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本教育——贫困地区扫盲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地区论文,贫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战略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消除成年人文盲及重视女童和妇女教育,满足儿童、青年和成年人的基本学习需求即全民教育。通过全民教育使人们获得消除贫困、提高生活质量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观念。本文首先要探讨的是全民教育的对象之一——文盲最低的教育需求问题。最低需求是个体适应现代社会,并在其生存的社会中有效地发挥作用、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地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所必需的最低教育要求,满足最低要求所进行的教育我们称之为基本教育。基本教育与学龄儿童接受的正规的基础教育是有区别的。其次,分析贫困现象及贫困人口的特征,探讨基本教育与消除贫困的意义。最后,探讨以消除贫困、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的基本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一、对扫盲与消除贫困关系的反思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发展中国家1990年有8.68亿成年文盲,1995年增至8.72亿。失学儿童虽然在1990年1.29亿的基础上有显著的减少,但仍多达1.1亿。可以预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文盲问题仍然是不发达国家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人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的重大挑战。
更为严重的是,全世界90%以上的文盲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生活在贫困、人口密集、环境恶化的社会中。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恶化构成了人类生存发展的三大威胁,如果我们仅仅分别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就难以找到三者恶性循环的源头。从全球的角度进行综合考察,就会发现教育水平的低下和普遍存在的文盲是这个恶性循环怪圈的源头,实施全民教育和扫除文盲就能从根本上遏制恶性循环。因此,作为全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扫盲教育在消除贫困中的作用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
随着世界范围扫盲教育的进展,成人文盲的比率在不断下降。但是,由于经济增长、都市化速度加快,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掌握了基本识字能力的成年人仍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难以在他们生存的社会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功能性文盲的比率在不断上升。经济迅速增长的亚太地区、尤其在我国,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已经开始显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扫盲不仅包括一般的识字能力和实用技术,还应包括适应现代社会的态度和价值观念。我们应从扫盲对消除贫困的实质性帮助程度来考察不断提高的扫盲比率,从全球的角度审视习以为常的扫盲问题,重新评价扫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在消除贫困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贫困是困扰人类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世界上约有10亿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这和世界上文盲的人数大致相等。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生态的、人口的、政治的、经济结构的、文化的、观念的等等因素。贫困的原因有时又表现为贫困的结果,如人口增加、对环境的掠夺、劳动生产率低下、文盲率高等等。分析贫困应该从多维的视野入手,既要考虑经济的因素,也要考虑非经济的精神和观念的因素,由此,才能找到有效的消除贫困的策略。
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阶段,与此同时,经济的增长伴随着绝对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据统计,我国1978年农村贫困人口为2.5亿人,到1992年已降到8000万人,约有1.7亿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尽管如此,庞大的贫困人口仍然是制约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贫困可以用人均GDP或恩格尔系数清晰地反映出来, 观念或精神上的贫困则比较模糊,因而人们在探讨贫困问题时常常忽略这方面的因素。精神或观念的贫困在有些条件下对经济的贫困起着重要的或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两个相互毗邻的村镇,自然环境、人口等因素也基本相同,但是他们经济发展水平完全不同。其中的差别主要是观念上的,市场经济意识、风险竞争意识和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同造成了他们经济上的差别。还有一些刚刚摆脱贫困的人们,不是理性地投资、扩大再生产,而是无度地挥霍,把有限的钱投入到迷信的宗教活动中。这仍然是精神或价值观念的贫困引起的。因此,贫困地区扫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帮助贫困者消除观念上的贫困,使他们获得消除贫困的内在力量。
从我国贫困人口的地域分布特征来看,贫困人口高度集中在少数中部和西部省份,这些省份既是人均GDP水平远低于全国人均GDP平均水平的低收入地区,也是我国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山区、风沙区、沙漠区和干旱区,说明恶劣的自然环境对我国贫困人口自然分布影响很大。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到10%,但少数民族农村贫困人口却有3200万,占全国贫困人口的40%。全国共有592个贫困县,其中少数民族地区有257个县,占总数的44%。这说明我国的结构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在少数民族人口贫困中表现最充分、最集中。
贫困人口和地区的贫困程度不同,引起贫困的原因也不同,因此,对贫困人口的扫盲要认真分析贫困的特点和原因,调整扫盲教育的内容,运用不同的策略,力求使扫盲教育对他们摆脱贫困有切实的帮助。
