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的问题与策略探究论文_刘鹏远

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的问题与策略探究论文_刘鹏远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77

摘要:在招投标过程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便是做好工程招投标的管理工作。尽管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已实行一定年头,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一些业绩较好、信誉度较高的施工单位不能中标,一些建筑工程竣工后却是豆腐渣工程,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必须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以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逐步形成健康有序的建筑市场竞争体系。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问题;策略

1招投标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招投标就是工程招标和工程投标,其中,招标又可以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公开招标就是指招标人在相关网站上公布招标公告,吸引具有相应资格的投标人,投标人看到招标公告之后选择是否进行投标,而邀请招标就是采用邀请的方式进行的。投标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及条件,资格审查必须合格,按照招标人的相关要求进行准备招标。整个招投标过程必须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出现骗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并从中选择最佳的投标人。

2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违规操作

我国现在大兴土木,有许多的工程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工程,有些工程的透明度不够,招投标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暗箱操作”、“先定后招”等违规违纪的现象,更是出现了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使招投标失去了其应起到的作用,使建筑行业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杠杆。国家也发现了施工招投标存在的这一问题,采取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违规违纪现象依然存在。由于政府部门在资格审查等环节出现违规行为,导致一些并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参加投标活动,甚至使其中标,部分施工企业将中标项目违法分包、转包,这样会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且由于责任划分不清导致出现质量问题时找不到责任方,使国家利益受到巨大损失。施工招投标中出现的违规操作对建筑市场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严重冲击了建筑市场应有的优良秩序。

2.2报价不合理

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为了能够有资格参加投标活动,有意的隐瞒自身的施工技术条件、施工人员配备以及管理水平等真实情况。企业的投标报价多来自国家、地方政府设计的定额进行的一些浮动定价,有些企业经验较少不能很好的对工程造价进行把握,对工程项目盲目报价。有些企业并没有综合考虑一些影响因素,为了谋求能够中标,采用了低价竞标的策略进行竞标,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中标,但是企业能够得到的利润很低,甚至是无利润可言,企业为了谋取利益就会采用一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偷工减料、克扣农民工工资等方式,这样就出现了许多的豆腐渣工程,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2.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地域性保护的现象十分普遍,相关地方性政府部门为了使当地的经济得到发展,会出现“大力”发展当地相关企业的现象。在进行招投标时采用地域性保护,有意设置一些附加条件限制外地的施工企业,特意照顾当地企业,对外地企业和当地企业进行区别对待,甚至会直接排除外地企业,这种现象慢慢形成了规模,成为了一种潜规则。由于当地企业并不一定能够具备相应的条件和施工技术,并不能很好的完成工程项目,会出现安全、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3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改进措施

3.1 加强制度建设、增加执法力度

在当前社会,承包方围标、串标、陪标、挂靠等现象屡见不鲜,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招投标过程中缺乏监管机制,还没有真正的步入法治化轨道,对此类违法、违纪行为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打击。为了防止招投标过程流于形式,应鼓励参与招投标活动的人员相互监督,对违法乱纪行为进行匿名举报,制定奖惩措施,从而完善招投标中“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严格把好资格预审关

资格预审是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资格预审需要对投标的施工单位进行营业执照、法人证书、企业资质证书及法人授权委托书审查,同时还要对合格的施工单位的施工业绩及企业信誉度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投标单位的管理水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资金落实情况以及拥有的施工器械设备状况。确保中标单位是具有高资质、高信誉度的施工单位。

3.3构建诚信体系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发包方、承包方、招标代理公司等都有可能存在诚信问题,因此如何提升招投标中各个主体、各个环节的诚信度显得尤为重要。在2007年国家建设部发布了《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通过市场自律性来引导治理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失信行为,这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诚信体系,由监管部门牵头建立诚信信息平台,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资源信息共享,根据诚信信息平台的监测结果,实行奖惩制度,一旦发现失信行为,立即取消资格甚至踢出市场,从而加强建筑业的整体信誉度。

3.4 改善中标方式,避免施工方盲目报价

建筑工程的招投标过程应与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同时还要加强后面的场外监督管理。①采用最低投标价中标法时,应对报价的工程量清单中主体结构、脚手架、基础、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主要材料、土方支护结构、设备的单价报价等做出限制,有效地引导施工单位理性报价;②加强监管中标后施工单位的履约情况,采取不定期的抽查方式,发现不按要求履约的施工单位,应列入黑名单,以限制该施工单位以后的投标资格。

3.5完善招投标备案制度

首先,需要全面落实招投标书面报告制度、招标结果公示制度、邀请招标批准制度等。结合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在招标监管环节当中构建市场主体信用档案,档案中主要记录建筑企业的一些不法行为和业绩等内容,并向市场公布,这样可加强不良活动与评标活动的联系,一方面可以作为建设方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可以披露建筑企业的形象;其次,构建投诉举报制度,从而查询招投标活动中的一些不法行为,提高监管质量。通过项目报建、资质审查、开标与评标监督,这样可发挥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让招投标活动更加规范。

3.6优化招投标程序、完善评委评审制度

由于当今招投标流程过于繁琐,招标单位可以委托设计单位或其他机构对工程量进行计算,并体现在招标文件当中,投标人只需要填写单价即可参与竞标,从而简化招投标流程、减少时间、降低成本。首先,简化开标程序,将技术文件、商务文件变为一次开标形式;其次,竞标商采用一次性报名、确认的制度,提高投标效率;最后,单次开标只针对每个标段的前五名投标文件进行审核,全面做好评审工作,针对评审后废标需要结合最终得分按照从高到低依次递补。

结束语

近年来,建筑工程的招投标管理制度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招投标管理制度在建筑工程中的优劣势逐渐显现。为了加强建筑工程的招投标管理,需要把控好招投标过程中的各类主体和各个环节。本文就目前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工程招投标管理趋于科学化及规范化发展,真正实现招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参考文献:

[1]曾甄.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剖析[J].江西建材,2017(02):242+248.

[2]董宇,许晓棠.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7(04):234+237.

[3]莫嘉雯.加强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四川水泥,2017(03):174.

[4]王晓婷.论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7,43(18):221-223.

[5]刘东生.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1):162-164.

论文作者:刘鹏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的问题与策略探究论文_刘鹏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