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理护理;口腔牙周病;治疗
牙周病是一种侵入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性和破坏性疾病。它是由结石,食物撞击,牙菌斑,咬伤等因素引起的。临床特征是牙槽骨发炎,牙齿逐渐松弛,导致成年人牙齿脱落;因此,它常常使患者遭受抑郁和自卑。常规治疗仅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详细的护理干预,但是患者的不良心理没有及时得到护理干预,影响了牙周治疗的效果。作者探讨了心理护理在干预期间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治疗中的临床重要性,如下文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0名在我院接受口腔牙周病治疗的患者进行本次实验,其中,对50名患者进行专科治疗,将他们作为对照组,而对剩余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工作,将他们划分为研究组。纳入和排除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2)所有进入治疗模式的患者均与护理模式相符;3)肝,肾功能异常者除外;4)有沟通问题和精神疾病的人。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监测口腔和牙周状况,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和及时随访。对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工作则是在常规护理之外,加上心理护理的工作,具体的内容有,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健康指导:护士组织患者进行健康意识会议,传播慢性牙周炎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指导患者正确认识慢性牙周炎疾病;同时使用图像,促销印刷品,小册子等进行治疗知识教育和预防知识教育,以增进患者对疾病发作和发展的了解,并在治疗过程中使他们有效地接受治疗和护理结合的过程[1]。2)治疗前护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与患者沟通的方法,采用平易近人的沟通方式,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减少因牙周治疗而引起的焦虑;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地回答。由于人群经常伴有听力障碍等症状,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可以正确接触患者的耳朵,从而使患者可以清晰地听到护理人员的相关指导。避免影响其他患者。同时,护理人员应详细介绍患者的检查情况以及往年成功案例和经验的实例,树立患者的自信心,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3)治疗后的护理:向患者说明药物的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在用药后,病人可以轻吐,但不能在30分钟内漱口;提高患者依从性[2]。并告知患者治疗后的注意事项,例如:禁止吸烟,禁止辛辣的冷食,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随访;4)加强社会支持: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促进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改善患者家庭的日常护理,避免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引起的自卑感和抑郁感。同时,解决患者的经济压力并促进患者治疗。
1.3 检验标准 综合术中及术后表现,将患者心情分为焦虑和愉悦两种。(1)焦虑:情绪紧张,不配合治疗,常有抵触治疗的心理及动作。(2)愉悦:情绪放松,常能主动和医生积极交流,积极配合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 数据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整个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2.0%)高于对照组(56.0%),P<0.05,见表1
3、讨论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炎症,会影响到患者的外表,如果不提供相应的护理,会导致增加患有抑郁症和自卑症的患者的比例。
牙周病不仅是损害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它与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牙周疾病有关。因此,正确诊断和治疗牙周疾病对国民健康具有重要价值。专门护理只能治疗患者的疾病,不能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这显然会影响患者术后愈合的效果[3]。邹洪宇统计了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的心理状态,统计表明患者对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出血和感染有担忧,不利于术后面部美容,咀嚼和压力的舒缓。研究表明,慢性和中度牙周炎的发展和康复与患者的心理压力有一定的关系。在心理压力下,人体的免疫预防能力显着降低,加剧了牙周炎的发展。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消除焦虑,抑郁和自卑等不良情绪,并允许患者积极与医护人员合作以提高随访率和患者依从性,并改善护士与病患之间的关系[4]。
这项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为明显。通过良好的沟通,心理护理干预工作有效地消除了患者本身的自卑感和抑郁感。这是由于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有效地增加了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重视,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中,这使得治疗更加有效,并使得患者的病症能得到更为快速的改善,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治疗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在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治疗中,医务人员可以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提供心理护理干预,以显着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临床治疗和患者满意度,并促进患者治疗工作的进展。使得患者相应症状能够更有效恢复。对改善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于促进护士与患者之间关系的正确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旭, 刘振农, 杨凤莲. 心理护理在口腔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 3(6):96-97.
[2]白培培, 郭丽, 冯翠萍. 心理护理在口腔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卫生, 2017(11):41-41.
[3]杜波. 心理干预在牙周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30):259-260.
[4]刘燕. 口腔牙周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 2015, 5(35).
论文作者:龙兰,张星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牙周病论文; 牙周炎论文; 口腔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疾病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