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丽华[1]2002年在《黄东海陆架晚第四纪古环境演化及海平面变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和东海中陆架的两个钻孔岩芯的古生物、AMS~(14)C测年、浅地层剖面等,参考QC_2、DZ_4成果及标准氧同位素曲线探讨了黄东海陆架晚第四纪古环境演化、底栖动物群特征、古气候、冰后期以来气候事件、古水团、沉积速率、古水深、沉积物源、海平面平均上升率,讨论目前中国东部海平面上升的状况、温室效应及海岸带保护。 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EY02-2孔共揭示了氧同位素6期以来的海侵海退序列,该孔浮游有孔虫匮乏,说明黄海暖流对钻孔所处南黄海中部冷涡泥质沉积区影响一直很弱,底栖有孔虫中玻璃质壳占绝对优势,比例为93.87~100%。Q型因子分析揭示EY02-2孔5种有孔虫组合,分别对应滨岸盐沼环境、黄海沿岸流冷水分布区、高潮坪浅海沉积环境、水深大于50m的现代浅海环境及较冷的沉积环境。因子载荷的分布与有孔虫群落特征吻合较好。南黄海有孔虫含量——水深转换函数关系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在南黄海陆架地区推广使用。 EY02-2孔柱样碳酸盐含量在0-34.55%之间变化,呈现大西洋型CaCO_3溶解旋回,冰后期以来碳酸盐高含量与高碳酸盐的现代黄河和废黄河物质有关,而中晚更新世碳酸盐极高含量与贝壳含量有关。南黄海中部涡旋泥开始形成的时代约为9.7kaB.P.。不同时代、地点的沉积速率也各有差异,南黄海EY02-2孔位于冷涡沉积区边缘,0~7.9kaB.P.期间,沉积速率较低,为0.133mm/a,比南黄海东南部沉积速率2.28mm/a要低得多,也比冷涡中心区的沉积速率0.1cm/a低得多;7.9~10.16kaB.P.期间,沉积速率较高,为0.426mm/a。而东海中陆架北部EY02-1孔间冰期时的平均沉积速率明显高于冰期时的平均沉积速率。 粘土矿物、碳酸盐、粗碎屑、海域悬浮体、表层沉积物粒度趋势分析、POC δ C~(13)及底质沉积物的δ C~(13)等多方面研究表明:以黄海暖流为主导,南黄海堆积陆架平原西侧现代沉积物陆源物质主要源于黄海沿岸流携带的现代黄河悬移物质,黄海槽东西两侧的沉积差异主要表现在冰消期以来沉积厚度、沉积层序、氧同位素记录上。 东海中陆架的EY02-1孔共揭示了氧同位素6期以来的海侵海退序列,该孔表层沉积中浮游有孔虫丰富,向下减少,转轮虫亚目底栖有孔虫占绝对优势。玻璃质壳占83.1~100%,在全新统中含量最高;瓷质壳,0~17.4%;胶结壳,0~8.27%。螺旋壳平均含量为28.5%,在末次冰期沉积中含量最低;可能受对马暖流水流路摆动影响,列式壳在表层沉积中含量最高,达61.39%。东海EY02-1孔底栖有孔虫分布格局包括:中陆架水与以长江冲淡水为主体的东海沿岸流有孔虫组合、以长江冲淡水为主体的东海沿岸流与外延的黄海冷水团有孔虫组合、中陆架水与外延的黄海冷水团有孔虫组合、内陆架浅水组合、滨岸盐沼和河口湾组合、水体较凉的近岸浅海组合及水温较高的浅海组合。据Q型因子分析东海EY02一1孔有孔虫可分为5个组合,分别对应低温低盐近岸浅海、中陆架浅海、相对低温的黄海水团、内陆架浅海、水体较凉的近岸浅海等环境,部分沉积相不能从Q型因子分析结果中辨认出来。 EY02一1孔、EY02一2孔末次间冰期有孔虫均表现为乃口才‘切hidium tuberc“latum组合,说明古黄海冷水团在晚更新世末期末次间冰期也曾出现过,当时古黄海冷水团分布范围较广,分布位置比现今偏西南,甚至也能扩展到东海中陆架现今9伪11水深处。 在氧同位素6期、4期及2期等气候冷期时,东海中陆架普遍发育了滨岸河口陆相沉积、河流、河口湾叁角洲沉积。