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老年性膝骨关节病实施温针灸与针刺治疗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和心理状况。方法:以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进行治疗的50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50例患者按照入院号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患者实施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膝关节活动功能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膝关节活动功能参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膝骨关节病以常规训练为基础,实施温针灸与针刺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临床值得应用。
关键词:温针灸;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临床疗效
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质增生和膝关节面软骨改变,发病率较高,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发病原因为血液循障碍、慢性劳损、体重增加、直接损伤等,膝关节功能障碍、疼痛、畸形等为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症状,因此该疾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目前主要以中医治疗为主,比如温针灸和针刺等,但是不同的治疗方法也会有不同的治疗效果,为了研究温针灸与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治疗效果,我院特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进行治疗的50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患者进行研究,并对数据做了统计分析,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治疗的50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病为研究对象并使用入院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经过诊断,所有患者病情均符合美国膝骨关节医师协会推荐的膝OA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最大为79岁,最小为64岁,平均年龄(71.5±3.18)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为81岁,最小为60岁,平均年龄(70.5±3.09)岁。对比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研究入选标准:本次研究通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所有患者家属均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就诊前,所有患者膝关节疼痛情况已经超过15天;经过影像学检查,患者膝骨边缘均有骨性赘生物;所有患者膝关节晨僵不明显。
研究排除标准:关节明显畸形的患者排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排除;骨关节狭窄患者排除;骨性强直患者排除;关节存在创伤患者排除。
1.3方法
观察组实施温针灸治疗,进行针灸的穴位有:足三里、鹤顶、血海、阴陵泉、犊鼻、梁丘穴、阿是穴等。操作方法为:使用0.3mm*40mm的毫针进行针刺,针刺的手法主要以提插捻转,在得气后,需要在针柄上加一长度为1.5cm,宽度为1.0cm的艾柱,点燃艾柱下端,在艾柱完全燃烧后继续留针十五分钟,每天需要治疗两次,持续治疗20天。
对照组患者实施针刺治疗,除不使用艾柱外,针刺治疗穴位的选择以及毫针选择与观察组一致,每日治疗一次,连续治疗20天。
1.4观察指标
经过温针灸与针刺治疗后,分析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膝关节活动功能参数。治疗效果以显效、有效、无效来分析。显效: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只在劳累过度后有疼痛感;有效: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膝关节功能改善程度不明显;无效: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均未发生变化。以治疗前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参数评分来分析关节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得是SPSS19.0,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取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对比以P<0.05表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训练之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详情见表1。
2.2膝关节活动功能参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功能参数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是近年来临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主要标志为软骨退化,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发病越来越高,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发病机理是因为患者膝关节软骨发生了病变,从而形成骨赘,使得膝关节骨端硬化。由于老年人气血不足、筋骨不坚,极易受风邪入侵,因此患者筋脉会出现麻痹的现象。因此,对于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治疗,治疗主要以祛风止寒、活络止痛为主[1]。研究发现,温针灸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疗效较好。
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膝关节活动功能参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温针灸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实用。李晓忠的文献中,同样也对温针灸与针刺治疗年性膝骨关节病作了研究,本研究中的治疗总有效率(96.5%)与李晓忠研究中的治疗总有效率相类似,说明了研究结果是有效地[2]。膝关节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能否减轻患者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从而减缓关节变形,临床对于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以训练为主,比如患者在医疗器械的帮助下进行一些关节训练;通过按摩来恢复患者狭窄的骨关节间隙。药物治疗主要以中药外敷、西药内服为主。西药以抗炎药为主,中药有左归丸、血府逐瘀汤等。手术治疗包括人工关节置换术、截骨矫形、关节腔冲洗注药[3]。本研究中,选用的是中医治疗中的针灸法,主要以温针灸和针刺展开研究。犊鼻学能够缓解关节疼痛,同时对此穴位进行针灸,能够起到疏风散寒、通经活络的功效;血海穴具有疏散淤血的作用;阴陵泉能够利水肿、缓解膝盖疼痛。通过对上述穴位进行针灸,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膝盖疼痛等临床症状,温针灸借助艾柱调气血、协阴阳的功效,能够有效去除患者体内的寒气,平衡机理。
综上所述,温针灸与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相比较,温针灸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促进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患者的恢复,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邓春丽,邵彦. 温针灸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2):115-115.
[2]李晓忠.温针灸与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10):1480-1481.
[3]江浩. 温针灸法治疗老年骨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2016(1):99-100.
论文作者:周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患者论文; 膝关节论文; 针灸论文; 骨关节论文; 针刺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