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建筑工程中所设计的电气工程逐渐增多,一个完善的电气工程设计,可使建筑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要想使电气工程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首先施工人员应对施工的实际情况和施工图纸进行审査,并且要根据具体情况去设计电气施工图纸,这样才能保证电气施工图纸的科学有效性。此外在对电气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预备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免出现问題时可做到及时的补救。
关键词:建筑电气;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1电缆桥架布线
1.1电缆桥架的定义
电缆桥架系统(简称电缆桥架)相关国家及行业规范(标准)规定如下:(1)T/CECS 31—2017《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第2.0.1条对电缆桥架的定义为:“由主体(托盘或梯架)、附件和支、吊架等部件构成的,用于支承电缆线路且具有一定刚度的结构系统”;第3.2.1条规定“常用电缆桥架主体应包括下列类型:(1)无孔托盘;(2)有孔托盘;(3)网格式托盘;(4)梯架”。(2)GB 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中第2.0.26条、第2.0.27条、第2.0.28条、第2.0.29条分别对电缆槽盒、电缆托盘、电缆梯架、电缆支架进行了定义。(3)GB/T 19215.1—2003《电气安装用电缆槽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3.1.1条对电缆槽系统定义为:“将绝缘导线、电缆、软线完全包围起来和/或为适应其他电气设备而设的由一可拆卸的盖和一底座组成的密闭包封系统。”(4)GB 29415—2013《耐火电缆槽盒》第3.1条对耐火电缆槽盒的定义为:“电缆桥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由无孔托盘或有孔托盘和盖板组成,能满足规定的耐火维持工作时间要求,用于铺装并支撑电缆及相关连接器件的连续性结构体。”比较以上几个规范的相关内容可知,电缆桥架是各类桥架的一般性名称,包括不同的结构类型。另外每个规范对电缆桥架的相关规定都不是很全面,规范之间也没有完全统一。因此,在工程设计文件中需要选择并注明桥架的结构类型。其中,T/CECS 31—2017定义的桥架是系统统称,盖板为附件,故在工程设计中至少将电缆桥架主体和附件(可带可不带)标明。而标准GB 29415—2013《耐火电缆槽盒》中定义线槽是含盖板的,是线槽固定的组成部分。例如对封闭的电缆桥架系统应标注为“无孔托盘加盖板(顶盖)”或“封闭电缆槽盒”。
1.2电缆桥架的选择
目前工程设计中,经常会遇到将电缆和导线共敷设于同一电缆桥架的情况,只是说明中表示中间加隔板处理。因此,需充分考虑电缆和导线的电压等级及电缆桥架的结构类型。(1)GB 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7.1.4条规定“在同一个槽盒里有几个回路时,其所有的绝缘导线应采用与最高标称电压回路绝缘相同的绝缘。”(2)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8.1.4条规定“金属导管、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刚性塑料导管(槽)及金属线槽等布线,应采用绝缘电线和电缆。在同一根导管或线槽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回路时,所有绝缘电线和电缆均应具有与最高标称电压回路绝缘相同的绝缘等级”。其条文解释为“穿在同一根导管或敷设在同一根线槽内的所有绝缘电线或电缆,都应具有与最高标称电压回路绝缘相同的绝缘等级的要求,其目的是保障线路的使用安全及低电压回路免受高电压回路的干扰。”(3)GB 16895.6—2014《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2章中第52.1.6条规定:假如所有导体的绝缘均能耐受可能出现的最高标称电压,则允许在同一管道或槽盒内敷设多个回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可知,如果共用的绝缘电线和电缆均应具有与最高标称电压回路绝缘相同的绝缘等级情况下,可以共用电缆槽盒;而即使绝缘满足要求,也不能共用有孔托盘或者梯架等非封闭式桥架。但在GB 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14.2.5条规定,槽盒内敷线应符合规定之一:“同一槽盒内不宜同时敷设绝缘导线和电缆”;第14.2.5条的条文解释为“本条规定主要是为了保证用电安全、方便检修,也是为了避免线路之间的相互干扰及导线敷设过程或运行中的意外损伤、避免导线受到额外的应力。”GB 50303—2015相比JGJ 16—2008,还考虑“检修和避免导线受到额外的应力”的因素。综上所述,建议导线和电缆分桥架敷设。竖井外水平敷设的普通电缆可采用有孔托盘(是否加盖板视敷设环境和安装高度而定),相对于其他型式电缆桥架,具有利于散热、重量轻、美观、结构简单、敷设方便等优点。由于导线无护套保护、发热量小,建议采用单独敷设的封闭电缆槽盒。
2保护接地与保护等电位联结
2.1保护接地
接地一般分为功能性接地和保护性接地。本文讨论的防电击接地就是保护性接地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还有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防电蚀接地等。防电击接地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或产生剩余电流时,使平时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带电而导致电击,将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地。这种接地通过保护接地导体(PE)、保护联结导体、接地导体、接地装置泄流。
2.2保护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结是为了达到等电位而在多个导电部分间的电连接,其作用是传递点位而非传送电流。保护等电位联结的对象重点是装置外可导电部分,而保护接地的对象是外露导电部分,此两者的协调配合才能达到电击防护的最终目的。GB 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中第5.2.5条规定设置等电位联结的基本原则。很多规范针对一些需要设置保护等电位联结和保护接地具体场所也做了明确规定,如JGJ 242—201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0.2.1条、国家标准GB 50139—20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第8.3.6条、GB 50055—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第3.3.7条等。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对于常见的浴室、淋浴间往往是设计重点,而各类机电设备机房、医疗建筑内的1类和2类场所等容易被忽视、遗漏等电位设计。在落实等电位联结设计中,一些同行只是在需要做等电位联结区域的钢筋混凝土柱、剪力墙或者楼板上预留预埋连接板,并没有设计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在一些需设置等电位联结的场所中设备或管道比较多,如带淋浴的卫生间、医院的手术室等,而预埋连接板的联结端子很少,这给施工带来很大不便。因此,建议预埋连接板和引出接线板,并设置等电位端子板,这样便于施工,尤其是对于等电位端子板只能设置在非剪力墙上的情况。
另外,最新IEC标准对局部等电位联结不做具体要求,但国家标准保留局部等电位联结的措施。辅助等电位联结可以实现局部等电位联结的全部要求,而且理论上比局部等电位联结接触电压更低。
结语
以上提到的建筑电气设计中问题并不是很复杂,电气设计人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对提高建筑电气设计水平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电工术语电气装置:GB/T 2900.71—2008[S].
[2]肖惠文.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6):243-244
论文作者:李欣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电缆论文; 电位论文; 桥架论文; 导线论文; 托盘论文; 回路论文; 电压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