氧同位素sa一5d期的古海岸线大约在现今水深30~401n附近,海退时发育了古长江水下叁角洲,构成了东海陆架的主要沉积单元,平旋壳有孔虫百分含量大量增加,高达633一81.5%;在氧同位素se期,东海中陆架北部为浅海沉积环境,古水温较高,物质来自西北方向的大陆,有孔虫表现为Ammonia ma、hassi一百加丙idium magellanic“m组合,丰度达到钻孔最高峰值3200枚/克,在氧同位素3期,东海中陆架北部为低温低盐的河口湾沉积环境,受周边河流的影响远远大于现在,以古长江冲淡水为主体的东海沿岸流与外延的古黄海冷水团控制着有孔虫组合;东海中陆架EYOZ一1孔大约在1 3kaB卫就被海水波及,约在12k瓦B卫海侵推进到50~60m水深,至1小gk扛B.P.全新世初期海水达到现代海岸线附近,发育了全新世潮流沙席沉积。 在南黄海和东海均可发现新仙女木期的海平面波动,该事件可能对应两大融冰事件引起两次海平面快速回升之间的一个减缓期;东海中陆架上1.5一1.9m沉积物中有孔虫的变化可能反映了0.65刁.skaB.P.的小冰期期间的气候波动。8一2.skaB卫的中全新世高温期(MHHT)对应EY02一2孔0.31补1 .lm沉积;在东海EY02一1孔MHHT表现得并不明显:8一7kaB.P.间受中陆架水与外延的黄海冷水团控制;7一4.7kaB卫间受控于长江冲淡水为主体的内陆架浅水水团;4.7一3.4kaB卫间受中陆架水水团控制;3.小2.5k瓦B卫间受控于长江冲淡水为主体的内陆架浅水与外延的黄海冷水团,而且内陆架浅水有增强的趋势,推测在7礴.7kaB卫和3.小2.skaB卫,EY02一1孔东部黑潮的主流轴似乎更偏东一些或黑潮强度?
张军强[2]2008年在《黄东海陆架末次盛冰期以来海平面变化及沉积体系响应》文中研究表明黄东海陆架是世界最宽的陆架之一,长江黄河向海域输运巨量的陆源沉积物,在区域构造缓慢沉降的背景下,黄东海陆架从内陆架到海槽,保存了详细的第四纪记录,是研究第四纪古环境及晚更新世以来高频海平面变化的天然实验室,尤其是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海平面变化引起的一系列海洋环境变化在陆架区有着详细的记录,是研究全球变化引起的古环境古海面演变的最佳区域之一。本论文以黄东海陆架为研究区域,通过综合分析在海域获得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结合钻孔分析资料,分析研究黄东海陆架的沉积体系和沉积层序,恢复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黄东海海域海平面演化历史,分析黄东海地区沉积体系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黄东海陆架晚更新世以来发生了四次海进海退旋回,在东海陆架上发育了四期海进海退沉积层序。末次盛冰期海退是晚第四纪以来海平面变化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平面比现在低120m。冰后期,海平面迅速上升。总体上黄东海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海平面上升呈阶梯性,可大致分为四个快速上升期和叁个慢速上升期以及一个下降期。快速上升期,海平面迅速上升,侵蚀改造低海面时期形成的陆相沉积物,在黄东海陆架普遍可以见到这一侵蚀层,为“海侵边界层”;慢速上升期,海平面缓慢上升甚至停滞,在黄东海陆架上发育滨岸沉积,近岸形成潮流沙脊体系。在7ka B.P.左右,黄东海陆架达到并超过现代海面高度4~5m,之后,海平面缓慢下降到目前高度,6ka B.P.以来基本稳定,河口叁角洲开始发育,海岸线向海推进,随着黄东海海洋环流的形成和逐渐稳定,在内陆架和中陆架发育大规模泥质沉积体系。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持续上升,对海岸和叁角洲造成侵蚀,海平面上升应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应于黄东海陆架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海平面变化,末次盛冰期黄东海陆架海岸线推进也呈“阶梯型”,可以分为五期八个阶段。