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化的全面建设中,电力建设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将极大的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作为电力工程建设中的一部分——配电施工的安全性及效率必须得到有力的保障。但是在差异化的施工环境下,配电施工中极易存在多种突发问题,影响施工的效率及质量,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有效控制。以下本文将简单分析影响配电施工安全的不利因素,重点就强化配电施工过程中安全及效率的有效策略展开详细探讨。
关键词:配电施工;安全策略;效率;问题
一、影响配电施工安全的不利因素
1、基础性的检修及维护落实不到位。在配电施工中需面对较多的工程问题,受区域发展现状的影响,部分配电施工工程或重新建设,或延续前期的建设项目建设,或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建,此时,现行的配电施工工程需要非常明确前期施工的质量及运行现状,在缺乏定期维护及检修的基础上,配电线路施工的安全隐患较大,为了追求高效的建设,很多的施工团队在施工工作开展前并未做好全方位的检修,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保障。
2、施工设计不科学。施工设计是配网施工的重要依据,其设计的合理与否会影响到施工的有效性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配网施工中,很多的电网建设都要跨地域进行,复杂的施工环境及突发因素都会影响到施工的安全。
3、防雷处理不严谨。电网建设工程大都长期裸露在太阳下,进行防雷设计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自然灾害具有不可抗性,同样人类也无法控制雷电,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主观的环境改建及技术支持来加以改进。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很多故障问题的出现与人为的环境建设不当密切关联,使得特殊情况下电网设施建议被雷电击中,引发电路故障问题。
4、人为破坏的影响。配电施工会对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部分群众缺乏安全意识,随意出行,这必然会对施工工作的开展带来些许不利的影响。每年我国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电线杆损毁问题较多,这些也会影响到区域电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配电施工过程中安全及效率的有效策略
1、强化安全性的有效策略
1.1科学安排施工。配电施工前期,技术人员应加大对施工方案的研究及设计,降低客观因素的不利影响,同时结合其施工区域的地质水文现状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优化设计细节,将安全因素渗透到施工设计的各个细节中。
1.2认真落实检修工作。在新的配网建设工程开工前,施工人员应对该区域的电网建设现状进行客观评估及分析,做好细致的隐患排查及保护,保障检修期间的人员安全。同时选用性价比较高的材料进行施工,便于智能化系统的有序运行,降低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
1.3做好相应的防雷措施。在进行配电施工过程中,如果要通过架空的方式来进行线路设置,那么就需要做好相应的防雷措施,一般采用的防雷措施就是柱状的绝缘子或者陶瓷横担。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开一些金属建筑物和高大的树木所在区域,如果路线无法更改,那么就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从而使整个施工过程防雷工作的顺利进行。
1.4做好人为破坏的保护措施。在进行配电施工的路线设计过程中,要尽量使得路线离道路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对线路搭杆的布局进行优化,并且要在施工的区域上设置警示牌,这样就能够避免通行的交通车辆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在进行横穿路桥线路以及横穿交通干道路线设计的时候,要使整个路线的高度比车辆核载的高度高,并且要考虑超载状况下车辆对路线高度的影响,从而使最终施工完成后的路线能够投入使用,并且在架空线或者路桥上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2、配电施工过程的效率策略
2.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的教育。在进行配电施工过程,由于环境较为复杂,很有可能出现一些意外的状况,这样就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心理素质建设,使得施工人员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有条不紊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处理,并且能够按照严格的标准来进行操作,从而使事故对配电施工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2.2加强对施工设备和技术的管理。在配电施工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工程设备缺乏管理造成的,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发生,就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注意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尤其是要引进一些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先进设备;要加强对设备的养护,这样才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不合格所引起的安全事故;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为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和施工效率提供保障。
2.3改善物资管理的组织结构。物资管理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物资进行集中管理,整合到同一个管理组织,这样才有利于决策,能够对整个物资进行统一的管理,从而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物资的调度能够及时,从而提高整个施工过程的效率。
3、重视技术管理
3.1网架的建设
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看,10kV网架的建设主要有联络线方式和“手拉手”环网方式。采用“手拉手”环网的地区,只需要通过环网单元内的开关切换就能实现不同区域不同电源间的互换,大大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但这种方式对线路的备供能力要求较高,如果变电所出现故障,则另一条线路必须能够承担断电线路的全部负荷。随着城市发展和电力系统生产发展的需要,架空线路不仅影响城市的美观,而且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也存在事故隐患。架空线要取消,转而埋入地下,由电缆取而代之。
3.2线路的建设
(1)在进行线路建设前要与市政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使10kV配电网的建设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以便日后对其进行维修和改造。
(2)要注意将配电网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供电区域,并明确彼此间的供电范围,以便在满足负荷密度和运行管理工作需求的同时降低线路出现重叠的概率,增强维护人员工作的安全系数。
(3)由10kV配电网中的联络设备和线路分段所组成的环形网络在电网正常工作时要开环运行,以便在电网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转移负荷,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缩小停电范围、缩短停电时间。
(4)为了提高配电网的适应性,延长改造周期,在进行主干线截面积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长期规划,尽量选择150mm的钢芯铝绞线,如果因为特殊情况必须选择绝缘导线的话,要保证其截面积比裸导线高一个等级。
(5)选择线路的最大负荷时要留有一定的缓冲空间,一般来说实际电流应为导线所能承受最大值的60%,以保证当一条线路出现故障时,另一条线路能够承受增加的全部负荷。
总结:
电网建设关系到我国的长远发展,它作为我国非常重要基础建设工程必须得到强有力的质量保障,如此方可确保其自身综合价值的实现。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背景下,安全问题必须得到重视,为了保障配电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管理者需加大对技术员的安全教育,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标准,明确各项施工要求,以此来约束和引导施工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强化技术管理,灵活运用现有的施工技术来优化施工质量及效率,降低其施工中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何国棉.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过程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08)
[2]张立华,张立文,屈炳芬.浅析如何提高10kV配网的供电可靠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2)
论文作者:李影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线路论文; 电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效率论文; 过程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防雷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