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点燃中国发展新引擎
文/葛雪刚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6.3%,其中消费的贡献率超过60%,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这其中,夜间消费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越来越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夜经济”火了!最近一个时期,许多城市纷纷出台政策促进“夜经济”。从大排档“撸串”到咖啡馆“撸猫”,从宵夜加餐到健身减肥,24小时不打烊数字公共服务、深夜值守小微信贷、视频在线电商主播、子夜穿梭外卖骑手……“夜经济”是增长的新动力,是市场的新引擎,是中国经济社会活力的新脉搏,更是百姓生活日益丰富的缩影。
我国夜间经济已由早期的灯光夜市转变为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从夜市的一碗小面到24小时书店的温暖灯光,百姓的“夜生活”是城市活力的象征。日益繁荣的“夜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兴活力源。
“夜经济”不仅成为城市消费的“新蓝海”,更为城市发展带来诸多产业发展机会。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小吃街、夜排档,到如今社交休闲、文化地标打卡、体育健身的日益流行,越来越多的“夜经济”新业态在崛起。
今年上半年,中国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服务性消费持续扩大,在全部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接近一半。统计显示,以服务消费为主要内容的“夜经济”在城市GDP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发展迅猛。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的夜间消费约占全天消费额的一半,并逐步上升。
20:30,北京前门天乐园戏楼。亮相文化创始人马瑛瑛目送观众散场,“又是满座!”一批“90后、00后”表演的创意京剧,让这所百年戏园又“活”了过来。
23:00,西安大雁塔广场。外卖小哥齐鹏鹏在火树银花的广场前穿过,五份水盆羊肉整齐地“躺”在后座箱里。不远处,一群游客正举着手机兴奋地直播着夜景。
大多数城市通过环境改造、亮化工程、文化植入、业态丰富与休闲配套,使夜间经济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围绕城市商务中心、自然或文化遗产、城市中心“边缘地带”的规律。首先,夜间消费场所普遍集中布局在城市各级商业商务中心的核心地带。例如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天津的滨江道,广州的环市路等在原有城市功能布局的基础上引入一些夜间活动场所,使之继续成为城市夜晚的活跃区。其次,是以自然或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夜间旅游区域。例如丽江、桂林、凤凰等历史古城的夜间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此外,南京市将丰富的夜间活动设计与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相结合形成其夜间旅游的“金字招牌”。杭州西湖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大规模亮灯建设和综合保护工程后,如今已经形成了以西湖为核心的夜晚活动区域。最后,城市中心的“边缘地带”聚集着许多夜生活场所。香港兰桂坊酒吧一条街、北京三里屯酒吧街、成都少陵路酒吧街中的酒吧和夜总会等夜间娱乐场所摆脱了诸如居住区、办公区等城市功能空间的限制,具有较大的空间和经营时间的自主性,形成了集约化发展的趋势。
5:00,兰州大众巷马子禄牛肉面总店。大锅内清水沸腾,壮实的拉面师傅甩开膀子揉面,第一碗牛肉面即将出锅。此时,这座西北城市的东方已泛起鱼肚白。
普通一夜,中国“无眠”。夜镜头里的中国,夜生活愈发丰富,灯光愈发璀璨。一个叫作“夜经济”的词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夜经济是上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名词,通常指晚6时至次日早6时发生的经济文化活动,包括购物、餐饮、旅游、学习、娱乐、休闲等。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夜间经济开始起步,当时是以餐饮为主的“夜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众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夜间消费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夜经济”是当前中国的一大热词。去年年底以来,天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相继出台举措,专门支持夜间经济发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王小广认为,中国城市在过去几十年中迅速扩张,但受房价高、通勤时间长、网络便捷等因素影响,老的城市中心面临下班后缺乏人气与活力的困境,“要吸引人、留住人,实现城市发展的‘再中心化’,就要从供给侧发力,做好制度性和政策性安排,提升服务品质。夜间经济正在成为提升城市活力、拉动中国发展的一个新引擎。”
中国“夜经济”有多火?据美团、阿里等“夜经济”大数据:全年看,双休日、节假日以及7月、8月和12月、1月成为夜间消费高峰;全天看,19点到20点是盒马鲜生到店消费高峰;21点后二线城市外卖餐饮增长最快;21点到22点出现网络购物成交最高峰;23点到凌晨3点,数以万计的人在网上“熬最晚的夜,买最贵的眼霜”;22点到23点,大理、重庆、杭州等大多数骑手仍在活跃跑单;23点到24点,贵阳、武汉、广州等近半数骑手仍在城市穿行;24点后,深圳、厦门、佛山等地超三分之一骑手仍在活跃送单。《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显示,21点到22点是淘宝成交最高峰时段,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比例超过36%。仅“小龙虾”就吃出千亿产值。美团点评报告称,2018年我国小龙虾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仅在美团平台就卖掉约4.5万吨小龙虾。而18点至21点、23点至次日凌晨1点,均是小龙虾订单高峰期。
