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路建设软土地基的处理策略论文_陈良

试论公路建设软土地基的处理策略论文_陈良

(东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000)

【摘 要】公路工程建设一直都是我国建设项目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软土地基的处理则是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对地基处理不当,就会严重影响公路工程的寿命和使用效果,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影响社会的发展稳定。本文结合东莞长安地区的软基情况,对东莞地区公路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案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公路建设;软土地基;处理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建设的数量以及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软土地基也是公路工程中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但由于软土地基在处理过程中一旦出现处理不当的情况会导致路基过大沉降,进而使路基遭受严重损坏,路面开裂,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对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必须做彻底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公路工程的工程质量。本项目位于东莞长安镇,长安镇位于东莞市南端,珠江口东南岸,由于近珠江口岸,因而该区域的软基问题比较普遍,在东莞地区也比较典型,根据地勘资料该项目所在区域内普遍有以下2层不良土层需要进行处理:

杂填土(层序号1)各孔均有分布,灰黄色,湿,松散~稍密状,主要由块石、碎石、粘性土及建筑垃圾堆填。揭示层厚为4.30~9.00m,平均6.48m,顶面标高4.53~4.99m,平均4.81m。

淤泥(层序号2-1):深灰色,饱和,流塑状,主要成份为粘粒,味臭。各孔均有揭露,揭示层厚介于3.60~7.20m,平均5.02m;顶面标高-4.10~0.69m,平均-1.67m;顶面埋深4.30~9.00m,平均6.48m。

对于软土地基,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寻找正确适合的方法进行处理。做好软土的勘察设计工作,根据软土层特有的物理特征以及物理力学标准,通过研究、比较、分析,选取相应的处理软土地基等方法。如果软土地基不符合所需承载力要求或者是稳定性比较差时,要采取适当的稳固措施。加固的方法有很多,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加强土地颗粒的靠拢程度,填充土体中的孔隙,从而提高土体的强度和抗压性。另一类方法则是把土颗粒用各种化学品即胶结剂胶结起来。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填充法

换填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公路中地基软土层换成其他类似但是质量较好的材料,加强地基承载力,降低土地的沉降量。当软土厚度在2m之内,工程任务重、时间紧且优质材料充足时,可以利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对软土进行替换,以提高路面的承载力,增强抗剪切度,降低沉降量,改善土质,加强排水功能。换填材料一般都是渗水性好的砂质材料。

2、垫层法

垫层的方法一般是在路堤高度没有达到需要高度且软土层的土质比较薄或者是雨季施工时采用,在填土层与地基基底之间设一排水层,从而使路基能迅速地将软土地基孔隙中的水排出,加快土颗粒固结速度,提高路基的抗压性,减少路基沉降的可能性,防止地基受到损坏产生剪切变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石料排淤法

石料排淤法就是用不易被风化的石料将淤泥排挤出来,石料的形状和大小根据泥炭稀松度而定,对于比较容易流动的泥炭和淤泥,片石应该选偏小一些的,但直径不应小于30cm,且片石中的粒径含量要低于20%。当软土地层相对平坦时,应沿着道路中线先向前再逐次向两侧扩展进行填充。当软土地层坡比较陡时,引投方向变为由高向低,并对低侧部着重抛投,直至低侧边部出现一个平台顶面。片石从软土上面抛出后,要用小石块填满垫平,并用重型机械碾压,确保地基的紧密度。

4、夯实法

夯实法适用于砂质路基或者是含水量少的软弱粘性土路基。主要特点就是施工简单、利用效果好、见效速度快,而且能节约建设材料,减轻人工预压的工作量,适用于大部分土层。但是当遇到水量饱和的淤泥性质的粘土或者是淤泥时,这种方法则要慎重选用。

5、搅拌法

搅拌法就是把水泥、石灰等参到软土地基上中,利用搅拌的方法使之充分融合并凝固;或者是把常见的水泥浆或水玻璃等化学液体注入到地基的孔隙中,通过改变地基的物理性质,达到加固路面的目的。由于可用加固的化学材料可分为 固体和液体类两类,也就使加固有两种方法即搅拌法和胶结法。

6、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依据固结原理在软土中安插排水通道,利用水压使软土沉降,提高抗剪力度。此法主要是通过在土层中埋设质量大且坚固的物体对软土进行施压,以提高路基抗压力、降低沉降量和维持土颗粒的稳定。

由于项目所在开发区域由多条道路组成,而且各条道路建设的时间也不同,只有一条进场道路工期非常紧迫,因此本项目根据地勘资料初步拟定了以下几种较可行的软基处理比选方案:

方案一、堆载预压联合强夯法

通过布置垂直排水通道(方案采用塑料排水板),采用堆载措施,加速地层下部淤泥层地基土的固结和强度增长,使沉降提前完成,减少工后沉降;运用夯击在地基中产生的冲击波和动应力,提高上部杂填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同时提高土的均匀程度,减小差异沉降。本方案的优点是工程费用低,缺点是工期长,该处理方案拟优先用于项目区内所有工期允许的地基处理项目。

方案二、高压喷射注浆法

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进土层的预定位置后,以高压设备使浆液或水、(空气)成为20~40MPa的高压射流从喷嘴中喷射出来,冲切、扰动、破坏土体,同时钻杆以一定速度逐渐提升,将浆液与土粒强制搅拌混合,浆液凝固后,在土中形成一个圆柱状固结体(即旋喷桩),以达到加固地基或止水防渗的目的。本方案的优点是加固效果好,工后沉降小,缺点是费用高,不适合大面积使用,该处理方案拟考虑用于项目区水利工程部分结构基础软基处理项目。

方案三、水泥土搅拌桩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是利用深层搅拌机将水泥粉(干法)或水泥浆(湿法)和地基土原位搅拌形成圆柱状、格栅状水泥土增强体,形成水泥土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总沉降。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本方案的优点是加固效果好,工期短,缺点是费用相对排水固结法高,该处理方案拟考虑用于项目区内工期受限的道路软基处理项目。

公路项目中软基的处理不仅受软土成因、厚度、性质的影响,而且也要综合考虑分析各种软基处理方法的施工工艺、工期以及造价等因素的影响,在确定软基治理方案时,还应考虑节约资源,注意环保,避免水污染以及噪音污染。

参考文献:

[1]王麟.公路建设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7).

[2]陶云峰.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J].技术科技传播,2012(14).

[3]丁溢飞.关于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J].中华民居,2014(3).

论文作者:陈良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6月总第19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  ;  ;  ;  ;  ;  ;  ;  

试论公路建设软土地基的处理策略论文_陈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