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拆模保温混凝土承重墙体系墙片单元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免拆模保温混凝土承重墙体系墙片单元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张高峰[1]2003年在《免拆模保温混凝土承重墙体系墙片单元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免拆模保温混凝土承重墙体系是一种节能的新型承重墙结构体系。本文通过10个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研究了这种体系墙片单元的抗震性能。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墙片单元的破坏特征和滞回性能,得到了承载力、刚度、延性、耗能量等方面的实测数据。试验中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墙体不同配筋的影响、轴压比的影响、两端竖向加强钢筋的影响、砂浆层的影响等。并对试件的承载力及弹性刚度进行了实测结果与计算的比较,符合较好。最后提出了具体建议。 试验及分析表明:免拆模板保温混凝土承重墙墙片单元在配有两端竖向加强钢筋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以满足地震区的设计要求。

石学粮[2]2004年在《钢丝网墙片单元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 要免拆模保温混凝土承重墙体系是一种节能的新型材料承重墙结构体系,本文重点研究了这种体系钢丝网墙片单元平面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通过低周反复荷载下的 7 个模型试件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组合墙体的破坏特征和滞回性能,根据试验结果比较了各试件的承载力及退化规律、变形能力、刚度、耗能能力等。试验中考虑的主要因素有:轴压比、高宽比、加强钢筋及墙片单元连接方式。在试验及理论分析基础上,给出了钢丝网墙片单元平面组合墙体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和斜压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最后给出了设计建议。试验结果及分析表明:免拆模保温混凝土承重墙体系钢丝网墙片单元平面组合墙体可用于地震区低层及多层房屋建筑,经深入的研究完善,可成为取代传统的多层砖房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

王宽志[3]2004年在《配筋墙片单元平面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 要免拆模保温承重墙体系是一种新型的保温节能建筑结构体系。本文通过对 4个高宽比为 1.2 和 2 个高宽比为 0.6 的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配筋墙片单元平面组合墙体在采用不同连接形式和具有不同高宽比时的承载力、刚度及衰减过程、变形性能、耗能能力、破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试验分析表明,采用暗柱连接和素混凝土缝槽连接的方式是可靠的,连接后的墙体能够良好的工作;高宽比的改变对试件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当高宽比大时,高宽比的变化使试件变形能力明显减小,高宽比小时,高宽比的变化对墙体承载力影响明显。最后,提出了对此类墙体设计计算的建议公式,经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比较,符合较好。

赵家妹[4]2005年在《免拆模薄壁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墙体改革、建筑节能等相关政策的推行,开发新的住宅结构体系成为工程界首要任务之一。在此情况下,本文基于普通剪力墙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住宅体系—免拆模薄壁剪力墙复合体系,旨在探索一种能替代传统的砖混结构的建筑体系。这种剪力墙即保持了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很强的抗震性能,又克服了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自重大、刚度大、地震作用大等缺点。针对城镇和农村建筑的特点,将这种体系用于小高层住宅房屋,可以减轻自重,减小刚度,降低地震作用,节约材料,并且节能效果好,降低了房屋的综合经济指标。 本课题为该剪力墙体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本文主要从以下叁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对不同厚度的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水平加载试验,观察了墙体的整个破坏过程,得到了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通过试验数据了解了墙体的强度、变形和能量的特性: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恢复力模型,刚度退化,耗能系数,以及延性情况。 (2)在试验的基础上,将试验手段和有限元数值理论分析结合起来,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其中的一片墙板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对前后的承载性能,裂缝发展、应力应变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节点模型分析的荷载一位移曲线和试验测得数据符合良好,选用合理的材料本构模型,利用ANSYS可以较好的模拟试验过程。 (3)对墙体的平面外稳定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试验及分析表明:免拆模薄壁剪力墙体系在墙体单元中使用冷拔钢丝网片作为配筋时,能抑制裂缝的开展,增强墙体的整体性,抗震性能良好,能满足地震区的设计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戚春坡[5]2004年在《免拆模板及其剪力墙体系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免拆模板及其剪力墙体系是一种节能的新型抗震结构体系,它的提出旨在找到一种替代传统的砖混结构的建筑体系。本文通过2个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研究了这种体系墙片单元的抗震性能。 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墙片单元的破坏特征和滞回性能,得到了承载力、刚度、延性、耗能量等方面的实测数据。试验中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墙体厚度对于抗震的影响、墙体不同配筋的影响、轴压比的影响、砂浆层的影响等。并对试件的承载力及弹性刚度进行了实测结果与计算的比较,符合较好。最后提出了具体建议。 试验及分析表明:免拆模板剪力墙墙片单元在墙片单元之中使用冷拔钢丝网片作为配筋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以满足地震区的设计要求。