并依据黄东海陆架现代地形和全新世沉积物厚度,恢复末次冰期最盛期陆架古地形,综合海平面变化曲线,研究冰后期岸线在黄东海陆架的推进。对应于末次盛冰期以来海平面的变化,黄东海陆架上发育了多种沉积体系,包括古滨岸沉积,潮流沙脊沉积,海侵边界层,高水位泥质沉积,长江进积叁角洲沉积体系。其中古滨岸沉积和古潮流沙脊沉积为海平面上升停顿时期的产物,海侵边界层为海平面在陆架快速推进时的侵蚀界面,泥质沉积和长江叁角洲进积沉积为高海面时期的沉积。通过收集分析黄东海陆架的钻孔资料,研究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黄东海陆架环境和海平面变化在沉积物中的记录,并将钻孔资料与地震资料对比研究,分析海平面变化的沉积记录。目前黄东海陆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存在很多不足,缺乏足够详细的钻孔和测年资料以及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以后要加强在这方面的工作。
陈晓辉[3]2014年在《北黄海陆架晚第四纪地层结构与物源环境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黄海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陆源物质供应量与多变的沉积环境使其开展晚第四纪以来沉积地层与古环境的研究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北黄海晚第四纪以来地层格架及物源环境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晚第四纪以来中国东部陆架的地质演化史,丰富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的认识,同时为揭示中小型河流及其影响下的近岸泥质区在陆架海陆相互作用中的意义,深入理解研究区海陆相互作用的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利用北黄海中西部陆架采集的4916km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的声学记录与北黄海目前最深、取芯最完整的DLC70-2孔沉积地层的对比分析,揭示了研究区晚第四纪(MIS6期)以来的地层框架,运用REE地球化学方法,结合DLC70-2孔及辽东半岛东南近岸泥质区3个柱状样的沉积特征的分析,揭示晚第四纪北黄海中西部陆架沉积物物源环境的演化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过程。浅地层剖面上自上而下识别出了研究区可连续或不连续追踪的10个声学地层界面(T0、T1、T2、T3、T4、T5、T6、T7、T8、T9),划定了介于上述界面之间具有层序意义的10个声学地层单元或亚单元(SU11、SU12、SU2、SU3、SU41、SU42、SU51、SU52、SU53、SU6)。DLC70-2孔(结合前人NYS-101/NYS-102孔)沉积特征与过孔浅地层剖面声学记录的对比分析显示,依据浅地层剖面进行的声学地层划分与钻孔岩心的沉积地层划分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自上而下划分出了研究区晚第四纪(MIS6期)以来与声学单元相对应10个沉积地层单元或亚单元(DU11、DU12、DU2、DU3、DU41、DU42、DU51、DU52、DU53、DU6)。北黄海中西部陆架晚第四纪(MIS6期)以来地层的发育及沉积环境的变化与海平面的波动密切相关。研究区MIS6期以来发育3次沉积旋回,大部分地层形成于MIS5期至MIS4期早期、MIS3期早中期、MIS1期早中期3组海平面相对较高时期,分别对应滨海-浅海相、滨海-河口湾相、滨海-浅海相沉积,内部地层相对连续,为海侵体系域与高水位体系域的沉积;而在MIS6期、MIS4期晚期、MIS2期3组海平面较低时期,分别发育河流-河口充填相、河口充填相、河口充填相及上覆河流泛滥平原相沉积,与下伏地层之间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为低水位体系域同期的沉积。