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整理是多学科的,因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的不同,土地整理的概念也有所不同。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的多样性,需要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结构以及现有资源重新分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但会因受到经济、技术以及思维意识的限制,而影响到土地整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本文对我国土地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土地整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整理;问题;对策
引言
土地资源是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土地整理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既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土地利用效益,又能够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地供给能力,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土地整理是一个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计划,同时还需要防止土壤退化对后代产生恶性循环影响,清除妨碍土地利用的障碍物,积极改善生态条件,防止土地性能下降。土地整理已经给原本的系统带来了干扰,在实际的操作中,就是将负面效应降到最低,以保证实现最大的生态效益。
1土地整理内含及意义
土地整理是一种土地利用实践活动的过程,最早出现于欧洲(主要是德国、荷兰、法国等),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按照内容不同,土地整理可分为农地整理和市地整理。目前,中国还没有开展大规模的市地整理,各地成立的土地储备公司或者土地储备中心应该可以看作市地整理的有益实践。就整个土地整理重点来看,中国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农地整理方面,主要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农田、水利、道路、林地等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的综合国家措施。土地整理是增加耕地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对农村及城镇土地、灾毁土地、工矿区废弃土地等进行科学的土地整理,中国可以新增加耕地667×109m2以上。
土地整理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中国现有宜耕后备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少数省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地区。受技术经济条件所限,目前,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的整体水平不高,开发不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坚持大力推进土地整理,积极开展土地复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的基本原则,对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土地整理是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式。中国人多地少,欲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把资源的集约利用放在首位。土地整理的重要功能是对已利用和利用不充分的土地,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进行调整和改造,使土地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结构更趋合理。
2当前我国土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制度保障,管理制度急需调整
土地整理事业是在整个国家背景下进行的,其整个过程都需要国家的领导和控制。但由于目前土地整理的制度和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土地整理中出现缺乏制度保障、管理松懈等现象,如土地整理规划较粗放、可操作性差、生态要求指标低、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不紧密;土地整理的资金投入和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土地整理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比较单一、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另外,虽然我国各地都成立了土地整理部门,但土地整理权属调整、资金投入等方面仍然缺乏专门的机构和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应加强土地整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管理体制。
2.2土地整理的投资渠道单一,资金缺乏
现阶段,中国的土地整理多为政府部门或其下属机构(如土地整理中心、造地公司等)直接投资和经营管理,而土地整理是一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占用量大,投资回收期长,政府用于开展农地整理的资金十分有限,有的土地整理潜力大但没有资金,以致于农民一方面没有地种,一方面土地抛荒现象严重。加之各种利益诱导以及土地管理观念淡化,农民占用耕地建宅基地也很多,农民自己复垦相应质量的耕地缺少资金,而地方政府也缺乏整理资金,土地整理积极性不高,观念淡化。
2.3土地整理质量不高
耕地保护“重量不重质”的表现是我国土地整理质量不高存在的主要原因。我国土地整理起步较晚,土地整理具有盲目性,国家已经将耕地数量保护作为土地整理的核心目标。如土地整理后虽然耕地面积增加了,土地大多用于耕地,但土地的生产率却没有提高。土地整理是保护耕地的有效措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但土地整理的目标不是增加耕地。在我国土地整理中,有些地方片面强调数量而忽略农地开发质量,为了达到国家的要求,甚至将农地整理理解为开垦荒地,是对农地整理内涵的偏离,也是土地整理质量较低、效益低下的直接原因。
3土地整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应增加土地整理的专门机构,建立和完善土地整理制度
单一的土地整理中心不能完全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尤其是在土地整理资金的投入和管理、土地整理产权的界定和权属调整等方面,迫切需要专门的机构对之进行管理。为此,可在土地整理中心的领导和监督下,结合我国土地管理部门的设置,建立土地整理公司与土地整理测绘公司等专门机构,保障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要针对土地整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土地整理的各项制度,如建立土地整理的资金投入和收益分配制度等,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实现对土地整理多途径、多方式的管理等;借鉴德国、荷兰等国家在土地整理方面成功经验,在土地整理的管理制度中增加专家咨询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失误追究制度等,从而提高土地整理的实施效果。
3.2资金筹备
由于我国土地整理事业起步较晚,且有着特殊的国情背景,因此各种融资方式必须得到实践的检验。为此,有必要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特定的融资方式,并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系统性、科学性的土地整理融资系统。另外,除了多渠道融资,确保土地整理资金准时到位以外,应努力建立和健全土地整理资金运行保障体系的研究,保证专款专用,减少资金的审批程序,理顺资金的运行渠道。最后,要注重土地整理资金的回收和收益,探讨研究资金回收和收益的方式方法,确保资金的良性循环。
3.3重视土地质量提高
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今后土地整理应把提高耕地质量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只有重视质量,才能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土地整理中应加强土壤改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及时制定相应的可操作的土地整理质量标准,使土地整理质量的提高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土地整理中应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规划的内容,土地整理之前必须进行生态环境评价,评价项目工程对动植物、土壤和景观的影响,尽量减少对其危害。注意乡村景观的生态价值和文化背景的融合,把丘陵沟谷、河川平地等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土地整理中农田、梯田、乡村建设结合起来营造优美的农业和乡村景观。
结束语
近几年,中国土地整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在总结以往工作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土地整理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晓斌,周寅康,李学瑞,徐国鑫.中部土地整理区土地整理投入产出效率评价[J].地理研究,2017,7,15.
[2]王军,李正,白中科,鞠正山,王国茹.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17,5,15.
论文作者:赵成文1,2,刘延鑫3,谢延辰1,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土地论文; 耕地论文; 资金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土地资源论文; 农地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