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济整合效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岸论文,效应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海峡两岸经济整合问题,最重要的是需分析两岸整合是否有利,有多大利也即两岸整合效应。关于整合效应的分析,在整合经济学中有多种理论和方法。根据上一篇拙作(发表于本刊1998年第4期)中提出的两岸现阶段以自由贸易区的形式进行整合的设想,本文基本上采用巴拉萨(Bela Balassa)1965年《经济整合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方法来分析两岸经济整合所能产生的静态和动态效应。
一、两岸整合的静态效应(Static Effects)
整合的静态效应系指整合在某一时点上(at a point)对成员国的生产、消费和福利及贸易条件的影响。由于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主要源于贸易创造(trade of creating)或贸易转向(trade of diverting),因而也经常以贸易效应分析替代生产和消费效应分析。整合的静态效应包括以下三项。
(一)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
贸易创造指整合同盟成立后,由于比较利益和专业分工的形成,成员国对特定商品的购买从成本高的本国转向成本低的成员国。贸易转向则是指成员国对资源的采购从成本低的外国(非成员国)转向成本高的成员国。
贸易创造与贸易转向主要受制于下列因素:成员国互补或竞争的产业结构、供给与需求的弹性、成员国位置的接近与运输成本、整合同盟市场的大小以及整合前后的关税水平。由于两岸经济距离接近,祖国大陆劳动力比较便宜,因此两岸结成自由贸易区后,台湾对劳动密集产品的采购可能会更多地从岛内转向大陆。但由于岛内本身的劳动密集产业已经不多,而且台湾关税较低,因而就劳动密集产品而言,贸易创造不会太大。台湾在中度资本与技术密集产业上占有优势,大陆对这类制造品的采购会部分地转向台湾,而且数量会比前一项创造大。
由于祖国大陆与台湾产业结构上互补性较强,两岸整合后贸易转向不可避免。目前祖国大陆自台湾进口的货物以制造业产品为主,其中主要按原料区分之制造货品(SITC6)、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7)及化学品与未列名有关产品(SITC5)三项就占了90%。这些制造品,台湾在国际市场上受到韩国和其他新兴国家(地区)的有力竞争。1995年祖国大陆与韩国的贸易值达169.82亿美元。其中,祖国大陆进口102.93亿美元,进口商品的结构与从台湾进口的相似。由于祖国大陆关税较高,市场需求大,因而两岸自由贸易后,祖国大陆自韩国及其他新兴国家进口的中度资本与技术密集产品会部分地转向台湾,而且可能会有相当的数量,这对台湾制造业相当有利。另一方面,1995年台湾从全球进口达854亿美元,仅农工原料一项即达603亿美元,从祖国大陆的进口仅31.0亿美元。可见两岸开展正常贸易,其贸易扩大的潜力很大。一旦两岸消除货物贸易的障碍,祖国大陆输往台湾的农工原料和劳动力密集产品就会大规模增加,在贸易扩大的同时还会伴随着贸易转向的发生。由于台湾平均关税较低,因而台湾从外国采购农工原料和劳动力密集产品转向从祖国大陆购买这一项贸易转向会小于祖国大陆从外国购买转向从台湾购买的贸易转向。
贸易创造的发生有利于两岸资源的重新配置,提高效率。贸易转向的发生会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损害世界总体的资源配置效率;但因进口品价格的降低,会提高两岸人民的福利。两岸组成自由贸易区后,两岸整合就贸易效应而言,台湾的获益大于祖国大陆。
(二)贸易条件的改善
贸易条件也称净贸易条件,是出口价值指数与进口价值指数之比,它表示一个国家的国际收入及支出水平。两岸取消相互贸易的关税,放开直接投资,必将带来贸易量的扩大。目前两岸贸易严重不平衡的现象(1995年祖国大陆对台贸易入超116.8亿美元)将会消除,有利于祖国大陆贸易条件的改善。
两岸整合将增强中国经济的力量。1995年,两岸加在一起贸易总值近5000亿美元。如再加上香港,则中国的进出口总值上升到全球第三位。如此巨大的规模,对外国商品需求的弹性就增大,外国对中国商品需求弹性变小,因而对两岸贸易条件的改善有很大的作用。如此,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贸易单位,就能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中坚持有利的商业政策。
(三)行政费用的节省
这是整合的另一项静态效应,相互关税的取消节省了两岸公共部门的财政,也节省了为通关而需要的大量人力、物力的支出。当然,为组成自由贸易区而进行的谈判、磋商、海关执行原产地政策和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的管理工作也需要一定的行政支出。
二、两岸整合的动态效应(Dynamic Effects)
巴拉萨认为,动态效应即经济整合对经济的动态效率的影响,它主要体现在整合导致的大规模经济上。大规模经济从内部经济、外部经济、市场结构、技术变迁、风险与不确定性及投资等方面对整合地区发生影响。
内部经济效应是指随着市场的扩大和产出的增加而导致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祖国大陆与台湾成立自由贸易区后,清除商品流动的障碍,将极大地扩大市场。国际上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来衡量市场的大小。1994年,大陆GNP超过5000亿美元,台湾达到2450亿美元,两岸相加近7500亿美元。1995年,两岸进口2358亿美元,占世界总进口额的4.6%。两岸整合,对祖国大陆而言,市场将扩大近1/2,而台湾则面临一个比本岛大二倍的巨大市场。由于台湾人均收入超过10000美元,因而高级消费品的市场可能大于祖国大陆。
