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东江园林工程公司
摘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绿化建设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有极大影响。而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提高城市空气质量,降低人们患病的可能性。在海绵城市理念中,园林绿化工作属于基础建设项目,对城市建设与发展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园林绿地中海绵城市运用与建议进行分析,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改善人们所处环境,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绿化;城市建设;技术应用
引言
城市园林绿化是一门新兴的环境产业,其建设过程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强调城市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变大,但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滞后,部分城市排水系统老旧,道路陈旧.很多城市在雨季时容易发生内涝,人口越多,风险越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绿化建设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有极大影响.而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提高城市空气质量,降低人们患病的可能性.在海绵城市理念中,园林绿化工作属于基础建设项目,对城市建设与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海绵城市简介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城市像“海绵”,是一种雨水利用措施,在应对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时有很好的弹性,以生态优先等原则促进雨水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2012年4月《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出现海绵城市的概念,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进-步强调海绵城市,随后的些文件和研究成果则明确定义了海绵城市,即像海绵一样的城市,雨季吸、蓄、渗、净水,在需要时释放并利用,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以及应对城市洪涝灾害。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则明确指出,要采用渗、滞、蓄、净、排、用等措施,到2020年70%降雨要能够就地吸纳和利用。
当前全国各大城市正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中,主要采取的措施:
1.1海绵城市--渗
1)透水景观铺装;
2)透水道路铺装;
3)绿色建筑;
1.2海绵城市---蓄
1)蓄水模块;
2)地下蓄水池;
1.3海绵城市---滞
1)雨水花园;
2)生态滞留区:2.1植草沟;2.2雨水塘;2.3雨水湿地
1.4海绵城市---净
1)雨水净化系统三部分
土壤渗滤净化:大部分雨水在收集时同时进行土壤渗滤净化,并通过穿孔管将收集的雨水排入次级净化池或贮存在渗滤池中;来不及通过土壤渗滤的表层水经过水生植物初步过滤后排入初级净化池中。
人工湿地净化:分为2个处理过程,一是初级净化池,净化未经土壤渗滤的雨水;二是次级净化池,进一步净化初级净化池排出的雨水,以及经土壤渗滤排出的雨水;经二次净化的雨水排入下游清水池中,或用水泵直接提升到山地贮水池中。初级净化池与次级净化池之间、次级净化池与清水池之间用水泵进行循环。
2)雨水净化系统三大区域环境
居住区雨水收集净化;
工业区雨水收集净化;
市政公共区域雨水收集净化;
1.5海绵城市---用
收集雨水用于建筑施工;收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收集雨水用于洗车;收集雨水用于抽水马桶;收集雨水用于消防;收集雨水用于景观用水。
1.6海绵城市---排
是利用城市竖向与工程设施相结合,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相结合,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一般排放和超标雨水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有些城市因为降雨过多导致内涝。这就必须要采取人工措施,把雨水排掉。
当雨峰值过大的时候,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一般排放和超标雨水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经过雨水花园、生态滞留区、渗透池净化之后蓄起来的雨水一部分用于绿化灌溉、日常生活,一部分经过渗透补给地下水,多余的部分就经市政管网排进河流。不仅降低了雨水峰值过高时出现积水的几率,也减少了第一时间对水源的直接污染。
二、海绵城市与城市园林绿化
随着风景园林绿化生态学的发展以及生态自然观点的提出,城市化建设同自然的关系在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支持下得到了有效解决。在生态系统循环中水循环是根本动力,动植物要生长,物质能力的转换,水循环是前提条件,只有正常的水循环才能推动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城市化前大量裸露的土壤可以涵水、渗水,使降水顺利进入地下水系统,达成水循环,但在城市化建设中,硬质化的道路、建筑减少了裸露土壤面积,降水无法顺利进入地下水系统,阻碍了水循环。降水只能汇集成地表径流造成城市內澇。如果城市园林规划合理,建设到位,那么动植物就会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中,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海绵城市需要与合理的园林规划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绿化为城市生态带来的自然净化作用,逐步形成完整稳定的城市生态系统。海绵城市本质上是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一种雨水利用技术,二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海绵城市技术应用设施
城市内涝、城市缺水干旱和水资源污染问题的解决是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控制径流量、洪峰流量、雨水回收利用进和电源面源污染等是这项设计中主要针对的内容。开发技术立足于控制目标低影响,按照功能可以分为水渗透、调节、储存和截面污染化等几类。具体的技术设施包括以下几种。