我国目前有1.5亿文盲,其总量排在世界第二位,其中70 %以上是妇女。由于各种原因,每年约有100万新文盲产生, 大部分文盲居住在贫困地区,这个巨大的社会问题构成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总结我国多年扫盲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今后的扫盲工作乃至国际社会的扫盲都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扫盲对消除贫困、提高生活质量的实质性帮助还需进一步加强。扫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识多少个字,其重要的目标是为消除贫困、提高生活质量服务。从总体上看,成人文盲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现象,据1990年统计,吉林、黑龙江两省的成人文盲率已降到了15%以下,达到了国家基本扫除文盲的标准,然而人均GDP高于这两个省的江苏、浙江、 山东等省的成人文盲率达22.74%。我们在考察中也常常发现, 有些乡村传统文化的积淀十分深厚,读书人受到普遍的尊重,文盲比率比较低,但是生活仍然很贫困。传统文化中的落后观念和生活方式成为他们消除贫困的障碍。
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扫盲的观念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国务院1953年颁布的扫盲标准是农民识1000个字,城镇职工识2000个字。1988年颁布的扫盲标准是农民识1500个字,城镇职工识2000个字。40多年过去了,社会、政治、经济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扫盲的标准却没有多大的变化。现行扫盲标准中显然缺少了现代社会对人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的要求,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个人发展所需文化素质的最低要求。
再次,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都市化速度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转移到城市,加入到城市各产业部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含量的程度也不断提高,目前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已成为突出的问题。
总之,扫盲的目标和内容要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紧紧围绕消除贫困和提高生活质量这个总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要不断地修正扫盲的具体目标和实施策略,使扫盲对消除贫困具有实质性的作用。因而“识字能力”已不能概括目前扫盲的全部内容,需要从现时代对个体最低教育要求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扫盲及扫盲的意义。基本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便是我们进行的一次尝试。
二、基本教育——现时代对扫盲的重新界定
在论述基本教育这一新的概念之前,有必要对文盲和扫盲的概念进行一番分析。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文盲的定义是“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不能运用文字进行社会活动的人”,把扫盲定义为“为使不识字或少识字的人获得阅读、写字和计算能力而进行的教学过程”。显然,文盲和扫盲的问题只是一个识字能力的问题。国际上目前运用比较多的扫盲定义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2年的提法演变的,即“当一个人能获得在他所处的团体和社区中从事所需要受过教育才能发挥有效功能的活动的知识和技能时,而且当他已取得的阅读、写作、算术能力能使他使用这些技能以获得个人的发展和社区的发展时,他才算是受过教育的”。这是一个综合的定义,其核心是在个体所处的社会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由此可见,个体具备识字能力是在社会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对某种语言文字来讲,确定一个扫盲的标准似乎并不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变化也不会很大,例如汉语,这是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所决定的。但是,在社会中有效地发挥扫盲的作用确实是因时因地而变化的。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在一个社会中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意义,在另一个社会中意义可能完全不一样,即使在同一社会中,随着时间的变化,发挥作用的有效性也会完全不同。因此,扫盲的内涵也应该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人们不得不思考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最低要求是什么,居住在贫困地区的文盲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迅速地消除贫困、有效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提出了“扩大的基础教育”的概念,其核心是要满足全民的基本学习需要。对个人和社会来讲,这种教育表现为是否获得了有意义的发展,人们是否实际地学到了有用的知识、推理能力、各种技能以及价值观念。作为全民教育对象的文盲,应该从“扩大的基础教育”中获得什么呢?应该获得基本教育。基本教育是个体适应社会,有效地发挥作用的最低教育要求。它包括基本的读、写、算能力,基本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基本的态度和价值观念。获得基本教育有助于个体良好地生存、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参与社会、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作出有意义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
基本教育与我们熟悉的基础教育是有区别的。在我国提到基础教育,主要是指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它的主要对象是学龄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基础教育是进一步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基础,是学校系统中的正规教育,其主要任务在于为升入更高一级的职业或高等学校打好基础,因而它更着眼于培养儿童和青少年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基本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没有接受过基础教育、或没有接受完全基础教育的成年文盲和半文盲,教育的形式大都是非正规的。其目的在于使学习者迅速地掌握有助于消除贫困、提高生活质量、有效地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基本内容。基本教育的内容既不是基础教育的浓缩,也不是基础教育所能囊括的,它们只有部分的交叉关系。举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每个学习者都是为了建造一座塔,基础教育是一座很大的塔的塔基,这座塔将会很大,但目前还不是一座完整的塔。基本教育就是使学生建造一座完整的塔,这座塔可能很小,但是完全的,扫盲就是让每个文盲建造一个适合于他自己的、虽然比较小但完整的塔,因为完整的塔才是有实际功用的。小塔也可以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变成一座大塔,但它始终是一座完整的塔。如图示:
