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 关注自身专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行为
如果教师不能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行为,那就很难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因此,走进新课程,首先要给自己“洗脑”,让新旧理念在碰撞中批判与继承,从而指导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行为。
1.头脑的冲击波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要有一个过程。我的新教育理念的确立,是从“洗脑”那一刻开始的。说到“洗脑”,让我最难忘的是2001年8月22日在全国课改通识培训会上所接受的那次“头脑风暴”。课程专家、教材编辑们的精彩讲学,如疾风骤雨般地在我们每一位被培训者的头脑中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新课程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全新的教师生活,就连我,一个已经有10年教龄的教师,听到以后都产生了一种初为人师时才有的冲动。
当我们走进新课程的时候,发现一切都不简单。课程标准是全新的,教材是全新的,学生是全新的,课堂也是全新的。这些“新”,让我这个从事了多年教学,习惯使用一套教材,沿用一种教学思想的人,感到步履维艰。传统观念的束缚,旧有经验的不适用,新课程中鲜活成分带来的种种不适应,曾使我一度产生了怀疑:是我落后了,还是新课程改错了。通识培训中原本听得明明白白的东西,一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有一段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我又走回了老路。一时间,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形式,把课改成什么样子了,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现在想想,那不是穿新鞋走老路嘛。
2001年11月,在北京新世纪小学语文教材研讨会上,我聆听了教材专家们对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精辟解读,看到了全国38个实验区课改工作扎实推进的一个又一个缩影。这次学习,扭转了我对课改的偏见。回去后,我马上召开了家长会,在会上重申了自己对课改的正确认识,向家长们宣讲了课改的精神,并向他们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从此,我真正地走进了课改。
坚定了课改的信念后,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主动地去收集有关课改方面的信息资料,细细研读从北京买回来的书,《课改通讯》更是每期必读。大量的课改信息纳入我的头脑,我觉得自己好像换了脑,换了血液,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新的生命在成长。
2.全新的教学观在生成
新课改打破了以往教师一味地教,学生一味地学的旧观念,教学过程已经成为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连续、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了课程的建构者;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转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可以说,新教学观让我和学生同时得到了解放。
(1)我从教案中解放出来。教案作为我们课程实施的主要依据,以往被强调在仅次于课堂教学的地位上。教师执行好了教案,似乎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尤其是公开教学,教案设计得如何,执行得如何,被作为重要的一条评课标准。然而,随着对新课程理解的深入,我对教案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深刻的认识,却源于一次十分偶然的机会。
一次,两位伊春的同行来我校听课。第一节课要下课时,学校才通知我,让我准备一堂语文课第二节课上。校长似乎也觉得时间实在仓促,随口提议,让我把前一天的一节公开课再上一遍。我没有同意,理由很简单,一是上过的课学生没兴趣,也没有必要重复;二是我们经常要接待外地教师的临时听课,如果总是这样,势必会影响自己的教学计划。而要上一节新课,我又没有充分的准备,惟恐临时随意的教学辜负了不远千里来学习的同行,所以还是决定上新课。我利用课间十分钟的时间,匆忙看了看教案,决定上一节集口语交际与阅读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活动内容预计三项:①结合单元主题“勇敢”,讨论在课堂上怎样做才算勇敢;②看图说话,介绍自己独自在家的经历,说说怎样做个勇敢的孩子;③读小短文《冬冬是个勇敢的孩子》,说说体会。第二项活动是重点。把这三项活动纳入到一堂课,我认为层次比较清楚:先讨论,再说话,然后补充拓展。
可是一进入课堂,就不由我一个人做主了。在第一项讨论活动中,学生异常活跃,就“两位陌生老师来到课堂,一直不爱发言的胡云峰同学回答了老师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这种行为算不算勇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胡云峰平时上课经常一言不发,今天有人听课还敢回答问题,实在是太勇敢了!”有的却说:“胡云峰看有人听课,在装样子,是想给听课老师和伊老师面子,算不上勇敢。”我几次欲插话引导,无奈学生根本就不给我机会。学生所探讨的问题显然已经超出了本节课主题“勇敢”的范畴。因事关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价值取向,我决定由他们自己来澄清认识。最后,胡云峰同学自己主动出面与大家共同争论,才使得这一问题比较圆满地解决了。一节课就这样在一片讨论声中结束。下课时,伊春的同行满脸赞赏,一个劲儿对学生说:“你们很勇敢,非常勇敢!”