祖国大陆工业发展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是重复建设多,规模不经济。祖国大陆制造业的几大支柱产业,如石化、电子、机电、汽车均存在这个问题。石化工业以基础原料乙烯为例,1994年,祖国大陆共有乙烯装置11套,单套装置平均年生产能力为21万吨,其中最大的45万吨,大部分在11.5-30万吨之间。国外单套装置的生产能力大多在30万吨以上,超过45万吨的日趋增多,最大的达到90万吨。电子工业从总体上看还未形成规模经济,点多分散。如彩电共引进113条生产线,但六大名牌集中度仅30%;冰箱年产668万台,但年产10万台以上的只有10家;集成电路1994年的产量仅相当于美国1969年、日本1971年的水平,年封装能力2000万片电路以上的专业厂家仅3-4家。祖国大陆机电产业总体上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某些行业规模效应也很差,如数控机床。而汽车更是生产分散的典型,世界上一个车型的生产企业最小有效规模为40-60万辆,但祖国大陆年产量超过10万辆的只有一汽、二汽和上海大众。(注:曾培贵主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
就台湾而言,除乙烯、钢铁和技术密集产业的半导体基本形成规模外,多数产业规模较小。一些自然资源加工工业,如水泥工业,1993年16家工厂中,除二家产量接近规模经济(年产40万吨)外,其余14家无一达到20万吨。1991年台湾造纸工业平均每家工厂年产2.34吨,与6-8吨的规模经济相差很远。多数技术密集产业,没有达到规模经济,有些工业,如电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家电产业尚未达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就已开始衰退。台湾的机械工业、电子电机器材工业,除少数产品外,长期达不到规模经济。汽车工业除摩托车外,大小汽车和某些汽车零部件与规模经济相去甚远。1992年台湾年产小汽车43万辆左右,10家公司中除福特六和外,其余均不超过10万辆,其中有六家低于5万辆。(注:《台湾经济年鉴》,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1993年。)
两岸整合扩大市场和需求,有助于台湾和祖国大陆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工业获得规模经济,这方面台湾产业将获益更大。台湾制造业产量不经济,除了当局鼓励、扶助中小企业和国人“宁为鸡首,不为牛尾”的传统观念外,客观上是因为台湾毕竟只是一个3.6万平方公里的海岛,人口相对较少,市场狭小,有限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规模生产。祖国大陆产业规模不经济,主要原因不在于市场狭小,而在于市场的分割,在于计划经济和条块分割的制度,重复建设,盲目进引,搞“大而全”、“小而全”。只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并辅以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那么在支柱产业达到规模经济是完全可能的。而与台湾经济的整合,无异于极大地推动祖国大陆产业的重组、合并和更加专业化,使之朝规模经济发展。因此,从内部经济看,台湾经济将直接受益于市场需求的扩大,而祖国大陆产业更多地是从整合带动的进一步市场化中获得利益。
与整合有关的外部经济主要有二类,一类是处于市场之外的通过时间表现而来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等要素流动的效应,另一类是通过市场表现出来的报酬外部经济(pecuniary external economies)。下面,我们将分别讨论两岸整合将获得的这二类外部经济。
就生产要素而言,祖国大陆在基础科学和基础技术方面拥有庞大的研究队伍,在自然科学和国防科学的一些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另外,祖国大陆还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台湾资金充裕,厂商掌握了比较先进的制造技术、管理技术和经验,商品化和生产化能力较强,并拥有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著名经济学家俄林(Bertile Ohlin)曾指出,欧共体成立后,知识的交流和普及将为欧洲创造最重要的一种资源。祖国大陆和台流经济整合后,通过要素流动使得第一类外部经济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得以发挥。(1)祖国大陆雄厚的基础研究优势与台商产业化、商品化能力的结合,可以使那些基础研究获得较佳之应用,为解决台湾产业升级和祖国大陆结构调整作出贡献。(2)台湾厂商良好的管理技术和知识,有助于提高祖国大陆制造业的水平和效率。(3)两岸厂商接触的频繁将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4)祖国大陆劳动力有组织地输往台湾,可解决岛内劳动力短缺之苦。