我们的“夜经济”,是空间性的。夜幕降临,城市脱下白日的正装,换上不同风格的休闲服,开始展示着因放松而流露的个性。北京酒吧经济、上海PARTY经济、长沙K歌经济、成都麻辣经济。十里不同俗,南北不同风。外国人、外地人、本地人,都在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中直观地感受中国之大、风俗之多、家国之和。“夜经济”也是时间性的。我们的“夜经济”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夜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北宋就有“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我们有现代最红火的“夜经济”。这是世界第一网络大国的不夜天:暮色四合,网商银行小微借贷为众多小微企业解燃眉之急;支付宝夜间服务不打烊;深夜,生活缴费、公积金、医疗健康成为查询最多的公共服务。当代中国互联网“白+黑”,是夜生活,也是拼生活;带动增长,更带动就业:美团、饿了么数据显示,入夏,许多三四线城市夜间骑手同比增长超60%。他们使城市服务半径不断扩大,远郊不再是“睡城”,外卖消费增速甚至超过中心城区。“夜经济”催生“夜光族”,也催生“夜工族”:通过弹性作息、错峰值守、共享经济,深夜提供餐饮、网购等服务的外卖小哥、大厨、网店主,他们的劳动成为温暖夜色的光。“夜经济”不止在舌尖上,也在足尖上、在凝望和聆听里。越来越红火的晚间健身房、歌舞剧院、音乐厅、曲艺演出场馆以及通宵电影院、24小时书店等,不断提升着我们“夜经济”的文化品格。“夜经济”、夜生活、夜文化,“三位一体”奏鸣着中国不夜天的咏叹调。我们的“夜经济”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在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一个工作日晚上8点以后,很多摩天大楼办公室里,工作人员可能在等着与欧美同事开一场连线会议。由于全球各大金融中心地理位置不同,亚洲市场、欧洲市场、美洲市场因时差连成一个全天24小时不间断作业全球市场。在全球炒股炒汇的“夜猫子”之外,还有以亿人次计的短期跨境旅行者。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 1 8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1 4972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 4120万人次,双双超过1.4亿人次联结着中国与世界。地球村里,你我都是命运共同体。神州大地,万家灯火,这是中国也是世界的“无时差”生活。
1)施用钾肥明显促进了玉米苗期叶片数、株高、茎粗和SPAD值的增加,增幅分别为10.8%~23.2%、19.2%~40.0%、21.7%~40.1%和 8.5%~26.1%。 促进了玉米抽穗期叶片数和株高的增加,增幅分别为6.8%~10.9%和 6.6%~11.1%。 等施钾量条件下,100%OF处理的苗期株高、茎粗和SPAD值显著低于其他施钾处理。抽穗期茎粗和SPAD值均表现出有机无机钾配合施用高于100%OF处理和100%CF处理的趋势。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上海的夜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已接近白天的一半。他们调查的657家旅游企业中,有80%都愿意增加在夜间旅游的投入。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银联商务联合实验室数据显示,2019年“五一”,游客夜间消费金额占到全天的29.92%。“中国发展夜间经济,人民群众有期待,工商企业有动力,政府有积极性。”他认为,以旅游业为例,2018年中国旅游总收入已近6万亿元,如此巨大的消费大部分发生在白天,“晚6点至10点是夜间消费的‘黄金4小时’,如果将这个时间段的旅游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按照10%的增量计算,全国就将增加约6000亿元的旅游收入。”
夜经济 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夜间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自1990年初起步,经历了延长营业时间阶段、多业态的粗放经营阶段和集约化经营阶段。我国夜间经济已经由早期的灯光夜市转变为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逐渐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阶段以延长营业时间为主要特点。餐饮、购物等传统上以白天活动为主的服务行业逐渐向夜晚延伸,成为夜间消费的重头戏。许多特色美食和风味小吃在城市划定的夜间餐饮区内集聚,形成如北京的簋街,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等独立的24小时餐饮区。城市商业区中的品牌购物店也纷纷延长营业时间,并推出夜间休闲项目,一些如北京SOLANA、深圳壹方城等集丰富业态于一体的24小时城市综合体开始出现。第二阶段逐步丰富夜间经济业态。酒吧、KTV、迪厅/舞厅、夜总会等活动时间以夜晚为主、白天为辅的现代服务行业逐渐走向本土化、规模化。三里屯作为北京夜间经济的符号,从1995年第一家酒吧出现到2007年其方圆一公里范围内云集了北京60%以上的酒吧,三里屯酒吧街的店铺经营达到了高峰。随着酒吧文化的普及,在北京市其他地方相继出现了很多如后海、工人体育场北路、朝阳公园、燕莎商业区、朝阳门外大街等非常红火的酒吧聚集区域。其中后海作为北京历史上达官贵人休闲娱乐的场所,如今依托其传统的建筑和宜人的自然环境成为继三里屯之后的酒吧火爆区域。一些过去夜晚基本无人的文化类活动场所,如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音乐厅、影视厅、体育馆等被开发为夜间城市中活跃的娱乐区域。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的夜游博物馆,上海的“动物园奇妙夜”夏令营,北京海洋馆的寒假夜宿等夜间休闲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第三阶段随着消费需求和层次不断升级,夜间旅游的专项产品逐渐走向成熟,夜间经济开始集约化经营。各地依托历史街区、河流、湖滨、海滨打造夜间经济聚集区。南京“夜泊秦淮”依托“一江一河”,以城市夜景灯光和两岸的地标性建筑为特色,将餐饮休闲、观光表演及互动娱乐融于夜间游船,结合游船码头的商街夜市,形成综合型的夜游产品。随着两岸亮化工程及大型室内演艺、山水实景演艺等文化形式的加入,南京夜间旅游成为城市的“金字招牌”。陕西省西安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延长公交营运时间,开展亮化工程,建设夜跑、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新建、改建、扩建结合,形成不同风格的夜间餐饮主题街区,培育夜间观光游憩、文化休闲、演艺体验、特色餐饮、购物娱乐等五大夜游经济产业。特别是今年春节花费30亿元打造“西安年,最中国”开启夜间经济文旅融合盛宴。
在夜间经济消费上,我国城市居民消费夜间强于白天,东部远强于西部。约60%的城市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北京王府井超过100万人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重庆2/3以上的餐饮营业额发生在夜间。夜间经济消费存在“胡焕庸线”,东西差异明显,夜间消费绝大多数集中哈尔滨—北京—成都—腾冲一线以东,北京与东南沿海最活跃。夜间消费存在18:00左右的晚高峰和21:00-22:00的夜高峰双高峰。滴滴网约车数据显示:北上广深和部分珠三角及东部沿海城市佛莞厦为双高峰“不夜城”,武汉、福州、长沙等存在大的晚高峰与小而长的夜高峰。东部城市在无锡、烟台,中西部地区在泸州、绵阳和南充等存在晚高峰,夜间出行极不活跃。东北城市有晚高峰,夜间22:00后基本不出行。夜间出行前10城市是:北京、佛山、深圳、东莞、上海、丽江、西安、泉州、厦门、广州。