DLC70-2孔沉积物REE组成垂向变化比较复杂,存在明显的阶段性。REE含量主要受控于源岩组成,存在明显的粒级效应,除此之外,Fe-Mn氧化物、化学风化作用对稀土元素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而TOC及重矿物对其影响不明显。DLC70-2孔沉积物REE标准化配分模式及分馏参数判识图解显示,研究区MIS6期晚期(69.23-60.72m段)与MIS4期晚期(35.00-38.90m段)主要为鸭绿江及大洋河源;MIS5期早期(60.72-48.90m段)与MIS4期晚期以来(35.00-0m段)主要来源于黄河物质;而MIS6期中期(70.60-69.23m段)与MIS5期中晚期(38.90-48.90m段)主要受到黄河、鸭绿江及大洋河共同作用;长江与朝鲜半岛河流对研究区影响不明显。海平面的波动与黄河入海口的变化是研究区晚第四纪以来物源变化与物质供应量的主要控制因素。北黄海中部晚更新世末低海面时期发育的硬质粘土层形成年龄介于12602~10357cal yr BP之间,年代上与发生在12.9~11.6ka期间的末次冰消新仙女木气候回冷事件相吻合,与不同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北黄海泥炭层为同一时期的沉积,可作为新仙女木事件在北黄海陆架响应的一个重要证据。高含量淡水藻类(环纹藻、盘星藻)与香蒲的存在表明北黄海硬质粘土层的形成环境主要为淡水水域,而硬质粘土层中藜科-蒿属的存在指示其形成期间间或受到海水的影响,其上下层段海生沟鞭藻含量的增加说明硬质粘土层沉积初期及形成后期海水作用的增强,淡水藻类与陆生植物孢粉此消彼长的变化规律反映了硬质粘土层形成的阶段性特征。硬质粘土层中蒿属-香蒲-松-禾本科-单缝孢和松-蒿属-禾本科-单缝孢-香蒲孢粉组合表明研究区当时处于寒冷而湿润的环境,低地为以河流湿地为主的平原草甸,周边山地有针阔叶混交林分布。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显示辽东半岛东南近岸海域沿岸分布着一泥质沉积体,剖面上呈现丘状、低倾角向海向陆双向进积,最厚处可达14m,向海向陆双向变薄至<2m,空间上位于大连湾东北和长山群岛西南部海域,延伸至距离鸭绿江河口180-300km,泥质沉积体分布区水深范围20-40m。该泥质沉积是全新世6.5ka BP高海面以来形成的高水位体系域的沉积,物源主要来自鸭绿江&大洋河物质。海洋动力环境(潮流、波浪、辽南沿岸流、黄海暖流等)是控制辽东半岛近岸海域沉积物再悬浮、运移与沉积的主要因素。辽东半岛东南近岸泥质沉积区末次冰盛期以来的古环境演化主要受控于海平面变化及物源供应,形成于10383-10396cal yr BP左右的泥炭层,与新仙女事件在北黄海响应的泥炭层为不同时期的沉积,主要为末次冰消以来融水脉冲事件(MWP-1B与MWP-1C)之间海平面相对停滞时期的产物。
郭政言[4]2018年在《东海陆架晚更新世以来地层格架与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东海陆架浅层地层为研究对象,以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从区域地质资料、钻井资料、以及浅地层剖面资料入手,运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对东海陆架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进行地层层序划分,描述研究区浅地层剖面测线地震相特征及SFK-1孔沉积相特征,分析、探讨海平面变化过程及环境演化的影响及控制因素。根据对研究区浅地层地震剖面的反射结构、波组特征和地层反射终止方式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共识别出地震反射界面14个,划分地震反射单元13个。