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工作论文_王兰

如何做好“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工作论文_王兰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金溪县供电分公司 江西金溪 3448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电力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力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售电侧市场竞争格局日趋形成,国家电网公司适时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建设“全能型”供电所。基于此,笔者结合当前供电所建设工作的实际现状,对如何做好“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工作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全能型供电所;建设;管理

全能型供电所在实际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常因为多种原因导致其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直接影响了电力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如何协调、处理好供电所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建立一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制度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工作环境,已经成为了全能型供电所在建设过程中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一、“全能型”供电所职责流程

近年来,我国各个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全面落实、贯彻“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工作部署,打造反应敏捷、响应快速、执行有力的服务前端,建立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供电所。在工作流程方面,一要下放权限,让供电所成为受理客户诉求的“总归口”,辖区内客户提出任何用电或涉电服务需求,供电所均能受理。二要赋予权力,让供电所成为落实客户诉求的“总代理”,能够对上下左右、相关各方进行客户诉求的进一步流转分发。三要明确职责,县公司对供电所需求“大包干”,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甚至能够实施客户资产代维护、能效管理,相关各方都要对供电所分发的业务起到及时的支撑与保障作用。业务流程方面,以落实工作流程为前提进行相关流程设计,努力精简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二、“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基本工作任务

现阶段,我国各个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所开展的“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规范供电所班组及岗位设置

1.1供电所班组设置

按照业务“前端融合”思路,突显供电服务导向,打造“全能型”生产班组。供电所一般设置客户服务班。用工配置较多的班组,在满足“每班组定员不低于7人,用工不低于5人”的前提下,可分设为“客户服务一班”、“客户服务二班”等多个平行班组。供电版内设专门班组服务园区的,该班组名称应为“园区供电服务站”[实际用工不少于3人)。其中的一班分配1人主要负责供电所综合管理、所务管理等综合性工作及营业厅业务咨询与受理、三库[表库、备品备件库、工器具库)管理、供用电合同管理、系统监控和分析等所内工作;二班分配2人主要负责配电设施巡视、运维检修、故障抢修及装表接电、用电检查、计量和用电信息设备运维、核[补)抄和催费、客户用电现场咨询、停电通知:安全用电管理和电力设施保护;设施设备及客户信息管理和维护;属地协调等现场工作。

1.2供电所岗位设置

供电所核心岗位设置主要由所长、党支部书记、副所长组成,由所长、副所长和有关人员对所内所有人员和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了量化、细化,针对具体人员制定了明细考核,并和每个人签定了协议书。

2.全面加强供电所管理

推进供电所营业厅综合能力提升,推行营业厅综合柜员制。以“互联网+”营销服务应用为支撑,构建内勤服务平台,打造“全能型”服务窗口,实现“一口对外”和“一站式”服务。另外,还要加强供电所信息化和技术设施的建设,加强薪酬绩效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开展“全能型”供电所建设

在开展“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工作时,应实现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供电新要求,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现状进行岗位分配,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岗位能力管理体系,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开展的各项工作任务都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另外,当地供电营业厅还应该建立一项“培训+考试”管理体系,加强工作人员各个方面的管理,定期为工作人员开展竞技活动,激发工作人员斗智,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与专业知识技能。

三、保障“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工作的措施

要想提升我国“全能型”供电所建设与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供电所管理和建设是公司的重点工作,“全能型”供电所建设是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供电所是供电企业直接与客户面对、交流的窗口。但由于在实际沟通、交流过程中窗口复杂、事情较多。要想做好供电所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就应该将现有的供电业务范围扩展,保证供电所抄表收费、故障报修等各项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另外,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还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制定出全新的管理方案实现“两抓头、带中间、争星级”活动,并根据员工工作现状进行岗位分配,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为电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

2.科学筹划,稳妥推进

在开展供电所管理工作时,要想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明确供电所业务范围,掌握电网的运行状况,并严格遵守国家指定标准开展各项电网服务。(2)加强对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推广,不断的向当地人们宣用电安全的重要性,做好各项电网的检查工作,保证电网可以安全的运行下去。(3)合理规划供电所各项岗位责任制度,并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现状、特点等制定对应的管理方案,提升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指定标准开展各工作任务。

3.开展全员绩效管理,提升工作执行力

根据“全能型”供电所建设的要求,结合各供电所具体工作实际,调整供电所员工薪酬,加大绩效薪金在总薪酬中的占比。推行绩效合约,落实派工单积分制,严格派工单管理和执行,实行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执行力。根据供电所综合柜员与台区客户经理的不同分工,细化各项指标,并签定绩效合约。在综合柜员绩效合约中,重点将优质服务指标具体到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沟通技巧、职业素养等方面,细化了新型业务应用推广、业扩受理,增加了营销、电采、费控、稽查、PMS熟练应用程度等指标的考核,将考核分值由2—5分提升到5—30分;积极高效服务客户、圆满完成任务的综合柜员奖励分值由2—5分提升到5—20分。在台区经理绩效合约中,增加了营销辅助工作的考核,包括线上缴费、政策宣贯、协议签订、掌机补抄、现场停复电等,重点考核台区线损,对线损合格率、在线监测率、准确计算率等细化考核,将考核分值由 2分提升到5—10分,分值越高对应奖金就越高,每月对照绩效合约兑现奖惩。公开透明的绩效考核,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执行力。

4.示范引领,强化保障

供电所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掌握全面推进乡镇供电所营配职能功融合,根据各个供电设备的运行现状进行低压配电运维,提升各类电力设备管理,保证所开展的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工作可以朝着“服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下去,提升供电所的供电与服务能力。另外,单位要制定供电所建设规划,落实项目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支撑,按标准配足抢修服务用车、仪器仪表、工器具、计算机和移动作业终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结束语

近年来,社会对于电力的使用需求逐渐提升,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用电需求,提升电力在运行过程中安全性与稳定性,我国已经开展了全新全能型供电场所,启动了供电场所的试点建设,贯彻落实全能型供电场所的部署工作,加强对供电场所的建设与管理,为电力行业在未来发展来说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骏,张欣,马志遥,张春雨.国网丰宁公司窄岭供电所:星级联创“上轨道”[J].华北电业,2016,11:66-67.

[2]冯岩,李琦,王伟,冯展勋,王世杰,高威.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20:191.

[2]张杰出.高玉兰.关于我国供电所标准化建设管理水平提升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电子版),2017,10.

论文作者:王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如何做好“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工作论文_王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