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按摩与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与护理对策论文_王苗、周静、喻芬

安康市中医医院725000

【摘 要】目的:通过对中医按摩与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与护理对策的研究分析,来进一步研究中医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采用穴位按摩和贴敷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及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及家属满意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穴位刺激、吴茱萸药理作用,配合按摩和贴敷疗法可以起到止泻作用,此方法简单,无不良反应,可以避免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减少患者及家属的内心焦虑,减少患儿痛苦。

【关键词】中医按摩与贴敷;小儿腹泻;疗效观察;护理对策

小儿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医认为与小儿消化系统未发育成熟、免疫能力低下、喂养不当和感染有关,多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感染性多见,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非感染性因素包括饮食不当、过敏、双糖酶缺乏及其他因素等引起的腹泻。本文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4月接受诊治的6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针对中医按摩与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4月接受诊治的6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33例,女27例,年龄均在6个月~2岁。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2.6±5.1)个月,体重(14.9±4.06)kg;实验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1.6±4.9)个月,体重(13.6±3.89)k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采用穴位按摩和贴敷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和护理。

1.2.1 穴位按摩:主穴取足三里穴、中脘穴、脾俞穴。发热加曲池穴;呕吐加内关穴、上脘穴;腹胀加天枢穴;伤食加四缝穴;水样便多加三阴交穴。每个穴位按揉2~5min,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根据小儿临床症状,分别加上小儿特定穴位的推拿。(1)湿热泻: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加推分推阴阳100~300次,清大肠400次,退六腑100~300次,揉小天心100~300次,运水入土100~300次。(2)风寒泻: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加推揉外劳宫400次,推三关100~300次,摩腹50次,揉脐100~300次,揉龟尾100~300次,运土入水100~300次。(3)伤食泻: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嗳气酸馊,加推揉板门400次,清大肠400次,补脾土400次,摩腹50次,运内八卦400次,掐十指节100~300次[1]。

1.2.2 穴位贴敷:每晚睡前行吴茱萸敷脐,敷脐贴制作方法:将2g左右吴茱萸研磨成粉末,并用75%酒精调成糊状,加温至38~40℃,置于医用药膏上并贴于脐部,15~30min弃去。

1.3 疗效指标

以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急性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为依据[3]:治疗72h内,大便形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为无效;治疗72h内,大便形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治疗72h内大便形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为显效。1.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比较

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中医认为小儿腹泻属于“泄泻”范畴,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其病变主要在脾胃。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湿和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后,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泻。穴位按摩是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

穴位按摩和贴敷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①按摩时要求手指甲必须剪修圆滑,以不触痛患儿皮肤为宜。按摩时注意力度,可以采用指端、掌根、掌心进行揉按,由于小儿年龄小、皮肤薄嫩,按摩时需配用一些推拿介质,如滑石粉、姜汁等,目的是润滑患儿皮肤,防止擦伤,不宜过度用力,应平稳、柔和、轻快、着实,按摩时边按摩边注意观察小儿反应。②贴敷应避免在空腹时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对贴敷部位皮肤形成刺激,出现红疹、水泡等。③对吐泻严重及伤食泻患儿暂时禁食,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胃肠负担。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食量。忌食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④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扑上爽身粉,预防上行性尿道感染,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勤换尿布。

综上所述,通过穴位刺激、吴茱萸药理作用,配合按摩和贴敷疗法可以起到止泻作用,其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的常规治疗方法相比较没有差异,而两组患者满意率相比则差异显著,说明此方法简单,无不良反应,可以避免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减少患者及家属的内心焦虑,减少患儿痛苦。

【参考文献】

[1]单宝英,黄慧芬,陈娜,梁崇南. 中医综合护理技术治疗小儿便秘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2015,10:1555-1557.

[2]王雨晴. 中医护理干预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反应的影响[J]. 光明中医,2016,03:425-426.

论文作者:王苗、周静、喻芬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  ;  ;  ;  ;  ;  ;  ;  

中医按摩与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与护理对策论文_王苗、周静、喻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