如果按以往的观点来看待我这一节课,我想很多人会觉得这不算是一节成功的课,甚至会说很失败,因为没有执行完教案,没有层次感与整体感。但是只要看看学生对“勇敢”的理解,看看他们当时课上,甚至课下还争论的那一股子劲儿,我觉得我成功了。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也勇敢地向自己、向过去、向教案发出了挑战。超越教案、超越自我,我和学生在共同学习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创生出了新知识,我们实实在在有所收获。
其实,新课程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有的那些不确定性,其中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尤为明显。实际教学时,教案中原本列出的重点内容,可能在课堂上根本就无暇顾及,而学生在课堂上临时出现的困惑和问题,有时却会占用“重点”所需要的大部分时间。因此,我们课改实验教师在写教案的同时,在自己的头脑中随时要备出另一份教案。
(2)我从讲台上走下来。三尺讲台,历来是我们教师独霸一方的舞台,我们中大多数都有过“三尺讲台话人生”的体验。在今天,这种体验的内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新课程要求我们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的地位也由主导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再牢牢占住三尺讲台不放,实现这种观念的转变、角色的转换,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让我真正地领悟到教师走下讲台必要性的,不是我自己,而是安徽的张德华老师。他是全国骨干教师研修班中的一名特级教师。他在我们牡丹江做了一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公开课。用组织者的话来说,他是在用新课改精神上课。
在这一节课上,张老师除去到讲台前板书三次以外(大约2~3分钟),其余时间里,他一直站在学生的中间。上课开始,他就和学生们站在一块,商量学习的方式,商量合作的形式,商量坐位的安排。到后来,他和学生一起读、一起悟。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让我终身难忘:他站到了凳子上,俨然就是课文中的伽利略。学生在他的感染下积极呼应,整个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给大家展现出了课文中的真实情境。张老师为什么能制造出这样富有魅力的课堂,我觉得根本一条,就是他从讲台上走到了学生中间。不,应该说是走到了学生心中。讲台与课桌之间,虽几步之隔,但张老师在走下来的过程中,摒弃了为人师的尊贵,周身洋溢着热情。学生和这样一位“可爱”的“老师”一同学习,自然是异常的主动。
回到我的课堂上,我也这样去做了。我发现,作为小学一年级的教师,光是走到学生身边还不行,应该俯下身来,争取和学生一般“高”。这样,我们才会和学生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学生视野里的东西才会真正地进入到我们的眼中。
(3)教学反思让我成长。在我的个人成长档案袋中,已经积累了大约几万字的成长档案。这是我个人学习成长的一个见证。在我们实验区,尤其是我们学校(也包括非课改年级),每位教师都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体悟、收获等写下来。这其中有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札记、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教学实录、实验方案、阶段小结等。
我们每位实验教师都成了“反思型实践教师”。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坚持时时反思、事事反思。如我在“多彩晨会”上,从学生那里听到了“狐假虎威”的另一层含义,即不要像老虎那样做事不动脑筋,让人欺骗。于是我写下随笔《孩子的“无知”启发了我》。看到阶段课改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日见成效,我又记下札记《合作学习的快乐》。我还结合开学初发本子,进行了数的渗透及分类教学,整理出“发本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录并辅以反思。
就这样,我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每个阶段,我都做下标记。三个学期过去了,我先后写下《和课改共同成长》《我同课改一同走过》《课改带来的幸福与快乐》三篇小结性文章。从成长记录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实验教师在课改路上遇到过的困惑与迷茫,以及不断成长、不断成熟的足迹。如果我们坚持走下去,那么必定会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中,开拓出教师专业成长更为广阔的空间。
3.全新的学生观、人生观
新课程改变了我们的学生观。课改让我们重新正视我们的学生:他们首先是活生生的人,是渴望发展的人,又是发展中的人。我们必须给予每一个个体以关注,必须关注每一个人的每一方面。其实人人有才,但人无全才,只要扬长避短,便会人人成才。如果我们坚持以这样的学生观、人才观去看待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也就不会是寥寥可数的几个精英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关注。
首先,我学会了关注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现在,我在努力消除课堂上的死角,把学习的信心和乐趣送到每一位学生心中。其实,如果我们按照一种智力类型去要求学生,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的学生,那么学生的个性特长怎么会发展呢?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吸收了多元智力理论,构建了多元的课程智力结构和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那处“清一色的学生智力观”。多一把尺子,多一些关注,自然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其次,我学会了关注学生的处境与感受。新课程更为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校生活的质量。它已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纳入课程目标之中。这些在以前的课程体系中,恰恰是被忽略的东西。更新之后的学生观,提醒并指引我们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现在,我已经学会像关注学生的学习一样来关注这些潜在的教育因素,使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关怀。我努力去和学生沟通、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心境,让他们从被动学习中走出来,在学习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4.聚集新的评价观
一进入课改,评价所带来的种种困难,让我们产生了反感。这边儿上课,那边儿还要琢磨怎么进行评价。又是老师评,又是学生评,老师手忙脚乱,课堂乱七八糟。现在想想,能不忙、不乱吗?片面地理解评价,认为评价就是游离于课堂学习之外的一个附加。简单地用发个小五星,给一句表扬,同学齐拍手高喊“嘿、嘿,你真棒”来评价,确实让人觉得是负担。其实,课堂教学评价与整个教学,应该是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试想,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单纯地教与学,对学生学习的优点、缺点不给予肯定或指正,对学习中的各种状态不给予调整,那么教学该是多么枯燥乏味的事情。
