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互动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研究_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关系论文,实证论文,中国论文,直接投资论文,国际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26X(2007)06-0062-05

作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中最活跃、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对各参与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关系都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相互促进、互动融合的关系,并共同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对这一相互依存、互动的现象做出解释,以便更好的指导经济实践。

一、相关文献回顾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其中蒙代尔(R.A.Mundell)在其1957年发表的“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一文中首先指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是可以完全替代的。20世纪80年代初,马库斯(Markuson,1983)等和斯文森(Svensson,1984)对要素的流动和商品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发现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或者国际直接投资与商品贸易之间不仅存在替代性,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存在互补关系,即如果资本的流动不是由关税所引致,且主要流入出口部门,则投资和贸易之间就将表现为一种互补关系而不是所谓的替代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Bhagwati(1987)和Dinopoulos(1991)等经济学家又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补偿投资”概念。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不同方式。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初步融合进行了探讨。从中观产业或宏观国家层面上,日本学者小岛清(K.Kojima)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初步融合进行了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纵向或横向一体化投资与贸易相结合的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进一步融合进行了探讨。

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调查发现,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不仅存在着替代、互补和交融关系,更体现出一种互动的趋势。然而,学术界对此二者间互动关系的定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与看法,本人把互动关系定义为:国际贸易诱发促进更多的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带动促进国际贸易,双方共同增长互相促进的动态关系。这互动关系也正是本文所要论证的。

有关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之间互动关系研究方面的文献很少。陈宪、陈晨(1999)对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进出口额进行了相关分析,证明了外商投资增长对进出口增长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他们的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与当年进出口额增长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23;但此后3至4年的相关系数则更高。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外商直接投资在当年通过带动进口刺激了对外贸易增长,数年后则通过推动出口对外贸的增长再次产生影响。杨迤(2000)对1980至1997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进出口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上一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额和进口额之间均存在较高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4和0.9464,即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贸易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陈左、苗馨和张箭峰(2003)从定性方面对中观层面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但以上的研究均侧重于相关分析和定性分析,而不涉及具体计量模型的建立。

二、研究思路

我们知道,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从贸易领域开始逐渐推进开放和经济自由化的。通过贸易自由化的改革,这些国家日益融入国际经济体系,进而推动金融等其他领域的开放。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而一个经济自由化的国内经济基础是国际直接投资较为安全的条件。因此,国际贸易的大力发展为世界各国建立开放的经济环境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增强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吸引力,诱发促进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不单是货币资本的流动,还包括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及知识产权等相关要素的整体输出。这种外部性已经被看成是东道国从国际直接投资中获得的主要利益。具体来说,一方面,东道国通过吸收随外资一起转移的技术、管理经验,迅速提高本国的生产力水平,改善贸易的商品结构,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投资于东道国优势出口产业的外国资本,会促进东道国出口产业的成长,并可利用外商的销售网络迅速进入国际市场,进而扩大它们的对外贸易量。因此,国际直接投资直接带动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并通过技术、制度和市场结构的创新效应,扩大了东道国的对外贸易。这是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互动机理。

为了寻求互动关系实证上的支持,本文尝试将协整分析与卡尔曼滤波分析引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关于时间序列变量之间协整关系的研究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计量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一大突破。这一方法弥补了长期以来对进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长期关系的研究只能停留于定性研究,而无法构筑具体计量模型的缺陷;同时,亦构成本文以下分析的理论基础。其思想可以简要概括如下:若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如下文中的外商直接投资流量FF、中国年出口额EX、年进口额IM以及净出口额NE)的值呈现非平稳,但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呈现平稳性,则表明这些变量之间存在某种长期的稳定关系,即称为“协整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协整关系的存在表明在该协整模型中,解释变量的变化将对被解释变量的变化产生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在通常情况下体现着一种长期的关系。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用卡尔曼滤波来检测各相关变量之间在数据方面的波动性,以此从实证角度来论证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间存在互动关系,进而揭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实证分析

为了从数据上寻找中国进出口贸易对外商直接投资的诱发促进作用在实证上的支持,本文将分别选取中国的年进口额(IM)、年出口额(EX)以及年净出口额(NE)为解释变量,选取外商直接投资年流入额(FF)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并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卡尔曼滤波来检测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在不同年份的影响系数变动。其中,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流量与存量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FDI官方数据库1,中国各年度的进出口数据均来源于WTO在线数据库2,样本区间为1980-2005年。

(一)协整分析

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同时证明时间序列之间具有长期的共同变动趋势,必须进行协整分析,而进行协整分析之前,首先要进行的是单位根检验,并要求进行协整分析的序列是同阶单整的。