基础教育
基本教育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在基础教育的塔基上可以建造不同的塔,基础教育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基本教育的内容则相对完整,呈现为网络形式,随着脱盲后的继续教育,它也会向更高更宽的方向幅射,不断形成更大的塔。基础教育和基本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满足受教育者的基本学习需求。
从基本教育的概念出发,我们认为,我国目前对文盲和扫盲概念的定义和理解是不全面的,偏重识字能力,忽略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技能和价值观念的内容。在实际中追求脱盲率,忽略了扫盲对个体发展的实质性意义。
三、基本教育与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
(一)基本教育与全民教育
全民教育的目标是满足全体儿童、青年和成年尤其是妇女的基本学习需求,主要包括基本的学习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手段。全民教育的提出是基于人类面临的贫困、人口增长和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也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教育和人类尊严的基本要求。全民教育的世界目标中特别提出到2000年世界文盲的数量将减少到1990年的一半,世界各国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都能进入相应的基础教育系统之中,即接受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基础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方面。
面对全世界的10亿文盲,如何理解全民教育的涵义,应该实施什么样的全民教育呢?显然,扫盲不能完全以基础教育的内容为参照,例如扫盲后使他们达到小学某个年级应该达到的文化程度。文盲大都是指成人,他们是社会现实的劳动力,因此,扫盲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使一个不识字的人能够识一些字,而是要使他们很好地同环境协调一致,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提高他们的个人尊严,接近他们认为有益的知识源泉,掌握走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和技术,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基本教育。如果我们对基本教育形成了共识,就可以进一步使基本教育的内容体现在扫盲的课程和教学中,并据此建立起对扫盲教育的评价系统,由此才能稳步而有效地推进全民教育。
(二)基本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开发
我国各种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几乎都处于劣势,只有潜在的智力和人力资源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走向21世纪之际,这是我国主要可以依赖的优势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潜在的,我们面临的现实是12亿人口、整体的教育水平不高,其中有1.5亿文盲、 而且大部分处在贫困之中。潜在的人力资本如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反而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
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的绝对贫困人口总数占人口比重下降到10%以下时,这部分人口难以在短期内通过全面的经济增长摆脱绝对贫困状况。我国政府目前消除贫困战略主要有三方面的措施。一是由道义性扶贫向制度性扶贫转变,这意味着减少和消除贫困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应设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专门的经费,有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指导并约束这些机构和经费的使用。二是由救济型向开发型扶贫转变,重点发展有助于直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种植业、养殖业和相关的加工业,发展能够大量安排贫困者劳动就业的资源开发型企业。有组织地劳务输出,推进开发式移民,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三是由扶持贫困地区向扶持贫困人口的转变。政府扶贫战略的有效实施必须配合以有效的扫盲工作,文盲充斥的贫困地区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无论是就业、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移民,还是劳务输出,都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观念。基本教育就是使贫困人口有效地利用自身的劳动力资源,通过教育、培训、保健等提高自身的劳动力素质,增强他们利用经济机会和就业竞争的能力。
(三)基本教育与人的现代化
我国绝大部分贫困地区仍然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家族或民族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系统中,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社会成员普遍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屏障终究会被打破,人们面临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看到长期以来自以为是的传统文化在与异质文化比较时显得那么落后和愚昧,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感受到巨大的文化冲击。但在这种文化冲击下,仍然有人固守旧有的传统社会秩序和经济体制,忍受贫困和落后,拒绝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由此而来的社会变革。突出地表现为守土意识、封闭意识、家族意识、封建迷信思想、歧视妇女和对商业活动的轻视等等。近年来我国政府旨在消除贫困的移民计划实施中最大的障碍便是传统观念。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基本教育要促使人的现代化的转变,帮助他们理性地分析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树立科学、文明的观念,以开放、平等、理性的态度对待不断变化的世界。
