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的诊治论文_刘冬, 刘奕琼,尹秀华

针对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的诊治论文_刘冬, 刘奕琼,尹秀华

刘冬 刘奕琼 尹秀华

青岛市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 邮编266555

摘要:研究目的:强化普外科临床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水平,通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提高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出院率及复原率。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某时间段内急性阑尾炎患者一百二十例,在医护人员的观察及分析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数据采集,针对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科学化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来进行。研究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出现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该组患者接受治疗的周期、恢复速度明显少于对照组,但是,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的消炎药用量及并发症比例高于观察组。研究结论:本次研究数据表明科学的诊断及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复原率,同时可以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缓减患者的病情,效果显著,可以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普外科;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研究

从发病率及就医率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在不同地区普外科室占据的比例较大,它的诱因也多种多样,且具有突发性,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生理疼痛感。急性阑尾炎患者病症较为突出,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初步的观察及分析就可找出病症所在,随着群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在阑尾炎病发初期人们更倾向于通过药物控制来延缓病情,这一举措虽然能在短时间内降低患者的痛楚,但是也会给后期医护人员的诊断工作造成些许影响,造成患者就医时病症出现误诊。因此,为了提高医院普外科临床治疗中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将通过真实病例的分析来进行治疗细节的优化,为急性阑尾炎患者早日复原提供建议和帮助。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某医院2011年4月到2015年四月急性阑尾炎患者共计一百二十名,通过初步的分析和判断,这些患者均符合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研究条件,且一百二十名患者中并未出现较大的内脏病患,其研究结果值得参考。医护人员通过随机分组的形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两女比例为35:25,平均年龄为43岁,最快就医时间为2小时以内,最慢就医时间为12小时。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3:27,平均年龄为42岁,最快就医时间为1.5小时以内,最慢就医时间为12小时。两组患者的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其统计出的数据可以作为理论研究的依据进行验证。

2、检查结果:对患者完成实验室相关检查后发现,患者白细胞计数比例以及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比例表现为增高的情况,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发现,患者表现出阑尾增粗的情况,并且回声稍弱,但轮廓能够清晰呈现。

3、方法:针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首先选择全麻的方法对患者实施麻醉。在准备进行手术前按照常规将膀胱排空,做好手术前的相关准备工作。针对观察组患者,要求其选择仰卧位,保持头部低30度。选择三孔法,于患者脐右缘制作穿刺孔(10毫米),将其作为观察孔,按照常规建立气腹。将观察镜置入,对腹腔进行探查,有效明确具体诊断,之后完成主操作孔以及副操作孔的置入。将患者腹内脓液以及渗液全部吸尽,将腔镜准确置入,找到阑尾位置,利用阑尾钳将其提起,并且对阑尾进行固定。之后利用超声刀完成阑尾切除。完成手术后,按照常规对患者进行补液,予以抗感染治疗以及对症治疗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观察指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完成手术的排气时间、患者的住院天数以及完成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观察,对最终临床获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5、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建立数据库,利用t检验以及卡方检验分别表示本次研究的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以P>0.05为具有均衡性,无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13.56±3.76)毫升,完成手术后排气时间(16.24±3.24)分钟以及平均住院天数为(4.96±0.46)天。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27.46±5.46)毫升,完成手术后排气时间(39.46±5.15)分钟以及平均住院天数为(7.94±2.53)天。最终发现,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患者平均住院天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急性阑尾炎患者极为明显(P<0.05)。在完成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概率、使用镇痛药的情况以及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

三、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如早期的腹痛患者可以服用抗感染与其他方面的药物进行治疗,而在城市中的典型特点、症状的急性阑尾炎非常的少见,而高位阑尾和腹膜后阑尾及盆位阑尾的出现,给临床上诊断急性阑尾炎带来和很大的误区,常出现误诊现象。针对以上情况,总结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点如下:首先,观察有提示作用的重要体征,对于未有典型转移性的右下腹出现疼痛的患者,多会有右下腹的麦氏点出现固定的压痛及反跳痛,这也可作为重要的体征。第二,对患者进行B超等影像学检查,B超扫查显示右下腹有腊肠状的肿物出现的患者,即怀疑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第三,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伴有感染征象,检查血常规的表现即白细胞的计数增加及核左移,同时发热症状对于诊断的意义也较大。

急性阑尾炎治疗最为经典的术式是在急诊手术下行阑尾的切除术,在术中给予连续的硬脑膜外的阻滞麻醉,在右下腹作斜切口。此术式具有百年历史,其安全性和效果均较高,同时,随着腹腔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也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该术式是以微创作为最大的优点,正常在经脐周的一点作观察孔,后在阑尾的周围作穿刺孔,凭借损伤较小和手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但对于阑尾炎合并腹膜炎及阑尾穿孔的患者,使用腹腔镜不便于进行腹腔清洗,且极易造成术后的感染,所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临床治疗的实施,需要医生严格按照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病理选择,选择好病例,避免发生不良事件。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及阑尾的周围形成脓肿的患者也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主要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同时辅之活血化瘀的治疗,对于脓肿患者也可在B超下进行穿刺引流。

综上所述,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准确,主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及早的对阑尾炎进行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许正金.老年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23)

[2]黄晓祎.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探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05)

[3]赵龙,朱安龙,朴大勋,姜涛,赵宪琪.继发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附66例报道)[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09)

论文作者:刘冬, 刘奕琼,尹秀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针对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的诊治论文_刘冬, 刘奕琼,尹秀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