此外,在服务意识为导向的内部管理环境建设过程中,还应加强信息化管理手段升级及高校新文化建设工作开展力度。信息化管理手段升级能够确保管理层更加及时地进行财务数据收集与分析,确保管理与实际活动开展始终保持一致,避免管理层与执行层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矛盾冲突。高校新文化建设则应致力于将经费管理制度与具体执行细节融入文化建设与意识培养之中,将制度内化为一种文化,让管理人员与执行人员从被动执行转为主动参与,从而大大提升他们在制度执行方面的主动性、自觉性以及创新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00,成都玉林路小酒馆。一曲《成都》火了无数小酒馆,各地游客排队来体验“思念的愁”。
普华永道思略特按照业态丰富度和时间维度,将夜间经济集聚区分为三类:
夜间延伸型: 餐饮、购物等以白天活动为主的服务行业向夜晚延伸,延长营业时间,以美食街、夜市等业态为代表,在众多国内外城市存在,内容较为单一,代表区域包括北京簋街、成都宽窄巷子、台中逢甲夜市等。
夜间专项型: 酒吧、KTV、俱乐部、剧院等活动时间以夜晚为主、白天为辅的服务行业,专为傍晚和深夜打造,吸引特定人群,代表区包括伦敦西区、东京新宿红灯区、阿姆斯特丹红灯区等。
综合型: 以城市夜景灯光和地标性建筑为特色,结合文化娱乐、餐饮休闲、观光表演和生活配套等,形成综合型集聚区,代表区域包括东京六本木、新加坡滨海湾、上海新天地等。通常由地方政府统筹发展,受众广泛,营造舒适的消费和休闲氛围。
国家计委1983年10月下达文件,正式决定由华北油田向北京供气。1984年1月,选定了输气干线线路,并决定由华北石油管理局油建二公司承担全线的铺设任务。
可以看出,综合型集聚区是未来夜间经济集聚区的主要发展趋势,丰富多元的业态和内容不仅为夜间生活服务,更是全方位提升城市活力,这也是国际大都市纷纷提出“24小时经济”的原因。夜间经济的发展对于城市实现了三层功能。第一,夜间经济使营商环境得以优化,满足工作人群的多方面需求,延伸商务社交、高品质消费等场景,白天的CBD在夜晚成为了白领、精英的“加油站”。第二,夜间生活的丰富多彩,即是美好生活的体现,不论是工作在此或居住在此,城市的夜间生活是写字楼、通勤途中之外的第二空间。第三,夜间经济与城市活力紧密相关,城市“FUN”的一面未来将是体现城市活力的国际化名片。
夜生活 伴随着消费新需求而兴起
夜生活,是观察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
1984年,广州西湖路上,自发地冒出了夜市。一些胆子大的人在夜市上摆摊,出售服装和小吃,人气越聚越旺,这是广州的第一家夜市。广州市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元正回忆,中国第一阶段的夜市,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延长营业时间为主要特点。“从1995年到2007年,是夜市发展的第二阶段,特点是酒吧、KTV、舞厅等逐渐走向本土化、规模化。”赵元正说,如北京的后海、工体北路、燕莎商业区、朝外大街等区域相继形成了酒吧聚集区。
2007年以来,夜市进入了第三阶段。夜市产品开始集约化经营,“夜经济”崛起显现新特点。中国的“夜经济”从早期夜市地摊发展为多元夜间消费市场,内容涵盖“食、游、购、娱、体、展、演”等,消费主力、消费类型、消费期待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和不断提升的人民生活水平,是“夜经济”兴起的时代背景。“夜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也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轨迹相吻合。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门槛上,红火的夜生活是面镜子,折射出中国百姓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如今,与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00后”,正以一种不同于父辈的新的生活方式来享受生活。“消费升级甚至进入了审美层次,人们更加追求能够获得审美满足、情感共鸣的消费。”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费勇认为。
据生活方式研究院主办的“生活榜”市场调查,80.6%的受访者认为,夜间生活和消费的主要需求在于释放压力;59.9%的受访者认为,夜晚出现频率最高的情绪是“放空自己,不需要思考”,夜生活中减压的心理需求相当明显;夜间消费停留时间以3至4个小时为主。“夜经济”繁荣背后,是百姓消费空间和时间的不断延展——“中国是全世界最繁忙的经济体,需要有与之配套的夜生活。”广州摩登百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骆建基说。
在西部城市乌鲁木齐,大巴扎夜市是人气很旺的“深夜食堂”,日均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人们拼桌吃饭,孩子们嬉戏打闹,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在中部城市长沙,一家主打小龙虾的网红餐馆一天排号达7000多桌,晚上11点顾客还在等号入座。在长沙的24小时无人值守便利店孚利购,顾客可自主加热便当,冲泡咖啡、方便面,夜间的销售额占三成。银联商务的数据显示,“80后”游客夜间消费最为活跃,消费金额及笔数均占所有游客四成以上。在南粤广州,珠江夜游是旅游传统项目。如今的珠江夜游红船,是一座现代化水上移动剧院,每晚演出岭南文化的代表——粤剧。广州城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辉介绍,自2016年3月公演至今,上演千余场,去年营业收入过千万元。
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夜幕时分,红墙黄瓦的仿唐建筑被华灯点亮,人群摩肩接踵。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顾育英介绍,今年春节期间,大唐不夜城所在的曲江新区各大景区接待市民、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106亿元,辖区酒店平均入住率超过75%。北京五棵松华熙商圈从今年5月起,营业时间从夜里10点延长到12点后,同比月流水增长三成、客流增长四成。“珠江琶醍”是广州的“网红”酒吧一条街。“一天能卖出2吨啤酒。”广州琶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志军介绍,利用珠江啤酒原址老厂房建起的酒吧街,集生产、消费、文化演出、艺术展览为一体。因为聚集了人气,广州市公交专门在琶醍设了一站。
PS培养液的制备:马铃薯20 g加入1 L超纯水煮沸至马铃薯完全烂软,纱布过滤后加入15 g蔗糖,加超纯水定容至1 L,每个三角瓶分装30 mL,然后置于121 ℃高压灭菌15 min备用。
夜经济 蕴含中国经济强大内生动力
“夜经济”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生活质量、消费水平、开放度、活跃度、投资软环境及经济与文化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认为,“夜经济”一头连着消费端,一头连着生产端,有力推动了新旧动能转换。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文化旅游会展研究中心主任何建民则认为,当今“夜经济”的蓬勃发展,是百姓休闲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寻求新的消费亮点、延展消费空间和时间的结果。
