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吴堡中学 719000
摘 要:本文阐述了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研究,主要以实验诱导与目标探索有机结合为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化学 探究学习 激发兴趣
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习者形成化学学习兴趣时,他对化学事物的感受就会既敏锐又牢固,同时使神经处于较强的兴奋状态,产生愉快,、满意和欢喜等情感体验,推动学习者主动地学习化学知识。化学教学须让实验和客观事实成为学生探索目标的基础,以实验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来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再者,老师在“导演”一堂课时,要使学生牢牢地把握住探究性教学目标,围绕“探究性目标”提供材料,诱导大家带着“问题”去猜想、去探索,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要达此目的,如果没有科学方法,就难以获取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教学程序设计
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这个主题,以实验为基础,用探索来解决目标的方法。
二、教学实例
1.“二氧化碳的制取”的教学。
复习思考: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回忆这部分知识,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氢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检验气体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制取氧气时,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是什么?要不要加热?依据什么来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
(2)制取氢气时,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是什么?要不要加热?依据什么来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
①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应当选用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与上述哪种气体的制取装置相似?
②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
总结出:
A.我们选用大理石(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这个反应不需要加热,因此,这种制气装置与氢气的制气装置相似。
B.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因此我们可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由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因此不能选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2.“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教学。
导出教学目标:有意识引导学生回答氢气、氧气是怎样的一种气体——“氢气是一种无色、比空气轻的可燃性气体;氧气是一种比空气略重、能助燃帮呼吸的气体”,从而导出二氧化碳是怎样的气体,导出目标。
目标分类,提出问题:从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来源几个方面提出学生研究二氧化碳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并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常识中猜想二氧化碳可能具有的性质,并说明原因。
实验探究:学生动手实验。在整个过程中围绕二氧化碳是怎么样的一种气体展开,又不断与生活中的二氧化碳相联系,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的分析:我们认为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中实施目标实验探索教学模式,是科学方法寓于教学之中的体现,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的作用,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看法和体会
1.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通过本法,不再是盲目地做实验,而是明确了实验的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增强信心,掌握学习的方法,诱发学生带着目标去探索的欲望,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效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安排在本章第三节,是在学生对碳这种固态非金属单质所特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了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并且学习了碳的重要化合物──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之后学习的,对于有关碳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深入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好本章的核心内容。
2.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自己来确定时间的分配,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此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其创造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致使学生一味死记硬背而无暇顾及“创造思维”。而目标实验探究却给学生提供了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积极思考、探索,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灵感。
4.符合认识论。
在实验和生活实践中得到了丰富的感知,在对比分析中产生了认识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玉考 谈中学化学教学.新课程,山西新闻出版集团,2016,2。
[2]刘静文 谈中学化学探究性学习.教育学,北京出版集团,2015,4。
论文作者:李建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5月总第1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气体论文; 二氧化论文; 学生论文; 目标论文; 氢气论文; 方法论文; 反应物论文; 《教育学》2016年5月总第10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