本文采用传统的ADF方法对各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为了减少异方差,在检验之前对变量FF、EX、IM进行对数化处理,而由于变量NE在某些年度为负值,因而对该变量不做取对数处理。在ADF检验中关于滞后项的选取是以AIC与SC为标准,其中显著性水平确定为1%和5%,具体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的ADF检验结果可以看出,FDI流量和净出口额的原序列以及对数化后的FDI流量、出口额、进口额序列都不是平稳序列,但经过一阶差分后,5个序列均成为平稳序列,可以进一步进行协整分析。由于本文进行的协整分析是单变量对单变量,因此采用Engel两步法。

其中,首先分别以取对数的中国年出口额(LnEX)、取对数的中国年进口额(LnIM)为解释变量,以取对数的外商直接投资年流量(LnFF)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分别考察年出口额与年进口额与外商直接投资间的长期关系。其后,本文将以中国年净出口额(NE)为解释变量,以外商直接投资年流量(FF)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以综合考察中国进出口额与外商直接投资间的关系。协整回归方程为:

进一步对方程①②③的残差序列进行检验发现,三个方程的残差在5%的水平下是显著的,这说明上述三个方程各自所反映的两变量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即具有长期共同变动的趋势,其中:中国年出口额增长1%,将促使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增长约1.65%;中国年进口额每增长1%,将促使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增加1.77%;而中国年净出口额每增加1亿美元,将促使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增加约0.78亿美元。从各检测指标来看,模型拟合情况较好,各系数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的检验,F统计值显著。

(二)卡尔曼滤波

虽然我们通过协整分析得出了各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确定了这些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方向,但是,这种分析仍然只是基于一种固定参数的分析,这就意味着在样本期内,边际效用被固定为一常数,但这种情形显然与实际情形是不符合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投资与贸易的相互影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将进一步采用卡尔曼滤波来对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测度。卡尔曼滤波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当扰动项和初始状态向量服从正态分布时,能够通过预测误差分解计算似然函数,从而可以对模型中的所有未知参数进行估计,且当新的观测值一旦得到,就能利用卡尔曼滤波连续地修正状态向量的估计。

在利用卡尔曼滤波进行估计时,本文将三个方程都设置成同样的形式,即:

量测方程:y=c+sv1 x+e

状态方程:sv1=sv1(-1)

根据设定形式以及回归结果,新得出的三个量测方程与前面三个协整方程是一样的(在此并不写出),发生改变的是,此时三个量测方程中自变量的系数虽与之前相同,但在样本期内却是变系数,只是最终显示为一个与之前协整方程中系数相同的值。在样本期内,出口额与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进口额与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净出口额与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的关系变化如图1-3显示。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出口额和进口额与外国直接投资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数据上保持着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而图3所显示的净出口额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在数据上却表现出了一定的波动性,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一般来说,进口和出口与外商直接投资在数据上会表现出方向一致性,这是因为这三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外向程度的加深,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也会带动对中间产品的回购以及产品的出口。

四、结论与几点建议

至此,基于中国数据,由上面的协整分析和卡尔曼滤波得出的结果,本文从计量实证的角度论证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贸易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得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即:国际贸易诱发促进更多的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带动促进国际贸易,双方共同增长互相促进的动态关系。从本文得出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个结论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以下建议:

(一)我国应实行开放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政策

根据本文分析,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所以,在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倡导贸易自由化的今天,我国一方面应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经贸活动,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拓展对外经贸关系;另一方面也应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积极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应大力发展本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出口该产业的产品;同时,积极支持实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可以消化吸收传统技术和转移过剩生产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与调整;另一方面,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扩散到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中去,可以带动我国的技术设备、劳务和商品的出口。

(二)我国必须注意国际贸易政策与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协调

基于本文以上的论证分析,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分工的两种实现形式,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所以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只有使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相协调,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特别是当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生产模式已深入渗透到各开放经济体当中时,各国无论是发展国际贸易还是积极利用国际直接投资都应注意这两种政策的协调性,以保证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能实现真正的互动和良性循环,最终为一国经济的增长和持续发展服务。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制定和协调方面已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我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制定方面还存在互相脱节的现象。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我国必须将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和促进国际贸易密切结合起来,努力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获得最大的效益。

(三)我国现阶段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政策必须与国家竞争优势相结合

我国在现阶段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战略应该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均衡发展战略。以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均衡发展战略目标是全面提高和优化本国的贸易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及本国市场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所以,我国制定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直接投资政策必须与我国的竞争优势相结合,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的形成,首先应是国际直接投资方和吸资方的优势利用和互补,从而使国际直接投资形成竞争优势进而转化为贸易优势;其次,健全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形成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市场环境,使得国际直接投资的外部环境能保证互补优势转换为可以实现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得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我国发展对外贸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标签:;  ;  ;  ;  ;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互动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研究_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