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辩证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西部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其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已经摆上了党和政府的重要议程。对此,很有必要做一番历史的、客观的、辩证的思考。
一、差距的历史及现状
依照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我国经济客观上形成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由于受所处地理环境以及内外部因素的多方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步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矛盾明显且在不断加剧。
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性问题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而是一个长期历史的积累。早在清代,部分沿海城市就已成为通商口岸,东部沿海地区自古就有下南洋之说,因此广东、福建籍贯的外国华裔和侨民较多,外贸和技术引进比较活跃。日本侵占我国时,在东北地区建立了现代工业,国民党政府在沿海地区的主要城市也建立了现代工业,少数内地城市如中部的武汉、太原,西部的重庆、成都也都建立了一些现代化工厂,但是这些工业孤岛存在于以农业为主的广大乡村地区。
建国初期,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十分明显的。1949年,沿海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77.6%;而中西部内陆地区工业总产值仅占22.4%。直到1978年以前,在均衡布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政府基本上实行的是均衡发展政策,且偏重内地建设。但这一战略不仅没有改变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性的特征,从某些方面看,反而使地区间的相对差距不断扩大。1963——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期间,我国地区间人均国民收入总体相对差异系数为74.0%,“三五”时期上升为81.3%,“四五”时期再上升为94.0%,“五五”时期达到最高点,为98.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平衡性日益显示出来,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步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基本方面:一是综合产出水平和产出效率的差距逐渐扩大。中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份额1980年为49.4%,1990年降为46.2%,1995年进一步降为41.7%。东、中、西部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速度之比1990年为1∶0.82∶1,1994年演变为1∶0.82∶0.62;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由1∶0.64∶0.55演变为1∶0.54∶0.44。二是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差距逐渐扩大。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978年分别为东部地区的89.8%和92%,1995年降为47.1%和51.2%;农民人均纯收入1978年分别为东部地区的76.9%和78%,1995年降为66.0%和49.9%。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与东部地区的绝对差额由1992年的328.9元和366.3元扩大为1994年的430.9元和565元。三是体制、文化背景的差距逐渐扩大。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经济开放度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市场经济意识普遍薄弱,居民的受教育机会和发展机会等都比东部地区少得多。中西部地区小学入学率、每百万人口中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等项指标都明显低于东部地区。
二、差距成因
探究中西部与东部差距扩大的原因,既有客观上的,也有主观上的;既有政府行为,也有经济因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地缘关系、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
(一)客观方面的原因。区位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了明显的位势差别。东部地区有着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面临海洋,气候温和,并且有较长的海岸线,出口通道便利,多为富饶的平原大川,因此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区位和自然条件明显处于劣势:一是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远离环太平洋和环大西洋经济圈这一全球经济中心。二是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三是人口承载力低下,一方面劳动供给受到数量限制,缺乏供给弹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缺乏积聚效益。
(二)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文化的、心理的、社会的传统和积淀,对不同地区人们的主观意识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人民,由于历史的、地域的原因,长期以土地为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生活,封建思想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新中国成立前,西南、西北等地区的大多数少数民族仍处于前资本主义的封建地主经济、封建农奴制经济、奴隶制经济时期,甚至大约有60万民族人口的地区仍然保存着浓厚的原始公有制经济的残余。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革命和建设,各民族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传统的积淀或多或少仍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小农意识的思维方式和惰性仍具有较强的惯性,人们思想观念上封闭、保守、依附的特点比较明显,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市场意识等现代观念相当淡薄。这是造成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思想根源。
(三)政策导向因素。可以说,政策因素是东中西部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实施了“非均衡的沿海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在政策的调整上,一方面给了东部沿海地区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一些全国统一的政策由于适应了东部地区的需要,从而促使其得到了快速发展。
首先,具有倾斜性的特殊的优惠政策。如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的特殊政策以及财政体制的改革。其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有许多政策,并没有地区倾斜性质,但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省区的各种条件很适合这些政策。且实施效果远好于中西部地区如产业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等。
