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钢医院 014010
【摘 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共8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法,在治疗两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护理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脑血栓时,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康复护理;脑血栓;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203-01
脑血栓一般是指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脑血栓病中的效果,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后,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笔者将在下文展开详细的说明。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共8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4~81岁,平均年龄(55.9±19.8)岁;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56.4±19.6)岁,两组患者在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护理方法,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发烧、咳嗽、呕吐)等。及时抢救昏迷病人。让患者保持卧位姿势,避免引起压疮。加强饮食护理,禁忌油腻食物等。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法。第一,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的病房,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以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在患者休息前,按摩涌泉穴,可以缓解患者烦躁不安的情绪,保证其睡眠质量。第二,祛风化痰,疏通脉络。密切观察患者舌象、口臭、便秘,如果出现以上体征,表明发展为痰热腑实证。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向医生报告。第三,采取益气活血的办法。脑血栓患者身体素质差,气虚,容易出汗。鉴于此,要求嘱咐患者定期更换衣物,防止受凉。同时,多用温水侵泡手足,配合适当运动,达到消肿化瘀、疏通脉络的作用。第四,对患者实施体位护理。帮助患者翻身,找到舒适的体位,避免组织长期受到压迫。第五,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告知患者应该注意的事项,为其树立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第六,进行语言障碍康复干预。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适当的语言训练方式,引导患者张口、伸缩舌,锻炼面部肌肉[2]。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求反复练习。第七,采用肌力康复干预。让患者进行简单的运动,包括抬臂、坐起、转头,然后逐渐增加运动量,帮助病人行走、站立,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1.3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进行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护理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脑血栓的临床发病率较高,并且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的几率也较大。该病的病因主要为:血管狭窄闭塞、脑组织缺血、局部神经系统坏死。临床资料显示,脑血栓患者中常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另外,血小板增多、血管凝血、脑血管痉挛也会引起脑血栓。脑血栓患者的发病时间主要为睡眠期间,患者表现为肢体麻木、口歪眼斜,不能正常言语[3]。该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心痛苦,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患者一旦被确诊后,应该及时到医院治疗,并加强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及时恢复健康。
脑血栓患者发病急,治疗时间久,各项功能恢复缓慢。因此,为了使患者及时解除病痛,除了需要对症治疗外,还应该重视护理方面的作用。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促进身体各功能的恢复。为了进一步研究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的重要作用,本院选取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的办法。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7.5%,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观察组效果更佳。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的办法,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有助于患者各功能的恢复,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我院对患者进行了康复训练后,患者获得了更多脑血栓方面的知识,更加注意在饮食、作息方面的事项,从而有效的改善了病症。同时,给予患者适当肢体活动后,逐渐恢复了患者的手足运动功能。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可以进行简单的运动,包括抬臂、站立、坐起等[4]。另外,采用中西医护理方式后,患者不仅在身体上缓解了病痛,而且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达到了活血化瘀、打通脉络的作用。通过以上护理,我院脑血栓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式后,改善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了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相比单纯的西医护理,效果更加。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戴丽君.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04(05):28-29.
[2]张琳,洪晓娟.康复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5,10(05):102-103.
[3]吴有珍.优质护理用于脑血栓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5,04(05):28-29.
[4]宋俊莉.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5,10(05):102-103.
论文作者:姜淑芳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患者论文; 脑血栓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方法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