有了评价机制,学生头脑中渴望学好习的那颗火种才会被点燃。老师一句赞赏的话(你真行,老师怎么没想到),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温柔的抚摸,一次平等友好的握手,以及同学之间的一句表扬,一阵自发的掌声,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我想,不要轻视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虽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但是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小孩子来说,表扬后产生的骄傲会使他们获得进步。明白了这一点,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评价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对教育的具体实施显示着策略多样化的魔力。这种魔力,是我们教师工作方法与人格魅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作用,我们还在以往“评语本”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新的评价方式“成长卡”。“成长卡”分三部分,一是教师的话,二是家长的话,三是“我”的话。这种卡可以用在平时,不定期、不定人地针对个别学生进行阶段评价,还可以发放到学生及家长手中,便于家校沟通。另外就是在学期末,综合学生一学期的情况进行评价,在家长会上发放。这种评价方式,操作简单,学生喜爱,家长也易于接受。试用一年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提高自身教育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课程改革要求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活动课程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作指导,构建和生成新的教学模式。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这种需要,也为了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我们实验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构建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
刚刚进入课改时,面对全新的教材,我们在感到新鲜的同时,更多的是无所适从。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怎么教,教材与教参留给我们太大的空间。从老教材、教参一下子跨越过来,大家接受起来都很困难。这种困惑直接作用于课堂,导致了课改初期很多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有的教师无限夸大了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在没有课型限制的前提下,任意发挥,使学生读书没读好,认字没认会,写又写得不到位。很多教师,尤其是以往教学经验丰富,在课堂教学方面有固定模式的教师,很难跳出原有的框框,总是不自觉地走回老路,循规蹈矩地对课堂教学进行分类、分课型处理,使得原本应该更开放、更有活力的课堂,因为主观的教学行为而僵化起来。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实验区的业务主管部门及时组织我们进行了研讨。研讨会上,先是观摩有代表性的课例,然后组织实验教师就课例,就课改后的课究竟分不分课型,每一种课型究竟应不应该有一个路子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经过充分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如果再肆意夸大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再沿袭旧有的认识和课堂模式。那么,我们新课程的教学体系将无从建立。我们必须看到新课程中课程因素的变化,即它已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转变为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因此,教师应该利用新课程留给我们的创新空间和余地,努力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同时也改变自己的教学生活。
构建体现教师个性化的新的教学模式的任务迫在眉睫。这也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省、市语文教研员的全面关注和全力指导下,经过一年的实验和摸索,我们运用演绎法,从实践入手,逐步提升、创建了“自主—互动—体验—发展”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模式的提出
教学模式是我们教师个体进行教学创造的依据。任何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任何教学方案的完善,都是一个模仿、创造、再模仿、再创造……直至成熟的不断递进的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世纪课程改革对人才的呼唤,研究出一个相对稳定的、典型的、科学的教学模式。
创建教学模式的原则:全面性原则,即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来;尊重性原则,就是真正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主动学习;启发性原则,就是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不单纯就知识讲知识,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主动体验、积累感悟;激励性原则,就是充分关注学生,对学生的闪光之处给予热情而真诚的赞美和鼓励,从而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其不断地超越自我。
此外,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也是创建这一模式的初衷。
(2)模式构建的依据
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
②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
③以未来发展需要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
(3)模式内涵的界定
“自主—互动—体验—发展”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出发点,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多维互动、主动体验为基本形式。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学习的乐趣;让课堂成为学生活泼、上讲、主动发展的最好场所。这个模式的基本结构是:创境引思,目标定向;自主实践,互动感知;合作交流,共同体验;引申再造,感悟升华。
2.模式操作的程序
下边,我以《快乐的小公鸡》这一具体课例,来说明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其课堂纪实与评析见《黑龙江教育》(小学版)第2~3期第26~29页】
(1)教学简介
《快乐的小公鸡》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十六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游戏快乐的基础上,深入感悟快乐的含义,体会到帮助别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模式运用