此外,由计划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的改革,客观上也为沿海经济发达省区的经济高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改革前我国的生产要素如资金、劳动力、原材料等,主要是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来配置的。十多年来的改革,资源配置已经逐步转向了由市场来进行。因此,资金,人才等的趋利向发达省区流动也就成为必然。一是户籍管理制度的放松,以及鼓励人才流动的一系列政策,加速了沿海等经济发达省份的经济发展。东南沿海省区开放灵活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二是资金流动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沿海开发开放地区,在金融机构的设置上,较一般内陆地区更灵活多样,金融机构和金融设施远比其他地区多,金融业本身发展较快。相对发达的金融业和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较高回报率,使东南沿海地区吸储能力大大增强,造成“资金东南流”现象,有力地支持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三是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资源配置的结果,也显示出市场机制的作用。“六五”、“七五”、“八五”时期,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50.0%、56.0%和61.8%,呈明显增加之势。
更为重要的是,对东部地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不仅使东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引进了资金、技术,而且引进了先进的观念、管理经验和经营机制,从而率先与国际惯例和国际市场靠拢和接轨,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市场机制,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良性循环。而中西部地区则在这些方面明显地处于劣势。
(四)生产方式的原因。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总体上是同一生产方式,但在生产力水平上却存在差异,这是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劳动者的素质不同。其次,科技开发能力东部高,中西部低。第三,产业结构有明显差异。中西部地区农业比重普遍较高,非农业比重比较低,加之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过低,差距拉大成为一种必然;同时按照国家产业垂直区域分工布局,加工主导型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资源开发型产业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加工工业需要资金少,周转快,利润高,而资源开发需要资金量大,周转慢,见效不快,这种差异导致中西部丧失大量的产品附加价值,使之流向东部沿海,降低了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从生产关系看,东部地区生产关系由于比较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中西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则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所有制结构不尽相同。改革开放以后,中西部地区非国有经济发展缓慢,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占居主导地位,而当前国有经济的发展明显缺乏活力,制约了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市场化程度明显不同。市场机制是配置社会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东部地区由于市场化程度高,形成了市场配置人才、资金等要素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中西部地区在市场化进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处于一种计划缺乏手段,市场难以到位的尴尬境地,社会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再次,分配制度有差别。东部地区在分配制度上更多地倾向于按劳分配,更能体现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从而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西部地区吃大锅饭的现象仍很严重,平均主义思想仍有一定的市场,劳动者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三、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有基础。经过建国后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建设,特别是1965年以后的“三线建设”,中西部地区的许多省份已经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以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为支柱,带动了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的大跨度升级,奠定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为配合东部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加大了对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的建设力度,中西部的自然资源得到了大规模开发。“七五”和“八五”时期中西部省份都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交通运输能力显著提高,邮电通信状况大为改观,投资环境有很大改善,这些都为中西部今后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有条件。中西部地区具有赶超的资源、劳动力、市场和地缘优势。
1.资源优势。中西部地区人均资源远远超过东部地区,而且资源空间组合比较理想。特别是丰富的能源资源和丰富的黑色、有色以及稀有金属和化工资源相结合,发展高耗能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中西部地区的矿种分布多,许多矿种又包含有多种可利用元素,有利于形成综合性基地。我国今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所需国内资源的供给,主要靠中西部解决。
2.劳动力充裕优势。随着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具有了充裕的后备劳动力条件,同时因为在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低,人们的消费水平偏低,再加上劳动力充裕,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也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生产成本也相对较低,市场竞争的优势较为明显。数量充裕的廉价劳动力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大量的劳动力优势吸引资本、技术,这也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的一条捷径。
3.潜在的市场优势。随着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也相应地提高,为发展消费品工业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同时还体现在强大的投资市场上。中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充裕的劳动力,加上国家政策的导向和利益的驱动,必然会吸引东部的资金和技术向中西部转移,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辽阔的边境优势。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还具有发展与周边国家对外贸易的地缘优势。在西部一万多公里的漫长边境线上,已经形成了“中亚经济圈”、“伊斯兰经济圈”、“南亚经济圈”和“南半岛经济圈”。西部地区周边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生产力水平相对偏低,国民收入状况、人民生活水平、消费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都比较类似,有利于西部地区发展一般工业品和日常生活消费品进入对方市场,只要把住质量关,在周边国的出口贸易市场潜力也是很大的。
(三)有机遇。如果说中西部地区具有加快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潜在的资源优势等内部因素,那么中央决定加快对中西部的发展的方针又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外部条件。
1.随着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实施,中央将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力度和扶贫力度,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和建设投资。同时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将有一批能源、交通、原材料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投向中西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
