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讨厌我,所以我走了……”开学季,又听到这样让人遗憾的声音,青少年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似乎已经不再稀奇。然而令人更加无法接受的是,孩子最后的声音竟然是如此无助和悲伤。我不知道为人父母听到这样的声音是何等心情,但我相信他们是爱孩子的。爱之深,情之切,然而对方却完全感受不到。不由疑惑,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关键词:家庭教育 沟通方式 亲子关系
从事心理工作多年,每天都和青春期孩子打交道,也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爸爸妈妈爱你们吗?”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经常看到不是完全确定的眼神,孩子们面对这个问题,并不给予我肯定自信的回答,而是迷惘、怀疑、疑惑、苦笑。或者摇摇头说:“应该吧!”
到底是什么横亘在了父母和孩子之间,阻碍了他们之间爱的连接呢?
一、父母对孩子的“完美”期望
父母对于孩子一定有自己的期望,远到以后上名校,高收入等豪华远景,近到眼前不迟到、不拖拉、不顶嘴等各种鸡毛蒜皮,大人似乎对孩子有无尽的要求。奇怪的是,大人们一方面对孩子有无数要求,一方面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做的一起都是为了孩子好。
诚然,我们不能怀疑父母为了孩子的心,只是这颗心过于急切、过于功利、过于世俗。打个比方,如果把世界比作丛林,里面就会有老虎、有狮子、也有乌龟、有树懒,这才是正常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过于强调竞争和优胜劣汰的社会环境让父母们“着了魔”,不管孩子生来天性如何,都必须成为狮子,成为老虎。
可想而知,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多少孩子苦不堪言,没有人看见他们身上“乌龟”般的沉稳和安逸,却一味埋怨他们跑得太慢,想尽方法为他们换上矫健的四肢,逼迫他们勇当森林王者。
我经常会问父母:“你的家庭里允许‘乌龟’存在吗?”对于很多父母而言,这个问题既新奇又具有挑战性,但我相信,如果想得通,必然会明白纪伯伦《论孩子》中的那些话。
“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自己生命的孩子。”
“他们虽然借你而来,却并不属于你。”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
二、父母对孩子“粗野”的沟通方式
为人父母,我们似乎天然懂得一点:我们有权利批评孩子,指出孩子的错误,但孩子没有权利批评我们,指出我们的错误。有了这么一种潜意识理论,很多父母对孩子的高度关注就变成了一件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家里充斥着无数的说教声、命令声、数落声、争吵声。父母犹如孩子头顶的24小时“纠错机”,滴滴答答诉说着自己的要求,表示着自己的尽职。
我曾经在家长会上举行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家长来扮演孩子,聆听自己每天都对孩子说的话。比如:“怎么还不写作业?”“别人都能做好,为什么就你磨磨蹭蹭?”“还不赶紧上床睡觉!”诸如此类。扮演孩子的家长参加完后都表示自己的心情很愤怒,或者不想说话,内心和父母对抗等。而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千千万万的家庭中上演。试想一下:孩子们能感受到父母如此“咄咄逼人”背后的爱吗?
“你与孩子最常用的沟通方式是什么?”选项有讲道理、命令、说教、威胁、批评、比较、唠叨、商量、解决问题、拥抱等,我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几乎所有的家长在面对孩子问题的时候首先选用批评、唠叨、说教等“居高临下”的方式,似乎这是被自然启动的,无需任何努力的。
这可能和我国传统教育方式有关,然而在21世纪,这样的方法显然已经不能解决问题。面对父母的强势,孩子们要么消极对抗,轻者不理会父母,任由父母自话自说,重者自暴自弃。要么积极对抗,直接和父母宣战。无论哪一种,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这都对解决问题无益,更有损亲子关系。长期下去,就会有前面的那段话“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讨厌我……”
三、爱他,便用“爱”的方式面对他
何为爱呢?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将幼猴与两个人造母猴待在一起,一个是用铁丝网编织的母猴,胸前挂着奶瓶,另一个是用绒布缠绕而成的母猴。心理学家想知道,幼猴会更喜欢和哪个妈妈在一起。实验结果是,除了必须吃奶的时间,幼猴几乎都与绒布妈妈在一起。
这就是有名的“爱的实验”,原来爱如此简单,简单到一个温暖的拥抱而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太多父母已经忘记了“妈妈”的本质,他们忘记了温暖,而只变成了孩子的“监视器”和“评价系统”。
用“爱”的方式面对孩子吧,像那个绒布妈妈一样,给予孩子温暖的怀抱,告诉他“孩子,爸爸妈妈爱你!”
论文作者:王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1月总第3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孩子论文; 父母论文; 自己的论文; 方式论文; 妈妈论文; 绒布论文; 孩子们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1月总第3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