①创境引思,目标定向
上课伊始,我先根据多数学生都帮父母做过家务事这一实际情况,让学生谈做家务事后快乐的体验,让学生初步自主感知“无事可做就不会快乐”。这样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切入,就为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使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进入了自然的学习状态。然后是师生围题释疑,协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协商时,重点要知道学生想学会什么。不同学生因其个性差异,学习需求肯定不同。此时,教师就要发挥主导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的“目标定向能覆盖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如果学生还说不到,就要注意在下边各环节教学中渗透它。这样,师生协商来定目标,也就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求的欲望。
②自主实践,互动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要给学生创设更为广阔的自主空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法,选择表达方式,然后经过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及合作学习,共同感知、主动发展。比如,在读课文前,先与学生商量:“这篇课文是让老师给大家范读,还是由你们自己试着来读?”这时学生的好胜心理会激发出自主学习的动机,他们会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读课文。课文是第一次接触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为了使其自主投身于识字实践,并在生生互动中加强感知,我在学生自由读课文后,引导他们在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合作读课文。在小组合作的时候,允许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读。这样,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读课文的实践,不但会使学生产生较高涨的学习热情,而且还有助于他们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③合作交流,共同体验
这里主要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就是让学生自己认真地去读,去领悟、体验、揣摩、探求、发现课文真谛,提高认识,陶冶道德情操。考虑到这一点,我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先观看课文录像,一是以生动的动画形象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我也想读一读的欲望;二是为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美、理解课文的形象美、赏析课文的意境美奠定基础。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手段,把它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不仅是为了引学生入情入境,还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认知的重要途径。在观看完课文录像之后,我再给学生以自主合作、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让学生看着大屏幕上的四次对话内容,进行朗读练习。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合作对象,两人协商,喜欢读哪一次对话就读哪一次。在读的过程中,我依据学生体验上的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并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让问题在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得到解决。然后由我提议进行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在师生平等的交流中,在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交融,使师生得到共同的发展。
④引申再造,感悟升华
这一环节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再造课文形象的过程中,深入体悟“帮助别人就能得到快乐”这一中心。这实质上是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的精神。针对这一特点,在师生有感情地朗读完课文之后,我把表演的权利交给学生。考虑到这一课时的时间分配和学生体悟的不同,我决定让部分学生到前边创编表演(参与表演的学生自主合作,互相协商角色分配,共同策划表演内容及形式)。然后组织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进行评价。这就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上来。此时,再让学生说一说“现在小公鸡为什么整天很快乐”,便会水到渠成。
在课堂上,为了能让学生获得学习快乐的情感体验,我时时处处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功能,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始终体验成功的喜悦,保持学习进程中愉快的心情。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充满自信。这也使“自主—互动—体验—发展”这一模式的思想精髓,在课堂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上都有所体现。
3.模式产生的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显示出它的优势。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全新的课堂:
(1)目标导向的课堂
一进入新课,学生就能够自主地给自己的学习定向。这满足了学生实际学习的需求,也包括个体需求。每一个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小目标出发,最终达到了综合性学习的整体大目标。
(2)自主参与的课堂
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①给予充分的时间;②给予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力;③给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④给予自主选择学习合作伙伴的权利;⑤给予学生随时指导与帮助。这样,真正把学生推到了主体的地位。
(3)体验丰富的课堂
考虑到学生在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等方面均存在着个性差异,因此在读书中,我让学生按自己的体验去表现对课文的感悟,使朗读不再是附和着教师的范读出现的一种旋律。学生的生活经历千差万别,带给课堂的也应该千差万别、百花齐放,情感体验也应该更丰富。
(4)交流合作的课堂
现在,我们已经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长,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朋友。这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被充分地体现出来。