进一步扩大消费,首先要让百姓“有钱消费”。今年我国近2万亿元的减税降费政策正在加快落地生效。今年上半年,个税改革人均减税1340.5元,累计1.15亿人无需再缴纳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在减税降费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速。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发文,出台24条具体举措促进消费,顺应居民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今年7月,国务院同意建立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升级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说,与欧美发达国家消费率高达80%至90%相比,中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约60%,消费增长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许光建表示,发展“夜经济”将成为推动消费的重要力量。一方面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消费“跑起来”,另一方面要对“夜经济”企业进行税收扶持、用工扶持、经营场所扶持等。从吃喝玩乐购,到创新生活方式、追求生活美,百姓需求倒逼企业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珠江夜游、小蛮腰、长隆大马戏号称广州夜游”老三样”,但是除了看动物,就是看夜景、看灯光,文化氛围还不足,要补上广州夜生活的文化短板。”广州市发改委服务业处处长尹志新说,要发展内容健康、形象正面、服务规范、业态丰富、受众多样的“夜经济”。“夜经济”行业尚缺乏有领导力的标杆品牌,商家开店快淘汰也快,经营同质化、扎堆现象严重。有消费的地方才有经济,要发展百姓身边的”夜经济”,提高夜生活消费的便利性。”周天勇说。“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支持发展”夜经济”,既要放活也要管好。”周天勇指出,城市管理部门对噪音、排污、垃圾分类等问题不能一禁了之、罚款了事,而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学校应立足我州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利用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使人才培养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要求,着力培养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技术型人才。根据市场用人需求改进专业设置,调整专业结构,尝试性地开展民族地方旅游、民族工艺、民族医药、民族食品深加工等特色专业。这些特色专业一方面因其教学内容来源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为民族学生所熟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民族地区发展培养留得住且具有一定素质、掌握特定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发展“夜经济”,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解放思想,升级城市治理能力。上海建立了“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济南出台“夜间十条”:调整道路洒水冲刷模式,加大人工保洁力度,加强生活垃圾收运作业管理等。一些城市延长地铁运行时间、增加深夜公交车运营,对夜市的噪音、污染问题进行创新管理……
邱月朗就“夜经济”发展总结了两点建议。她说,九街运营至始至终没有聘用过任何三方机构,所有策划、活动均出自团队之手,“不到10个人的团队每日‘泡’在这里,对九街的方方面面太熟悉了,当然能制定出最符合九街的策划方案。”
“夜经济”繁荣背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释放活力和动力
一座城市,它是缺少人气的钢筋水泥丛林,还是热闹、温暖、让人神往之地?中间隔着的,就包括在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后亟待撬动的“夜经济”。夜生活不仅仅是酒吧、夜店的代名词,购物、娱乐、健身、社交、教育等等,哪一件都要需要在8小时以外才能得以尽兴。这样一个利国又利年轻人的交叉点,中国新一轮刺激消费政策当然不会放过。所以,西安的“大唐不夜城”灯火如昼;海南的娱乐演出允许通宵达旦;由来已久的“夜上海”也正进一步发展“夜生活集聚区”;北京市2019年“两会”也提出将出台繁荣夜间经济的促消费政策……在经济社会普遍繁荣的新时代,“夜经济”不只是商圈的事儿,不只是城市的事儿,“夜经济”灯光要照亮城乡,更好温暖百姓夜生活。“夜经济”,消费的是金钱,也是时间。从三四十年前的伦敦、巴黎到纽约、东京,到今天的北上广深,“夜经济”是经济社会繁荣的产物,是劳动者闲暇时间增加的结果。依托现代劳动休息制度,“夜经济”是休息日消费方式的纵深化。
代入数值计算后可得,齿宽b=226.43 mm,模数mnt=9.15 mm,齿高h=20.59 mm。
为支持夜间经济发展,增强服务的可达性,天津提出推动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商场延长营业时间,引导“7-11”“全时”等企业建设24小时便利店;上海允许有条件的酒吧街开展有规范的“外摆位”试点,尝试建设分时制步行街;北京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美术馆延长开放时间,并对3000座以下的演出场所的营业性演出给予一定比例的低票价补贴……
掘金“夜经济”,要有“新姿势”。在刚开业的天津首个室内夜市“老门口儿”看到,这里通过单车、青砖、红瓦、灯笼、老式邮局、煤炉等实景,将人们记忆中的天津搬进室内,摆脱了时间、天气的困扰,开业前10天平均每天客流量约7万人次,日收入约320万元。“夜经济”、夜生活,从欧美日到中国,都不是对工作不闻不问、对休息不管不顾。
各国“夜经济”高峰总体上与周末、节假日高度重合。北京市支持“夜经济”,安排1号线2号线地铁延长运营时间是周五工作日及周六休息日;上海2017年出台服务“夜经济”政策,也是要求地铁周末、节假日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延长运营时间。因为围绕休息日“夜经济”投入产出比最高。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今年五一小长假延长一天,消费潜力释放,按可比口径国内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增长13.7%、16.1%,其中夜间消费金额占比高达30%,可谓良宵经济。因为周五周六、年节假日,休息者大都可以尽情“嗨皮”。
基础支撑上,政府需统筹管理,与企业、文化机构和民众共同打造,协调公共交通等资源,使人们安心前往和顺利离开;在设计步行街、集市等动线时,与消防、治安等部门配合,确保应急方案到位。
李莉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许峰请她去看起来特高档的餐厅吃饭,她第一次跟着许峰坐上了奔驰,许峰给她订了豪华的酒店套房,她想开个玩笑顺便问许峰这是真赚钱了,对她这么大方。还没开口,许峰先说了话:“李莉,我有件事骗了你,就是,我家还是很有钱的,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想自己闯荡,和家里闹得很僵,只是最后我还是一败涂地,你走后,是父亲帮助了我。”
