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里的德育因素要挖掘得恰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恰当论文,因素论文,语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日前参加了一个“怎样把握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德育因素”的研讨会。在谈到小学三年级课文《她是我的朋友》时,许多教师认为:主人公阮恒知道“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而且知道“自己就要死了”,尽管献血的过程有些矛盾、害怕和犹豫,但始终没有终止这一义举。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认为小姑娘“是我的朋友”。这是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一种无私奉献的大义,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情怀!这是多么高尚的道德品质啊,又是多么重要的德育资源啊!因此,很多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必须挖掘出这些人性中闪光的东西,才能体现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课程特点,才能完成语文教育中的德育任务。
的确,在中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被日益重视的前提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一种共识。《语文课程标准》也以体现国家教育意志的课程文件的形式对此进行了确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而且新课标把这一目标作为语文课程的第一个总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也在积极挖掘语文教材里的闪亮的人性、崇高的人格、不朽的精神等德育因素,在教学渗透中实现语文育人的功能。这无疑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但是仔细斟酌一下,却发现许多教师在教材里挖掘出了不当的甚至是虚伪的德育因素,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在《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阮恒和小姑娘之间是一种朋友关系。从道德伦理上来说,作为朋友的一方——阮恒,有没有为朋友的另一方——小姑娘献出自己生命的责任和义务呢?牺牲一个小生命来换取另一个小生命是“小朋友”的内涵要义呢、还是武侠小说里所鼓吹的江湖道义呢?“朋友”的伦理道德是什么?如果我们把这种精神解读为“自我牺牲的精神”“无私奉献的大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情怀”,显然就是沿袭了过去“穿靴戴帽”式的标签德育,把主人公的道德行为无限放大,其危害性不言而喻。如果以此作为交朋友的标准,恐怕没有人愿意交朋友了,因为代价太大了。即使交了许多朋友,也是虚假的甚至是虚伪的朋友。如果以此来对未成年人进行德育,是不符合还不能明辨是非的儿童心智发展特点的,其结果很可能把他们导向可怕的“伪崇高”和“伪圣人”。所以,我们必须清楚:语文课文里的德育因素“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语文课程标准》)。
看来,一些教师在挖掘教材时挖掘得不恰当,要么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式的“高、大、全”德育因素,要么就是习惯性“穿靴戴帽”式的标签德育因素。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认为是教师在课文里挖掘德育因素时不得要领所致,即不能正确领会道德的核心是什么,从而不能选择准确的挖掘点。古人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抓住了道德的核心,阅读文本,钻研文本,才有可能在文本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因素。
习惯上我们把道德的核心理解为对别人的行为的道德感化和对自己的超然脱凡的道德追求以及一种虚化的道德理想境界。可以说,这种非理性的见解和做法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德育的困境和尴尬。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他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中毫不客气地批评道:“‘先人后己’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类的要求包含着逻辑上的矛盾,不可能成为真正得以实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当然这绝不是说,先人后己的精神不值得称赞的,或者说这种行为是不高尚的,而是说,这种原则不能成为社会成员利益关系的普遍基础。”也就是说,“自我牺牲”“无私奉献”“专门利人”不应该是道德的核心,否则,这种道德即使不是不当的甚至是虚伪的精神幌子,也是一种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实施的漂亮口号。
那么道德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呢?华南师范大学扈中平教授在《教育目的论》一书中明确指出:“道德的核心必须是公平,即公正和平等。……公平,就是机会均等前提下‘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就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就是付出和所得的统一,否则无道德可言。”一分耕耘,必然有一分收获。如果只耕耘而把收获让给他人,本身是道德的,但这种无私奉献却造就了不劳而获的不道德,更不利于社会道德规范的根本建立,德育的实效性必然就雷声大雨点小了。
再回到《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我们知道,生命是神圣而庄严的;生命权是至高无上的。即使是生命的付出,也必须是基于公平的原则。假设阮恒是一位军人,因为他享受了国家多年培养的权利,那么在战争中危急关头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就是必须的义务,倘若临阵迟疑不决、甚至退缩就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阮恒是一个孩子,在生命的至高无上面前,我们决不能去苛求他用自己幼小的生命去换取另一个幼小的生命。尽管在课文中,阮恒表现出了自我牺牲换取朋友生命的壮举,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道德赞赏,但不值得推广和发扬。反过来,如果阮恒没有表现出以自我牺牲换取朋友生命的壮举,我们决不能去责怪他,因为这不是不道德的行为,而是正常的人的正常反应,更何况他还是个孩子呢!
同样,本单元的另外一篇课文《七颗钻石》讲述了一个饥渴得不得了的小姑娘意外得到了一罐水,但她却冒着在大干旱灾难中不喝水就得死亡的危险,先后把水让给小狗、妈妈和过路人喝的故事。如何挖掘本文中的德育因素?我们切不可一味地、无限地夸大小姑娘的美好心灵,误导小学生的道德判断。如果说小姑娘宁肯渴死也要把水让给母亲喝符合养育和反哺的道德公平,那么她把水让给小狗和过路人就是在自己神圣的生命面前玩了一个“爱心肥大症”危险游戏。这一点必须在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中明确地指出来,切不可盲目、错误地引导学生去效仿这种背离了生命至上和道德公平的道德行为。
另外,对于本单元的同步课外阅读教材中的《平分生命》一文,我们也得从生命至上和道德公平的角度去正确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
新课程下的语文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道德教育作为一种语文素养不可或缺,不应该被漠视,只能加强。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广大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课程标准》)的高度,本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课标精神,从道德的核心——道德公平出发,充分而恰当地挖掘教材里的德育因素,才不会使我们语文教学的德育成为空中楼阁,才不会重蹈过去“穿靴戴帽”式的标签德育,语文教学的德育才能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标签:语文课程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