李培培[6]2014年在《HR-EPS模块复合保温剪力墙体系抗压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EPS模块复合保温剪力墙是一种新型墙体体系,是由EPS模块空腔中放置水平及竖向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的。其优点是轻质、高强、节能与结构一体化设计、施工方便无污染等,是一种适合现代化建筑要求的新型墙体结构形式。目前,较少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过该新型墙体,特别是对其受力特点、破坏过程和变形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可供参考。EPS复合保温剪力墙在达到保温隔热效果的同时,是否满足竖向承载力的设计要求尚未可知。因此,对EPS复合保温剪力墙的竖向承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EPS新型墙体在竖向荷载下的受力性能,此新型墙体中有很多规则的孔洞,孔洞率达10.8%。为了研究孔洞对墙体本身造成的削弱,设计了30块尺寸为400mm130mm600mm的EPS试块。此外考虑配筋率、偏心距以及高厚比等因素的影响,设计了7片EPS模块复合保温剪力墙试件及1片普通剪力墙试件。采用试验结合有限元模拟分析的方法,对此类EPS新型墙体的承载力的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在标准试验方法下,开展30块小型EPS模块混凝土试块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试块的破坏形态,得到了被削弱EPS试块相对于普通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的折减系数,分析了EPS模块混凝土的本构关系与普通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的异同。试验结果表明:(1)由于EPS模块混凝土试块中间有芯肋,会有一定的孔洞率,造成试块芯肋处应力集中,破坏首先出现在芯肋处,最终的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试块类似。(2)对比分析30块试件的承载力与标准混凝土试块的承载力,考虑试验材料、施工条件以及试验条件的限制,在满足混凝土抗压强度保证率95%的情况下,EPS模块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折减系数取为0.7。(3)对比分析EPS模块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得出两种曲线的发展趋势基本吻合。(4)参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依据试验得出的数据,计算得出EPS试块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标准混凝土试块基本一致,建议参考规范。2.进行了7片EPS复合保温剪力墙试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轴心及偏心受压试验,研究了其破坏过程、承载力、变形以及应变等规律,并设计了1片普通剪力墙作为对比。研究发现:(1)偏心距对墙的承载力影响较大,偏心距越大,墙的承载力越小。偏心距不大时(e100mm),墙体截面几乎处于全部受压状态;随着偏心距的增大,加载点的远端应变成为正值;偏心距较大时(e300mm),所有测点应变增长速度加快。随着偏心距增加,墙试件的承载能力逐渐降低,在达到极限承载力以前,有较大的变形,属于延性破坏。(2)试验过程中,聚苯乙烯芯肋和混凝土没有脱落现象,墙体整体性良好。试件达到极限承载力破坏时,墙片没有平面外失稳,说明墙片的稳定性良好。(3)分析各图形的荷载-位移曲线,可以看出各墙的变形规律基本一致。墙的侧向变形较小,墙体平面内刚度很大,设计中忽略纵向弯曲二阶弯矩对墙的极限状态和承载力的影响,偏心距增大系数=1。(4)由混凝土应变的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截面上的混凝土应变分布规律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通过EPS模块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可知,EPS模块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基本吻合。选用平截面假定和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假定,可以将实际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简化为等效的矩形应力图形。(5)EPS剪力墙偏心受压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偏心受压相似,可参照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建立此剪力墙的偏心受压计算公式,只需对墙体的厚度做出0.7的修正。(6)EPS模块剪力墙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取为小于0.0033,故大偏心受压时考虑1.5x之外的受拉竖向分布钢筋屈服。(7)与配筋砌体剪力墙对比,EPS模块复合保温墙体的竖向承载力稍好,抵抗变形能力较大。3.利用ABAQUS建立EPS剪力墙的受力模型,考虑孔洞造成的墙体折减,分析表明:(1)利用ABAQUS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总体上吻合较好,墙片破坏荷载相差不大。(2)ABQAUS计算的荷载-位移曲线、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变与试验结果相差不大,说明混凝土本构模型基本能反应混凝土的受力状态,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孔慧[7]2010年在《配筋率对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主要应用在高层建筑中,多层建筑多采用砌体结构。随着节约能源、资源以及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低多层建筑的结构材料和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多层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即是其中的一种。目前我国相关规范标准中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主要是针对高层建筑,对低多层建筑混凝土剪力墙的构造设计和受力性能基本无特殊要求;现行规范标准在保证结构可靠性的前提下,能否满足其经济性要求、设计方法是否合理,有待深入研究。课题“低、多层房屋混凝土墙体结构性能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立项的。本文是该课题研究的一部分,着重研究了低于现行规范配筋率墙体的受力及破坏特性。试验研究了八片全尺寸墙片在静力反复加载下的滞回特性。墙片高宽比在0.8左右。墙片轴压比按多层结构确定为0.1,墙片腹板分布筋配筋率在0.13%-0.26%之间。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程序对试验墙片做了非线性数值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综合试验分析和数值分析结果,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承载力分析表明,按现行规范方法计算墙片承载力,均能保证其安全性,但偏于保守。2、变形分析表明,各墙片均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均能满足抗震性能需求。墙片腹板配筋率降低对其延性和耗能性能影响较小。3、对于多层建筑中的低矮剪力墙,混凝土对墙体抗剪能力的贡献大于分布钢筋的贡献。4、有限元分析表明,墙体边缘构件纵筋对其承载力影响很大。若墙肢两端配有适当的边缘构件纵筋,改变分布钢筋配筋率对墙肢承载力影响有限;从受力性能出发,即使完全没有配置分布钢筋,墙肢也能保持一定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5、综合分析表明,本试验墙体完全可以满足多层房屋的结构性能需求,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实际多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作参考,也可为有关规范的制修订提供依据。本文的研究为“低、多层房屋混凝土墙体结构性能研究”课题的后继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作为此类墙体结构进一步研究、实际工程设计以及有关规范制修订的参考。