(四)基本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它的目标是保证社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有:发展的内涵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的发展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就是谋求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和维持新的平衡;控制人口增长与消除贫困是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重新确立人与自然之间、各代人之间的关系。
基本教育中充分渗透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通过基本教育使学习者形成基本的环境意识、人口意识和人类意识。这些观念的培养可以有效地阻止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利用的短期行为,使消除贫困进入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本教育不仅包含着贫困地区文盲迫切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包含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意识,这就为个人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使他们获得了一种内在的发展动力。
四、基本教育的对象
(一)作为家长的成年男性
为什么要把扫盲的对象按性别加以论述呢?因为在我国,男女的社会地位、在家庭、社会中的角色及功能有很大的差别,男女不平等、歧视妇女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对不同性别的文盲实施扫盲教育时也应加以区别对待。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中国社会传统上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几千年来一直延续到今天。父亲是一家之长,家庭中的生产、经营、生活、子女受教育等重大问题,父亲有更大的决策权力。他们的社会交往相对广泛,获得外界的信息也较多,是否采纳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常常由父亲来决定。外出做工或从事经营活动,首先由家庭中的成年男性尝试。在家族和村落中,也大都由德高望重、具有权威的成年男性来主持和协调家族中的事务和关系。男性往往有非正式的议事场所,在无主题的讨论中就可能决定了他们对许多事务的态度和行为。
成年男性文盲尤其是作为一家之长的男性文盲,是贫困地区扫盲的关键,他们对消除贫困起着重要的或决定性的作用。对这部分人的扫盲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当他们具备了基本的识字能力后,应迅速地进行功能性扫盲,如新的种植、养植技术、经营策略、价值观念、劳务输出所应具备的职业竞争意识和职业技能等等。基本教育的内容要立足于在现实生活中的可利用性和有效性。
(二)作为母亲的妇女
全世界10亿多文盲中70%是妇女,我国的1.5亿文盲中妇女占76 %,这不能不说是对人类平等和尊严的巨大挑战。全民教育的中期目标之一是到2000年将成人文盲率减少至1990年水平的一半,并特别重视妇女扫盲以明显地减少男女文盲率之间的差异。妇女文盲率高有其文化历史的原因,我们社会中还普遍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也表现在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的不平等上。贫困地区妇女的教育和发展处在一个“贫困愚昧——女童上学难——母亲素质低——早婚早育——女童上学更难”的怪圈之中。
中国传统家庭中妇女的地位虽不及男子重要,但是她们承担着全部的家务劳动和子女的抚育,如果母亲是文盲,对子女的抚育也会有不利的影响。妇女的家务劳动还涉及家庭经济的计划、卫生习惯、营养状况、生育观念等等。贫困地区发展家庭经济也是脱贫的一个重要途径,妇女在这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世界人口理事会主席卡尔松认为,在一些有多生孩子传统的国家里,受过小学以上教育的妇女比没有受过教育或受教育不多的妇女平均少生3个孩子。这与受过教育的妇女晚婚、 有效地使用避孕手段以及她们对孩子期望高有关系。甘肃省人口调查资料也表明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随文化程度的降低而呈阶梯式上升,文化程度对总和生育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呈负相关关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妇女扫盲有其重要的意义,妇女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从而就遏制了贫困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生育意识、卫生习惯、文明的生活方式、合理的家庭计划、男女平等的观念都应该包含在妇女扫盲的基本教育中。
(三)少数民族群体
少数民族是贫困人口中最脆弱的群体,他们的贫困和消除贫困、文盲和扫盲都有其特殊之处。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边远地区,他们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社会基础设施极为落伍。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他们的贫困具有历史不平等的特点,即他们经济发展起点十分低下,同其他地区相比,没有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他们的经济结构中工业化程度不高,农牧业比重过大。另外,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因素,更加大了他们与现代社会在观念上的距离。
少数民族扫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认真地研究,例如对他们特殊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的研究,对他们的母语及其与汉语关系的研究等等。基本教育的内容要体现出层次性、渐进性和文化特性,使他们在很好地保持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的主流文化,成为在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中都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个体。
(四)功能性文盲
