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改革、资本市场、资本经营与资产重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产重组论文,资本市场论文,资本论文,产权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资产重组: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
企业乃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资本营运效率的不断提高是一国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主要前提,它同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一起,构成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两大支撑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如通货膨胀;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失衡等。追根溯源,无不与企业效益低下、国民收入分配失衡相关联。资产重组被提上议事日程并成为热点,其必然性在于,企图通过资产重组遏止企业效益下滑的势头,扭转企业效益低下的局面,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为最终实现国民经济整体性良性循环创造条件。
资产重组具有微观与宏观二重属性和双重功能。从微观上讲,资产重组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次变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冲动与来自激烈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必须不断地对现有资产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企业资产收益的最佳组合。从宏观上讲,企业资产重组必然带来社会总资产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间的重新配置。通过对低水平、分散、重复的企业实行兼并与联合;对资不低债的企业实行破产、收购,把闲置资源转移到产品适销对路、管理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中去。这种资源在企业间的流入与流出过程,本身就是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行为,它必然带来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从生产经营到资本经营:企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资产重组是一种市场行为,它是市场竞争中企业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资产重组首先表现为企业行为。准确地说,它是企业成长过程中为谋求自身发展所采取的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自愿的而不是强制的、自主的而不是他主的行为。任何行政性的、违背企业意愿的资产重组行为,最终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企业成长,从本质上讲是企业资本数量的不断扩张、资本结构不断优化、资本营运质量和资本营运效率以及企业经营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企业成长表现为企业获利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一般来说,企业成长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通过提高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强自我积累与自我发展能力,即通过走内部发展道路实现资本的积累与积聚;二是走外部发展道路,即资本集中式的道路,利用市场信用关系,通过金融市场寻求企业重组与扩张,其中最主要的分式是兼并与收购。它可以超越内部发展道路的局限性,在全社会范围内以更快的速度实现企业资本扩张和资本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重新配置。纵观当今世界大财团、大公司的成长史,便不难发现,它们都毫无例外地走过了一条由依靠内部自身积累到借助市场信用关系从外部谋求企业重组和扩张的过程,走出了一条从生产经营到资本经营转变的路。
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的根本区别在于,生产经营以企业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实现为目的,企业利润主要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游离于再生产过程之外;资本经营则不同,它以企业资本的保值增殖为目的,企业利润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企业资本在数量上得到扩张,结构上不断优化。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仍处于生产经营阶段,企业仅仅是生产经营主体而远远没有成为积累主体。因此,实现生产经营到资本经营的转变,必然要求企业真正成为积累主体,以资本保值增殖为目标,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逐步把对银行的高负债率降下来。企业只有既注重自身资本积累又积极寻求资本集中,才算真正走上了资本经营的路子,也只有到那时,国有企业改革的使命才告完成。
当然,资本经营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对生产经营的“扬弃”,是生产经营的延伸,良好的生产经营无论何时都是资本经营的前提。如果说,从生产型到生产经营型的转变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次飞跃。那么,从生产经营型到资本经营的转变无疑是其第二次飞跃。结论只能是,谁在资本经营中领先一步,谁就会在市场竞争中领先数步。
三、资本市场:实现资本经营与资产重组的关键所在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无论是企业的成长,还是国民经济的发展,货币资本始终是“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健全的资本市场既是衡量一国市场经济与金融发展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尺,也是提供货币资本的重要渠道。资本市场不完善,企业成长就要受到限制,就不可能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重组,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就无从实现。
资本市场一般包括股票市场、国债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直接融资体系的不健全,具体表现为股票市场、证券市场规模过小、经营操作不规范。直接融资体系不发达,企业所需长期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股票市场与证券市场仅仅在近几年才有了初步发展,而租赁和项目融资等筹措长期资金的渠道还远未开通,使企业的资本营运受到了极大限制,使大规模的、规范的、宏观范围内的资产重组因缺乏必要的交易工具而成为不可能,这不仅限制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与快速成长,也严重阻碍着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资本市场是企业筹资长期资金的场所。众所周知,企业长期资金的筹集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即企业通过股票或债券的形式直接向资本所有者筹集,或企业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向资本所有者筹资。国际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内,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是必要的、有益的。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也应如此。问题在于:1、为主、为辅结构,比例要适当,也就是说,为辅要有一定的量,目前比例太低,必须适度加大;2、间接融资要以金融机构的商业化经营为前提,也就是说,银行要按照商业化原则来经营。目前非商业化经营行为过重,必须加快国有银行商业化的进程;3、直接融资不仅受到资本最终所有者的承受能力的限制,而且要受到筹资主体是否实现资本经营及其经营水平的制约。也就是说,企业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并对其经营后果承担法人责任。目前,国有企业对自身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不负责任的现象极为严重,必须进一步加快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的改革步伐。否则,资本市场的扩大只会带来经济秩序的混乱。国际经验表明,在金融机构和企业缺乏自我约束,对自身行为不负责任的情况下,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要大得多。国际经验还表明,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融资信息成本低、激励机制强,具有对企业实行监控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势。我国实际情况表明,为实现企业从生产经营到资本经营的转化,推动全社会范围内的资产重组,在坚持间接融资为主的前提下,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健全与完善资本市场,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产权改革:塑造资本市场需求主体和实现资产重组的特殊条件
产权即企业资本所有权。从名义上讲,国有企业资本所有权是明晰的,无论从经济意义上还是在法律地位上,国家都是国有企业资本所有权的主体,国有企业的厂长或经理仅是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按理说,国有国营天经地义,但实践证明行不通。国家所有,委托经营,事实证明问题也很多。其最典型的表现是内部人控制,企业追求自身消费和福利最大化,无人对国有企业资本的保值增殖负责,富了方丈穷了庙,肥了厂长、经理抑或在短期内富了职工,却毁了企业,亏了国家,企业短期行为严重。此类现象极为普遍,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问题的出现到底是管理不善还是产权关系不顺。理性的思考表明,二者兼而有之,但根源在后者而不是前者。在国有企业资本所有权关系理顺前,让企业过早进入资本市场,是对投资者极为不负责任的行为,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重组,想必在“假破产、真逃债”之风刮过之后,“假兼并、真逃债”之风将随之而起。道理并不复杂。企业收购兼并以企业资本所有权的转移为前提,在国家这一所有者主体内部进行的企业收购与兼并,仅仅是同一所有者主体内部资产的重新组合,并不引起所有权主体的换位,其结果不可能是真的,而只能是假的或准的。这无疑是一种在白马身上画道道以求斑马的自欺行为,其后果堪忧。这不能不说是我国企业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
面对现实,便不难发现,全民所有制通过国家所有制来实现从未真正实现过。由于国有企业隶属于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而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实际上是国有企业产权的真正拥有者。国家所有制也因此而成为事实上的政府部门所有制或地方政府所有制或企业所有制。因此,为了推动国有企业的资本经营,重塑资本市场的需求主体,实现国有企业资产重组,防止假破产、假收购、假兼并,就必须首先对国有企业产权结构进行重组,变单一的产权主体为多元的产权主体,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的多元化与社会化。为此,就必须废除原有意义上的且已被实践证明弊大于利的国家所有制,加快以公司制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