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在电子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论文_李林波

智能技术在电子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论文_李林波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呈爆炸式发展,智能技术的表现也十分突出,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行业中,越来越需要智能技术的应用。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文献资料,我发现智能技术不但推进了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水平以及社会进步都增色不少。因此,本文阐述了智能化技术的定义,深入探讨因应用智能技术后,对于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帮助,旨在使社会各界更加充分认识到智能技术的作用,以及由于应用了智能化技术后,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所得到的改善和优化,为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行业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智能技术;应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

近些年,智能科技越发的发展成熟,应用的领域也已经越来越广泛,其中电子工程行业已经在行业发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在应用上有着一些缺点,但是操作简单易懂并且精度更加准确,目前科技越来越发达,智能应用也越来越完善,促进各项工程项目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电子自动化智能技术控制理论研究

智能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极大地满足了技术扩展、研发、模拟、探究等研究活动的客观要求,智能技术以机器作为核心领域,使得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需要作业人员动手操作的项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着发挥着日益关键性的作用。电子工程的自动化控制可以提高生产速度与产品质量,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协助下,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可进一步节约人力、物力的投资,进一步提高电子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电子工程领域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从电子自动化智能技术控制理论的角度来看,电子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软件平台设计、硬件平台实施。所以若想完善智能化电子控制系统,在设计时需要将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有机结合,使智能技术始终贯穿电子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从理论观点出发智能技术以电子数控技术为基础,将硬件结构与软件结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推动电子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所以,将各种智能化技术运用到电子系统中是电子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大变革,对电子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2.智能技术在电子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所占的优势

2.1有助于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级的配置

传统工程项目,比如变压器、电路电气、继电器、变频器等多种多样样式的电气设备,操作起来程序会相对很繁琐,设备维护等工作就需要专业人士来帮忙完成。如果使用了智能技术,可以减小电气设备,从而减少了人力的消耗,实现了配置人力的最优化。

2.2独立性强,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电子工程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影响重要参数的变化,从而影响了控制器的建模,控制器就会被影响到无法正常运作,耽误生产,影响了效果。控制器在建模过程中会遇到的不确定的问题,不仅影响生产效率,甚至影响工期造成大面积的亏损。智能化技术减少了问题,给安全顺利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外部因素对生产的影响大大降低,控制系统才能稳健的运行。

2.3简化调试流程,系统更加好管理

智能化技术的优点:①融合性很强,对于复杂多变的自动化系统控制环境都能够完全融合;②操作简单易懂并且流程清晰。即使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自动控制系统也能顺畅的运转,节省了人力的开支,并且在减少了设备维护的经费,提高了生产效率;③智能的对现有的系统进行分析,并且修改相应的数据,保障生产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智能技术在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3.1实现电子产品设计的优化

电子产品设计在电子工程领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涵盖了广泛的知识内容,同时也给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备丰厚的理论基础以及专业水平操作能力才能胜任。在这种背景下,带给传统电子产品设计过程的挑战更大了。智能化技术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电子产品的设计,不仅减少了相应的人力物力资源,并同时显著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目前社会各界对于电子产品设计中的智能技术都非常关注。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能够实现电子产品性能与功能的测试,并且用于研发的时间也大大降低,实现了设计环节的优化。整体来讲,电子工程行业未来的发展,已经无法离开现代智能技术。例如,在办公室中设计测试机器,一方面是带有一个传动带的1×2轴三角式机器人,另一方面是带有两个传动带和视觉系统的2×3轴三角式机器人。这两种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办公室检测工作的效率,优化工作质量。

3.2智能技术扩充控制系统

PLC(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在一些大型企业中广泛用于替代以前的继电控制器,直接对生产的系统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控制,保证各个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主区,由人工和PLC组成,依靠人随时调节可控程序来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可预估的问题。(2)分站,即为实施端,对于每一道工序有严格的进行把关,保证每一步的操作严格按照主区的控制进行,实时反馈,双向控制。因此,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取代了以前的继电器,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减小了员工的工作负担,同时提高了电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3有效排除故障的产生

如今很多非人为的因素仍然会影响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顺利运行,产生系统故障,所以系带加强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故障。然而控制系统故障使用传统的技术效果不佳,所以就需要找到更为科学有效的技术来应用,智能技术应运而生,大大帮助到排除电子工程自动化的系统故障。以过去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经常出现的故障情况来分析,通常出现的电子故障之间是有着共同点的,所以,智能技术中包括的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专家系统这些专业技术,都可以用来有效诊断系统故障,使我们在系统故障发生时更加及时和准备的发现问题所在,并第一时间找出对应的办法,从而实现帮助系统故障的排除,使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3.4同时完成更多的操作任务

近年来由于智能技术的不断普及,对于电子工程领域带来了积极影响,其中应用智能技术有效实现了多元化的运行。智能技术具有可同时操作各类复杂任务,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同时还不要求操作人员具有较高能力,能够允许操作人员同时进行多项系统的操作,另外因为应用了智能技术,实现了智能化控制,还降低操作任务的失误率,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多重优点。智能化技术不但比传统操作系统可控制多个对象,并显著提升产品质量,给控制系统高速运行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因此,智能技术的应用在电子工程领域的发展前景良好。例如,在制药业中应用注射器装载机,这一系统的机器人型号是DSS—0800,最大轴数量是(5)XYZUA三角式机器人,速度可以达到400ppm,主要应用在制药行业中。这一设施可以在生产线中应用,用于放下产品的第五个轴,所有的伺服系统具备柔软性。设施在应用后非常容易实施清洁工作。

结论

从上面所述的来看,未来社会的发展将增加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智能技术的不断提升,综合其自动数字化的特征与优势,将在自动化控制中广泛被使用。智能技术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实际生产的效率,减少了繁琐的人工操作,同时也加强了智能技术对于系统和整个生产流程的控制力度,有效的解决了当今社会的时效问题,生产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了故障修复的速度,完善了产品设计生产的体系,进一步促进了电子工程行业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超艺.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J].电子制作,2017(11):98.

[2]高忠杰.浅谈电子工程在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J].科技展望,2016(14):12.

[3]宋宇宁.胡秋月.试析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4):231.

论文作者:李林波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  ;  ;  ;  ;  ;  ;  ;  

智能技术在电子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论文_李林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