

3.2 各年度利用人次和利用卷(册)次的变化(分别见坐标图)

从利用人次坐标图中可以看出,13年来利用人次曲线走势由一大一小两个相连的W组成,在利用人次中1990年最多,这是全市性编写部门志的缘故;1997年、1998年利用人次也相对较高,这主要是本馆在爱国主义基地建设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2000年档案馆在编写《新乡大事百年回眸》时,也利用了大量的资料,所以利用人次也比较高。

从利用卷次坐标图中可以看出,利用卷次和利用人次曲线走势基本一致,也大致呈W形;且和利用人次密切相关,如1990年、1997年、1998年利用人次较高,利用卷次也同样较高;但也有不一致的年代,如1993年、1994年、1995年以及2001年、2002年等年份。当然利用工作中出现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

3.3 利用人(单位)结构分析(见表)

利用人(单位)结构统计表

年代年人次

局馆

机关

企业

学校

司法

外地

个人

其它

1990

87 13 45 6 0 4 11 11 2

1991

45 21 14 3 0 0 2 8 2

1992

51 29 16 3 0 1 3 10 0

1993

59 35 15 2 0 1 1 13 2

1994

17 2 11 1 3 0 0 4 0

1995

28 15 9 1 2 0 1 6 0

1996

41 11 22 2 1 0 2 4 1

1997

66 22 25 6 0 1 1 10 4

1998

80 41 27 4 0 2 2 17 3

1999

48 24 9 3 3 0 2 9 4

2000

65 31 21 6 0 0 3 12 2

2001

42 16 13 3 2 1 2 8 3

2002

53 30 11 0 2 2 4 11 2

合计 682290238 40 13 12 34123 25

注:利用人结构有交叉现象。

在利用人结构中,局馆、机关、企业乃是利用的主体,13年来利用人次分别是290、238和40,分别占总人次的43%、35%、6%;个人的利用是123人次,占总人次的18%,并呈稳定较高的利用态势,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的今天,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在逐步加强;而学校、司法单位每年不超过个位数,有6年和7年是空白,科研单位甚至一次也未利用,其原因是这些单位本身就存有大量的资料,同时也反映了档案馆馆藏资料结构单一、科研档案匮乏的实际现状。

3.4 档案利用频率分析(见表)

资料利用频率前十名统计表

类属 名称  目录号或年代  

 卷号 频率

N

  史志资料 11 28

N 史志资料 12 16

N 史志资料 13 16

N 史志资料 14 14

O 新乡日报

58年 8月14

N 史志资料 15 13

N 史志资料 16 12

O 新乡日报

58年 1月12

O 新乡日报

58年6、7、9月11

O 新乡日报

60年 4月11

从表中看出,利用频率前10名的资料类属特别集中,分别集中在N类和O类中,这些资料分属于地方志资料和《新乡日报》。因为它们极具地方特色,所以在编史修志、党政管理、文化宣传、解决待遇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和凭证价值。

3.5 利用目的统计分析(见表)

资料利用目的统计表

 编史  行管  学术  经济  

查证  其它

年代

人   卷人  卷人  卷人   卷

人  卷人   卷

 次   次次  次次   次次  次

次  次   次  次

199036

36917

128 618 0 07912174

1991 8581135 429 0 00 022

133

199211

20519

118 947 0 00 01287

1993 8592097 852 0 01 22299

1994 5

113 640 231 0 00 0 454

1995 651 631 719 0 00 0 943

199620

274 717 518 0 01 5 894

199723

24629152 757 0 00 0 778

1998137632

13217

220 0 00 01899

1999 2 423

14412

128 0 02 2 953

200022

3082480 670 0 0414 939

2001 4701990 863 0 0332 835

2002 65724621480 0 00 0 931

合计

164 1890

237 1126

105

832 0 0

18

146

158

919

13年来,以编史修志为目的的占总人次的19%;利用资料占总卷次的38%,这与档案利用一样,在所有利用中所占比例最大。

党政和企业管理是利用资料的主要方面,利用人次占总人次的27%,处于首位,利用资料占总卷次的23%,利用人次和卷次大致是V型和N型走势,但基本处于较稳定的态势。

学术方面利用人次和利用卷次也相对较高,分别占总人次和总卷次的12%和17%。这与档案馆注重学习、鼓励科研有很大关系。档案业务刊物中《中国档案》、《档案管理》、《档案学通讯》利用率较高。但遗憾的是外来查阅资料从事学术研究的却寥寥无几,这是因为馆藏资料数量少、科研价值低的缘故。

经济方面,13年中无一人问津,这说明馆藏结构不合理,资料内容老化,观点陈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不相适应。

资料在查证方面没有档案价值大,所以13年中只有18人利用,且每年不超过个位数,有7年无人利用,利用卷次也相对较低。

在利用目的的其他方面,利用人次占总人次的18%,利用卷次占总卷次的19%,基本保持平稳的需求态势,资料在查阅表彰奖励、解决待遇、文艺欣赏等方面利用则相对较多。

标签:;  

新乡档案馆馆藏数据利用的统计分析_统计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