2.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东部地区已有长足发展,正在寻求新的投资方向,必然将视线投向中西部地区以寻求经济合作,并将一部分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以及能源、原材料消耗高的产业和技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追求更多的比较经济效益。
3.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国家将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初级产品因价格不合理的利益流失将会大为减少,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同时市场竞争机制也为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四)有动力。中西部地区各级人民政府正在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赶超战略,寻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多方吸引外资和外省资金,寻找多种经济合作的方式和道路。中西部地区已经产生了强大的发展经济的动力。这是中西部地区实现赶超目标的精神财富。
四、中西部地区发展中的难点
目前制约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难点问题还很多,许多矛盾甚至是根深蒂固,严重阻碍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进程,这些矛盾能否解决以及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关系着东西部差距能否缩小的大局。
(一)资源优势如何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矛盾。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丰饶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其原因一是体制性原因。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实行的是高度的计划经济,无偿占有资源,行政调拨资源,不等价交换资源等非正常经济行为使得资源富集区不能成为经济和生产力的发达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充分运用价值规律”,到十二届三中全会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从十三大提出的“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到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选定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但是,“渐进性”的体制改革,无疑从中西部地区流失了大量的廉价的资源,更何况在资源价格的改革上国家向来是慎之又慎,放开的面不宽、量不多、速度不快,资源输出地区所得利益少。二是政策性原因,其核心是价格不合理。长期以来,中西部作为东部的原材料供应市场和最终产品的销售市场,为东部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但由于产品的比价严重扭曲,造成了工农商品之间,原材料、能源和加工工业之间,以及生活必需品和非生活必需品之间的价格极不合理,而且价格由上级主管部门靠行政的办法确定,地方必须接受,利益分配机制对中西部地区很不合理,造成了输出地区价值的双向流失。三是客观性原因。中西部地区基础条件、基础设施都明显差于东部地区,其交通、能源、教育、科技等都比较落后,基础设施差,生产成本高,由此造成了产品变为商品的中间环节的时间和空间拉长,费用增长,使本来能够得到的可观收入而被分配、交换等多层次、多环节所吃掉。四是产品开发度原因。中西部地区由于缺乏技术、设备、资金、人才等。对丰厚的能源、原材料产品开发度很低,许多产品都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初级产品,缺乏深加工和精加工。
(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方式并存的矛盾。中西部农村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然而中西部农业却面临一系列的问题,除与全国农业生产现状一样,存在着农产品市场混乱,如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农业生产市场风险大等一些共性问题外,突出的表现为:一是农业投入不足。1994年,以东部为1,人均生产投入的东、中、西之差为1∶0.99∶0.93,1995年该比率扩大到1∶0.91∶0.81;农业技术的投入中西部与东部也相差很大,农业科技进步更趋缓慢。二是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中有60%以上来自种植业,种植业收入中又有60%以上来自粮食。三是商品率低。1995年中、西部地区粮食商品率分别仅为36%和19.8%。
与落后的传统的农业生产相比,中西部地区的现代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却比较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工业投资重点在中西部,加快了中西部新兴工业基地的建设。改革以来,中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尽管由于计划体制下建立起来的许多工业企业由于机制不活等原因经济效益不佳,目前困难重重,但相对于比较落后的农业而言,中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规模上都远远超过了农业。
中西部地区传统落后的农牧业与现代大工业并存,落后的农牧区与现代化中心城市并存的局面,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制约了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发展。而同时,现代的工业生产方式,使工业对农业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援和贡献无能为力,力不从心。由此形成了两种反差极大的生产方式并存,互不适应,衔接点和相互支持能力都受到限制。
(三)落后的观念与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不适应的矛盾。中西部地区人们的守旧观念、守成观念、守土观念、平均主义观念、避风绕险观念、宗法观念、不服气心态、看不惯心理、等靠要思想、懒惰习惯以及等级观念、官本位意识、唯意志论等自然经济观念和传统计划经济思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群体性的思维和行为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格格不入,给建设和发展造成了许多无形和有形的损失和流失。
(四)人才需要和人才短缺及外流严重的矛盾。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由于教育、文化的落后,致使人才严重短缺。而人才外流的加快又加剧了中西部地区的人才短缺程度。近年来,中西部地区人才外流出现三个特点:一是外流规模加大。二是业务骨干外流比例增高。三是人才外流年轻化。
(五)经济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和资金短缺的矛盾。中西部要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然而,目前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却非常紧张。探根究源,原因很多,但根本的一条还是经济发展慢,底子薄。另外,80年代以来国家资金投入向东部倾斜,利用外资发展缓慢。据统计,1994年,拥有18个省、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新批外商投资项目占全国的19.4%,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仅占全国的12.7%。
五、对策和建议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立足自我、创新、竞争的意识。首先,应确立创新的意识。创新首先在于决策创新,中西部地区在发展战略上、在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极的选择和培植上、在制约发展的诸多矛盾的解决等方面,均应有创新性的思路。创新也应体现于决策的执行之中。纵观东部地区改革以来的发展之路,在宏观经济扩张时期自不必说,在宏观紧缩之时,也能保持高速增长,其奥秘在于创新。
