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上高楼_精神文明论文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上高楼_精神文明论文

精神文明建设如何更上一层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一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层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精神文明”的概念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正式提出来的。1979年10月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接着党的十二大对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初步建构,界定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概念,并阐述了两者“互相渗透和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以后,针对党风和社会风气出现的消极现象,邓小平几度批评说:“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然而从整体上看,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力度和成效,一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面临新的关口、新的考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没有像经济建设那样令人欣喜。相反,党中央长期强调要解决的“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扭转。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状态,以及前进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问题,突出了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的必要性。

认识上把握好“度”

反思之一:怎样认识我国的“落后”?

人们首先认识到的是中国经济落后,所以提出“四个现代化”,这是有道理的。因为经济是基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长期以来许多人的大思路却存在片面性,认为我国落后的只是经济,不是文化;是物质领域,不是精神领域;是科学技术,不是人文伦理。无形中造成一种思维定势:物质文明是我们的弱项,精神文明是我们的强项。用这种观点看问题,不管如何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际生活中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行事,结果往往只能是重物质文明建设而轻精神文明建设。

列宁曾把十月革命后的俄国,称为“不文明的社会主义”。他认为,与社会主义不相称的不仅是经济落后,而且是“我们直到今天还没有摆脱半亚洲式的不文明状态”。因此“必须实行全盘的改革”,“让全体人民在文化方面经历整个发展阶段”。这有两方面的事情要做:一是抓奠定文明的物质基础;二是抓思想、道德、文化、教育建设。

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不可忽视精神文明的落后现实。五千年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虽是我们自豪的财富,但长期的封建文化也是现代化道路上沉重的精神羁绊。它在近代曾数度与社会进步形成颉颃之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先进的,然而就全社会而言,我们时时都可以感受到传统社会积淀在思想、道德、文化心理中的各种污垢,即“国民劣根性”的消极影响,感受到国民素质不高造成的困扰。现代化赋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以格外艰巨的双重任务:不仅仅要改变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贫穷、愚昧、专制、野蛮等不文明状态,达到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创造更高类型的社会主义文明。只有认识到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改变的不单是经济的落后,而且是人的素质的落后,才能真正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为创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反思之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于什么?

为了纠正“文革”前片面、孤立地强调精神作用的“左”的错误,一个时期以来我们较多地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这确有必要,精神文明建设在这方面的功能,以后依然不能动摇。问题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并不全部等同于为经济建设服务。否则就有可能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定位在工具性的地位。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样为“经济工作为唯一”,甚至不惜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不是单向度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我们的目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在统一。否则就不能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展现出来,搞的就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实现这一目的,手段就必须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现实生活中对“两个文明建设”的一重一轻,源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奋斗目标的片面理解或遗忘。

现在人们谈得比较多的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确实很重要,但还不够,因为涉及的只是经济发展。从宏观上说,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即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社会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新模式。马克思曾经多次论证过,不富很难幸福,富了也未必就幸福。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综合标准。这既表现为人的潜能不断得到实现和拓展;又指人的多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不仅仅是经济的,而且是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和道德的。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防止经济繁荣伴随的却是精神失落。当然这决不意味着忽视经济发展,将道德精神当作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重搞“伦理社会主义”那一套。应当懂得:经济发展的中心是“物”(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发展的中心是“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经济发展又必须服务于社会的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要上一个新台阶,必须增强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意识。

反思之三:我们在什么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我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新的不同利益群体的出现,带来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各种价值观相互磨擦、碰撞,导致各种思潮交错起伏,出现复杂多变的情况。因此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面临的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它既不是传统经济体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成熟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忽视对这一具体历史条件的认识,就会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要正确看待社会转型时期精神领域出现的问题。转型期消极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封建东西的死灰复燃,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乘虚而入,有新体制不够完善,也有工作中的失误。不能简单地归罪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不能因为出现问题而中止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相反,要想真正转变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其呐喊;而这种转变能否健康地实现,又会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反作用。这就更加突出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意义。社会转型时期一旦对精神文明建设有所忽视,就会产生社会发展的畸型,给积极的社会转型带来障碍和困难。当然,随着社会的转型,新的思想、伦理、文化绝不会“水到渠成”式地自发形成。对待转变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以下3种态度是不可取的:维持原有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伦理道德,复归中国封建传统的儒家伦理观,照搬西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道德观。社会转型的精神文明建设既需要继承和借鉴,更还需要创新。这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古今中外的遗产立足于我国现代化的需要,作出审视和辨析:对外域的文化,既不“封闭”也不“照搬”;对自身的传统文化,既不“割断”也不“复归”。要具体区分精华和糟粕,并使得精华存活于当代的阐释之中。