“夜经济”主体是人的夜生活。发展“夜经济”、服务夜生活,在集中消费娱乐的商圈之外,要更多面向社区服务。像上海等地一样,努力为24小时便利店进社区提供便利,让人们更好享受家门口的“夜经济”。夜归人即便不买东西,也愿意下车后先进店转一转,与店员互道一声温暖的“你好”。的确,一个地区的夜晚灯光亮度与其经济繁荣成正比,但这灯光不需要那么辉煌夺目,不需要卫星图片都能显示,只需要街角一盏灯,就能体现一个社区“夜经济”的真正暖色;我国乡村民宿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吃农家饭”向“借农家眠”纵深发展。乡村民宿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风情、舒适的慢生活体验、较高的性价比优势,正在赢得越来越多城市消费者的青睐。告别繁忙喧嚣的城市,回归绿水青山中的田园农舍,在周末以及节假日“到村里住几宿”,正使乡村成为“夜经济”的新乡愁,点亮了寂静的山村、净化了疲劳的身心。
目前,“功能性食品”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分为6个方面,主要是对功能性食品中功效成分的讲解,如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油脂、蛋白质等,理论性较强,学生对教学内容不太感兴趣。对教学内容进行重做后,教学内容为3个部分,主要讲解的侧重点为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食品,与实际生活内容结合性较强,并将功能性食品的功效成分部分融入到具体功能性食品中进行讲解,如苹果主要的功效成分包括VC、水溶性膳食纤维等,而苹果是具有改善胃肠道作用的功能性食品。除此之外,在教学重组的过程中,加入相应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如今的商业地产想走出当前“同质化”“没人气”的困境,“夜经济”模式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出口。北京西单原本被年轻人边缘化的老商场华威大厦,就通过改造迎来了转机。今年3月,华威将7层开启“深夜食堂”模式,改为胡同街景的“约饭街”,成为北京西城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提供夜间餐饮服务的室内夜市。开业不久年轻人即在夜市里川流不息,“夜经济”模式可谓立竿见影。夜间消费可能不是像白天那种目的性很强的消费,也不仅是单一的餐饮消费,而更多是一种体验,一种休闲,其次才是购物活动。
所以“夜经济”要做好,就要特别注重体验性消费需求的满足,而且要侧重于多种元素融合。比如:晚上不仅能购物,还要实现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综合的体验性消费。
夜生活讲个性,“夜经济”就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如今各地政府对推动“夜经济”发展越来越积极,那么政策应怎样推动夜经济发展呢?各地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地段时段“大呼隆”,让空空荡荡的公交驶过空空荡荡的子夜。我国地域辽阔,夏季华东酷暑难当,冬季东北滴水成冰,需要完全不同的“夜经济”发展举措。特别是我国民族地区节日文化丰富多彩,面向开斋节、古尔邦节、藏历新年、三月三等民族节日,“夜经济”要讲特色。
在经济社会繁荣的今天,劳动者闲暇时间增加,“夜经济”随之兴起。“夜经济”让服务扩大化,24小时便利店的普及,为群众生活提供更多可能,让晚归的人能够有一处安放心灵的地方。“夜经济”有助于休息质量的提升,借助各种助眠手段,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夜晚时光,也能更好放松身心。“夜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夜晚的休闲能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民宿与夜晚的融合成为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夜经济”,不能不分时段一哄而上,而是要充分保障服务者的权利,结合地域、时间、文化特点,探索更有特点的发展模式。
夜生活折射时代之变,凸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用改革的方法扩大夜消费,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将充分释放“夜经济”活力,创造健康、时尚、美好的夜生活。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现代服务业处处长陈丽芬认为,“夜经济”能够彰显一个城市的特点,是城市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是新一轮城市竞争的“新赛道”。
夜间经济的特点、趋势及策略
在消费升级和千禧一代逐渐成为主力消费群体的大背景下,夜间经济体现出三大特点:业态多元、场景融合、专业品质。
业态多元: 夜间经济发达的区域业态非常丰富,包括餐饮、商场等白天和夜晚并重的业态,以及酒吧、KTV等以夜间为主的业态,过去夜晚基本无人的文化类活动场所也逐渐成为承接城市夜间活动的载体,形成夜市、酒吧街、深夜食堂、深夜书店等特色产品。
(2)解决脱模平台四角不平问题。①安排技术人员采用支垫方式对脱模平台四角进行调平,保证脱模时模具四角同时接触脱模台,使模具受力均匀,轨枕同步脱出。②对脱模平台四角水平情况进行定期复检,发现异常及时整改。通过对脱模平台四角进行调平,双块式轨枕脱出后挡肩位置的黑色印迹得到了有效控制,外力对轨枕挡肩的撕拉大为减小。
场景融合: 由于未来碎片化的工作方式,工作人群希望在办公和生活空间周边尽可能集成吃、住、行、游、娱、购、学、健等功能,保证生态与空间对于日常工作的包容性,同时满足个人对社交、休闲、锻炼身体、知识提升等需求。
从《办法》适用范围来看,仅仅是针对直接取用水资源办理取水许可的建设项目,而对取用非常规水源或利用公共管网取水的建设项目未规定其需要进行水资源论证。而这些项目若不进行水资源论证,会影响水资源的全口径调配,也不能发挥水资源论证在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中的前置把关作用。另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一般只对单个项目进行论证,忽略了多个项目累积影响,缺乏流域和区域整体考虑已成为当前水资源论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专业品质: 未来人们在消费时更看重高品质的硬件和服务,获得令人愉悦的消费体验,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得到精神生活的提升,找到情绪出口。
普华永道思略特对夜间经济消费趋势进行了调研,研究发现,夜间经济的核心消费群体较为年轻,以20~39岁人群为主,他们的夜间消费能力与40岁及以上的消费者持平,但频次更高,超过60%每周进行夜间消费。夜间主要消费人群体现出以下特征:
在公式(7)中, 表示省会城市i在t年的灯光亮度总值, 表示省会城市i所在的省份在t年的灯光亮度总值,n表示该省内地级市的总数量(事实上很多东盟国家省份的地级市类似于中国的县级单位),该指标数值越大(取值在0到1之间),表示省级层面呈现更高的单中心空间结构。
休闲放松与社交是目前夜间活动主要目的: 年轻群体具有活力又面临压力,放松与社交是夜间活动主要目的,正餐与小酌适合社交与放松,是现有主要夜间活动内容。
倾向临近消费并追求交通便利性: 在选择夜间消费商圈时,59%的消费者选择了交通便利性,是最注重的考量因素,其次是高质量与多元化项目。