反射界面自上而下依次为:D0、D1-1、D1-2、D1、D1`、D2、D3、D4、D5-1、D5-2、D5、D6、D7、D8。地震反射单元自上而下为U1、U2、U3、U4、U5、U6、U7、U8、U9、U10、U11、U12、U13。根据地震反射单元特征,结合SFK-1井岩性,以海进海退旋回为基准,对地层层序进行划分,共划分出Ⅰ、Ⅱ、Ⅲ、Ⅳ四组层序,8组次级层序。层序Ⅰ为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地层,由U1-U5组成;层序Ⅱ为末次冰期亚间冰期中晚期地层,由U6-U7组成;层序Ⅲ为末次冰期亚间冰期早期至末次冰期早期地层,由U8-U11组成;层序Ⅳ为晚更新世间冰期中晚期地层,由U12-U13组成。研究区晚第四系地层的主要特点是海相地层与陆相地层交互发育。根据地层层序推测,晚更新世间冰期中晚期以来,由于气候冷暖周期变化的影响,在东海陆架范围共经历过四期较大范围的海侵海退事件,分别对应层序Ⅰ至Ⅳ。每个层序周期内进一步划分为一套陆相准层序和一套海相准层序。其中陆相地层中古河道广泛发育,海相地层中普遍发育潮流沙脊,古河道规模与潮流沙脊的发育规律与地层厚度存在可能的正相关关系。研究区内基岩与浅层气主要出露于西部或南部的近岸地区或岛屿附近。通过对比各地层和特殊地质体分布规律和变化情况,进一步推测出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东海陆架沉积环境演变规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东海陆架晚更新世以来的海进海退环境演变过程进行较为详尽的阐释。
时振波[5]2004年在《东海南部外陆架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矿物的化学标型特征及其物源示踪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第四纪晚期,由于末次冰期的出现,中国大陆东部海陆分布发生重大变化。分析末次冰期以来东海沉积物来源,对揭示古海洋、古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化都有重要意义。黄河叁角洲、长江叁角洲与东海南部外陆架岩芯沉积矿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表明,钛铁矿、角闪石、石榴石和黑云母的化学标型参数可以作为东海南部外陆架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物源的有效示踪指标。 黄河、长江叁角洲沉积物的矿物化学成分对比显示,晚更新世以来黄河叁角洲沉积物的物源组成较为简单,而长江叁角洲沉积物的物源组成非常复杂。晚更新世钛铁矿的Mg和Cr,角闪石的Ti、Fe/Ca、Fe/Mg,石榴石的Fe、Mg、Ca、Ti、Mn、Fe/Ca、Fe/Mn,黑云母的Mg;全新世钛铁矿的Mg和Ti/Fe,角闪石的Fe、Fe/Ca、Fe/Mg,石榴石的Fe、Mg、Ca、Ti、Mn、Fe/Ca、Fe/Mn,黑云母的Fe、Mg、Ti,这些特征可作为识别黄河、长江物源的标志。 根据东海南部外陆架沉积物中钛铁矿(Mg、Ti/Fe)、角闪石(Ti、Fe、Fe/Ca、Fe/Mg)、石榴石(Fe、Ca、Mg、Ti、Mn、Fe/Ca、Fe/Mn)和黑云母(Mg)矿物化学标型参数揭示,东海南部外陆架晚更新世沉积物具有黄河、长江混合的特点,但长江源的贡献权重大于黄河源,并且还受到一定的未知外来物源的影响;到全新世时期外陆架沉积物中虽然黄河沉积物的输入有所增加,但仍以长江物源为主,此外还有其它未知外来物源的加入。