方法上从根本抓到实处

第一,抓根本:建构新的价值观。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是建构新的价值观。它的起源和根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完成的双重任务:实现经济增长和保证社会公平。这就给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结合,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采取市场经济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它所带来的不断的激烈竞争,既为经济增长带来张力,也会给社会带来分化。出于全面考虑社会主义的目的,这就不仅要实现经济增长,而且要达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要防止两极分化。我国社会转型所谋求的这种新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不是纯粹和单一的,而是具有双重性质的。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经济效益。它所要求的价值观主要体现于实现经济效益的“经济人”的价值观。它肯定个人的利益和需要,但并不提倡极端的享乐主义;它尊重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但并不排斥理性、秩序和共识;它奉行激烈竞争,但又十分重视自我控制。商品市场等价交换中所反映的自由、平等、自我约束和进取心,理应要契合进新的价值观中。但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价值观主要局限于经济效益和利益分配。它所达到的公平只是起点的公平,而非实质公平;反映的是人物质上的欲求,而非人的全面需要。它不可能解决社会进步的所有问题,而且还会由竞争而产生分化,由利益而产生矛盾,由重物而轻精神,由重利益主体而轻社会群体。

鉴于此,新的价值观本质上又应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应受制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我们希望的是健康的世俗化,不能将其变形为野蛮化、非道德化、虚无化以及庸俗的商业化。它不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价值观的简单反弹,更不是倡导与禁欲主义两极相通的纵欲主义。这就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价值导向,并使它们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失去灵魂。另一方面,则要求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和公平,列为经济建设、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新的价值观如若不顾及这点,将一切都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包括权力和良心在内,那么社会就会产生贫富分化、以权谋私的腐败,各种丑恶现象就会应运而生,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受到破坏。

总之,新的价值观要求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市场经济价值观相结合。当然这种结合也会伴随一系列矛盾:在人的发展面上,市场经济倡导的是经济人,社会主义倡导的是全面发展的自由人;在公平与效益的关系上,市场经济追求效益第一,但社会主义又决不能放弃公平;在企业与党和政府的关系上,企业追求效率优先,但党和政府必须既重效益又重公平,不能厚此薄彼。社会转型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将二者结合得怎样。

第二,抓互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我国只有抓住历史机遇,科技兴国,经济才能以跳跃的方式前进。不仅如此,提高全民的科学水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否则就无法战胜愚味和迷信。

但是我们不能在强调“第一生产力”的时候,忽视社会科学的作用;不能在宏扬科学精神的时候,怠慢了人文精神。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巨大的,但也是有限度的,它不可能解决人世间的一切问题;仅仅依靠科学技术,不可能使人达到整体的幸福。现代社会如果缺少了人文精神,即蕴含在人文科学中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和关心,人们就将失去“精神家园”。这就需要自觉地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起来,实现它们的功能和价值互补。

其实无论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主要体现的都是一种先进的人文精神。尤其对各级干部,更不能只注重学习科学技术,还要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只要干部队伍建设好了,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就大有希望。

第三,抓实处:搞好社会“环境”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应从实处,抓好4个方面的社会“环境”建设:

社会心态环境,指的是全民的思想境界和心理健康状况。要进一步批判封建主义和各种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和观念变革。要不断致力于提高群众知、情、意3个方面的心理素质。所谓知,指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所谓情,指主体对外界的健康的情感反应;所谓意,指对困难的承受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社会公德环境,指的是社会整体公共道德水平。这里所说的社会公德,既包括人与人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尊重、正常交往、维护公共秩序等传统美德,也包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各种要求,同时还应契合进诸如法制意识、纳税意识、人口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人的公德意识。总之,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允许什么,抵制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有人人都遵循的行为规范。

社会生态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二大方面。要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在文化环境方面,要杜绝文化上的复古、洋化和庸俗的商业化,塑造好社会的形体语言;要进一步造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社会生活环境,重在引导好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要反对落后、愚昧、腐朽的生活方式,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要下大力气禁毒、扫黄、打击各种社会犯罪,保持全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标签:;  ;  ;  ;  ;  ;  ;  ;  ;  ;  ;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上高楼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