课程改革的初始阶段,新的教学模式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把它视若珍宝,在一切语文教学活动中照搬套用。我们强调多元素构成新课程,强调在原有模式上生成新模式。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课程资源开发与创生的能力
新课程为教师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求教师掌握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备课程资源开发与创生的能力。
作为新课程中有专业发展需求的教师,应该放开视野,要知道我们的教材是课程资源,我们的校园建设是课程资源,我们的校园生活是课程资源,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课程资源……除去这些有形的课程资源外,更要看到那些无形的有待我们开发和创生的课程资源。
1.立足于教材,寻找不拘泥于教材的课程资源
寻找课程资源,应该分别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教师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自身的素质状况,决定着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就教材而言,教师应该具备二次开发的能力。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我家住在大海边》一课,如果简单地对待教材,那么我们这些大多数没有见过大海的北方孩子,就无法真切地感知课文,对大海也不会有什么真正的感受,“语文园地”中的关于大海的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便无法开展。那样的话,就违背了教材编写者的本意。为了达到利用地域差异来拓宽学生视野的教学目的,我到网上查阅了许多关于大海的图片资料,把它做成了一个小专题片“大海的故事”,在课前播放。学生兴趣盎然,一下子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
在教材二次开发的过程中,学生的作用也不可低估。例如,数学教材图文并茂,突破了以往例题加练习的格局,每课都有一幅主题图,有些主题图完全可以由学生进行创编表演,并在表演中学习,即把死的画面搬到生活中来。比如,根据“小熊开店”图,让学生看图讲数学故事,然后再就大家整理出来的数学问题,分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还可以模拟生活实际情境,让学生将学习口诀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教学,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明显高于往常。道理很简单: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数学教学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在生活中找到原形,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性,师生就不会被死死地捆绑在教材中,学生就会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但是学生却学得更多了。
2.寻找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
新教材已经给我们实验教师很大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但有时我们还是需要跳出这个空间,去寻找更大的外延,以此来补充教材。比如,针对语文教材中课文少,没有配套阅读材料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根据每一单元的主题选择相关的材料让学生阅读。又如,课文书每册中都有开放单元,像“书的世界”“车的世界”等,我们可以依据开放单元本身的特点,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到社会上,让社会上鲜活的课程资源直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这样,学生会学得更主动、更生动。而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开发这有形及无形课程资源的同时,就已使使自己的习翼丰满起来了。
3.补足教材,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有了教材,教师教教材,开发教材,并不难,难的是要结合当地的教育环境资源及学校条件等,自己开发课程,补足教材。“多彩晨会”是我校第一项校本课程【《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3年第2~3期第24~25页有详细介绍。】此外,我们还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和现有条件,开发了影视课、阅览课、信息技术教育课等校本课程。
四、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学生也是课程资源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他们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是课程的依据。他们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发挥着主观能动性。可以说,是学生在创造课程。
从表面上看,课程是由特定的社会成员设计的。但学生在和课程接触的过程中,会用他们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并积累鲜活的经验。而这些鲜活的经验其实又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就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就是极其宝贵的课程资源。我们对这种课程资源的认识,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记得有一次,学习“金黄”的“黄”字,在组织学生讨论识字方法时,学生中说出了很多方法,其中属黄耀宇的猜谜方法最为独特。当时他说:“老师,我能用一个谜语来帮助大家记住这个字:共字头,由字腰,两只小腿还不高。”我问他:“你怎么知道这条谜语的?”他说:“我姓黄,小时候爷爷教我这样记住我家的姓。”现在想想,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带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千差万别的个性走到一起。他们在认知方式、情感体验、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的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互相利用及无形之中的互相影响,不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吗?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课程的构建,我们实验教师还经常组织学生来改造教材,或依据教材自己创编教材。例如,学习了《元宵夜》后,我们把学生自己编的关于元宵的谜语装订成册。学生欣赏、学习自己创编的课本,其兴趣和积极性可想而知。
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启动,它为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顺应时代的要求,做一个会教、会学的教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我愿意和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交流、沟通,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