金秉福[6]2003年在《末次冰期东海南部沉积物特征和物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四纪晚期,由于末次冰期的出现,中国大陆东部海陆分布发生重大变化。分析末次冰期东海沉积物来源,对揭示古陆、古海洋水文状况、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化都有重要意义。以Q43岩心为代表的东海南部外陆架上层沉积物,是末次冰期海退层序中,滨岸相-滨外浅水相沉积。碎屑矿物风化程度低,磨蚀不显着,分选较差,河流砂特征明显,沉积物来自于近源,由河流输送入海,海洋改造不十分强烈,由于物源供应不足,沉积速率较低。在外陆架水动力的作用下,重矿物有一定富集,重矿物以角闪石—绿帘石矿物组合为特征,含有一定量自生矿物(黄铁矿和海绿石),稳定矿物少,矿物成熟度低。通过碎屑矿物判断,原岩应是中酸性岩浆岩和浅变质岩类。钛铁矿等有用矿物在细砂层位中出现较厚的砂矿异常,显示一定的浅海砂矿资源潜力。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和蒙皂石,伊利石含量占绝对优势,其结晶度指数(Hw)较高,反映东海南部外陆架粘土形成于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元素的丰度受沉积物粒度控制明显。柱样中细粒级(<0.063mm)元素含量较粗粒级(>0.063mm)高,变化幅度大,从元素之间相关性来看,粗粒级的元素之间相关系数高,表明粗粒级物质具有统一来源。岩心中元素的垂直分布不仅与寄主矿物有关,而且与沉积环境关系密切。一些元素对比值较好地反映了物源和环境随时间的变化。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具有与长江、黄河、黄土等上陆壳沉积物相一致的特征。长江、黄河晚更新世沉积物与现代沉积物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相似性明显,反映出两河物源特征的稳定性。通过对东海外陆架样品的稀土元素和Sc,Th,Ti等不活泼元素地球化学物源示踪指标对比,再结合沉积学和矿物学特征,判断末次盛冰期与盛冰期以前的沉积物具有不同的物质来源,不同时期的沉积物都具有混合物源的性质,盛冰期东海南部外陆架沉积物受长江物源影响较小,可能来源于距东海南部较近的浙闽沿海山地。 冲绳海槽沉积物的化学特征受控于物质来源,用元素对Al的散点图可以明显显示冲绳海槽物源供应具有阶段性变化的特点。末次盛冰期冲绳海槽中部陆源物质来源于东海陆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这些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古长江的入海物质。
温春[7]2012年在《南黄海西部陆架冰后期叁种典型沉积类型的沉积演化研究》文中认为南黄海是冰后期海侵形成的典型陆架海,在全新世期间接受了大量的陆源物质,形成了类型众多的沉积类型,是研究陆架沉积过程与沉积机制的理想靶区。近几十年来,对南黄海海岸带-陆架晚第四纪沉积记录的研究较多,对古环境演化、海平面变化、沉积物来源、古流系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在这些问题中,本文选择南黄海西部海岸带-陆架区冰后期沉积演化过程中的3种典型沉积类型(陆架残留砂、南黄海西岸辐射状潮流沙脊的远端沉积以及老黄河(1128-1855年)水下叁角洲)进行综合地质研究,以期深入探讨南黄海西部陆架区冰后期海侵过程和沉积作用。论文利用南黄海西部陆架区约4100km的高分辨浅地层剖面、多个钻孔和柱状样岩心资料,开展浅地层剖面解译、岩心沉积物的岩性特征、粒度、底栖有孔虫和介形虫组合等综合分析以及AMS14C测年与210Pb和137Cs测试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对比研究,深入探索南黄海西部陆架区的全新世早期残留沉积、全新世晚期南黄海西岸辐射状潮流沙脊的远端沉积以及1128-1855年的老黄河水下叁角洲沉积的沉积特征、成因与发育演化。