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译好文言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言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考查,它不仅考查对原文的理解能力,而且考查学生的表述能力,因而它的难度要比辨别译文的正误进行选择难得多。这种类型在2002年全国高考试卷中第一次出现,分值为5分,估计今年的试卷仍会沿袭这一形式,因而在复习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把文言句子直接译成现代汉语,关键要掌握以下三点:
一、把句子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理解它的真正的意思。
如果只注意翻译句子的本身,而不顾及全篇及上下文,很容易造成对句子的误解。如“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报君赐”(《崤之战》)这句话,究竟是来报恩还是来报仇,若不看前面的文字,是无法把握的;又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这句话,如果脱离了上下文,也很难把它理解成“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
二、要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句中的几个关键词和文言句式特点。
例: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题)
要翻译这个句子,关键在于译好关键词“其”和文言句式“……之谓”。“其”字是文言中常用的虚词,可作代词,也可用作表示语气的副词,表示推测、婉商、反诘等。据原文中引用的太史公的话和这句末的“也”字和问号,可以推断这是一个不太肯定的判断句,这里的“其”可表推测,译成“大概”“可能”;“……之谓”是典型的用“之”把宾语提前的句式,是一个固定结构,可译为“是说……的”或“说的是……”。这两个关键处解决了,整个句子就好翻译了,可译成“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这里值得指出的是,在2003年《考试说明》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没有列入了考试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学习文言文就可以不学习文言句式,《考试说明》只能说明“文言句式”不直接作为题目出现。我们在阅读文言文中,除了要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外,还应了解文言句式的特点。翻译句子是不可能离开句式的。
三、要掌握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信”即要真实地表达原文句的意思,也就是要逐个对照落实;“达”即要规范而明白晓畅地进行翻译;“雅”即用词造句讲求精美,文笔要求优美。从目前考试的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来看,只要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可概括为“对”“加”“留”“删”“调”这五个字。
“对”,就是严格地按照原文的词义、词序和句式,逐字逐句地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如《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直译成“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加”,这里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在单音词的前边或后边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的词或短语。如上文《师说》中的这句话。原文的“古、学、必、师、传、道、授、业、解、惑”等这些单音词,就分别译成“古代、求学、必定、老师、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答、疑惑”等双音节词。
第二种情况是指增补原文省略句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中又不能省略的部分。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这个句子可译为“(第)一(次)击鼓,(士兵们)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竭尽了”。又如,“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2002年全国题)可译成“等到(他)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这译文括号里的词语,都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增补的。如果不增补这些词语,译文就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不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留”,就是保留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文言文中某些专用名称,如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国号、年号等,可以保留不译。例如:“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崤之战》)中加点的部分,应在译文中保留。另外,文言文中古今同义的词,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译文时也可保留不译。
“删”,就是在不影响文言翻译的前提下,删除原文中的某些词语。这些词语可以是发语词、音节助词,也可以是某些连词、语气词等。例如,“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工之侨献琴》)。这里的“焉”作语气词,仅表示叙述,可删而不译;加点的两个“而”,作连词,表示其前后两个词或短语之间是相继关系,可删而不译。
“调”,就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调整文言倒装句的语序。
(1)主谓倒装句,原文结构为“谓语+主语”,译文应调整为“主语+谓语”。例如“悲哉世也!”可译为“这样的世道真可悲啊!”
(2)宾语前置句,原文结构为“主语+宾语+谓语”,译文应调整为“主+谓+宾”如“沛公安在?”(《鸿门宴》)可译成“沛公在哪里呢?”
(3)定语后置句,原结构为“中心词+(之+)定语+者”,译文应调整为“定语+的+中心词”。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可译为“能发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是啊!”
(4)介宾短语后置句,原文结构为“主语+谓语+(宾语+)补语(介宾短语)”,译文应调整为“主语+状语(介宾短语)+谓语(+宾语)”。例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这里的介宾短语“于孙将军”作谓语“求救”的补语,译文应调整到谓语之前,作状语,这句话应译为“事情很紧急了,请允许我奉命向孙将军求救。”
另外,还有一些不调整就难以理解的句子,翻译时必须调整。例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如果译成“主人下了马,客人来到了船上”,联系下文就讲不通了。这里的“主人下马”与“客在船”是互文见义,应把这句话译成“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一起来到船上。”这样就讲得通了。
只要了解了文言文的特点,掌握了译文的方法,加上平时多加训练,相信译好文言文就不再是一件很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