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论文_张献顺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论文_张献顺

山东省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开发区担山小学 26210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

合作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和高度的协调精神。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协调师生之间、生师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活动的情感效果,改善人际关系,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

一、搭建平台,做好合作学习的分组

教师对全班同学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在实践教学中,我曾经借鉴有些老师的方法,尝试让学生自己组合,目的是使成员彼此间在熟悉的前提下,主动参与、互帮互学、合作探讨。通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学习,我发现,小组成员间确定是很有默契,活动也有共同目标,但组间活动效果差别大,有的组在短短时间内就已高效地完成任务,而有的组却丝毫不为所动,无从下手。其中原因在于学生的组合往往是优生与优生走在一起;调皮的与好玩的走在一起;学习基础较差的走在一起。如此一来,小组的合作就难于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于是,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适当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

在小组合作中可以采取轮流制,如组长、纪录员、报告员等职位的轮换。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纪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纪录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二、角色互换,为合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合作实践活动中,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的现状,设想他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进入教师的角色,在角色的互换中实现师生的合作。

1.身体力行,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安排好活动进程,和学生共同活动。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特别多。那么教师是否就可以坐享其成了呢?当然不行。我会亲自搜集资料,及时告诉他们获取资料的渠道。在展示中,也拿出自己的一份。每次学生都会很佩服的欣赏。这样学生会在每次的活动中很积极的搜集资料,他们心里总是想:搜集到连老师都搜集不到的资料那该多棒啊。带着这种心理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可好了。

2.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与教师的角色换位。在活动中,适时设置让学生尝试当老师的环节,让学生替代老师去安排工作,调节学生之间的矛盾等,使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富有挑战性,能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潜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全员沟通,为合作铺垫坚实的基础

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有效的学习群体人数应为5—7人,少于5人,集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受到影响;多于7人,则难以实现集体内部的全员沟通,并因此影响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在现今的教学条件下,我主要从构建学习合作小组入手,实现全员沟通、加强生生合作。

1.充分利用邻近的空间位置的有利条件,开展有益的合作活动。邻近的同学,彼此接触的机会较多,由此产生的作用往往也不可低估。因而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就近合作的效应,为学习服务。如同桌之间对学习内容小声议论,说说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学生学会与人切磋研讨,克服了“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的习惯,在合作中逐步提高。

2.改变活动的空间组织形态。按照需要把常见的“秧田型”组合改换成“马蹄型”组合、“半圆形”组合或“圆桌会议型”组合,也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自由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共同扶助、共同提高。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容易敞开心扉,消除常规课上高度焦虑和消极等待心理,每位学生交流频率明显增加,活动效果显著。

3.组织分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我常安排活动小组进行比赛,学生的情绪特别高涨,也特别用心,都想着为自己小组争光,很好地体现了合作精神。

四、善于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品质

1.善于倾听。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要善于在别人的见解上完善自己的见解。

2.敢于表达。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精练且重点突出。

3.善于交往。在交往中,首先要尊重人,讲文明礼貌,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修改和补充自己原来的想法;其次,既要善于认识自己的情感,并能调控自己的情感状态,又要善于觉察别人的情感,以使彼此间的交往更加有效;第三,要加强交往中具体技能的训练,特别是成绩好的学生,教育他们要尊重别人的想法,并能帮助他人。

4.评价激励。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交流活动做出积极评价。不要以一个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而要针对学生的回答,肯定其积极因素,倡导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的有机结合,促成学生对交流的积极响应。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新的使命,每一位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构建起真正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新时空,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合作的过程中提高素质。

论文作者:张献顺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  ;  ;  ;  ;  ;  ;  ;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论文_张献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