研究表明,南黄海西部陆架区的海底残留砂质沉积物厚度较薄(0.4m左右),直接覆盖在全新世早期的滨岸沼泽或潮坪沉积之上,两者之间为一个明显的侵蚀界面;海底残留砂质沉积物的中上部或全部在现代环境条件下被改造,沉积速率为0.20-0.30cm/yr;残留砂质沉积物的粒度频率曲线为双峰曲线,粗粒的主峰(3-4φ之间)非常尖锐,而细粒的次峰(7φ左右)不太明显;概率累积曲线图上跃移组分含量约为70-80%,悬移组分含量约为20-30%;在现代环境条件下被改造的砂质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和介形虫组合表现出近岸广盐性浅水种和相对较深水种(内陆架-中陆架常见种)混合的特征。残留砂质沉积物底部的侵蚀界面被解释为全新世早期随海平面上升临滨带向陆后退形成的区域性海侵面,海底残留砂质沉积物的形成则归因于冰消期海侵过程中海洋沉积动力对海岸带沉积物的簸选、再改造而留下相对粗粒的砂质沉积物堆积在海侵面之上,而残留砂质沉积物中较高的悬浮组分含量说明在其后期改造过程中有少量外来细粒物质加入。根据上述沉积特征,可以认为研究区的残留砂实际上是“准残留沉积”。研究表明,南黄海西岸辐射状潮流沙脊的远端形成于自约2.5cal kyr BP至今,其内部的反射层向东、东北方向倾斜而下超至沙脊的底界面上。沙脊内部的前积反射层倾角一般<0.2°,大多呈上凸形态,与底部的侵蚀界面相切。远端沙脊总体上显示从下至上逐渐变粗的反粒序,砂质沉积物中跃移组分达到80%以上,悬浮组分不到20%,分选性较好。在老黄河从苏北入海期间(1128-1855),潮流沙脊远端的沉积速率较之前明显增加,即由0.28~0.77cm/yr增加到1.10cm/yr。在老黄河于1855年再次改道入渤海后,沙脊远端的沉积速率明显下降,减少至为0.23cm/yr。根据以往的研究,长江古河口湾和苏北东台为辐射状潮流沙脊顶点的发育时间分别为8ka BP和6ka BP,至约2.5cal yr BP潮流沙脊由这两处向海进积至SYS-0702孔位所在的远端沙脊,其直线平均进积速率分别约为61.7m/yr和65.9m/yr。自约2.5cal kyr BP以来沙脊远端进一步向离岸方向进积的速率大为降低(约4m/yr),可能与深水区潮流作用减弱、沉积物供应减少有关。通过对南黄海西部陆架区老黄河水下叁角洲的综合地质研究,对其分布范围、沉积特征、主控因素及其下伏楔形体有了深入的探索。在1128-1855年,老黄河在南黄海西部陆架形成了复合楔形体地貌,即陆上/水下叁角洲复合系统。陆上叁角洲(subaerial delta)包含现今的陆上叁角洲平原和向海延伸至水深约17m的叁角洲前缘,水下叁角洲(subaqueous delta)则包括宽广而缓倾的顶积层、相对狭窄但较陡倾斜的前积层以及平缓的底积层。该水下叁角洲覆盖了陆架的大片区域,从岸线向海延伸约160km,在地貌上表现为向老黄河口南偏的不对称形态。顶积层宽约25-100km,分布于水深10-25m范围,厚度一般不超过3m;前积层则狭窄得多,厚度也大得多,宽约5-30km,分布于水深10-45m范围,厚度一般4-16m,最大可达20m,在浅地层剖面上显示为向海倾斜的反射层(倾角一般0.3-0.5°)。水下叁角洲顶积层-前积层转折点所处水深范围为10-25m。根据柱状样210Pb和137Cs测年方法得到的最大沉积速率(1.06和2.16cm/yr)位于前积层,低沉积速率(<0.64cm/yr)位于顶积层和周围海域。1855年后由于老黄河叁角洲的废弃,海洋侵蚀作用和20世纪30年代后的人工修堤对陆上叁角洲前缘和水下叁角洲的沉积速率有明显影响。通过沉积物收支估算,发现大约42.6%的老黄河沉积物(>97%)沉积在陆上叁角洲,沉积在水下叁角洲的老黄河沉积物只占约12.8%。1128-1855年形成的老黄河水下叁角洲覆盖在一个大型楔形体之上,该楔形体厚约4-13m,其内部向海倾斜的反射层的倾角(<0.3°)要明显小于其上覆的水下叁角洲前积层中的向海倾斜的反射层。基于该楔形体最顶部沉积物的测年数据和其表面深度变化,可以确定其形成年龄是介于2.5和9.8calkyr BP之间的。较强的海洋沉积动力(波浪、潮汐和沿岸流)作用和1128-1855年期间老黄河充足的沉积物供给是形成垂向海岸分布的水下叁角洲地貌形态的主要因素。潮流和波浪(SE-SSE)是促使老黄河入海沉积物垂向海岸输运的主要营力,而NE-NNE向的波浪和沿岸流对于形成该水下叁角洲相对老黄河口南偏的不对称地貌形态起到了重要作用。
