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的提升策略论文_王磊

浅析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的提升策略论文_王磊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市小店区供电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32)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电力用户用电采集系统是电力系统智能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网自动化改革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电力用户用电采集系统具有用户用电信息远程采集、即时监测以及自动分析处理数据等多方面功能,但是也由于其涉猎方面比较广,在实际运用过程的时候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像采集终端接线故障、GPRS通讯故障以及运行周围环境因素等等都会影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成功率,下面将对影响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成功率因素以及提高用户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成功率的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1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电网的升级改造的力度,电网的自动化程度也日益加深,电力企业的管理也越来越轻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也随之不断升级发展。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于整个电力系统来说非常重要,在对电力系统的升级优化有着无比的优势,不过现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技术还不够成熟,系统建设上面的经验不足,受到现实中的各种原因影响,使得该系统在对电力信息采集的过程之中总是出现一些问题,导致采集成功率偏低,本文将着重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说明影响用电采集成功率的原因,并且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来改变用电采集成功率低的现状,为提高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的成功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概述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电网智能化发展的一部分,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用电信息的采集和系统控制管理。一方面,它具备智能化、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特质,能有效地实现对系统全方位、实时地监控,及时发现用电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自动化地检修和管理,保障用电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能及时地分析用电情况,对电流量、电流负荷、电压等方面进行监控和管理,以保障用户用电的质量。一般而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包括三个方面:(1)主站系统:主站系统对整个系统起到支配的作用。①能直接下达命令。②对终端进行有效地管理。③对整体数据进行分析。④维护系统和外部接口。以此保障整个系统安全、稳定、有序地运行。(2)信道:如果说主站系统是管理中枢,那么信道就是传输纽带,是实现主系统与子系统信息传递和相互连接的一个桥梁。(3)采集终端:当主站下达数据采集命令以后,就由采集终端来执行,在电网智能化的发展中,电能信息采集终端工作范围广,不仅具备基本的三遥功能,而且也能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和交梳采样等工作。

3影响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原因

3.1采集终端接线故障

在影响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成功率的因素中,采集终端接线故障是影响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成功率的一个直接因素,系统终端是否安装好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应用效率,任何程序上的错误都会让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无法成功采集用户用电信息。如果集中器、采集器两者间的信息不能够一一对应,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没有通信信号,以致用户用电信息出现混淆,这样势必会影响系统构成结构之间的通信。

3.2外界运行环境因素的影响

除了采集终端接线故障以外,运行周围环境因素也是直接影响用户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信息采集系统运行周围的温度条件,无论温度太高太低都会影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采集功能,甚至整个系统的使用时间长短也会受到影响,严重的时候,甚至会直接导致设备无法运行。包括像有雷电的时候,系统的采集功能以及通信讯号可能也会受到相应影响。除此以外,像集中器有时候安装的地方信号不好或者GPRS信号不好,这些系统周围的运行环境因素都会影响电力用户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成功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数据错误因素

数据错误也是影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电力用户在第一次使用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时候,过于简化使用的表格,这样无法有效分析处理系统采集的相关数据,最终导致采集系统采集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偏低。

3.4电表人为损坏因素

由于机械表和智能表的灵敏度不同,很多人在使用智能表的时候保持了使用机械表的习惯,实际上,智能表目前的标准电流是1.0级,灵敏度已经非常高了。很多人容易把智能表当成多计量电表,比如将通讯用的485线损坏,就导致了通讯连接不上,最后导致电表无法成功采集用户用电信息,因此应该注意人为损坏的因素。

4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的提升策略

4.1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是提升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的一大途径,电力企业的设备管理人员应对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出导致用电信息采集失败的原因,并采取技术措施来对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优化。设备管理人员应确保用户台区的校准正确、规范。对于数据采集过程中较易发生采集失败的用电区域应采用户台对应仪来进行台区校准和准验,确保区域中的用户台区通信能够可靠运行。设备管理人员还要加强抗干扰技术的研究,确保在用电信息采集过程中能够避免相邻台区载波信号的干扰,提升用电信息采集的成功率。抗干扰技术措施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就是利用抗干扰技术来提高智能用电系统中的有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的抗干扰性能,例如在采集器和载波电能表装置的中心位置通过安装集中器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其二是对信号干扰源的处理,使其不会对用电信息采集设备进行干扰,例如在设备中设置信号屏蔽装置等,能够有效避免设备受到信号源的干扰。其三是对通信网络系统的优化选择,电力技术人员应对通信网络系统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以此来优化选择通信网络系统。例如技术人员在布设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时,应将其布置在集中区域,这样有利于信息传输,避免其他信号给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带来干扰。对于某些干扰信号较强的位置,技术人员应以有线通信传输的方式来布设通信系统,以此降低干扰信号对通信系统的影响。其四,技术人员应对信号采集和通信设备的接地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不会存在错接、漏接、接触不良问题。并采用防雷接地技术来提高设备的抗雷击性能,避免天气因素给设备带来损坏。对于防雷接地装置的安装,技术人员应将其集中安装在采集和通信的终端设备,以此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的成功率。

4.2管理措施

除了技术措施以外,管理措施也是提高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的一大途径。提高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的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内容。其一,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应做好客户用电信息的管理工作。在对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不仅要对客户的用电信息进行核实,还要对台区与客户的匹配性进行调查,并根据客户的用电习惯来对低压负荷进行调整等内容。此外,电力企业在对用电客户进行服务时,管理人员还要对客户的设备安装、维修、销户等内容进行及时的登记和变更,以此确保客户的用电数据能够更加准确,使用电信息的采集变得更加有效。其二,电力企业管理人员还要加强通信和采集设备中集中器和采集器的维护,并做好专变终端等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确保能够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进行及时维修,并形成相应的检修日志。管理人员还要对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做好质量检查和管理工作,以此确保整个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

5结束语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用电信息采集和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代化电网建设中,加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提高信息采集的成功率,不仅能有效节约企业成本,合理地分配企业人力资源,提高电网系统运行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进一步维护了电网的安全,保障电网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安全、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J].电子世界,2016.

[2]周旭芬,许盼盼,刘欢.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成功率提高措施探析[J].通讯世界,2015.

论文作者:王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浅析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的提升策略论文_王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