我国对扫盲工作的评估和验收,主要是考察学习者的读、写、算的知识和技能。以这个标准来看,每年我国有600万以上的人脱盲,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这些脱盲的人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可以利用的、有助于脱贫的生产和生活技能;当他们去城市做工或从事经营活动时,是否在职业技能或思想观念上做好了准备。我们宁可把每年脱盲人数的指标降低一点,也应该使学习者真正学到更有效地适应社会、消除贫困、有助于自我发展的知识和技能。由此我们认为,功能性文盲或实用性文盲的问题应该提到我国扫盲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
功能性扫盲的目标是对一些将要担任各种社会任务和经济任务的人们进行训练。学会读和写本身已不再是目的,它成为个体发展的一种手段,学习的内容已不再是通常的教育题材而是结合各种学科去解决具体的问题。目前我国对功能性文盲还缺少系统的研究,究竟有多少人属于功能性文盲是很难估计的。
亚太地区是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一方面日趋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对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教育水平的要求提高了,简单的识字能力已不能适应人们从业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加速了人口的流动,尤其是大批农民进入城市就业,由于他们缺少职业技能和职业竞争能力,面对城市中日趋细致的社会分工,专业化的就业机会,显得束手无策。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必然涉及到一些新的技术和技能。功能性扫盲由于具有现实的可利用性和有效性,能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
五、基本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贫困地区扫盲的目标
贫困地区扫盲的目标与基本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见图示:
三个阶段的目标是一个浙进实现的过程,它们之间有交叉渗透的关系,每个目标都具有知识与观念、技能与价值相统一的特征,实用性和有效性是基本的要求,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不同的贫困程度适时地调查目标;长期目标是最终必须实现的目标。
(二)贫困地区扫盲的内容
贫困地区基本教育的内容也是贫困地区扫盲的内容。目前扫盲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国家规定的脱盲标准和《扫盲教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编写的各种扫盲教材,扫盲工作的评估和验收也是根据对这些教材的学习结果为依据的。这些内容偏重于读写算的知识技能,忽略了生产、生活的实用技术和适应现代社会的态度和价值观念。从基本教育的角度看,全面实现基本教育的目标,读写算的基础知识是不够的,它对通过扫盲消除贫困、提高生活质量缺少现实的、有效的帮助。
基本教育内容的确定,首先,要分析教育对象所处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背景,以及他们所处的背景与非贫困地区或发达地区的差异。其次,要分析贫困地区扫盲的目标,以及实现不同目标应该具备的教育条件。再次,分析个体消除自身贫困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观念。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认为,贫困地区扫盲的基本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基本知识;实用技术和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念。
基本教育的内容是实现基本教育最终目标所包含的全部内容,不同地区、不同贫困程度和不同的扫盲对象,实现基本教育目标时,对内容应有所选择和侧重。
基本教育内容的三个方面在理论上可以分别进行研究,在具体的实施中,应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知识中包含着技能和态度,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习者的态度,态度的改变又成为知识技能学习的动力。
基本教育的内容对贫困地区的扫盲和消除贫困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把这些内容用教材或教科书反映出来时,要结合每个地区的特点,实用、易学、见效快是首先要考虑的。
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扫盲教育理论的研究
本文提出了基本教育的观点,试图用基本教育的概念来规范我们现行的扫盲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纠正目前扫盲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偏向。基本教育的观点有别于基础教育,有助于使全民教育的目标具体化,明确了满足成年人特别是文盲基本教育需求的具体内涵。但是,基本教育的观点还不太成熟,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例如基本教育的定义、目标、内容还要进一步完善,基本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与消除贫困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明晰等等。
(二)扫盲教育及其效益的评价研究
我国目前每年扫除青壮年文盲600万以上,以这个速度,到2000 年可以实现基本上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这个速度是惊人的。但是扫盲的标准基本上是以识字能力来评价的,检查的方式类似于学校中的文字测验。这个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这样高速度的扫盲对消除贫困究竟有多大的实质性的帮助呢?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目前有多少功能性文盲?通过扫盲验收后又有多少人沦为新的文盲?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基本教育的观点出发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基本教育的实验研究
基本教育的观点只是一个理论框架,虽然有许多案例支持了基本教育的观点,但是它还没有在一个严格控制的背景下进行实证研究,其目标和内容还没有以教材的形式体现出来,因而还不能有效地扩散。我们设想在一些有典型意义的贫困地区,编写教材、培训教师、进行实证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理论,最终使基本教育的理论构想为消除贫困、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并资助的“扫盲为贫困地区脱贫服务项目”的专题研究报告。
标签:贫困地区论文; 贫困人口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生活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现代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