胡佳萍[8]2015年在《不拆卸复合模板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拆卸复合模板由水泥、砂、石、耐碱玻璃纤维网布、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按一定工艺制作而成,可取代普通梁柱构件中的混凝土保护层,与混凝土粘合为一体共同承受作用力,节约钢木资源、效率高。在静力荷载作用下,不拆卸复合模板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性能是可靠的。然而在地震作用下,复合模板与混凝土共同工作机理和性能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不拆卸复合模板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鲜少。本文以拟静力试验来模拟地震作用,对不拆卸复合模板框架边节点的荷载和位移混合控制进行低周反复循环加载试验,并通过有限元模拟探讨了不拆卸复合模板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性能,分析了轴压比、设计剪压比、节点核心区配箍率对节点极限承载力、耗能性能及位移延性的影响。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已有关于不拆卸复合模板和框架节点的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归纳总结了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受力性能以及不拆卸复合模板结构的力学性能。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对不拆卸复合模板框架边节点进行拟静力分析,并找出抗震性能影响因素。(2)对不拆卸复合模板钢筋混凝土框架边节点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探讨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耗能性能及位移延性。(3)按试验设计要求建立了不拆卸复合模板框架边节点模型并进行非线性计算分析,比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并分析了二者产生误差的原因。(4)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建立了9个不拆卸复合模板框架边节点有限元模型,探讨了不同的轴压比、设计剪压比和节点核心区配箍率对抗震性能的影响情况。分别找出了影响不拆卸复合模板框架边节点极限承载力、耗能性能、位移延性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因素以及它们各自的影响趋势。

参考文献:

[1]. 免拆模保温混凝土承重墙体系墙片单元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张高峰. 北京工业大学. 2003

[2]. 钢丝网墙片单元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石学粮. 北京工业大学. 2004

[3]. 配筋墙片单元平面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王宽志. 北京工业大学. 2004

[4]. 免拆模薄壁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 赵家妹. 河北工业大学. 2005

[5]. 免拆模板及其剪力墙体系抗震性能研究[D]. 戚春坡. 河北工业大学. 2004

[6]. HR-EPS模块复合保温剪力墙体系抗压性能试验研究[D]. 李培培. 青岛理工大学. 2014

[7]. 配筋率对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 孔慧.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10

[8]. 不拆卸复合模板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 胡佳萍. 南昌航空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免拆模保温混凝土承重墙体系墙片单元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