区域夜间差异化发展机遇在于提升文化艺术内容: 未来对消费者最有吸引力的夜间活动是话剧、音乐剧等演出,以及艺术、时尚等主题展览,其次是深夜食堂和24小时书店等业态。
信息获取渠道多元: 超过75%的消费者会从线上平台如大众点评、鲜城渠道获取夜间活动的信息,朋友推荐和新媒体推广次之,纸媒、电视等传统媒体将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从区域夜间经济发展的角度,普华永道思略特认为夜间经济的打造需要进行系统性考量,注意业态和内容的设计,持续的运营推广和所必需的基础支撑。
业态和内容上,夜间产品要注重差异化,从人们社交、休闲的需求出发,增加酒吧等社交场所和主题性强的表演、沉浸式内容,并首先盘活现有空间,最大化利用空间和增加内容;另外,文化类设施要合理延长营业时间,满足工作人群下班后的参观需求。运营推广上,区域需明确夜间经济发展主题,设计富有感染力的品牌形象,选择新媒体、平台等合作方进行针对年轻群体的推广。
2019年,我国节假日115天,占全年时间的31%,一年之中,三分之一时间,我们可以享受夜生活、体验夜文化、拉动“夜经济”。这是与传统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不同的工作生活表,既扩大了假日经济的广度,也推动了假日生活的深度。向时间深度要潜力,鼓励夜生活、拓展夜文化、发展“夜经济”,是合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
重庆:直面消费者,善用大数据
位于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的九街,以时尚、潮流、炫酷的年轻消费者为主要目标客群,以时尚餐饮、主题酒吧、文化娱乐为主的新兴消费业态,成为重庆乃至全国闻名的“夜经济”名片。“夜重庆”在渝其他区域如何发展?或许九街经验可借鉴。记者采访到九街商运总监邱月朗,一起来听听她的经验、建议。
九街分东区、西区、以及九街广场三个区域。东区最先开街,2009年开街,引进了餐饮、零售等多种业态。彼时的九街,更像是“餐饮一条街”,和重庆市内其他传统商圈差别不大。一直到2012年,西区开街,九街商运团队提出“不夜九街”的概念,将消费群体明确定位于时尚、新潮、小资的年轻人,着手改变业态。九街开始转变。
邱月朗回忆,九街的转变源于2012年底台湾知名KTV——纯K入驻。这一新鲜消费体验,吸引了大量年轻人聚集,并带动周边餐饮,“当时,市、区、街道等相关部门在寻找能承接观音桥商圈夜间消费的区域,看到九街这一现象后,给予了我们支持,极大地坚定了我们发展‘夜经济’的信心。”围绕“夜经济”,九街引进了一批最潮、最新的餐饮娱乐业态。本色、蝴蝶梦、星巴克等知名酒吧、餐饮娱乐品牌落地,九街逐渐成为重庆休闲娱乐聚集地。针对此前引进的不符合“夜经济”的业态,他们等店铺租期到期后,不续约。
“如今星巴克的位置,曾是家居卖场,西区整个一楼,曾有服装、银行、零售等业态,我们全部用新业态替换了,现在基本是各种类型的酒吧。”邱月朗说,虽然替换的新业态租金水平不如传统业态,但他们坚持择优选商,不符合“夜经济”的业态一律替换。如果说2012年明确定位是九街的第一次升级,那么2015年,2018年,它又进行了两次再升级,每次都给了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2015年,我们通过调整业态,娱乐休闲的比重已经有一半以上了,成了重庆人夜生活聚集地。”邱月朗说,为适应年轻消费者审美,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在江北区对老旧九街片区的改造支持下,他们对九街的软硬件设施进行了打造。包括地面、墙面、灯光、店招、小广场等进行均全面升级。重装亮相的九街,单日人流量就超过平日。之后,九街一直在“小升级”。 邱月朗说,引进新潮的商家,不断满足年轻消费者的新鲜感,另外团队还“开脑洞”,创新推出一系列新式活动。
例如,2016年,邱月朗和团队看了梁朝伟的新片《摆渡人》,片中酒吧九洞高尔夫游戏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于是九街顺势推出“九洞高尔夫”活动并延续至今,每次活动在线下就吸引超十万人前来。到了2017年,江北区开始对九街进行扩容升级。同时,九街商运团队发现九街的外地游客慢慢多了。第三次升级被提上日程。“我们在去年再次升级迭代,提出‘重庆底色,城市B面。”邱月朗介绍,在相关政府部门支持下,他们对硬件进行升级改造,同时也将娱乐业态升级,加大娱乐占比,新引进全国性娱乐品牌和新鲜的娱乐形态,让整个大九街范围内的娱乐集中度高达68%。TAO音乐排练房、法国酒吧品牌REVOLUTION等不同类型的娱乐业态落户九街。此外,这次升级还包括将室内灯效延展至九街街面、摆放互动性强的雕塑、对绿植进行了升级等。2018年,重庆市商务委将九街批准为首批市级特色夜市商业街区。如今的九街,工作日人流量约在7、8万人次,周末节假日人流量均为十几万人次,且大部分为25岁以下年轻人。
在地处西北的宁夏,约96%的乡镇建成了农民体育健身场馆,广场舞、太极拳等各种文体活动的普及,引发了群众健身热潮,点亮了村里的夜生活。“晚上不能只是打打小麻将,要充分调动乡村群众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周天勇说,乡村的夜生活要因地制宜,体现乡村特点,充分挖掘民间技艺、非遗文化,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周天勇表示,城市和乡镇、农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产业、经济、社会、空间以及文化上的联系。点亮乡村夜生活,将有效带动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的创业热情和农村要素的创富活力。
邱月朗说,团队的工作包括巡店,或许会在店里、活动里当一次消费者,切身体验,以便调整改进。此外,九街整个商运团队具有很强的数据意识,善于反推。邱月朗说,首先,他们会第一时间研究各大机构推出的关于年轻人的研报,掌握国内年轻人喜好;第二,通过入驻商家的消费大数据,拉出饼状图、柱状图等,分析九街的消费者偏好,“我们还会去其他‘夜经济’典型街区探访,相互学习。”
和我一起发蒙的一共有十一个人,有茄子,螃蟹,屎克郎,屁斑虫,雀尕儿,土豆等等,算是同班同学了。别看学校又破又小,可也有校霸班霸,这跟监狱里有狱霸一样,正常。那时,我们学校主要有两霸,一是螃蟹,二是屎克郎。螃蟹他爹是我们村支书,算是高干子弟,派头无形中就大,动不动就说要让他爹把谁捆起来戴高帽子游斗,我们没理由不怕他。屎克郎虽然不是高干子弟,也不造事欺负人,但有个叔叔在东北当着解放军,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了,我们不得不敬他。有了这两个因素,大家一般都围着他俩转,跟他俩玩。我也想围着他俩转跟他俩玩,可螃蟹不许,他说我是个野种,不配。
深圳:夜生活富有活力 缤纷多彩
晚上10时许,天空下着雨,在深圳南山一科技园上班的蒋小姐在公司楼下打车,手机显示“等候人数86位”。在这座高速运转的城市,许多人的“业余生活”是从华灯初上开始。温和的城市气候、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富有活力的城市面貌、居民强大的消费能力,使深圳夜经济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您有新的外卖订单”,凌晨2点,深圳不少食街繁华如昼。一些“网红”餐饮店,凌晨还有人在排号等位,商家前台电脑不时传来线上夜宵订单的提醒。
调查中发现,其他如牧草种植与白鹅饲养,桃形李种植的病虫害治理、灌溉、修剪,花木的幼苗、中苗、大苗培育……等等上述这种分工合作缺失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一现象存在一天,农村传统产业落后、原始的状况就不会改变,其离最终被市场经济淘汰出局就不远了.因为市场接受的是工效高、成本低的劳动和产品,不断淘汰的是工效低、成本高的劳动和产品.