其次,应树立竞争意识。竞争意识淡薄影响了中西部经济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东部与中西部发展的差距,客观上又使中西部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然而,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的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回避竞争只能坐以待毙,限制竞争,也只能保护落后。在中西部发展中,必须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
再者,要确立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意识。中西部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难,集中体现在资金的不足和科技的落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困难的解决寄望于东部地区的大量无偿援助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要依靠国家的投入也是不现实的,说到底,单纯依靠外部“输血”过日子,与东部差距只能是越拉越大。加快中西部发展,最关键的还在于要立足自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我发展。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优势,实施特色化发展战略。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选择符合本地特点的经济发展战略。如果中西部地区模仿东部走过的加工型的发展路子,只能是弃长取短,造成结构趋同、效益低下,而只有实施资源主导型的特色化战略,走资源开发、资源加工的产业化、系列化路子,才能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位置,站稳脚跟。从地区间的关系看,中西部发展需要东部地区经济技术力量的支持,而东部地区的发展若没有中西部资源作后盾也难以持久,客观上存在着东部与中西部进行联合与协作的要求。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市场化,东部与中西部的联合和协作只能在相互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市场、通过价值规律来进行。中西部地区实施资源主导型的特色化战略,确立自己区域以资源为后盾的经济优势,将有利于推动与东部地区的联合与协作,有利于东西互助和优势互补,有利于全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走非均衡发展的路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全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以经济特区战略、沿海、沿江开放战略等为特征,实施了非均衡发展的战略。实践讲明,这一战略在使东部地区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中西部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从而促进了全国整体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一条非常成功的发展之道。
受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历史条件等的制约,各区域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同一区域内各省区之间、各产业之间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在中西部发展中选择非均衡发展的路子,其目的正在于找出本区域内的优势地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以此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四)加大投入,制度配套,认真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在促进科教发展、提高人才吸引力方面,中西部地区首先要加大投入。在逐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中科教投入所占比重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教投入。其次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训的体系和制度,拓展人才培养的广度,提升人才培训的层次,提高人才的质量,并通过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尽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第三,要建立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弃除条条框框,为科教人才提供晋职、晋级、住房等方面的特别优惠,留住本地人才并进而吸引外地人才。第四,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研组织机构,建立完整的科研、生产、推广体系,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科技一体化进程,缩短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扩散、渗透的进程,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既重视速度、更重视质量和效益,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中西部加快发展中,数量的扩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与东部地区不同,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基础环境条件很差,改善这种环境,进行交通、通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规模的投入;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整体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规模小、底子薄,中西部地区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开发、资源的加工,单靠提高效益是有限的,仍然需要较大的投入。
在重视数量扩张的同时,中西部的发展应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使数量扩张与质量、效益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转到粗放与集约经营并重,并最终转到以质量为根本、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经营方式上去。
(六)放开手脚,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借鉴东部地区经济的起飞,一条重要的经验就在于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坚定不移地发展和壮大非国有经济。
(七)借资源引资金,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丰富的资源是中西部地区的最大优势,而资金不足、开发财力拮据又是中西部发展的主要障碍。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除了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深入挖掘内部潜力外,关键在于借资源引资金,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以开放促开发,以开以促发展。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agenda for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in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reduc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gions and the east.This paper has made an objective and dialectical discussion on the history and status of development in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the reason forthe difference existed between the regions and the east,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ir development.Finally,the countermeasures and proposals for the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标签:中西部地区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