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普仁医院430081
2.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404100
【摘要】目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临床特点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32例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对患者的脑梗死面积、出血性转化发生时间、临床症状表现、CT诊断检测结果、MRI诊断检测结果、治疗方式以及预后处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探讨。结果:对患者的梗死面积大小以及诊断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中梗死面积研究过程中,发现32例患者中,按照分型标准进行分类后,出现大梗死病灶的患者有28例,小梗死病灶的患者有4例。其中7例患者病情痊愈,12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11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出现心房颤动造成患者出现大面积的脑梗死情况占据较大比例,在治疗和预防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及早开展检测诊断工作,通过CT诊断后,及时发现患者的脑血肿情况,从而缓解脑血肿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升预后处理疗效。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临床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是缺血性脑梗死后,梗死区域的血液再灌注进一步发生在梗死区域的继发性出血情况,是一种脑梗死疾病的特殊表现形式[1],一旦发病后,病情非常危急,同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工作。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不断进步,头部CT诊断和MRI诊断方式逐渐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利用,在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疾病诊断过程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疾病的诊断效果,伴随着近年来脑梗死抗凝、溶栓治疗工作的开展,增大了治疗此类疾病的风险性,进一步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恶化,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预防管理工作,形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护方案,提升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年01月~2015年0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2例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男19例,女13例。年龄47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66.22±3.50)岁。患者大多数并发有其他病症,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房颤、脑血栓等疾病[2]。
1.2入选标准[3]
所有患者都必须要符合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一致通过和修订的疾病诊断标准,第一,发病时间在三星期内对患者头部进行CT诊断和MRI诊断,确是属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病症。
1.3临床判断依据
第一,采用Adama分型法进行判断,脑梗死面积超过3平方厘米,并且出现至少两个的解剖部位大血管主干供血区是大梗死病灶;脑梗死面积超过1.50平方厘米,但是不超过3平方厘米,并且出现一个的解剖部位小血管主干供血区是小梗死病灶[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病情进行CT诊断和MRI诊断后,可以将其病情分为四个类型,分别是出血性梗死两类和脑实质血肿两类。出血性梗死1型,梗死灶边缘的小斑片状高密度影;出血性梗死2型,梗死灶边缘的融合性斑片状高密度影。脑实质血肿1型,梗死区域血肿小于梗死容积的30.0%,出现轻度占位效应;脑实质血肿2型,梗死区域血肿不低于梗死容积的30.0%,出现重度占位效应[5]。
2.结果
2.1临床特点分析
对患者的梗死面积大小以及诊断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中梗死面积研究过程中,发现32例患者中,按照分型标准进行分类后,出现大梗死病灶的患者有28例,小梗死病灶的患者有4例。
对患者进行CT诊断和MRI诊断后,患者的临床诊断表现主要是原先扇形、椭圆形或者是出现的不规则低密度梗死区域内出现了密度不均匀的斑片状、点状等高密度影像,血肿型的患者主要是梗死区域内出现了团块状等的高密度影像,同时团块状的高密度影像的直径超过2厘米,非血肿型的患者主要是梗死区域内出现了点状等的高密度影像,同时点状的高密度影像的直径不超过2厘米。采用MRI诊断后,发现梗死背影下出现了出血信号,但是不同患者的病情状况、出血时间、出血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影像学检测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当患者处于急性期出血情况时,其诊断的影像学结果是出现了T1高信号,T2低信号;当患者处于亚急性期出血情况时,其诊断的影像学结果是出现了T1高信号,T2高信号,通过MRI诊断后,可以更加准确的发现患者存在的病灶区域,及时发现出血情况,做好出血预防和护理工作。
2.2疗效分析
32例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和及时开展医护工作后,2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是仍然需要继续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醒脑等治疗工作,剩下的患者病情一旦确诊后,需要在第一时间停止抗凝、溶栓等治疗过程,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确诊,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状况和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从而提升治疗和预后处理疗效,其中7例患者病情痊愈,12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11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是病症的影像学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多数都是出现出血性梗死症状,患者在梗死灶边缘出现点状的出血情况,同时较少发生占位效应,当患者的梗死灶区域内出现血肿情况时,就容易引发较严重的占位效应,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皮质梗死发生于大动脉内,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循环系统,引起血肿情况。在临床中及时的对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进行病情诊断有助于及时开展预防和治疗工作,提升诊断效果,更好的指导临床医护工作开展,提升患者的预后处理效果,提升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的有效稳定和控制。
参考文献
[1]陈淦,周利胜,何杏玲等.急性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微出血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4,(3):1-4
[2]范玉华,苏霭欣,林慧雯等.无高血压病史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内微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10):594-597
[3]张军,张振玉,陈震球等.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24例临床特点分析[J].胃肠病学,2008,13(1):49-50
[4]邵荣.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白细胞介素-6相关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2
[5]王旭良,呼新华.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5,(19):106-107
论文作者:周湘玲,丁辉燕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患者论文; 血性论文; 血肿论文; 脑梗死论文; 病情论文; 病灶论文; 情况论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