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浅探论文_周法龙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浅探论文_周法龙

江苏省清江中学 223001

摘要:本文探讨如何有效地使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更好地满足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通过日常的实践锻炼将摸索出的教学法和经验,写出部分心得体会,旨在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特点,探索设计出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教学方法不能照搬传统教学方法,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是面向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协作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它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优秀的素质和学习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学科注重实践、再创造、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上更好地满足这些呢?作为一名任教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不断地摸索教学法和总结经验,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个人相关的教学实践。

一、营造教学气氛

亲其师,信其道,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老师给每一位学生带来了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从而拉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让学生觉得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学生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及时提出,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沟通。分析学生的感受,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开放、独立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使学生对老师充满敬佩和信赖的感觉,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二、确定教学目标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指令和操作,而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特别是提高信息素养。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在各个方面积极学习,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知识和技能等方成得到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选择教学方法

1.讲解演示法

在电子教学设备演示的帮助下,可以在通过讲解、演示的方法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实践教学中,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的恰当使用,操作过程通过教师的机器向学生演示,并做出适当的解释,使学生看到完整的操作过程,使其不仅易于教授所学内容。它还能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为了配合老师示范模式的教学,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制作有针对性的课件,使课程内容生动易学。这种生动的表达方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他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任务驱动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认真学习教材,精心准备课程,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围绕相应的知识点,以便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每一项任务的设计都要清晰、合理、科学,每个任务都包含要教授的各种知识点,每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容易掌握的任务。学生在完成相应的任务后,也掌握了需要学习的知识。让学生通过真正的任务来学习,在学习上有真正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逐步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这样他们就能尝到学习的乐趣,并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实践操作法

如果学生想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仅仅依靠老师的教学和演示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来掌握操作方法和技巧。在机器操作实践中,会给学生一个有针对性的操作练习内容。例如:在使用了浏览器软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实上网体验各种上网技巧。在学习word、Frontpage软件时,要求学生们制作自己的个人文件,个人主页等等。每次完成教学内容,都允许学生及时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4.探索,探究法

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调动学生积极大胆地去探索和发现。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鼓励学生培养新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运用情境、帮助、对话等学习环境要素,达到有效建构当前知识内涵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首先,教师创造情境,提出适当的任务或问题,以激励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这一探索点既不能让学生认为是简单的结果,也不能让学生感觉高不可攀。相反,让学生在探索点周围有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并提出各种不同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从过去的知识和类似的软件使用经验的角度进行思考,以防止出现偏离太多的情况。分析学生形成的每一个假设,去掉一些与本课程无关或困难的假设,留下一些学生可以独立思考的问题,让他们去探索。

5.激励法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学生很容易对本课程的萌芽产生兴趣。抓住教学时机,及时引导培育,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形成真正的兴趣。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耐心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在每一点上的进步,指出学生的困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操作系统时,由于系统的人机交互能力强,部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计算机上会做出一定的操作来显示自己的能力。老师发现后,如果学生们受到批评甚至惩罚,学生们就会失望,学习的兴趣也会突然降低。一旦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效果就会比较差。如果让这些学生上台与其他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这样,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学生通过相互的学习交流来了解学习的内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激励方法的合理运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知识的动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一旦取得一定的成绩,就会产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并进一步深化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6.教学评价法

信息技术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用传统的考试方法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合适的。在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一般通过学生自我评估、他人评估和教师评估进行评估。如在学习使用Powerpoint和Frontpage等软件时,当学生完成任务时,一些学生被要求向全班展示他的作品,并讲述制作作品的意图、过程和方法,让其他学生发表评论。当评价能为以后的学习带来动力或纠正时,最好采用。尤其课堂评价对纠正教学错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优化操作具有积极作用。

四、结束语

在教学中,教师是站在讲台上的指挥员。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业务和技术水平同时,也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将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应用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当中去,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特点、现代教育理论的要求和学生与时俱进的要求,设计出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论文作者:周法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浅探论文_周法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