辛立国[8]2005年在《中国东海2万年来海进过程和海进体系域模拟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海陆架是世界上最宽的陆架之一。该区具有水深浅、坡度缓、沉积物供应丰富和复杂的海洋动力环境等特点,为研究晚第四纪海平面变化、陆架沉积结构特征、沉积层序对构造、相对海平面变化、沉积物供应和海洋动力环境响应的理想区域。 本文工作是在前人资料和研究的基础上认真而细致的进行的。原本旨在对东海近2万年来的海进过程和海进体系域的发育模式及其沉积原理进行探讨,但在模拟所需中间资料的解疑与分析过程中,得出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有些甚至是有助于解决当今学术争议的认识与结论。本文在分析与解疑东海区域地质因素的过程中发现:冯—金曲线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之间的差别主要是由断裂沉降作用和构造沉降作用形成的;断裂作用是长期以来掩饰我们真是认识末次冰盛期以来东海最低海面位置的罪魁祸首。断裂作用使东海陆架水深150m附近及其以深的区域下降了至少30m,这是我国学者误把晚更新世以来东海最低海面定在17cal.ka BP、150m水深附近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断裂作用的认识和分析,得以得出东海末次冰盛期最低海面位置应在现今水深的140m附近;东海陆架150m水深附近贝壳砂层、阶地、断裂作用的存在和贝壳砂层所揭示的海平面位置(100m左右)说明,末次冰盛期期间,该带是一个相对隆起区,在17cal.kaBP左右才被海水淹没。在被海水淹没之前,该带可能是东海陆架和冲绳海槽之间的天然屏蔽,其的存在对于150m以浅陆架区圈闭和捕获中国大陆古水流向海输运沉积物将起着重要的作用;水力均衡作用不会造成相对海平面变化;构造沉降是一种随水深变化而有规律变化背景沉降,是造成东海古岸线标志不能真实反映东海海平面变化幅度重要的因素;东海陆架的构造枢纽线处于现今海面下约53m水深附近,构造沉降中心在现今水深110m附近;通过对前人资料的分析和总结,本文认为在东海水下部分随水深变化而存在叁种沉积物输运模式,即Ⅰ以大型河口叁角洲为代表的向海辐散的沉积物输运模式、Ⅱ沿岸扩散和小型河口沿岸径流输砂模式和Ⅲ基岩海岸无沉积或弱沉积模式。这叁种沉积模式是沉积物供给速率与海洋动力强度此强彼弱及海岸自然地理状况综合作用的反映。 在东海陆架区域地质因素的分析与解疑过程中,得到了进行海进过程及海进体系
参考文献:
[1]. 黄东海陆架晚第四纪古环境演化及海平面变化[D]. 庄丽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2
[2]. 黄东海陆架末次盛冰期以来海平面变化及沉积体系响应[D]. 张军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08
[3]. 北黄海陆架晚第四纪地层结构与物源环境演变研究[D]. 陈晓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4
[4]. 东海陆架晚更新世以来地层格架与环境演化[D]. 郭政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5]. 东海南部外陆架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矿物的化学标型特征及其物源示踪意义[D]. 时振波. 中国海洋大学. 2004
[6]. 末次冰期东海南部沉积物特征和物源分析[D]. 金秉福. 中国海洋大学. 2003
[7]. 南黄海西部陆架冰后期叁种典型沉积类型的沉积演化研究[D]. 温春. 中国海洋大学. 2012
[8]. 中国东海2万年来海进过程和海进体系域模拟与分析[D]. 辛立国. 中国海洋大学. 2005
标签:海洋学论文; 地质学论文; 有孔虫论文; 末次冰期论文; 地层划分论文; 第四纪论文; 黄河论文; 长江论文; 冰川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