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创设情境法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改变传统教学中的知识积累、感情性情的培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上扎扎实实的下功夫,绝不能只是图形式。情境可以把学生的经验世界与数学世界连接起来,为数学服务。但情境创设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不能单纯地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应该根据所学数学知识的特点,以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导向而设计。本文对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 数学 情境教学 策略
创设情境法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改变传统教学中的知识积累、感情性情的培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上扎扎实实的下功夫,绝不能只是图形式。
1 发展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意义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温馨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放松、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加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少指责、多鼓励,让学生勤动手,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完成学习内容。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优雅的情境教学课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设计更多的情境教学教程,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情境教学中快乐学习数学知识,让枯燥的数字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开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推动作用。情境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以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而且使课堂变得温馨自然。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热情高涨,一些疑难问题也可以通过与他人共同探讨得到答案。
1.3 有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数学课中的部分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利用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理论知识,答疑解惑。在情境教学中创设出有趣的、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能吸引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学习成绩自然会得到有效提高。
2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2.1 创设情境应紧扣主题。具体生动的情境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可以诱发学生情感,使学生的思维随之活跃起来。但若是一味地追求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但会掩盖掉教学主题,还会使本来属于数学的课堂失去了数学的味道。创设情境如果仅仅以情境吸引学生,而不是以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那就只是迎合潮流,会使学生难以把握课堂教学的主题内容,从而丧失了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中的价值。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紧扣主题,并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创设情境应真实可信。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新课标提出“有意义的数学应该是现实的”。“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教师应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真实的较典型的数学实例情境,为课堂教学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创设的情境不应牵强附会,不能远离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教师自己的喜好代替学生的兴趣爱好,更不能胡编乱造,提倡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
2.3 创设情境要充满乐趣。由于小学生的好动、好奇、注意力不集中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情境。作为教师,除了要充分挖掘例题、习题中的趣味因素,还应多动脑筋,创设有趣的故事、游戏等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2.4 创设情境要简明。只要能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三言两语的情境未必不是一个好情境。因此,数学情境要尽量做到简明,这样既省时省力,又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2.5 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质疑是学习的好帮手,我们可以给学生创设具有质疑气息的学习情境,在学生和教师之间搭起一架桥梁,让学生的求知心理有所安放之处。发现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关键,学生的问题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培养起来的,需要我们各位教师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在平时课堂上,我们创设的具有质疑气息的课堂环境应该具有吸引力,挖掘出学生的潜力,通过好奇去求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6 创设的情境要有“吸引力”。如果情境创设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有趣,富有挑战性,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那么情境创设同样不能改变当前学生怕学数学的现状。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通过对低年级学生调查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上课的前15~20 分钟能集中注意力,但是到了下半节课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学习兴趣低落,不能有效的参与学习。如在教学低年级的数学,在后半段的练习中,可以把课件的颜色做得比较鲜艳和出现一些比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声音。这样出奇不意的举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让学生说解答过程。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可以依次出现小狗、青蛙等动物。这样,学生一个个兴趣盎然,有效的进行练习。
总之,小学数学情境的设置方法有很多,较好地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启迪智慧,激发学习动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家祥.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6(13)
2 刘立丰.关于小学数学创设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
作者单位:贵州省威宁县牛棚镇白碗小学
论文作者:马礼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生动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