夜经济活跃,“吃”功不可没。在移民城市深圳,你可以找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深圳整体夜宵市场规模庞大,总店数超过4.3万家,预估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美团外卖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夜间(21:00-次日4:00)外卖订单量同比上升超50%。在夜宵外卖订单数上半年城市排名中,深圳位列第一。深圳一市民上半年共下了563单夜宵外卖,问鼎深圳夜宵“单王”。
多彩夜生活当然不只有“吃”。国内知名咨询公司发布的《2019全国夜间消费研究报告》显示,在深圳,晚上6时后健身人数占全天的70%以上;平均每天有超过1000场夜场电影上映,总场数、平均散场最晚时间等指标均领跑全国……基于种种指标,深圳城市夜生活指数居全省首位,在全国仅次于上海。
除了玩乐,深圳也逐渐形成特有的夜间文化。早在2006年,这座全力推动全民阅读的年轻城市,就在位于CBD的中心书城辟出一隅,开设24小时书店“星光阅读栈”。如今,入夜后的鹏城,各种文化演出层出不穷:话剧、音乐剧、交响乐……给人们提供更多夜间休闲娱乐的活动空间。
夜经济的发展需市场、社会、政府共同努力。政府要通过完善规划,使夜经济形成布局合理、业态多元的格局。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关配套服务。正如火如荼进行的“鹏城八月欢乐游购”是深圳市政府连续第八年举办的购物节活动。今年,夜间消费成为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市商务局局长王有明介绍,此次“欢乐游购”期间,相关部门将结合城市灯光秀等夜间活动,动员公共交通和各类场馆资源延长开放时间,举办畅饮狂欢节、草地音乐节、美食嘉年华、啤酒节、龙虾节、海鲜节等20余场夜间促消费活动,培育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
西安:夜游经济成古城形象的新亮点
2018年,西安市正式印发的《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指出,将以“旅游+”和旅游全域化为发展战略,以夜游经济提升为突破口,积极拓展西安市旅游产业链,构建“品牌化、全域化、特色化、国际化”西安夜游经济。而发展“夜经济”,曲江新区一直走在前列。凌晨,曲江创客大街上的一家书店依旧灯火辉煌。西安市首家24小时书店——阅西安城市书房自开业以来,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曲江新区的“夜经济”有着更加多元的维度,更加注重夜文化的发展:音乐会、电音节、灯光秀……各式文体活动不断绽放,打造出了专属于“夜曲江”的特色标签,也让“夜经济”拥有了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在书店温暖的灯光下感受浓浓书香,在剧院欣赏一场精彩演出,在影院看一场零点首映……文化休闲赋予了夜晚更多的内涵,繁荣的“夜经济”更是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互联网孕育着看不见的“夜经济”: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科技催生一批新兴职业,给“夜经济”注入了不同的内涵。“95后”的小曾是“饿了么”的一名骑手,进入夏季以来,小曾每天最忙碌的时段是20:00-23:00,同一时间段的订单远远超过今年前两个季度,而这些源源不断的订单则以奶茶、小龙虾、烧烤、麻辣烫为主。根据口碑饿了么数据显示,6月份以来,随着夜宵外卖等需求的大增,“饿了么”骑手队伍日益壮大。西安大多商场22:00就关门了,但根据《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显示,银泰喵街在23:00-2:00期间每过一小时客单价提高1000元,跟天猫、淘宝一起站上了C位。凌晨2点商场门店打烊后,线上订单仍在持续。
“熬最晚的夜,买最贵的眼霜”其在23点至凌晨2点,将近5万人在喵街购物,银泰百货也被网友称为“全球首家不打烊的百货商场”。不难发现,“夜经济”的格局不断提升发展,此前“夜市”业态较单一,现在的“夜经济”是多业态融合的复合型经济。线上不打烊,线下体验型活动配合线上是“夜经济”的一大新特点。此外,“购物+休闲娱乐”“购物+体育”等不同业态的混搭是“夜经济”的新趋势。
“夜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城市的性格。细数西安商业,特色商业街区已在各商圈全面发展:曲江商圈拥有曲江创意谷、大唐不夜城;大明宫商圈有四海唐人街;大兴商圈有老城根G park;高新商圈涵盖T11BLOCK、西安大都荟等。根据《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全市特色夜游街区达到30个,新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0亿元以上,“夜经济”已经俨然成为古城旅游形象的新亮点。
夜经济合理发展需鼓励创新
个别城市忽视科学规划,在城市中心、居民聚集区“空降”夜市一条街等消费场所,带来交通堵塞、噪声污染、光污染等扰民问题。有的城市打造夜间消费商圈一味追求“高大上”,脱离当地百姓实际消费水平。
许光建表示,不能把“夜经济”做成面子工程,更不能脱离实际情况和百姓需求,一哄而上搞“空中楼阁”。“发展‘夜经济’不能‘赔本赚吆喝’。比如夜间公交怎么开,要算经济账。公交公司可以亏,但公交公司加上商场的综合效益是赚的,这个夜班车就可以开。商家营业到几点,得由消费者说了算,不能强求。”尹志新说。成都市商务局流通产业处处长王永刚是一位有着40年工作经验的“老商业”。他眼中的“夜经济”,不是仅仅为了促消费,更多应该放在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延伸、提升上。“坐红眼航班的人能顺利打上车,夜班工作者能轻松找到一碗小面,这才是‘夜经济’应该有的民生温度。”王永刚说。国内外发展夜间经济的共同之处是鼓励发展与有效管理相结合,以挖掘城市精神文化内核作为着力点,满足市民与游客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通过促进安全、包容和尊重来平衡游客的涌入和居民的需求。
1.培养地方特色的夜生活文化。发展夜间经济是一场生活方式变革与文化创新。我国应以活化城市文化为出发点,借鉴伦敦酒吧文化经验,积极挖掘地方夜生活文化传统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酒文化、灯文化、歌舞文化、竞技文化、养生文化等,扶持夜生活文化传统传承人,培养夜生活文化创意人才,吸引夜生活文化经纪人,塑造地方独特的夜生活文化品质(如激情、创造、陶醉、浪漫、亲密等),鼓励24小时营业,推动夜间消费平民化,培育夜间经济市场。