3.1入渗系统
将不渗水面积减少,地下水的补充通过雨水下渗来增加,并从源头上对径流加以控制,使其达到控制径流量的目标。同时还具有削减他一定的峰值流量和净化雨水的作用。透水铺装、渗透塘、绿色屋顶、植草沟和渗井等使其对应的单项技术设施。
3.2滞留系统
通过对雨水径流的最大化滞留,使洪峰流量减少,同时洪峰的到来也能得到延缓,从而促使控制洪峰流量的目标的实现。同时化具有净化下渗雨水的作用。湿塘、植被缓冲带和下沉式绿地是其对应的单项技术设施。
3.3存储系统
通过对收集和存储雨水的加工和使用,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实现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的目标。蓄水池和雨水罐是其对应的主要单项技术设施。
3.4过滤系统
要净化初期径流储存下来的雨水,使场地对雨水的自然净化力得到强化,从而实现控制点源面污染的目标。绿色屋顶、植草沟和下沉式绿地是其对应的主要单项技术设施。
四、在园林绿化建设提升中应用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4.1控制不透水铺装面积
透水铺装被誉为“会呼吸的”地面铺装,本身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研究表明,透水铺装径流削减能力为40%~90%,比无收集措施时提高约10%,洪峰削减能力在20%~80%,可以大大缓解城市排水压力,控制城市水体污染,维持城市水资源平衡。
在园林绿化改建提升中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规划硬化铺装时,选用透水材料,采用透水式的铺装设计,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建立绿色可持续的雨水排放模式,充分利用水资源。建设透水铺装时,由于车行道污染相对较重、荷载较高,采用透水路面应结合道路、交通、水利及其功能等现场实际综合考虑,选用透水材料应慎重考虑。但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荷载轻、强度低的铺装改建中,大力推广透水铺装,使雨水通过透水铺装系统有组织地汇流与传输后引入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从而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体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4.2因地制宜,设计下沉式地形
下沉式地形可汇集周围硬化地表产生的降雨径流,再利用其上的植被、土壤、微生物等的作用,截流和净化小流量雨水径流。在园林绿化改建提升中,利用原有绿地的地形设计,在绿地低洼处,设置下沉式绿地,可以有效收集下沉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在实际施工中,利用原有地形高低起伏变化,顺着地势走向,在高程较低处因地制宜的采用下沉式设计,并可结合水景、亭台等设计形式,营造良好的下沉式设计的景观效果与实用性。因此,城市绿化改建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利用现有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洼地、池塘、湖泊等“海绵体”,结合城市绿地进行综合设计,在不增加用地面积、少量建设成本的条件下,能够实现绿地多功能化、就地消纳雨水径流、减少外排雨水量、雨水资源化利用、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目标。
4.3充分利用原有绿地的边坡、边沟
在城市绿地的中部、边缘或广场、停车场、道路的边缘,常常地势较低,形成自然的排水通道,因此在园林绿化改建提升中,利用原有绿地的边坡、边沟设计,在沟底及沟壁采用植物措施和其他工程措施相结合的设计方式,设置生态草沟,收集绿地、广场和道路上的降雨径流,对污染径流进行过滤、渗透、吸附及生物降解等一系列作用,以达到就地净化处理、控制径流污染、促进雨水下渗、延缓瞬间径流系数的目的,同时,还能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了生态草沟景观效果与生态效益。
4.4建设地下集水管网,增强雨水收集利用
在园林绿化改建提升中,要结合城市中长期综合规划,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改建绿地地下改造、建设地下雨水收集管网,将雨水进行下渗和收集,最大程度地把雨水保留下来,减少了城市对市政管网的依赖,从而能减少管道铺装投入,减少对雨水进行综合利用。
4.5选用适宜的园林植物
园林绿化改建中选用的苗木不仅应符合园林植物种植及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要求。更应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的所需的生长势强、耐淹的树种。在实际施工中,可通过合理设置绿地下沉深度和溢流口、局部换土或改良增强土壤渗透性能、选择适宜生长的乡土植物和耐淹植物等方法,避免植物因处在集水点受到长时间浸泡而影响正常生长,影响景观效果。通过选用适宜的园林植物,既涵养了地下水,净化了水质,又可以改善微气候,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同时也降低了后期养护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结束语
由于城市具有绿地的局限性,在园林绿化改建提升中建设海绵城市,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综合规划,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材料,将由原有绿地绿化改建的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等海绵体系渗透到每个绿化建设中,在不减少建筑面积的前提下增加绿地比例,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建设地下集水管网,增强雨水收集利用,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净化和利用。
参考文献
[1]苏以江.海绵城市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运用与推广.2016
[2]董志洁.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2016
[3]李秀银.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绿化改建提升中应用的探讨.2012
论文作者:李东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城市论文; 雨水论文; 海绵论文; 径流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绿地论文; 透水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