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县中医医院麻醉科 云南曲靖 655700
摘要: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8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A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B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比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用药剂量及术中牵拉痛发生率。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97.50%远高于B组的82.50%(P<0.05)。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及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A组的用药剂量明显少于B组(P<0.05),且术中牵拉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更理想且麻醉起效快,运动阻滞和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均有效缩短,且局麻药用量少,阻滞效果好,术中牵拉痛的发生率低。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
剖宫产又称剖腹产,是一种外科手术,近年来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越来越多,对麻醉方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是剖宫产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两种麻醉方式都有一定的优缺点,为了探讨理想的麻醉方案,本研究特选取8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别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对照比较,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受试对象。纳入标准:(1)配合该次研究;(2)胎动和胎心均正常;(3)均为单胎。排除标准:(1)妊娠期高血压;(2)妊娠合并心脏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80例产妇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其中A组年龄23~39周岁,平均年龄(30.02±3.14)周岁,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7.89±2.79)周;B组年龄22~39周岁,平均年龄(30.11±3.09)周岁,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7.94±2.71)周。上述基本资料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产妇入手术室后严密监测脉搏和血压等的变化。A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侧卧位,常规通过L2~3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腰穿针,见脑脊液回流通畅后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加10%葡萄糖液1ml的重比重液3ml,注射完成后拔出腰穿针,置入硬膜外导管,退针固定硬膜外导管。平卧位后调节阻滞平面达T8,如未达手术阻滞平面要求可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补充。B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通过L1~2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3 cm,平卧位后经导管给实验计量2%的利多卡因4ml,5分钟测阻滞平面,无腰麻征象后追加0.75%的盐酸罗哌卡因8~10 ml。两组患者均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加量。
1.3 观察指标
(1)观察2组产妇的麻醉效果。显效:手术过程无痛,无需其他辅助药物;有效:手术中有轻微疼痛,需追加其他辅助药物;无效:手术中产妇疼痛感较强,需多次使用辅助药物。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即为总有效率。(2)观察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用药剂量及术中牵拉痛发生率。术中牵拉痛发生率=术中牵拉痛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 17.0处理所有数据,计数资料使用(%)描述,行( )检验;计量资料使用( )描述,行(t)检验;P<0.05为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2组产妇的麻醉效果
由统计可知,A组显效率为90.00%(36/40),有效率为7.50%(3/40),无效率为2.50%(1/40),总有效率为97.50%(39/40);B组显效率为57.50%(23/40),有效率为25.00%(10/40),无效率为17.50%(7/40),总有效率为82.50%(33/40)。A组的总有效率97.50%远高于B组的82.50%( =5.000,P=0.025)。
2.2 2组产妇临床指标的比较
由表1可知,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及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A组的用药剂量明显少于B组(P<0.05),且术中牵拉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
3 讨论
大多数剖宫产属产科急症手术,术前准备有限,而采用何种麻醉方式是剖宫产手术的关键技术。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剖宫产产妇非常重要,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医务人员对两种方式麻醉效果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故此,医务人员应探讨一种高效率的麻醉措施,以期改善产妇的产后康复。
连续硬膜外麻醉是剖宫产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其麻醉效果好,麻醉平面和血压较易控制,但硬膜外麻醉需要较大剂量的局麻药才能得到理想的麻醉平面。存在阻滞平面不完善术中牵拉痛和阻滞平面过高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大。腰硬联合麻醉综合了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起效迅速阻滞完善,肌肉松弛均较好,且能随意延长麻醉时间,术后可以通过硬膜外导管镇痛;同时,该方式能有效缩短取婴时间,新生儿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此外,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采用的细腰穿针穿刺能使产妇的脑脊液外漏较少,且术后头痛发生率低,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减轻临床医生的工作量。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相比较,连续硬膜外麻醉起效慢,且镇痛、肌松效果不甚理想,很可能会增加剖宫产手术的风险。有研究发现[2],腰硬联合麻醉对行剖宫产手术产妇的麻醉效果理想,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少。
本研究结果发现,A组的总有效率、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用药剂量和术中牵拉痛发生率均明显优于B组,与上述研究部分结果相近,说明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较佳,能使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及感觉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且用药剂量明显减少,术中牵拉痛发生率明显降低。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能使行剖宫产手术产妇的麻醉效果更加理想且起效时间快,运动阻滞和感觉阻滞的恢复时间有效缩短,并能使用药剂量明显减少,有效降低术中牵拉痛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谢延红,肖志荣,陈岚,等.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1):6132-6135.
[2]谭选军,申黎光,张川,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对比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2015,44(2):180-182.
论文作者:金花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产妇论文; 时间论文; 硬膜外论文; 手术论文; 发生率论文; 剂量论文; 效果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