2.高起点规划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夜间经济集聚区与特色商圈,丰富夜间经济业态。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延长营业时间,积极促进夜间产品多元化,发展“夜间经济区”。在城市老城区、历史街区或者居民较少的独立区域,配备夜间设施完备,引入歌剧院、剧院、博物馆、美术馆、商业性画廊、电影院、酒吧、餐馆等业态,形成较为独立的商业生态。在河流、湖滨、海滨、运河开发水秀、主题光影秀、声光电大型演出等夜游项目,丰富文化、体育、竞技、表演、康养之类的产品,形成夜间经济集群。
3.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塑造浸入式文化体验空间,提升夜间经济活动的科技含量与文化内涵。从“重内容”向“重体验”转变。通过灯光、置景、多媒体等各种渲染手法,依托自然文化景观,辅以AR/VR技术,为游客打造多角度的场景化环境,让游客在旅游体验过程中获得多维度的沉浸式体验空间。以文化为主线,依托水幕、激光、投影、建筑照明、火焰、烟花、雾森等特效,给观众带来具有震撼性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4.完善公共设施与服务,平衡城市安全与活力。改善夜间照明,延长夜间交通,在夜间出行活跃度较高的商业网点、商务区等处,增加夜班公交线路、加密车次,方便市民出行。对大学生、下岗失业者及进城新市民等群体,在小吃制作、民间手工艺技能等方面加强培训,从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自主创业,从事夜市经营活动。市级各相关部门要从市级相关财政专项资金中给予一定补助,推动夜游经济快速发展。针对青年群体要充分应用现代媒体营销夜间经济,讲夜间经济故事,做个性化的包装,用个性鲜明的网络红人代言,设计萌萌的卡通形象,为青春代言。
5.建立系统的夜间经济政府治理制度,防范夜间经济消极影响。要加强业务许可,控制夜间酒类供应与声光电使用时间,倡导文明饮酒行为,合理布局分区,建立居民、游客、政府共管机制,创建包容、多元、和谐的夜间经济。
【延伸阅读】全国各地发展夜间经济的成功经验
1.政府出台专项政策扶持夜间经济。早在2004年青岛市就出台了加快发展市区夜间经济的实施意见,对以夜间旅游为核心的夜间经济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2006年,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发布了《杭州市夜间娱乐休闲生活发展报告》,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推动夜间旅游休闲发展的序幕;2007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2007修订本)》第八项“城市的现代旅游功能”中第五条明确提出了“城市夜景与晚间旅游活动”的要求;2010年河北省专门召开发展夜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推进夜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2012年11月辽宁省政府对全省夜经济发展做出全面部署。2014年以后,各地对夜间经济发展的推动进入高潮。2014年8月,宁波市下发《关于发展月光经济的指导意见》;同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夜市经济的意见》发布。2017年11月,南京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年4月,西安市正式发布《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2018年5月,北京市商务局发布了《支持“深夜食堂”特色餐饮发展项目申报指南》;2018年11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年12月1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形成国内强大市场”,因此提振夜间经济、繁荣夜间消费,成为许多城市的共同选择。2019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一座具有独特韵味的“不夜城”;2019年1月20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将出台繁荣夜间经济促消费政策,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
2.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巩固夜间经济基础。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夜间经济的有力支撑,而夜间经济的健康发展则依赖于优良的环境和良好的服务。2017年年初上海市宣布地铁逢周末延长运营60分钟,目前周五、周六已经有地铁线路运营到凌晨1点左右,不少商场随之打出“深夜商场”概念,将小吃餐饮等业态的营业时间延迟至夜间23点甚至次日凌晨;上海市还通过优化公交夜宵线路以及协调夜市周边企事业单位、商务楼宇的内部停车场在夜间向社会公众开放等措施,为做大“夜间经济”保驾护航。
3.塑造城市夜间经济特色,助力城市品牌营销。在品牌竞争的时代,各城市夜间经济发展重视培育自己的特色品牌;充分挖掘地方独特的人文、深厚的文化内涵,依托地方文化打造夜间经济的地方特色。成都的夜间经济主打休闲牌,休闲就是这座城市的品牌;上海的“新天地”、外滩等都已成为促销上海夜生活的品牌。
4.开发优质夜游项目,激发产业联动发展。在夜间经济中重视旅游产业的加倍效应,丰富夜游项目,形成“夜间景观+餐饮娱乐+休闲观光”的新型城市经营模式。2018年国庆假期第一天,“辉煌新时代”深圳中心区灯光秀吸引游客21.8万人次,到10月6日晚,观赏区人流已累计达到112.1万人次,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红景点”;2019年西安市升级打造的“大唐不夜城”在除夕当晚吸引约35万游客,大年初二游客到访量更是高达45万人次。
标签:中国经济论文; 夜经济论文; 引擎论文; 国家统计局论文; 数据显示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地方政府论文; 公共服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