报酬外部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直接的市场作用,即各产业之间的连锁、购销和互补,工业间相互作为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购销者相互促进;同时,一项工业的技术创新和产量的提高会带动关联工业的发展。产业间关联有助于为一项工业的发展提供供给——上游工业的发展和消费——下游工业的发展,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和一些中小国家尤其重要。发展中国家经常采用平衡发展战略或集中成长战略来提升本国工业,这些关键工业的发展同样需要供给与需求外部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可以达到相互关联,但达不到规模经济,这是由于上下游工业的先进程度与投资的限制所致。集中成本战略容易吸收先进技术,成长很快,但由于需求不足而跟不上工业成长的速度和模式,还由于出口受阻及关联工业落后,达不到外部经济效果而无法降低成本,容易造成生产能力过剩、闭置和浪费。缺乏外部经济在拉美50、60年代第二次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曾有过充分的表现。
两岸过去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都采用过这二种战略,如祖国大陆50年代集中发展重工业,台湾大力发展轻纺工业。以后,在祖国大陆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台湾由于海岛的局限,仅在某些产业形成了上中下游的整合,很多产业的原料依靠从日本、美国进口,产品依靠出口。两种战略给祖国大陆和台湾都带来一些问题,一是如上文已经讨论过的工业规模不经济,二是某些产业生产能力过剩,在台湾还有出口受阻的问题。
两岸整合后,中国庞大的产业群和市场将为两岸的发展提供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外部经济。总体上说,两岸整合后,台湾的制造业将获得来自祖国大陆的部分供给——高科技力量和原材料,而祖国大陆庞大的中下游加工工业无疑是台湾上游产业最大的市场。90年代以来,由于台湾下游加工工业大规模搬迁到祖国大陆,造成上下游产业发展失衡,如石化上游原料需求出现停滞状态。两岸整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点对于小岛型经济的台湾尤其重要,能够缓解台湾出口的压力。祖国大陆工业从整合中也会得到来自台湾的部分供给——高级工业原料,一些需在祖国大陆装配的零部件和半成品也会销往台湾。
两岸产业的关联还为台湾发展十大新兴工业和八项关键技术提供了外部经济。十大新兴工业本身就是按附加价值高、潜在市场大、工业关联性强等标准确定的。这些工业基本上是高度资本、技术密集产业。但台湾工业体系不完整,基础科学技术不占优势,R&D(研究发展)的投入与韩国、日本相比还有差距。两岸整合,祖国大陆可以为此提供基础工业材料、基础技术和测试手段。在十大新兴工业中,有些祖国大陆明显优于台湾,如航天工业和核能工业,有些在祖国大陆基本研究已有成效,但尚未生产化,包括通讯工业、高级材料、医疗保健、污染治理等。反过来,十大新兴工业的发展又可以为祖国大陆支柱工业的发展提供材料和技术。这些新的工业生长点的突破将刺激需求和供给,使上下游工业引进先进技术,从而引起连锁反应。这样,两岸整个工业体系将获得相当大的利益。
经济整合还将对两岸的市场结构、技术变迁及投资风险产生效果,从而影响两岸的生产力。(1)两岸整合将提高竞争,并造成集中。两岸自由贸易后,使得竞争者增加了。同一类商品的替代品增多,而且两岸官方对一些企业的保护政策也将减少及废除。在竞争提高的同时,将引起生产的集中甚至垄断,两岸产业规模不经济的状况将逐渐得以改善。(2)两岸整合有利于技术变迁。随着市场的扩大,研究本身也将获得规模效应,R&D的投入也会更多。(3)减少风险与不确定性。两岸成立自由贸易区将消除贸易限制,并使这些相对稳定下来,减少了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减少和市场的扩大,将更有力地吸引外国投资者投资祖国大陆,特别是外国长期投资的增加将使投资的配置更有效率。
以上对两岸经济整合效应的讨论,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都是自由贸易区对两岸的影响。那么,两岸整合对其他国家有什么影响呢?目前,与两岸经济、贸易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西欧、日本、韩国、东盟。就静态效应而言,对美国来说,因为它掌握最新技术,无论是眼前,还是长远,两岸整合不仅无损于它,而且有利于它对两岸的出口,日本和西欧的少量中度资本和技术密集产品可能会被两岸的产品所取代,对两岸的出口可能减少,但这种不利影响很小。对韩国和东盟国家而言,在短期内会发生贸易转向,会有一些损失。但从长期看,从动态看,两岸整合将使其他国家受益大于损失。两岸整合将促进中国的发展,经济将维持高速增长,人均收入提高,进口也将增长,并为上述国家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同时,两岸整合不是封闭的,中国自由贸易区将仍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它将为世界和亚洲的经济交流、合作和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两岸经济论文; 外部经济论文; 台湾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规模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自由贸易区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